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险熊孩子险手机碎屏险……这些新奇保险靠谱吗?新闻频道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汪奥娜曹祎铭)怕自己吃坏肚子、怕“熊孩子”弄坏商场物品、怕手机屏幕不小心摔碎?也许保险公司早就替你想到了。

如今,诸如“吃货险”“熊孩子险”“手机碎屏险”等新奇互联网保险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眼球。这些新型保险到底靠不靠谱?保险公司是如何设计出这些产品的?选购互联网保险时又要注意些什么?

互联网+保险满足用户个性需求

“还记得那些年因贪吃而遭的罪吗?那为何不投保一份吃货险,让自己吃得更有保障呢?”记者在淘宝保险的一家店铺里看到,购买这份吃货险保费仅需9元,此后的一年中,如果因急性肠胃炎住院和门诊最高可赔付1000元。

像“吃货险”一样让人想不到的互联网创新保险不在少数,这些保费低、保障期限短、趣味性强的特色保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保险线上消费。其中,0.9元就能投保的“偶尔受个小伤险”,保障期为1到3个月任选,期间意外受伤最多有2000元的赔付。购买这款保险的“January5”说:“花小钱买个安心。”还有花8元保一整年的“熊孩子险”,未满17岁的儿童打碎商场花瓶或者学校玻璃都能获赔。

不难看出,互联网保险在传统的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中拓展出了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保障被宠物伤害所造成的医疗费用的“汪星保”、为“手滑党”推出的“手机碎屏险”、针对整形意外伤害的“貌美如花险”。相较于传统保险,这些基于特定场景开发的互联网保险满足了用户短期的个性化的细分保险需求。

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劲表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格局,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义在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险市场亦是如此。正是这些海量、小额、碎片化的保单,大大降低了保险的门槛,也培育了年轻一代购买保险的新消费习惯。

场景创新型保险既是风口也有风险

依托于互联网保险对部分标准化传统保险的快速替代和场景创新型产品带来的增量市场,互联网保险创新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124.91亿件,增长102.60%,其中意外险15.92亿件,增长539.26%;责任保险10.32亿件,增长438.25%。正是看中了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的前景,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竞相在该领域布局。

陈劲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推进,科技的力量开始重塑保险价值链的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理赔等环节。以产品设计为例,互联网保险公司从电商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旅行等场景切入获客,收集、处理、分析各个生态中的用户数据,使得很多风险从不可保变得可保。比如,依托用户的购买历史、退货频率等数据,提供网购退运险;通过分析航班动态、出行频率、天气情况等数据,提供航班延误险。

“在产品定价环节,车联网、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及风险情况,实现‘千人千面’的动态定价。比如在车险领域,可以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根据车主的驾驶里程、行为习惯、车辆安全系数等多维度因子,实现精准的‘一车一价’。”陈劲说,“互联网保险的未来,应该是个性化、定制化与智能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保险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风险隐患。

是创新还是忽悠?还需加强监管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保险中心客座研究员王永华表示,如果是保险产品,首要的是保险。有的机构以互助为名,表面是保险,实际做的是拉人头的集资业务。有的“奇葩险”因为其场景特殊,所以在理赔方面有可能出现较多争议,保险公司也可能会极力扩大销售量,却忽视理赔。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在购买之前不应冲动,应该充分了解产品。应该明白购买保险是保障极端风险,而不是发财的途径,即便是理财型产品,也只能提供很有限的增值。”王永华说。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互联网保险因其灵活机动、发行销售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很多机构,甚至是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资质的机构开始“打擦边球”,推出了许多千奇百怪的所谓互联网保险产品,有的甚至直接违反了国家关于保险的监管规则。

2017年初,有关部门印发《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该文件首次细化了财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原则和禁止性规定,监管矛头直指市场上存在的炒作概念和噱头化倾向的产险产品,如“贴条险”“恋爱险”“扶老人被讹险”等。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兴权表示,保险法规定了产品开发的审批与备案机制,对于不符合保险原理的所谓“创新”,政府层面应通过严格执行加以管控。

夏学民建议,应建立互联网保险的黑名单和诚信档案,开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用户积极反映可疑机构和产品,对于无资质销售互联网保险、非法跨界代理互联网保险产品等行为进行网上曝光。

THE END
1.吃货险熊孩子险……这些新奇保险靠谱吗?不难看出,互联网保险在传统的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中拓展出了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保障被宠物伤害所造成的医疗费用的“汪星保”、为“手滑党”推出的“手机碎屏险”、针对整形意外伤害的“貌美如花险”。相较于传统保险,这些基于特定场景开发的互联网保险满足了用户短期的个性化的细分保险需求。 https://m.jnnews.tv/news/2018-05/06/cms613301article.shtml
1.2024年全球宠物伤残保险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QYResearch研究团队调研统计,2023年全球宠物伤残保险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4-2030)。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 亿元,约占全球 根据QYResearch研究团队调研统计,2023年全球宠物伤残保险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元,年复合增...https://www.gelonghui.com/p/1270694
2.芜湖雄狮申请新能源车险推荐专利,实现更精准风险评估保费更合理...金融界2024年11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新能源车险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专利,公开号 CN 11888702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车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车险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33254804896334387
3.买时容易理赔很难,宠物保险是“养宠必备”还是“智商税”?但在国内,宠物保险仍是新事物,目前发展仅20年左右,且早期的宠物保险多为第三方责任险,即针对宠物给第三者造成的人身伤亡、医疗费用、财产损失、法律费用等给予赔付。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以宠物健康为核心的医保、大病医疗、意外医疗险等险种。 目前,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大地保险、平安保险、众安保险等保险...http://yiyitu.net/10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