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地块海南省的温泉旅游度假区内,地形相对比较复杂,地块分两期开发,本次设计为一期方案,当然设计期间我们需要一并考虑二期与之的相互衔接关系,整个场地为三面环路;业主考虑周边温泉资源设计温泉泳池,设计温泉泳池,建筑物高度、体量、形式、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沿规划路考虑沿路景观设计。以风情度假村为主,建筑色彩建议以灰瓦为主,建筑屋顶应采用坡屋顶。项目总出入口设置于项目北侧的道路上,主体大楼主入口朝北向,用地不做全覆盖。可以设停车库,可建设符合人防要求面积的地下室等附属功能。
根据业主的设计要求,结合一期与二期的复杂地形,本次选取了五个案例,在其中每个方案都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结合业主最终定稿方案,在这些方案揣摩与对比中使得我们了解到了很多设计中出现的利与弊,也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现在不妨我们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要点,来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剖析:
第一:本项目属于温泉度假酒店位于海南省某温泉度假区内,复杂地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办法。每一块地都会有其本身的问题所本次方案的地形较为复杂,针对复杂地形酒店设计应该抓住哪些要点?
第二:针对于温泉度假酒店总图的设计应抓住哪些要点,图纸表达深度以及分析等。整体布局、功能的排布以及立面效果等是否达到最优化下的平衡点。合理的功能、完整的图纸以及全面的分析是制胜的关键,精美的排版和效果图更能打动业主。
第三:针对所选的点评方案中:
1.在三个入围方案中,最终中标的方案凭何脱颖而出?
2.未能入围的方案与入围的方案中存在有哪些差距?
3.三个方案能入围,那么它们都有哪些共性呢?
下面是几个方案以及简述:
一号方案为中标方案,普遍参与点评的会员朋友一致认为整体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流线清晰、简洁;,建筑风格结合三亚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景观进行了设计,也是比较理解业主的意图及对复杂地形处理的较好;对于细部的处理就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比如有:景观区域和建筑功能区域通过水景相互关联,主次入口安排也相对合理。对于地面停车需要再多加考虑,尽量都能将车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地上仅留出临时停车区域满足使用需求就好;给旅游客户展示地下空间功能,直接从地下空间进入度假区域增加。对于功能分析作出区域分析图和景观分析图表达更为直观,做到一目了然。主体立面主次不分明,主入口层次变化较少,而两边的小楼立面却相对丰富,影响了形象入口的主要性。还有就是对于方案中休闲度假酒店所谓的景观性与私密性的表达深度不够
二号方案为备选方案,本方案存在的争议也是相对比较大的,首先是总平面的布局:一方认为方案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将室外温泉的整体布局融入园林中使得整个园林充满一定的趣味性,活跃了整个空间效果;但总平上的布局缺少一定的联系性,感觉每个功能空间都相对独立,包括与二期的衔接,从布局上看个人觉得比较分散;另一方认为方案总平面展示有些凌乱,景区内路网分支错杂主次不明确,主次入口没有明确表达,集中停车场也没有体现出来。对于度假居住区没有表现好景观的特点,平铺直叙,一眼望穿没有违和感。将住宿区分区域不能集中管理,增加了管理成本。温泉区域设计比较合理做到分布均匀,做到主要建筑能有独立温泉池,可以分开居住等级。还有认为该项目最大的特色便是散点式布局,散点式的建筑布局使得建筑和景观更好的交融,这种别墅式处理手法,觉得在独家酒店设计中值得提倡,从总平中可以看到,入口位于北侧狭长地带,可能设计师当时已经注意到使用这块地的狭长的特点做出入口轴线,但是最后主入口做的有点略显局促。
三号方案同为备选方案,但是本方案得到的认同感是最高的,普遍都认为整体功能空间划分主次关系清晰明确,整个空间的功能布局紧凑有致,流线顺畅,主次分明,既明确了建筑功能区域,又简化了复杂的人流动线。地上停车16辆满足临时停车使用需求,节约利用地上土地面积,这点很好。地下停车24辆是否能多开发些地下面积,将部分功能安排在地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避免为24辆车进行地下空间开挖造成工程成本提高。中央景观中心对称设计能体现出主体建筑的重要性和景观性很好的设计手法。从人视角度看景观区域视野良好给设计增添了很浓郁的景观色彩。作品细致入微考虑的很周全。建筑布局中充分预留与考虑了与二期的衔接。
四号方案为参考方案,不管是从整体布局,还是功能分区上都存在很明显的不足:对于整个场地的布局欠缺综合性的考虑,没有针对复杂的一期用地进行空间的合理布局,整个建筑形体看似一气呵成,但是缺乏细节处理,功能分区的考量,略选粗糙,而与二期用地的衔接过于生硬,作品的设计想法还是不错的,就是没有切确的将意图表达在所呈现的方案中;也有认为方案总平面效果不是很舒适,色彩搭配需要调整。建筑方案主体过于狭长,需要满足消防规范设计,建筑迎风面较大,亦不利于节能。设计比较简单没有考虑全面,要多考虑近人尺度的感受,合理安排水景,由远及近的景观设计可以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生硬的景观设计会造成一定的反效果,并不能带来曲径通幽的感觉。建筑单体立面也没有表现出具体风格和设计想法,需要进一步设计深化。
五号方案为参考方案,本方案从整体布局、功能分区还有建筑细部处理上也是点评的要点,比如:整个形体布局过于紧凑,立面效果处理生硬,缺少细节变化;室外温泉虽具一定的私密性,但是过于孤立,与整体建筑脱节;本方案未能充分利用景观处理复杂地形,也未能很好的表达与二期用地的衔接,倘若设计者在合理有效的整合现有资源,对整体有一个概念性的把控,就不至于使得不同功能分区在相互间的联系上看起来显得孤立。还有方案从鸟瞰图上感觉不是度假温泉酒店的设计,过于偏冷色调,色彩也过于单调,不能给旅客亲切感。主体设计手法也较粗糙,没有做细部设计处理,太过生硬,无法将建筑搭接在一起产生围和感。总平面图上没有体现出功能的不同,感觉等级一样,哪个做主体都可以。难以从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方案的流线排布。功能分析也无法直观的体现人流与功能的布局关系,需要多张分析图表达完整。
综上所述作为温泉休闲度假酒店的设计,我们不仅要考虑因地制宜的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功能流线分析、建筑细部深化处理、私密性等这些设计因素,作为一名设计师,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切确的预想到落地后期的运营与维护,对其进行整体统筹化的把控;
设计师—业主—消费者三者之间,我们需要在不同角度的对方案进行审视,还有就是:以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人与环境为基础,合理的利用空间,合理的改善/创造空间,这是评判一个方案是否能够落地的标准。(以上为个人小结)
通过这几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越发现一个人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请广大设计师同仁更多的还是需要出来相互间的探讨、相互学习,不要让拥有同一个建筑梦想的你我,都“自以为是”的特立独行,而“一条道走到黑”,我们需要您的点拨,以求的让自己更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少走弯路;所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间讨论学习,相信你我都会有收获的;欢迎大家多参与进来,这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目前,设计群网第七届绿色建筑创意设计大赛在进行中,有意参赛的你可以到设计群官网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