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专项规划

项目名称:绵阳市涪城区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是旅游专项规划(2022-2035)

委托单位:绵阳市涪城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编制单位:四川悦驰旅游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专家:徐明波、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副教授、

四川悦驰旅游管理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项目组长:王东明四川省文旅厅文旅产业与标准质量专家

项目成员:王建华赵璨阢睿巧陈菊涂婷婷

目录

乡镇级旅游规划是有效衔接和细化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载体,是对划定的县域乡镇级片区、旅游功能区或其他旅游镇(村)旅游业发展进行的科学谋划,对旅游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等做出的具体安排,是推进乡镇级片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包含杨家镇、丰谷镇,面116.1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8万人,包含18个村、5个社区,划分村级片区6个,设9个中心村(社区)。

1.依托片区具备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的优势和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精品蚕桑、优质果蔬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园区公园化路径,以农业主题公园为平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科文旅商“五态融合”。

2.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打造绵阳城市后花园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3.通过无缝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片区旅游规划,真正实现多规合一,解决传统国土空间规划中旅游发展专业性支撑不足的痛点。

本规划是统筹推动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片区打造绵阳城市后花园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蓝图;是突出旅游发展空间打造、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旅游产业要素提升的保障措施。本规划全面有效衔接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全新的资源观、发展观重新发现片区旅游的新价值,实现农科文旅商“五态融合”等多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一)因地制宜,差异发展

依据乡村发展、历史人文、地理格局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科学评价片区旅游发展适宜性条件,突出片区特色,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要素配置,推动产业融合,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多规衔接,落地保障

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有效融合衔接,落实约束性指标、片区发展方向、空间布局、重大项目等。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程序,明确旅游发展空间位置、范围边界和用地规模,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达到“矢量数据、上图入库”的具体要求。

(三)集约配置,统筹发展

发挥旅游中心镇(村)人口集聚、产业集中、要素齐备、功能集成、的支撑作用,强化旅游中心镇(村)公共服务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的配置,引领片区旅游业集约式发展。

(四)主客共享,一体布局

本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其中2022-2025年为基础夯实阶段,2026-2030年为开拓完善阶段,2031-2035为优化完善阶段。

1、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

《四川省旅游条例》(2015)

《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2019)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GB/T26358-2010)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18973-2022)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LB/T051-2016)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GB/T41648-2022)《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GB/T1001.1-2012)

《四川省乡村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2015)

《四川省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2015)

《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试行)》(2019)

《四川省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导则》(2018)

《四川省乡镇级旅游规划导则(试行)》(2021)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

《绵阳市乡镇级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引(第二次)》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绵阳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绵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绵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提升方案》

《涪城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绵阳市涪城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涪城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9-2025)

《绵阳市涪城区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绵阳市涪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办、国办2022印发)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2019)

自然资源部关于在全国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2〕47号)

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天府旅游名县考核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川文旅领〔2019〕5号)

《四川省财政厅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意见》(川财农〔2017〕90号)

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绵委发〔2019〕12号)

《涪城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涪城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杨家镇、丰谷镇近三年工作总结、报告

《涪城区县域内片区划分方案》

《涪城区县域内村级片区划分方案》

其他文件、论文、宣传册、图片等资料。

1.底图

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的基础上,以2020年国土变更数据为基准,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工作底图。

2.底数

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的基础上,按照国土空间用地用海分类、城区范围确定等部有关标准规范,形成符合规定的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和工作底数。

(一)《涪城区县域内片区划分方案》

对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划分指出:

该片区坚持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以精品蚕桑、优质果蔬为主导产业,以“千鹤桑田”蚕桑文化、“蔬香绿野”芦笋大健康农业主题公园为平台,构建现代都市休闲农业体系。该片区设置6个村级片区,设置中心村(社区)9个。

(二)《绵阳市涪城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对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规划指出:

结合全区“农文旅”产业发展及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发展需要,打造为产业经济节点服务的现代化农村公路,同步做好沿线景观及绿化等工程,促进与原始乡村风貌、田园风光相协调,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

(三)《绵阳市涪城区“三区三线”衔接》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认真落实三区三线指标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科学划定农业、生态、城镇空间,统筹开发与保护、发展与安全,坚决守住“三条控制线”。

一是划定生态空间,公益林面积78.27公顷,主要分布在丰谷镇工农村、团结村、兴隆沟村等区域;二是划定农业空间,片区内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84.43公顷(根据涪城区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提升水渠、机耕道等设施,优化农业大地景观;三是划定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671.44公顷。在功能定位上为片区的经济、服务核心以及全要素集聚地,融入旅游咨询、旅游厕所、餐饮购物等旅游功能,构建农旅融合新空间。

