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开起来真是太舒服了,室内通勤跟油车比就是星级酒店和招待所的区别
电车的问题:1、里程焦虑。2、充电速度。3、充电便利性。
1、里程焦虑。随着技术的进步,确实缓解了很多,如果只是用作日常通勤的话,这个问题基本可以无视。
3、充电速度。为什么这个放在最后?因为是最难解决的。
(1)换电。不客气地说,这只是个看上去很美的方案。可以回忆一下以前使用5号、7号电池的各种电器。你就会明白,换电首先就是要保证电池尺寸规格(包括电池容量、外形尺寸、重量)统一。问题是即使实现了这一点,现实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各家公司的电池规格尺寸要不要统一?不同级别车辆的电池规格要不要统一?如果不统一,就意味着一个换电站要同时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级别的车辆配备不同的电池,效率低下先不说,光是你如何分配这些电池的库存数量就够你受的,你怎么保证今天来换电的车辆,你这里都有电池换?还有不同厂家的电池质量、价格也肯定不一样,想想以前使用煤气罐的日子就明白了,很多家庭都是要求工作人员把自己的新罐子带回去充满气再送回来。电车能这么干么?光一个换电的时候新旧电池的差别就够你喝一壶的。
(2)快充。鼓吹电车的人喜欢拿快充说事。这个呢,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别有用心了。首先,快充对电池寿命有很大的伤害。手机用户大概还有印象,以前的老式手机,电池相当耐用,现在的新手机电池一年多很多就出现严重的衰减,是电池技术退步了?不,是快充,快充意味着高电压、强电流,对电池的损害很大,别忘了,主推快充的手机厂商都建议用户尽量用慢充。其次,快充对电网负荷要求很高。如果只有几辆电车是快充的话,电网负荷的压力还不算大,如果所有的电车都来个快充,不考虑能量损耗的前提下,假定50KWh的电容量,意味着500V电压、100A电流充一个小时充满,如果想要10分钟充满,很好,你是打算用3000V高压电还是打算用600A的强电流?我这还没算能量损耗,算上的话,至少还得加倍。这还只是一辆电车,如果是100两、1000辆、100000辆呢?你算算电网需要多大的负荷?难道专为你电车把全国电网推倒重来?
(3)增程。客观地说,这个其实是目前最为现实的方案。但这也是电车技术优势最不容易发挥的方案。有相当一部分增程用户其实是把电车当油车来用的。两套系统的效率肯定不如一套系统。
有一说一,我国目前新能源火爆,主要倒不是因为新能源有多好,而是因为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免购置税,购车补贴……当然,最重要的其实是这一条:上牌。即使是在新能源一号难求的北京,新能源上牌概率也大大高于油车。话说,凡是鼓吹电车的,你敢不敢要求国家取消对电车的全部优惠措施,油车电车同等竞技?
说白了,国家为什么要各种方式扶持电车?无非是着眼长远而已。但“着眼长远”本身就意味着当前往往是有损失的。
电车车主,来回应一下你的问题:
一:赞同真开上电车,也没啥里程焦虑的,日常通勤根本没问题,经常有长途需要的话以前肯定不会傻到买电车吧,而现在就是有长途需要的也有混动可选择了。
三:换电这种方式我也是鄙视的,而且随着电池和高压快充的发展,换电应该说还没起步就被市场淘汰了,换电只适用于类似公交车这种较大型的运输单位,选择用换电来解决电车续航问题的车企属于脑子有坑。
我车准新车,快充对电池的损伤现在没啥发言权,反正充电桩都是400V的快充,以后还有更快的,这个问题得再等等。
我是DMi,我认为在电池和超级快充技术突破前,混动是挺不错的选择,我现在通勤都是电,可以随便开,没有一丝什么费用不费用的考虑,同时有什么事跑个稍远点的地方也是随时就走,不用算电还够不够,这个挺好。不过现在宁德出了麒麟,还有800V快充技术....我们电车的发展真是太快了,脑子真的有点跟不上发展,明年这时候买个纯电车可能要比混动香。
最后多说一点:电车开起来真是太舒服了,室内通勤跟油车比就是星级酒店和招待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