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助出游的小伙伴来说,旅途中的酒店选择无疑是制定旅游计划的重要部分;很多小伙伴在挑选酒店时,都会将酒店的星级作为自己选择的重要指南——但是,万一酒店的星级标准是虚报的呢?
那么,作为来到欧洲的自助游客,我们该怎么确定哪些酒店的星级是真实的,哪些又是虚报的?
首先,小伙伴们要知道,全世界通用的酒店分级体系虽然是业界的一个美好愿望,但也仅仅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而已,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统一的官方标准。上世纪80年代,世界旅游组织UNWTO曾做过统一世界饭店分级标准的努力,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等差异实在太大,终于也只能在1988年停止了这项工作。
所以说,现今世界各地对于酒店的评级都是独立的评级制度,而且有很多种:有的国家实行的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酒店分级标准,比如咱们中国、土耳其、阿联酋、意大利、英国等;有的国家实行的是由行业协会制定的酒店分级标准,比如奥地利、瑞士、法国、德国等诸多欧盟国家;还有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第三方组织评审、权威媒体评审等,著名的《米其林指南》就是这样的例子。
德国对酒店进行分级评级的行业协会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德国酒店和餐馆行业协会Dehoga。Dehoga协会根据全面的行业标准目录对自愿递交申请的酒店和餐馆颁发星级认证,每次认证有效期3年。目前德国共有近8300家酒店获得星级认证。
但是Dehoga测评的群体主要是酒店和餐馆,德国还有很多民宿、家庭旅馆、旅游公寓该怎么办呢?于是,Dehoga协会联合德国旅游业协会,又推行了一个星级评定标准G-Klassifizierung,专门针对这些民宿、家庭旅馆、旅游公寓进行星级测评。
那么欧洲整体又是什么情况呢?从2007年开始,欧洲酒店业协会HOTREC就开始着手统一欧洲饭店分级标准,设立了欧洲饭店业质量评价体系,对各国的饭店评级机构进行合格认证;在HOTREC的支持下,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荷兰、瑞典和瑞士的酒店行业协会创建了酒店星级联盟Hotelstars.eu,并于2009年发布了以德国标准为蓝本的饭店分级标准,自2010年开始在多个欧洲国家实施。在欧洲酒店星级联盟的官网上,可以查询到会员国自愿参加星级评审的酒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