(一)《涪城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1.紧紧围绕蚕桑文化、汉代农耕文化,依托杨家千鹤桑田、瑞丰竹庐、吴家三清观等景点,建设农业主题公园,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主题公园品牌。

2.依托南部区域农业文化资源,打造和升级“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主题公园、“湖光山色”稻渔亲水湿地公园和“蔬香绿野”芦笋农业主题公园等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强化农业文化遗产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

(二)《涪城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

对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指出:

1.在空间结构上,对接全区“四片联动”总体空间部署,明确各片区的“旅游化”发展定位,构建“一轴两片,北城南乡”旅游发展格局。

2.整个片区以“田园综合体”为理念,充分发挥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打造农文康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区。

(三)《涪城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1.整合杨家场镇、香草园、欢乐碗等旅游资源,强化芳香爱情主题;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孵化器优势,植入文创主题,在场镇南侧发展农科与文创产业园区。近期助推香草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提升杨家场镇景观风貌,丰富欢乐碗休闲业态,建成绵阳农业科技园核心区,中远期创建5A级景区,引进农科文康旅产业项目,打造芳香爱情主题的南部中心镇。

2.逐步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丰谷镇风貌整治改造,非遗、康养项目招商,非遗活动组织与文创业态培育引进,条件成熟时进行大投入、大改造,打造非遗文化深度体验地,集非遗文化体验、主题康养、文化创意、特色商贸于一体的文旅项目。

3.打造田园绵州游精品线:凤凰山森林康养项目——朵朵科技农庄——杨家芳香综合体项目——梦想创智园区——蚕桑文化旅游区——丰谷非遗展示项目。

1.地理位置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南部,片区内距离绵阳市主城区仅15公里,片区内的杨家镇南接中江县黄鹿镇、三台县立新镇,丰谷镇东接游仙区松垭镇,南接三台县永明镇。

2.经济区位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所在的涪城区为绵阳市主城区,地处成渝西“黄金三角”重要节点,随着交通体系的完善,涪城区将融入成德绵“半小时经济圈”。在绵阳市发展规划设计中,涪城区上有绵阳科技城新区,左有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有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3.旅游交通区位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北部与绵阳市主城区相邻,并通过涪西都市经济发展片区与绵阳主城区融为一体,绵阳绕城高速与成绵广高速扩容在片区交汇,高等级道路绵阳至中江、绵阳至射洪等穿境而过,片区对外交通通达性极强,片区内交通畅通,基本满足片区中远期旅游发展的需要。

4.区域自然环境

水文环境:片区内有涪江、木龙河等河流,其中涪江为主要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93.4亿立方米/年,但总体旅游开发价值不高。

气候条件:片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干燥温凉;夏半年偏南风增多,凉爽舒适,夏湿冬干,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79%,冬季有极少天数空气干燥。

生物环境:片区属四川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主要经济林木有油桐、乌桕、桑、柑橘等。动物区系以鼬科和鼠类为主,其中鼠类最多,次为狐、兔、獾等,鸟类以白鹭、家燕、喜鹊等最常见。

地貌结构:片区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地带较为平缓,呈条状分布,一般相对高差不超过50米,且以浅丘面积较大。地势由西北丘陵区向东南河谷平坝区倾斜。

1.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片区旅游资源共5个主类、20个亚类、39个基本类型,其中乡村农业资源丰富,是未来旅游发展重要的资源支撑。

2.文化旅游资源等级

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资源单体数量高达上百个,且疏密度适中,能够满足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需求,片区内优良级以上(三级及以上)文化旅游资源较多,共27处,其中四级文化旅游资源5处,三级文化旅游资源22处。

序号

资源名称

资源位置

资源等级

1

原香国际香草园

杨家镇杨家社区

四级

2

国际蚕桑综合体项目

杨家镇回龙寺村三组

3

瑞丰民宿酒店

杨家镇鲜家坝村五组

4

国家级传统历史文化村落

丰谷镇二社区北街、东街

5

丰谷双宫丝

丰谷镇二社区南街

6

杨家熏香花际

杨家镇杨家社区七组

三级

7

杨家漫花香境

8

杨家月见花田

9

杨家香澜湖

10

杨家花溪湿地

11

鑫港湾休闲度假村

杨家镇万和村二组

12

杨家新春大庙会

13

杨家精美双面蜀绣

杨家镇柏林湾村四组

14

杨家皮划艇中心

15

杨家游乐场

16

杨家婚纱外景基地

17

杨家紫海原香酒店

18

杨家原香居民宿

19

杨家原香玻璃桥

20

杨家紫藤长廊

21

杨家鹊桥服务中心

杨家镇杨家社区村五组

22

杨家中沟观光道

杨家镇鲜家坝村一、二、三、四、五组

23

杨家阿贵农场

24

杨家国际万福康城

杨家镇王家桥村三组

25

杨家欢乐碗水上乐园

杨家镇杨家社区三组

26

丰谷基督教

丰谷镇二社区北街

27

晨曦森林度假村

丰谷镇民扬村一组

表1.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名录

3.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片区内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文化旅游资源的优良级等级,并参考文化旅游资源影响力的范围,对片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热力及辐射力进行综合评估,片区旅游资源评估总体较好。

