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刻的是《财务报告与价值分析》的课程和作业经历。
可以说,财务报告与价值分析,是每一位MBAer,未来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夯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课堂
孙铮教授的授课方式通俗易懂,循循善诱,对财会小白也很友好。5次作业,从最开始思考为什么企业年报中用70-90%页码列示如此精确的财务报表及附注,到后面计算财务指标分析竞争优势、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隐患,期末作业是利用所学的财务分析知识,计算各项财务指标,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前景等进行综合评价。
如果你没有任何财会基础,学完这门课以后,可以用更专业的视角看待和分析一家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能够更全面理性地经营自己的公司或者分析自己投资的公司股票。当然,如果你希望学得更透彻,作为曾经的财会小白,我有一些建议:
01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读懂财报》,小白友好,书深入浅出,言简易读,可以为这门课打下基础。
02
03
推荐《价值》这本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这门课一起研读,受益匪浅!
2
回顾这两年的上财MBA学习时光,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是韩玉兰老师的《冲突管理与谈判》。韩老师的每节课都会有案例让我们阅读,然后两人一组开始谈判演练。演练完毕后再进行案例的分析,引导我们反思总结,进而提高谈判与沟通的思维、技巧和能力。
记得开始在《科尼电机与天元磁材》案例谈判时,对方科尼电机要求降低采购磁钢价格,并给了我竞争对手的报价,我总怀疑对方说话的真实性,以为对方在试探我方底线,始终强调现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我司给对方的报价已经是市场上最低。然后双方就陷入了价格战,相互提条件彼此不妥协,谈判最终不欢而散。
烧脑谈判方案
之后在《卡通片买卖》案例中,谈判前我先列出在各个谈判问题上的子目标,并按重要性进行优先排序,谈判过程中我方表明了真诚合作的态度,告知对方我司的需求并认真倾听对方的需求。从单一的价格谈判拓展到多维度的谈判,形成一篮子的报价方案,双方基于一篮子方案进行协商,彼此在次要目标上做出了让步,最终谈判成功,愉快的和对方达成了合作。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对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来上财读MBA不仅是为了学习金融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过往的不足,改变一些固有的思维方式,全方位的提高自己。Stayhungry,StayFoolish.
3
即将从上财MBA毕业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王丹老师的《全球化视野下的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这门课程让我理解了企业家思维和职业经理人思维的不同,中国的创业者很多,但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
王丹老师课堂上对商业画布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听的津津有味,也是因为这节课让我对企业商业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了,为了让我们不仅限于学习空洞的理论知识,这门课程最重要的是创业的实践活动,记得有一节课的作业是让班级同学各自组队,思考创业计划,并通过线下的市场调研最终形成一份较为完整的商业计划书,我们组在线下咖啡店、购物中心等地点进行了路人采访,最终形成了访谈录音并整理成文稿,由此确定了盲盒咖啡馆这一创业主题,小组成员在那一周内不停的完善各自所负责计划书的部分,并在王丹老师的课堂上进行路演,最终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通过王丹老师的课和这次作业,我收获了很多:
我意识到了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量放大自己的长板,而不是弥补短板,木桶理论不再那么适用。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团队成员不同背景的
融合,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印象最深的一门作业是《商法》课的期末作业。在课程之初,周杰普老师就告知我们,期末作业是以小组情景模拟的形式展示的,要求是把课上的知识点融进情境中,在表演中普法宣法。这种作者形式真是体现了上财MBA课程作业的有趣和实用。作为一个表演欲很强的选手,我连忙召集班上的“女明星”们组建临时“剧组”。
为了能更好的创建剧本,表演情景剧,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认真的吸收周杰普老师课上的知识点,时不时想想怎么才能把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中。这种方式确实能让每个学生都更投入的听课。
计划安排表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只能通过线上表演的形式给大家呈现情境,但即便是小小的显示器也掩不住我们溢出屏幕的演技,在导演有序的指导下,我们超预期的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老师也对我们的演技和法律知识运用给予了肯定。
情景模拟中
5
这次作业的完成经历也比较特别。那是我们EMBA课程排得满满的3月中唯一一个没课的周末,我和家人不愿错过春天,一家人带着作业和电脑在周五下班和放学后驱车前往德清的户乐营地。第二天早饭散步后就回到木屋帐篷中,我打开电脑做杜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打开作业本做学校作业。所谓身在山林,心系作业,就是如此吧。
一边生活一边学习
自从我读了EMBA,我的日常就增加了学业这个重要项目,现在常说的不再是平衡工作和生活,而是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平时我的工作就安排得比较满,会议塞满一整天直到下班后还要开会也是常有的事。把学习加入日常安排,一天仿佛变长了,完成的事情看起来也更多了。通过这次作业,我的心态愈加平稳,在BANI时代,做好个人和学习工作的规划,无论再难再忙,都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不多得的平静。
作业
6
元宇宙的概念红起来已经有一阵子了,出于对这个虚拟现实的概念带来的神秘感,我选择了“元宇宙”课程。希望通过课堂的学习,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一探究竟。在课程开始之前,我曾认为“元宇宙”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但是彭老师却改变了我的想法,他就好像一位资深的船长般,深入浅出地带我们探索元宇宙世界的奥秘。
“双师同堂”的授课方式,让这门干货满满的课程更鲜活了起来。课堂上我们聆听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首席产品经理讲述Chatgpt带来的商业变革,我们与行业大佬讨论人类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思辨。元宇宙的课程不仅仅提供了一手信息,更多的是引导我们积极思考参与课堂。
双师同堂
彭老师的课程作业并没有特别繁重,更多的是让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多的参与和思考。比起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上财MBA的作业更注重与实践的结合。鼓励我们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像专家一样去实践。
超实用上财MBA/EMBA作业
在上财MBA/EMBA学习的过程中,作业对于我们实践能力的提升一定是不容小觑的,在MBA和EMBA的课堂中每门课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作业形式和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希望上财MBA/EMBA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在每一次的作业中有所思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