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B.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D.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责任制
2.某法人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体现了消防安全的管理()。
A.科学管理
B.依法管理
C.依靠群众
D.谁主管谁负责
3.某五星级酒店的法人代表是张某,消防安全责任人是李某,消防安全管理人是王某,由于酒店的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赵某在日常的工作中未履行工作职责而导致酒店发生火灾,火灾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则()要承担消防安全工作事故追究顺序上的第一责任。
A.张某
B.王某
C.李某
D.赵某
A.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利用本单位的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
C.灭火器材、设施附近的员工利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
D.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进行疏散
5.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观依据不包括()。
A.单位的基本情况
B.消防安全素质
C.防火灭火技能
D.员工的变化程度
6.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原因可能导致后果的一种管理方法是指()。
A.事故树分析方法
B.消防安全状况评估方法
C.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
D.因果分析方法
7.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应自签订维护保养合同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
A.30
B.5
C.10
D.15
8.有关消防档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防档案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两方面的内容
B.消防档案应实行分散管理
C.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建立消防档案
D.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不建立消防档案
9.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内容的是()。
A.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
B.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
C.消防应急预案制度报告备案
D.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
10.消防安全管理的()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活动是要解决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去战胜火灾。
A.全员性
B.社会属性
C.全方位性
D.自然属性
11.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的是()。
A.依靠群众的原则
B.强制管理的原则
C.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D.综合治理的原则
12.消防安全管理活动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依据法律调整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反映了消防安全管理活动的()。
A.社会属性
B.全过程性
13.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可分为基本方法和技术方法两大类,其中不属于基本方法的是()。
A.法律方法
B.宣传教育方法
C.因果分析方法
D.行政方法
1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是()。
A.个人
B.单位
C.部门
D.政府
1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指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是()。
A.某大型超市的商品仓库
B.某小区停放自行车的自行车棚
C.某小区的电动车充电棚
D.某写字楼的消防水泵房
16.关于建筑消防设施巡查频次的要求说法有误的是()。
A.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应结合公共娱乐场所每2h巡查一次的要求,视情况将建筑消防设施的巡查部分或全部纳入其中
B.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全部建筑消防设施应保证每日至少巡查两次
C.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D.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巡查一次
17.政府、部门、单位、个人这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其中()是消防工作的基础。
B.政府
D.单位
1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于每年的()对本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核查调整,以公安机关文件形式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并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网站等媒体将本地区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向全社会公告。
A.第四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一季度
D.第三季度
19.下列不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是()。
A.住宿床位数为50张的学校
B.客房数为100间的宾馆
C.建筑面积为3000㎡的商场
D.生产车间人数为120人的服装厂
20.下列关于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应当进行至少两次防火巡査
B.公共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检査至少每两小时一次
C.公共聚集场所夜间应加强防火巡査
D.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査
21.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由()负责申报备案。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22.根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2017,以下应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是()
A.使用汽油作为清洗试剂的修车厂设在独立建造的半地下建筑
B.每层建筑面积1000㎡的四层旅馆,客房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C.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设在地下一层
D.设在建筑首层建筑面积40㎡总使用人数15人的KTV包房,设置一个疏散门,门净宽度0.8米
23.某公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消防工作以来,建立了防火档案,并逐年完善,尤其是公司消防重点部位。消防重点部位的档案管理“四个一”中的“一表”指的是()。
A.消防重点部位登记表
B.重点部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C.消防重点部位防火安全制度表
D.消防重点部位灭火施救计划表
24.以下不属于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步骤的是()。
A.确定该建筑或场所是否存在“综合判定要素”的情形及其数量
B.确定建筑或场所类别
C.形成判定报告,上报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D.符合“直接判定”和“综合判定规则”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应及时上报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25.从消防安全管理的手段上看,消防安全管理活动具有()特征。
A.全天候性
B.强制性
D.全员性
26.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是()
A.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
B.占地面积12公顷的空军某机场
C.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的浙江灵隐寺
D.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7.()是对单位火灾发生后灭火救援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计划安排文书,是针对单位内部可能发生的火灾而拟定的灭火救援应急方案。
A.岗位制度
B.应急预案
C.技术标准
D.卫生管理制度
28.某建材大市场的物业管理公司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个商户私自将细木工板堆放在防烟楼梯间前室,经劝阻无效,物业公司可采取何种措施()。