1.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片区内土地利用情况良好,其中建设利用适宜区面积达7332.27公顷,比重为63.13%。

2.地方政府强力支持发展旅游

片区内杨家镇、丰谷镇树立“产业强镇、文旅兴镇”的工作思路,把片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全镇核心工作之一进行落实和推动。

3.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1.乡村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现状: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大、活动与产品多样化、设施逐步完善;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0.9亿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2020年,四川省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达到23个,乡村旅游已然成为新形势下人们外出游玩的主要方式之一。

前景:乡村继续与生态相结合表现出绿色发展态势;丰富文化内涵使得乡村旅游具有“灵魂”;保持本色,原汁原味,突出当地特色,强调产品差异化,打造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

2.绵阳市及涪城区旅游市场现状

2020年,绵阳市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39.91亿元,接待游客6272.06万人次,其中,全市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603.36万人次,占比超过5成,实现营业收入196.98亿元,乡村旅游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在2021年秋季旅游热度指数排名TOP100城市排名中,绵阳市位居省内地级市第1位(全省入选8个)、全国第48位。

2020年,涪城区全年共接待游客792.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0.78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10.71亿元,入境旅游外汇收入95.49万美元。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杨家国际香草园等高品质的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良好。

总体上,本片区乡村旅游发展条件良好,适宜发展乡村自然人文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研学旅行等旅游业态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力争打造成为高品质的都市近郊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发展适宜区面积为3587.87公顷,比重为30.89%,旅游发展较适宜区为3983.36公顷,比重为34.30%,旅游发展一般适宜区为3000.56公顷,比重为25.84%,旅游发展不适宜区为1042.18公顷,比重为8.97%。整体上,旅游发展适宜区空间比例较大,片区适宜“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发展。

片区游客日最大空间容量为9.98万人。

1.主题定位

依托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自然山水生态本底,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灵魂,以传统村落、乡村田园、农业主题公园等为特色,以提升片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打造集人文观光、田园休闲、康体养生、研学旅行于一体的乡村田园风光体验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形象定位

涪乐原乡,多彩田园

备选口号一:千鹤桑田,梦想家园

备选口号二:涪城乡野净土,烟火乡愁归处

3.市场定位

深挖绵阳地区基础市场,以热爱乡村休闲旅游的亲子家庭、研学、团建等客群为主体;拓展成都、德阳等周边重点市场;争取过境游机会市场。

1.总体目标

省级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

2.经济目标

2025年游客人数达到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亿元;2030年游客人数达到9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1亿元;2035年游客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6亿元。

3.社会目标

通过旅游产品要素的开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建设中,拓宽就业渠道,改善生活质量,实现旅游致富。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村镇面貌和功能得到改善和优化,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得到提高,形成乡风文明、生活和谐、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新局面。

3.生态目标

大力推进生态型农旅融合发展,尊重自然、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本区域打造成全省生态型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旅游新格局。

2022-2025年:基础夯实阶段

2026-2030年:开拓完善阶段

2031-2035年:优化提升阶段

全域联动、创意引领、产业支撑、四态融合、共建共享

综合考虑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资源的地理分布、土地适宜性和旅游功能需求的关系,确定其旅游空间布局为:“一轴、一环、两心、四区”。

“一轴”: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发展动力轴

“一环”: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环线

“两心”:杨家镇旅游集散中心(原香·国际香草园游客中心);丰谷镇旅游集散中心(丰谷西部历史文化名镇游客中心)。

“四区”:生态康养度假区、乡野田园休闲区、农业主题观光区、历史文化体验区。

1.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主题公园

策划思路:以蚕桑产业为根基、以科技研发为内核、以商业贸易为主导、以农桑文化为纽带、以休闲旅游为发展,打造融合“农、科、文、旅、商”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生态圈。

