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阻挡“打工人特种兵”们出游的不再是请假难,而是居高不下的机票酒店。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调侃,本来已经提交了年假流程,结果看了一圈酒店,默默地又把流程取消了。
如今暑假结束了,酒店价格下降了吗?
此前最先引发热议的是北京天安门景区附近汉庭酒店。在八月上旬,该店价格最低的房型为827元/晚的普通大床房,而带双床的标间更是达到了1023元/晚的价格。
记者通过携程平台查询到,目前该店暑假后第一个周末的大床房价格已经降到424元,几乎“腰斩”。双床房的价格则降到607元,是之前的六成。
根据酒店价格日历显示,该价格将会一直延续到九月底,等到中秋国庆假期再次冲上高峰。
今年酒店的价格仿佛坐上了“过山车”,直上直下不给人喘气的余地,主要是因为突出的市场调节。
一方面受三年疫情影响,部分酒店关停整改,行业整体供给水平无法跟上。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酒店业设施27.9万家,较2020年初减少17.5%;客房总数1426.4万间,较2020年初减少19%。
另外一方面,民众在疫情期间积压的出行需求高涨,趁着暑假集中释放,两相作用之下让市场的调节作用越发明显,房价直线飙升。
此外,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各大企业将经济型酒店转型成中高端酒店,这让市面上真正“经济”的房型越来越少。不少酒店空有一个“经济实惠”的印象,实际上早就做了全方位(连同价格)的升级。
酒店价格受市场影响是正常规律,但是价格起落不能仅仅取决于供求关系,就现有情况来讲,在酒店价格暴涨中受到最大冲击的是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原来花300到400元能住上的酒店,现在需要花2-3倍的价格,且获得的服务并没有相应的提升,这让消费者们不免觉得不值。
为了使酒店行业能够健康恢复、发展,管理部门和业内成员应该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应及时纠正哄抬价格等违规行为,指导市场失范现象回到正轨。
对于行业来讲,需要努力维护好假期市场价格的秩序。跟风生硬提升价格,而没有相应地提升服务质量,可能会伤害到经济型酒店固有的品牌价值,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