A.吊销该商户的营业执照
B.暂时封闭整个防烟楼梯间
C.组织人员强制清除细木工板,恢复防烟楼梯间使用功能
D.立即向辖区派出所报告
29.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机构和人员,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经费,对在岗员工每年应至少进行()次安全培训。
A.二
B.—
C.四
D.三
30.宾馆和饭店对在岗人员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A.每半年
B.每年
C.每日
D.每月
3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岗人员应()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A.每1个月
B.每季度
C.每年
D.每半年
32.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消防安全志愿活动应不少于()。
A.一周
B.4h
C.8h
D.一天
33.民用建筑内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室内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低于()级的,可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A.B1
B.A
C.B2
D.B3
3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A.半年
B.月
C.年
D.季度
35.仓储物流单位对在岗人员至少每()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A.月
B.半年
C.季度
D.年
36.公共娱乐场所岗位开展防火检查培训内容不包括()
A.营业结束后是否切断场所内非必要用电设备、器具电源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各救援小组应急处置工作职责
D.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37.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消防安全素质的主要方法,是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的重要基石。下列关于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B.单位对在岗的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教育培训
C.在火灾多发季节、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日和乡村民俗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火和灭火技能的消防教育培训
D.公共娱乐场所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38.高等学校应当每()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
A.学期
B.学年
D.两年
39.下列关于宾馆、饭店的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显著位置张贴安全疏散图
B.在大堂、餐厅等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
C.员工上岗前、转岗前和离职前应经过消防培训
D.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
40.宾馆、饭店应做好的消防宣传工作不包括()
A.在客房内应设置醒目的“请勿卧床吸烟”提示牌
B.客房内的垃圾桶、烟灰缸上提示“请不要乱扔烟头”
C.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和本酒店消防组织机构
D.主要出人口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意思是,谁主管哪项工作,谁就对那项工作中的消防安全负责,即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要由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负责;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是当然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其他工作的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车间、班组领导,要对本车间、班组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
3.答案:A
解析: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受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具体负责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对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单位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社会单位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指消防安全工作上的第一责任和事故追究顺序上的第一责任。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因果分析方法主要指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一种管理方法。
7.答案:B
解析: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自签订维护保养合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三项”报告备案制度是巩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落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采取的一项有力举措,三项”报告备案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
10.答案:D
解析:消防安全管理活动是人类同火灾这种自然灾害做斗争的活动,这是消防安全管理的自然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活动是要解决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去战胜火灾。在消防安全管理实践活动中,要依据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来限制建筑物、机械设备、物质材料等自然物的状态并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
11.答案:B
解析: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共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二)依靠群众的原则;(三)依法管理的原则;(四)科学管理的原则;(五)综合治理的原则。
12.答案:A
解析:消防安全管理的性质可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活动是要解决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去战胜火灾,社会属性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活动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依据法律调整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13.答案:C
解析: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行为激励方法、咨询顾问方法、经济奖励方法、宣传教育方法及舆论监督方法等,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安全检査表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方法、消防安全状况评估方法等。
14.答案:B
解析: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是单位。
15.答案:B
16.答案:B
解析: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6.1.4建筑消防设施巡査频次应满足下列要求:
a)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应结合公共娱乐场每2h巡查一次的要求,视情况将建筑消防设施的巡查部分或全部纳入其中,但全部建筑消防设施应保证每日至少巡查一次;
b)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巡查一次;
c)其他单位,每周至少巡査一次。
17.答案:A
解析:公民个人是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监督者,是消防工作的基础。
18.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于每年的第一季度对本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核查调整,以公安机关文件形式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并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网站等媒体将本地区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向全社会公告。
19.答案:A
解析:根据公安部《关于实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1]97号),对于不同的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标准不同。