规划面积:5.16公顷

项目构成:大雪书院、杨家绣房、天虹锦绣生活馆、蚕茧收烘中心、蚕桑育种中心、千鹤桑田采摘园、蚕桑科普中心、葚红酒庄、桑田茶舍。

2.牧歌田园农业旅游基地

策划思路:搭建乡村物联网销售平台;与川农、西科大等科研院所生物菌种和生猪养殖环境研究等方面建立合作,扩展瑞丰中升生态农业规模;建设乡村骑行、健身步道、生态厕所、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沿途布置标识标牌、休闲驿站。

规划面积:0.39公顷

项目构成:科研合作、循环农业餐厅、乡村骑行、稻田公园、亲子研学、精品民宿、鲜家坝低碳村。

3.中国绵阳国际康养产业园

策划思路:建设涪翁医养区、亲子田园区、文化体验区、综合服务区,深挖涪翁文化,主打亲子和康养品牌,突出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的核心地位,引入多元业态,完善功能配套,引入休闲商业,激发区域旅游活力。

规划面积:91.49公顷

项目构成:涪翁医养、亲子田园、文化体验。

4.“蔬香绿野“芦笋农业主题公园

策划思路:以芦笋产业为特色,将展示与新型农业结合形成智慧农业园。规划以原关帝场镇为依托,形成四条放射状路径,七个特色区,包括涪商会馆及芦笋康养文化区、瓜果采摘区、芦笋种植区、田园休闲区、智慧农业区、种养循环经济示范区、红色文化区。

规划面积:5.33公顷

项目构成:主题养生餐厅、生态康养园、芦笋工坊、农业科普中心、芦笋种植园、儿童乐园。

5.原香·国际香草园

策划思路:项目位于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景区由香草度假园区、紫海原香度假村、民俗特色商业街和新型农村社区四大板块组成,是集香草种植、香草产品加工与销售、香草新技术开发、香草特色旅游、科普、培训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产业园。为提升景区风貌、增强旅游吸引力,改造园内建筑为特色民宿,引导其发展休闲业;完善芳香主题产业链,补充新兴业态。

规划面积:78.23公顷

项目构成:香草种植园、花主题餐厅、花主题民宿、亲子营地、儿童游乐园。

6.丰谷西部历史文化名镇

策划思路:在存量复杂、整体开发较难的条件下,先行逐步推进风貌整治改造,重点推动非遗文创业态的招引和更新、非遗文创活动的组织、康养项目的招商,条件成熟时进行大投入、大改造。打造成集非遗体验、主题康养、文化创意、特色商贸于一体的西部历史文化名镇。

规划面积:6.20公顷

项目构成:丰谷历史文化街区、丰谷古井盐海康养综合体。

7.丰谷田园酒香乡村旅游度假区

策划思路:加大对丰谷酒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依托丰谷深厚的酿酒文化和清新的乡野风光,使远离都市的城市市民能够体验田园耕种、酿制原浆老酒、醉享乡村美食,享受乡野的清新与自然,打造集农耕体验、酒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乡村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规划面积:6.13公顷

项目构成:原酒窖藏中心、园香度假村、农耕体验中心、丰和竹苑康养度假中心、友谊渔趣集、木言花竹居、晨曦森林度假村。

8.谭德政纪念园

策划思路:谭德政纪念园是为了纪念缅怀原绵阳县第一个共产党员、綿阳地区最早的学运、农运领导人谭德政而修建的。纪念园位于丰谷镇清水村,分为“室内展陈”和“室外景观文化”两大部分。通过对纪念园的改造提升旨在将纪念园打造成全市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规划面积:0.25公顷

项目构成:室外景观文化、德政讲堂、谭德政烈士事迹陈列室。

1.国家A级旅游景区

原香·国际香草园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丰谷西部历史文化名镇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晨曦森林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天府旅游名牌系列

杨家镇-天府旅游名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规划先行、强化项目支撑、做实民生保障,强力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和“农科文旅商”五态相融互动,建设成为绵阳城市后花园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绵阳品质出游之选、康养生活之选和诗意栖居之选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名片。

万和村-天府旅游名村:建设涪翁医养区、亲子田园区、文化体验区、综合服务区,深挖涪翁文化,打造中国绵阳国际康养产业园。

工农村-天府旅游名村:以盐卤水文化为主,融合丰谷制酒、码头、古镇、宗教文化,打造成为以盐井为特色的旅游康养度假名村。

鲜家坝村-天府旅游名村:以智慧农业为特色业态,以低碳生态、绿色循环、“天人合一”为主题,以创意农业景观、田园休闲为特色,打造田园农业旅游名村。

罗汉寺村-天府旅游名村:以孝德文化为特色、以罗汉李、绿岛葡萄为特色产业,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为亮点,打造乡野田园休闲旅游名村。

