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宠物医疗药品发展空间大,宠物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加速
宠物医疗指对宠物的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解决宠物病痛、健康保健所进行的活动。
宠物医疗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宠物医疗产品生产商及供应商,负责为宠物医疗机构提供宠物医疗药品和宠物医疗器械。
1.宠物医疗药品
宠物医疗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宠物疾病或者有目的调节宠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国外宠物医疗药品市场已逐步集中于少数大型公司,如硕腾、勃林格殷格翰、默沙东、礼蓝、爱德士、诗华、维克、辉宝、威隆等。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宠物医疗药品起步较晚,企业规模较小,在技术和资金、药物品种、覆盖面等方面较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临床紧缺宠物医疗药品
2.宠物医疗器械
近年来随着宠物医疗器械市场向好,迈瑞医疗、乐普医疗、GE医疗、东软医疗等多家从事人医设备、器械的品牌纷纷进入宠物医疗器械赛道,使得国产替代加速。目前,国产宠物医疗器械已超过进口,医院使用占比超50%。
二、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免疫、绝育、驱虫为TOP3服务项目
宠物医疗产业链中游为宠物医疗服务,基本涵盖宠物医疗、美容、用品销售、寄养、24小时急诊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免疫、绝育、驱虫为TOP3服务项目,2022年分别占比81.08%、77.00%、75.20%。
受益于宠物数量的增长、宠物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2021年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由330亿元增长至675亿元。未来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超800亿元。
三、单体医院为宠物医疗市场主流,宠物主对宠物诊疗专业性及服务性要求高
宠物医疗产业链下游为宠物诊疗机构及终端用户。
1.宠物诊疗机构
宠物诊疗机构包括宠物医院和宠物诊所。目前单体医院为市场主流,占比接近50%;连锁医院占比较小,为21.2%,但随着新瑞鹏、瑞派等大型连锁机构加速整合分散市场,连锁医院占比有望不断提升。
宠物医生短缺是制约宠物诊疗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数量上看,我国现有愿意从事兽医行业的专业医疗人才人数较少且分布较为分散。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每家拥有5人及以下的执业兽医师的医院占比高达83.4%。
2.终端用户
宠物医疗终端用户即为宠物主。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宠主对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性需求显著提高。根据数据,2022年宠主选择宠物医院因素中,“诊疗水平”、“服务态度”、“设施设备”、“医院环境”、“价格合适”的因素幅度大比例提高,这说明宠物主对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性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