没有发现,这两年,实体店铺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但是药店却是越来越多了。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88477家。
其中,批发企业14792家,零售连锁总部6725家,零售连锁门店385594家,单体药店281366家。
也就是说,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已经接近了近70万家。
01、为啥药店越开越多?
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开药店的毛利润非常高。通常进价几元或者十几元的药品,售价却要高达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药店的净利润也要达到35%以上,如果药店出售的是中药的话,毛利润率会更高。
而且很多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会听从药店工作人员的推荐,而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也会推荐一些价格比较高,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这些药品的利润可以说是非常高。
2.慢性病需求增加。资料显示,近些年,我国慢性病患者规模大幅增长,目前我国高血压人口有2.7亿之多,高血脂患者1亿,糖尿病患者累积9240万人,脂肪肝患者1.2亿人。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高达70%。
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说,因为医院排队麻烦,看病价格更高,他们也更倾向于药店抓药。
3.保健品利润更高。
药店除了有药品,还有保健品,因为它的利润甚至高过药品。假如一个人只是来买鼻炎药,但是营业员就可能劝说他的免疫力差,从而替他搭配保健品。那患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可能就照单买下。
据悉,有部分药店仍然推行高毛利模式。但随着药品价格监测,市场竞争、集采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零售药店药品毛利或会越来越低。
4.开药店的门槛比较低。只要卫校的毕业证、药师证等,在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开店了。前期开店投入只要20-30万,这是多数创业者所能达得到的。
也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牢牢地吸引着各路创业者的加入,不过,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由于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从业资格,是没办法参与到医药行业的。
另外多说一句:其实药店卖药,可能有几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①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而价格便宜或利润低的药物通常放在店内的角落。
②治疗同种病的中药和西药,一般中药价格往往会高于西药。
③药店职员可能存在以药品名称哄骗消费者,从而增进销售。
所以,买药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02、比开药店还赚钱的行业
也有行内人士分析,当下医药行业如今已经十分饱和了,往后10年,有几个行业将比医药行业前景更大,普通人早了解早受益。
1.婚姻介绍所。
如今,现在国内的大龄剩男剩女非常多,而这其中也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对于单身的男女而言,他们找对象的方式一般只有两种,要么就是通过熟人介绍,要么就是通过婚介所或者媒婆找到合适的对象。
然而很多年轻人因为爱因面子都不愿意让身边的熟人知道自己单身的情况,所以多数情况下,通过婚介所找对象成为了当下十分受欢迎的一种方式。
基于婚介所的市场需求很大,普通人如果能够开一家靠谱的婚介所,想必赚钱并不难。
2.大健康。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将大健康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3.社恐经济。
社恐经济,指的是以社交恐惧症患者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经济现象。这些消费者往往不愿意或者害怕与人交流,因此,有头脑的商家也纷纷找到了新的消费点,通过提供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娱乐服务,使人满足自我表达、社交需求的目的。
比如无人酒店、无人超市,游戏、动漫、直播、短视频、音乐、电影等多个领域。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社恐经济市场规模达到了1.2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社恐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
4.财富管理行业。
财富管理行业是指通过提供各种形式和渠道的理财服务,使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传承的目的。这个行业涉及了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达到了120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万亿元。
5.各种上门服务。
在当今社会,“懒”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好逸恶劳”的贬义词,而被赋予了更多褒义与时尚的概念。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工作之余,“懒人”式生活使身心得以修复,由此也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懒人经济”。
随着“懒人经济”的持续升温,现在很多聪明人已经在市场布局,推出了上门做饭、陪诊照料、上门家政、上门洗车等优质的服务,只要服务态度端正,真的不愁没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