天府旅游民宿:推进木言花竹居精品民宿和晨曦森林度假村等地的特色民宿品牌创建天府旅游名宿。

天府旅游名品:推进炳林毛笔、鑫田粮艺、川丰酒业酿造技艺等地方文创产品创建天府旅游名品。炳林毛笔、鑫田粮艺、川丰酒业酿造技艺涪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府旅游美食:推进抓油饼子等地方美食创建天府旅游美食,抓油饼子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及产品,构建“一环、三线、多条”的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一环:串联起片区核心旅游景点,打造千鹤田园农旅融合发展旅游环线。

三线:研学旅行1日游精品线路、乡村休闲2日游精品线路、生态康养3日游精品线路。

研学旅行1日游线路:丰谷西部历史文化名镇—丰谷田园酒乡乡村旅游度假区—谭德政纪念园—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主题公园

乡村休闲2日游线路:牧歌田园农业旅游基地—“蔬香绿野“农业主题公园—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主题公园——原香·国际香草园

生态康养3日游线路:丰谷西部历史文化名镇—丰谷田园酒乡乡村旅游度假区—蔬香绿野“农业主题公园——中国国际康养产业园

多线:根据旅游产品分布,形成农旅康体休闲、乡村度假、农业观光、红色文化研学等多条1日到3日不等的游线。

1.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

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产性保护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区、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工坊、非遗体验馆等非遗场景场所。

2.乡村民宿

打造特色乡村民宿。

3.研学旅行

谭德政纪念园:争创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丰谷田园酒乡研究中心:争创市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蚕桑文化主题公园:争创市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3.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中国绵阳国际康养产业园争创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4层次、6大类(旅游咨询、旅游公路、旅游厕所、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文化体验场所、旅游购物)、16项。

表2.旅游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

1.旅游交通体系建设:依托省道、高速、县道、乡道、串联旅游资源,打造“一环多支”的旅游风景道体系。

2.开发休闲步道系统:“点-线-面”联动的全域全民旅游网络。

3.构建旅游交通接驳网络:一体化旅游交通服务网络。

1.合理配置公服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2.提升乡村公共游憩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3.推进厕所革命:从镇扩展到村,通过“维护一批、改建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有序推进“厕所革命”。

4.旅游标识体系建设:设计制作四类标识标牌(全域游览总图、旅游交通指引标识、旅游区导览标识牌、旅游服务设施标识牌)。

表3.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表(旅游项目)

推出“一部手机游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智慧旅游导览系统,打通绵阳旅游、交通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服务智慧化。

到2025年,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精品示范旅游区等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智能找厕、智慧停车等功能全覆盖。

一个智慧旅游移动终端:一部手机游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

一系列全覆盖:加快推进智慧旅游设施建设,实现3A级以及上旅游景区、精品文旅示范项目、重要乡村旅游区等游客集中场所5G网络全覆盖、免费wifi全覆盖、视频监控全覆盖。

片区内旅游项目用地共212.92公顷,其中8个核心旅游项目需用地193.18公顷,其它旅游项目用地19.74公顷。现状建设用地71.98公顷,需新增供地140.94公顷。

表4.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表

积极对接片区“三区三线”,严守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打造宜居宜游的新型城镇空间。

生态空间保护利用。严格保护涪江流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片区森林资源。

农业空间深度融合。提升水渠、机耕道等设施,优化农业大地景观。

城镇空间主客共享。结合片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点,建设村史博物馆、移动共享书屋等新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主客共享文旅新空间。

核心景区景点:采用“串珠连线”开发模式,仅在游客中心和重要景点处布局相应用地,以旅游道路联系,开发用地规模较小,可采用“点状供地”方式。

旅游度假区:采用“集中开发”用地模式,部分村寨集中建设,用地需求较大,可通过国有建设用地征地、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等“拼盘供地”方式。

片区其他区域:结合农业产业用地、农业设施用地、宅基地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活动,尽量减少开发用地规模。

依据涪城区2035年建设用地2137公顷(32055亩)的总量指标,保障片区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片区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134.80公顷(国有建设用地99.18公顷,集体建设用地35.62公顷)。

近期供地33.62公顷(国有建设用地15公顷,集体建设用地18.62公顷);

中期供地42公顷(国有建设用地25公顷,集体建设用地17公顷);

远期供地59.18公顷(国有建设用地59.18公顷,集体建设用地0公顷)。

1.涪城区级层面

涪城区旅游品牌并不响亮,众多国家品牌未转化为市场认可,缺乏高品质的文化旅游项目,旅游品牌形象未能形成,旅游线路未能统筹,旅游知名度不高,与涪城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品牌影响和经济地位还有较大的差距。

