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提升双院协同育人水平,为选拔培育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奠定良好基础,12月15日,工学院、创业学院和敬一书院联合举办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系列活动。
活动邀请两位教育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委担任创业导师,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场次进行,共计五场专题培训,来自全校各个单位的教师、不同专业的学生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一、赛道组织及案例分析
15日上午,专题培训在行政中心213会议室进行。培训活动由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敬一书院副院长姚熠主持,特邀嘉宾每课科技董事长仝兆天和泓谟资本合伙人钟贵江、创业学院院长郑慕强、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德馨书院副院长张丽婷和工学院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全体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共计50人参加了活动。
姚熠表示,本届训练营系列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同时促进专业教师为学生参与有关创新创业竞赛提供更高水平的指导。
1.专题讲座(一):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组织及案例分析
2.专题讲座(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组织及案例分析
嘉宾仝兆天的培训主题为“挖掘和优选创赛项目——备战第八届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他介绍了大赛主题的变化,并重点解读了红旅赛道的组织和参赛要求。
3.颁发创业导师、校外导师聘书
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敬一书院副院长姚熠代表工学院、敬一书院聘请仝兆天、钟贵江为工学院创业导师、敬一书院校外导师,并为两人颁发聘书。
二、大赛评审标准解读及项目计划书撰写指导
下午,专题讲座在阶梯教室E102举行。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敬一书院副院长姚熠,创业学院院长郑慕强,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德馨书院副院长张丽婷,每课科技董事长仝兆天,泓谟资本合伙人钟贵江以及来自全校的百余名学生出席本次活动。
姚熠表示,此次活动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训练营的开端,也是工学院举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作的新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工学院将以深化双院协同育人改革为契机,把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持续加大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她强调,工学院的“教”与“学”应该与比赛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号召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战中收获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希望同学们在训练营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4.专题讲座(三):评委视角下项目计划书撰写
5.专题讲座(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标准解读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地向两位专家提出自身的困惑与疑问,两位专家对每个问题进行了独到的专业解答与指导。
三、一对一项目打磨指导
15日晚,项目交流会在敬一书院党团活动室召开。仝兆天、钟贵江两位专家对已有项目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项目指导,此次交流会共有9个项目负责人参加。
至此,工学院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系列活动圆满落幕。这一活动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活动内容干货满满,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接下来,学院将以深化双院协同育人改革为契机,围绕创新创业,开展更多指导培训,搭建更多平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