20.答案:A
解析: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査,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査;根据第二十五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査,并确定巡査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査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査,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査,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査。
21.答案:A
解析: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单位,申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个体工商户如符合企业登记标准且经营规模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2)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由施工单位负责申报备案。
3)同一栋建筑物中各自独立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符合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由各个单位分别独立申报备案;建筑物本身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该建筑物产权单位也要独立申报备案。
4)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不在同一地点但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不论是否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都要单独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备案;在同一地点有隶属关系,下属单位如具备法人资格,应当独立申报备案。
22.答案:B
解析:A选项为甲类生产场所设在半地下建筑,而非建筑的地下室;D选项15人的包房可设一个疏散门,建规规定疏散门宽度不应小于0.9m,选项中疏散门净宽0.8m未小于规定值的80%;C选项建规局部调整后,删除了老年人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半地下的规定,同时规定,“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设置在地上四层及以上时,每间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且使用人数不应大于30人。”即允许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设在地下。以上三个选项均未达到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条件。B选项根据建规8.3.4-2,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旅馆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属于《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6.6规定的情形,应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23.答案:B
解析:防火档案的建立必须在进行调查、统计、核实的基础上认真填写,并不断加以完善,消防重点部位的档案管理要做到“四个一”,即:一制度(消防重点部位防火安全制度),一表(重点部位工作人员登记表),一图(消防重点部位基本情况照片成册图),一计划(消防重点部位灭火施救计划)。
24.答案:C
解析:单位应按以下步骤判定是否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1)确定建筑或场所类别。
2)确定该建筑或场所是否存在“综合判定要素”的情形及其数量。
3)符合“直接判定”和“综合判定规则”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应及时上报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25.答案:B
26.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标准部分。民用机场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军用机场不属于该范围。
27.答案:B
解析:应急预案,是对单位火灾发生后灭火救援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计划安排文书,是针对单位内部可能发生的火灾,根据灭火救援的指导思想和处理原则,以及单位内部现有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装备和单位内部员工的数量、质量、岗位情况而拟定的灭火救援应急方案。
28.答案:D
29.答案:B
解析: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机构和人员,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经费,按照下列规定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对新上岗和进人新岗位的职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对在岗的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其他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30.答案:A
解析: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宾馆、饭店要求员工上岗、转岗前要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在培训中表现合格方能上岗、转岗;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31.答案:C
解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32.答案:B
解析: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消防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纳人校外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考核体系,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消防安全志愿活动应不少于4h。
33.答案:A
解析:民用建筑内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室内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低于B1级的,可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34.答案:A
解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其他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35.答案:B
解析:仓储物流单位应做好的消防宣传工作包括:
1)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2)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板报、展板、专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3)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在培训中表现合格方能上岗、转岗;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36.答案:C
解析:岗位开展防火检查培训内容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营业结束后是否切断场所内非必要用电设备、器具电源;有无违章燃放烟花爆竹现象;是否遗留火种。
各救援小组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属于消防控制室发现及处置初期火灾培训内容。
37.答案:D
解析:公共娱乐场所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38.答案:B
解析:高等学校应当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在校园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对学生进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知识、火灾自救他救知识和火灾案例教育培训。
39.答案:C
解析:员工上岗、转岗前要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在培训中表现合格方能上岗、转岗。员工离职前无需参加消防培训。
40.答案:C
解析:宾馆、饭店应做好下列消防宣传工作:
3)员工上岗、转岗前要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在培训中表现合格方能上岗、转岗;对在岗人员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4)在主要出人口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客房内应设置醒目的“请勿卧床吸烟”提示牌,在不间断电源插口处提示“不间断电源,离开时请拔下用电器具”,客房内的垃圾桶、烟灰缸上提示“请不要乱扔烟头”,在房卡取电插口处提示“离开时请取出房卡、断电”。
5)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提示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