2.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层面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文化旅游发展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品较为初级,旅游线路缺少规划,旅游宣传营销严重滞后,面对巨大的成德绵潜在游客基数却没有转化,旅游品牌知名度较差。

1.形象定位

根据涪城区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所拥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结合广大游客对涪城区旅游形象认知,推出如下旅游形象定位:涪乐原乡,多彩田园。

2.营销思路

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内核,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参与体验为灵魂,针对当前散客化、自驾游化、互联网化等主流客源消费者对象,推出相对应的文化旅游产品,树立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整个片区旅游市场份额。

3.旅游品牌塑造

展现旅游品牌:

(1)邀请旅游营销专业机构,重塑品牌形象,如在各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各城市综合体等地,展示片区旅游主题形象和品牌。

(3)结合“网红营销”、影视宣传、短视频平台宣传展开营销。

铺设营销渠道:

(1)线下营销渠道

做周边游的旅行社、协会社团组织、自驾俱乐部、亲子教育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大型商场超市、交通电台、摄影服务机构。

(2)线上营销渠道

借助智慧旅游平台和自媒体平台,加强与OTA、网络媒体、主流媒体等合作。

(3)流动宣传平台

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动态海报,公交车体、灯箱、车站、高速沿线等进行宣传。

策划旅游活动:

常态活动、节庆活动、公关活动

4.品牌营销策略

定位:城市后花园、周末度假、乡村休闲等。

客群:自驾、亲子、老年、情侣四类主力客群。

宗旨:瞄准终端客群,将片区的旅游品牌和概念植入。

媒介:主要以线上媒体为主。

内容:针对不同客群,结合片区品牌及产品定位,制作不同内容的宣传品(视频、声音、图片、文字等)。

规模:不做大体量、集中性投放,保持广泛性和日常多频次展示。

一级市场(基础市场):绵阳地区市场(亲子家庭、团建、研学旅游为主要客群);二级市场:成都、德阳等周边重点市场;三级市场:过境游机会市场。

1.营销思路

打造1至2个知名文化旅游节庆品牌;促进片区与涪城区主城区景区等周边成熟景区联合营销;支持各镇、乡村民俗节庆活动发展,。

2.节庆活动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丰谷桃花旅游节

每年2至3月

游园赏花、田园采摘、诗词大赛、桃缘相亲、祈愿桃花签

丰谷农民丰收节

每年9月

文艺演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农产品直播推介、非遗文化展示

丰谷非遗集市节

每年10月

非遗展示、美食鉴赏、摄影书画、文艺演出

丰谷采摘节

每年11月

文艺演出、趣味采摘、摄影作品展、乡村写生

丰谷年货节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乡村集市、美食鉴赏、非遗文化展示

杨家田园自行车公开赛

每年5月

自行车骑行比赛、运动装备展示

杨家乡村旅游节

每年3至6月

乡村美食、乡村帐篷、乡村旅游特产、乡村摄影展

杨家乡村露营节

每年5至6月

音乐会、啤酒节、乡村乡景拍摄、篝火晚会等

杨家荷花节

每年6至7月

游园赏花、文艺演出、摄影大赛、美食鉴赏等

表5.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节庆活动策划表

(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1.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与管控要求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其耕地资源集中,农业基础良好,地形特征条件优越。在永久基本农田管控要求下,其保护及旅游发展措施为:

(1)坚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兼顾旅游发展的发展形式;

(2)结合农业种植和果园基地打造丰富多彩的采摘体验型农业旅游;

(3)结合农家游乐和主题活动打造产业聚集的乐活游乐型农业旅游;

(4)结合乡土文化和田园风光打造大地风情的康养观光型农业旅游。

2.高标准农田保护措施与管控要求

在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农田中,选取耕地分布成片集中、地形优越地势平坦、农业基础设施良好,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管控要求下,其保护及旅游发展措施为:

(1)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鼓励农民和村筹资投劳,参与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引进旅游服务项目;

(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依据自然资源禀赋、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生产特征,形成“四季有精彩,特色各不同”的农业创意和种植特色;

(3)场景优化,智慧引领。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以生态的山水环境为依托,打造科技大地景观、数字旅游新场景,结合高标准农田数字管理物联网开展农业智慧种植体验旅游。

3.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与管控要求

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及建设项目。

4.公益林地保护措施与管控要求

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生态本底优越,但受地形条件影响,现状林地分布较散。公益林地管控要求下,其保护及旅游发展措施为:

(1)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以公益林为基础,大力保护森林资源;

(2)强化林盘修复保护,凸显农耕文化,营造森林特色;实施通道绿化工程,构建生态防护绿带,连通生态步道、生态走廊;

