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这句话,我们在古装电影或电视剧里是经常听到,住店我们很熟悉就是睡觉住宿,而打尖是北京天津一带的方言,指人们在旅途中的休息和吃饭。
一、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史
2)中国近代酒店时期:清末民初外国资本侵略中国,兴建的酒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19世纪初由外国资本建造和经营的西式饭店,风格和建筑样式都与中国传统客店不同,这些酒店规模宏大、设备先进。另一类是中西式饭店,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投资兴建的中西式风格结合的新式饭店。
图:中国近代酒店--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3)中国现代酒店行业时期
1994年-1999年酒店建设高潮回落,市场不景气,1998年出现全行业性亏损;
2000年-2012年以如家、7天、汉庭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迅猛发展,连锁化成为市场趋势;
2013年起中国市场由经济型酒店转入中高端连锁酒店的扩张期,中高端酒店市场开始发力,以全季、亚朵酒店为代表;
二、酒店的分类
说起酒店的分类,为大家熟知的还是星级表示法,星级表示法是把酒店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星级越高代表酒店的等级越高,酒店的档次就越高。像喜来登、希尔顿、香格里拉、洲际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就是豪华酒店的代名词。
从功能上,酒店还可以分为有限服务型酒店和全服务型酒店,有限服务型酒店是指以适合大众消费,以住宿为核心,为客人提供基本服务的酒店,我国三大酒店集团华住、首旅、锦江都是以有限服务型酒店经营为主;而全服务型酒店是指配置面向市场、价格较高,除了为客人提供住宿服务,还会提供包括餐酒吧、会议、娱乐、休闲、商务等多功能设施。
三、酒店行业发展格局
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使酒店业遭受了不小的打击,此次的疫情仿佛是酒店行业的大型筛选淘汰赛。
2020年我国单体酒店从2019年的49.13万家下降至42.96万家(-6.17万),客房数量从19年的1,480万间下降至20年的1,360万间,客房数量下降了120万间。
与此同时,2020年国内连锁酒店渗透率逆势同比提升5.6pct至31.5%,但渗透率仍低于全球41.9%的平均水平和美国72.9%的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我国酒店数量趋势图
我们再从连锁化酒店中按价格、档次分类,可发现目前我国的中高端酒店的数量相比较少,主要还是以经济型酒店为主,20年经济型酒店在连锁酒店中的占比达到74%,而中端、中高端酒店占比分别为13%和8%,可见未来我国的中高端酒店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图:我国连锁酒店分档次结构(按酒店数量分)
按照市场占有率排列,中国酒店集团第一梯队为锦江国际集团、华住酒店集团和首旅如家酒店集团,为我国三大龙头酒店集团,2020年这三家集团客房数量占全国酒店行业客房总数分别为20.18%、13.91%和9.22%,总计市占率达到43.31%。且在疫情期间,龙头开店速度并没有放缓,而是加速展店进一步提升了集中度。
图:2020年中国10大酒店集团市场占有率%
观察酒店行业有关键指标可以进行追踪:分别为入住率(也称出租率)与平均房价,将这两者相乘得到另一个核心指标Revpar(每间可销售房收入),它是衡量酒店收益的核心指标。
20年2月国内疫情爆发期间,酒店入住率、平均房价大幅下挫,在20年一直处于恢复状态,而三大龙头酒店在20年底以及21年二季度数据恢复接近19年的同期水平,但21年三季度以来酒店恢复再次受到局部疫情的影响。国内局部疫情一旦出现,Revpar立马快速反应,在疫情影响缓和后,会迅速进入恢复周期。
结语
可见酒店的需求相对刚性,行业在疫情下深度出清,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目前行业处于萧条期、周期底部的位置,后期随着需求复苏,头部酒店展店加速,疫情平息后有望享受到上行周期+开店带来的成长性增长的双重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