(3)保护培育天然生态林地,提高森林资源价值,盘活生态旅游;坚守千鹤田园片区腹地绿心,打造季节性长、层次感强、面积较大的特色彩林。

5.生态资源保护

(2)加强项目建设监测监管:建立施工期旅游环境监测机制,加强对生态型景区建设行为的过程控制。控制大拆大建行为。

(3)做好重点区域保护工作:重点做好涪江、麻柳河、芦溪河等境内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做好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规定开发限制、有序发展。

(4)人文资源保护

梳理片区文化基因库,保护性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加强居民与游客文化保护意识。建设文化“基因库”、推动非遗旅游产业化、加强文保宣传和保障。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规划布局城镇和旅游景区的建设;遵循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积极推广清洁环保能源,减少烟尘及SO2排放量和粉尘污染;在保护现有自然绿化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绿化建设,在景区与乡镇之间设置绿化防护过渡带;定期监测各旅游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设法排除引起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的污染源。

2.水体环境保护措施

建立区域性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沿河流域居住地区及旅游服务区域,统一处理生活废水;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各饮用水水源应按照水源法律规定严格控制旅游项目;在旅游产业带上,要密切监测农业、养殖业对水源的污染。

3.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贯彻防止土壤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与预控;针对旅游区内农耕区,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彻底消除污染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限定游人在设定的旅游区域内活动。修建完善各旅游区的道路系统、观景台、观景栈道等,规范游人在道路上行走,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旅游区内控制约束游客行为,以人性化的方式加强旅游活动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组织和管理制度,合理配备景区景点保洁员,加强景区景点道路保洁;针对旅游区内露营基地,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按照旅游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定点设置垃圾桶,配备垃圾车,统一处理景区生活生产垃圾;做好垃圾堆放场所、垃圾中转站等专用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工作,建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益化目标。

1.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创新旅游开发模式与利益分配机制。

2.创新社区旅游参与模式

1.旅游安全保障与危机处理规划:建立“一体系,双机制”安全保障措施,促进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旅游业健康发展。

2.市场监管全域强化: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建立旅游投诉处理机制、旅游市场管理机制、文明旅游建设措施。

3.防灾减灾规划:防洪规划、消防规划、抗震规划。

强化统一组织领导;深化文旅融合改革;加强安全执法监管

加大财政支持;突出金融创新。

创新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管理方法;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方面共同保障。

1.经济效益

至2035年,片区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8%以上,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速6%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片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2.社会效益

本次规划总投资约22.25亿元,可为千鹤田园农旅融合片区提供就业机会超过11000多个,就业规模得到明显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完善,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发展,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俗非遗等文化资源也得到合理的保护与传承。

3.生态效益

通过景观生态创新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也为片区吸引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THE END
1.企业绿色管理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单选题】哈特1995年提出的四阶段分类方法不包括() A、末端治理 B、战略管理 C、污染预防 D、可持续发展 2、【单选题】企业选择积极开发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应对相关者的压力,虽然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利益损失,但是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的是什么类型的战略() ...http://xuzhou.ehqc.cn/html/95_08.html
2.酒店住宿流水单酒店的分类和等级 酒店的分类和等级 1、酒店的分类 ①商务型酒店。它主要以接待从事商务活动的客人为主,是为商务活动服务的。这类客人对酒店的地理位置要求较高,要求酒店靠近城区或商业中心区。其客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影响而产生大的变化。商务性酒店的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较为完善。②度假型酒店。它以接待休假的...https://www.360docs.net/doc/2d10862932.html
1.2024星级酒店系统选择指南星级酒店评定标准 (一)标准解读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是规定旅游饭店星级划分条件、服务质量和运营规范要求的重要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正式营业的各种旅游饭店,涵盖了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含白金五星级)的不同等级。星级以镀金五角星为符号,星级越高,旅游饭店的档次越高。 https://lanke.cqtcxj.com/1542
2.酒店的星级怎么划分的唐龍酒店用品网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李杨)通过OTA平台(在线旅游平台)预订酒店,可以直观看到酒店的价格、房型、等级等,已经成了很多人出行的首选。但也有消费者反映,在平台上预订五星级酒店,到了现场才发现酒店环境差,与五星标准并不匹配,原来订的是平台自己评的“五钻酒店”。这是怎么回事?如何让消费者在预订酒店...https://nntanglong.com/210021.html
3.2025酒店设计趋势前瞻:高度细分与极致体验建E网设计资讯当下,“高度细分”已成为酒店区域划分的重要策略,这样做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宾客的喜好、优化运营效率,提升整体体验。各区域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符合特定人口统计、心理、偏好甚至情绪状态的区域,营造出高度个性化的酒店环境,适配不同宾客的需求和期望。 无论是康养区域、活跃的商业中心,还是适合家庭欢聚的休闲区,高度细分确...https://www.justeasy.cn/news/19123.html
4.五星级酒店服务指南里面都有什么内容我国涉外旅游酒店划分为五个档次,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星级越高,表示酒店的档次越高。酒店星级的划分以酒店的建筑、装饰、设施设备及管理、服务水平为依据。具体的评定办法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发的设施设备评定标准、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评定标准、清洁卫生评定标准,宾客意见评定标准等执行。五星级旅游...https://www.baiwen15.com/article/363640.html
5.中国连锁酒店市场运营现状及占有率调查报告2024第1章:连锁酒店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连锁酒店行业界定 1.1.1 连锁酒店的定义 1.1.2 连锁酒店的特征 1.1.3 连锁酒店的分类 1、一星级酒店 2、二星级酒店 3、三星级酒店 4、四星级酒店 5、五星级酒店 1.1.4 连锁酒店所处行业 1.1.5 连锁酒店行业监管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9228399.asp
6.酒店的分类和等级划分酒店星级评定标准→MAIGOO知识摘要:酒店是提供安全、舒适,让外出的人们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的空间的商业机构。酒店的分类和等级有哪些呢?酒店共有五个星级,有商务性酒店、度假性酒店、长住性酒店、会议性酒店、观光性酒店、经济型酒店、连锁酒店七种。下面来看看酒店的种类及星级评定标准。 https://m.maigoo.com/goomai/189757.html
7.度假酒店装修设计方案(通用8篇)本次为度假酒店装修设计项目,设计师在对当地进行考察的时候,发现当地有非常浓郁的汉文化气息,最后设计师将整体酒店的风格定为现代中式,并在其中融入汉代文化元素,让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更有韵味的酒店空间,让顾客更能够体会到当地的文化特色,以此增强酒店的文化内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csq71t3.html
8.业务员绩效考核方案(精选16篇)2、部门副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等级工资的确定,根据总经理任职命令,人事培训部负责执行。 业务员绩效考核方案 9 以“调动全员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为目标,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努力建立兼顾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公平、公开、公正”绩效考核模式。 https://www.ruiwen.com/fangan/6342120.html
9.刘伟酒店网★关于酒店的分类和定级划分,不同国家,标准也不尽相同: 1、根据酒店所处地区分类,分为城市酒店、城镇酒店、乡村酒店、内地酒店、沿海酒店和山地酒店等。 2、根据酒店所处地理位置分类,分为城镇中心酒店、郊区酒店、海滨酒店和公路沿线酒店等。 3、根据交通设施的位置分类,分为汽车站酒店、火车站酒店、机场酒店、码头...https://www.liuweihotel.com/index.php/home/message/index/cid/1829.html
10.抗震等级划分.docx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乙级、丙级建筑桩基设防类别甲级、乙级、丙级特殊设防类(甲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建筑分类等序号建筑分类等级划分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乙级、丙级建筑桩基设防类别甲级、乙级、丙级特殊设防类(甲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重点设防类(乙级)标准设防类(...https://m.taodocs.com/p-650436363.html
11.新加坡大学等级分类有哪些?到底哪些才是新加坡的优秀大学?上述便是IDP留学为您整理的关于新加坡大学等级分类的信息了,作为一个环境宜人,还拥有一流教育资源的国家,新加坡一直是不少学生心中的留学圣地,而且相对于欧美国家,新加坡留学门槛低,性价比也更高。如果您在筹备赴新加坡留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欢迎随时咨询我们,IDP留学将为您提供专业、到位的服务,助力您顺利入学。https://www.idp.cn/aozhou/liuxuexinwen/496136.html
12.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建筑及周边环境、能源结构、市政基础设施、交通等因素,优化区域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统筹降低区域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蓄能、碳汇,可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等碳抵消方式,实现年运行碳排放量不大于零的区域。 2.0.10基准区域reference district ...http://www.zjypxzx.com/c/2023-07-25/505702.shtml
13.餐饮酒店空间设计教案6篇(全文)餐饮酒店空间,是提供人们就餐.住宿.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一般包括酒店.饭店.宾馆.会馆.度假村.酒吧.咖啡厅.舞厅.KTV等等.最典型的就是”宾馆酒店”,一个五星级酒店几乎囊括了其他餐饮娱乐业所有的经营类型.第二章:宾馆酒店的历史及发展 酒店(或称饭店 hotel)的出现,若从英国公元1400年左右出现的酒店雏形——客...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1l78f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