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集装箱的改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高原反应的户外集装箱式酒店。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主要用于货物的运输。在国际海运中箱体多为一次使用,即箱体到达目的地后就将箱体丢弃,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同时,很多景区或者广场需临时的休息场所,但是又不便于建立永久房屋。由于集装箱内有一定的容纳空间,人们逐渐将其改造成可用于居住的集装箱房,成本大大低于普通商品住房,且搭建运输方便。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12699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通道式集装箱酒店,包括2个集装箱侧向交错重叠摆放构成一集装箱单元,N个集装箱单元成一排摆放,并通过设置在重叠区集装箱体上的门相互连接,每个集装箱单元包括休息区、卫生间、厨事区和休闲区,但是该集装箱酒店不适用于高原,容易造成氧气泄露以及气体交换不通畅,功能不齐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抗高原反应的户外集装箱式酒店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抗高原反应的户外集装箱式酒店,以解决现有集装箱酒店不适用于高原,容易造成氧气泄露以及气体交换不通畅,功能不齐全的问题。一种新型抗高原反应的户外集装箱式酒店,包括外开密封门、转换缓冲空间箱、内开密封门、制氧舱、胶囊舵式酒店、制氧舵门和外舱集箱,所述的外开密封门分别通过转换缓冲空间箱安装在内开密封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内开密封门分别安装在制氧舱的下端和上端两个位置;所述的制氧舱分别安装在外舱集箱内部的左上角和右上角位置;所述的胶囊舵式酒店分别安装在外舱集箱的内部上中下三个位置;所述的制氧舵门分别设置在制氧舱的上下两个位置。
所述的外开密封门上直角边和下直角边分别安装有外开互锁;所述的外开互锁具体采用电子锁;所述的电子锁以51系列单片机(AT89051)为核心,配以相应硬件电路,可以完成并实现密码的设置、存贮、识别和显示、驱动电磁执行器并检测其驱动电流值、接收传感器送来的报警信号、发送数据等功能,并具有互锁功能;所述的内开密封门下直角边和上直角边分别安装有内开互锁;所述的内开互锁同样采用电子锁;所述的外开互锁和内开互锁均互相制约,非紧急情况下不会同时开启:若外开互锁处于开锁状态时,内开互锁得到自锁信号,此时无法开启外开密封门;相反,若是内开互锁处于开锁状态时,外开互锁得到自锁信号,此时无法开启外开密封门;同时外开密封门和内开密封门之间有转换缓冲空间箱存在,有利于集装箱酒店适用于高原,并不容易造成氧气泄露的问题,使得酒店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安全。
所述的转换缓冲空间箱包括防漏胶垫和防夹合页,所述的防漏胶垫分别安装在转换缓冲空间箱的上下两端;所述的防夹合页分别安装在转换缓冲空间箱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漏胶垫具体采用4个橡胶密封圈;所述的防夹合页具体安装在外开密封门和转换缓冲空间箱,内开密封门和转换缓冲空间箱的连接处:实现外开密封门和内开密封门的随时开关;有利于实现防止氧气泄露以及具有防止小孩夹手的功能,使得此次设计更加安全,方便同时解决了功能不齐全的问题。
所述的制氧舱包括输气管和换气管,所述的输气管分别通过换气管安装在制氧舱的下侧和上侧两个位置;所述的胶囊舵式酒店上侧以及下侧位置分别安装气体交换窗;所述的气体交换窗内置气体交换互换叶;所述的气体交换互换叶分别安装在气体交换窗的内部,分别以4-6厘米安装距离水平排开:气体交互时可以随时摆动,不影响内部氧气的制造和产生;所述的制氧舵门分别通过密封气垫安装在制氧舱的上下两个位置;所述的密封气垫具体采用2个密封橡胶圈;所述的外舱集箱外侧安装有保温层;有利于解决气体交换不通畅的问题,使得酒店气体更加畅通和流通顺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抗高原反应的户外集装箱式酒店广泛应用于集装箱的改装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外开密封门和内开密封门均设计安装外开互锁和内开互锁,有利于集装箱酒店适用于高原,并不容易造成氧气泄露的问题,使得酒店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安全。
2.本实用新型转换缓冲空间均设计安装防漏胶垫和防夹合页,有利于实现防止氧气泄露以及具有防止小孩夹手的功能,使得此次设计更加安全,方便同时解决了功能不齐全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气体交换窗均设计安装气体交换互换叶,有利于解决气体交换不通畅的问题,使得酒店气体更加畅通和流通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开密封门,11-外开互锁,2-转换缓冲空间箱,21-防漏胶垫,22-防夹合页,3-内开密封门,31-内开互锁,4-制氧舱,41-输气管,42-换气管,5-胶囊舵式酒店,51-气体交换窗,511-气体交换互换叶,6-制氧舵门,61-密封气垫,7-外舱集箱,7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抗高原反应的户外集装箱式酒店,包括外开密封门1、转换缓冲空间箱2、内开密封门3、制氧舱4、胶囊舵式酒店5、制氧舵门6和外舱集箱7,所述的外开密封门1分别通过转换缓冲空间箱2安装在内开密封门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内开密封门3分别安装在制氧舱4的下端和上端两个位置;所述的制氧舱4分别安装在外舱集箱7内部的左上角和右上角位置;所述的胶囊舵式酒店5分别安装在外舱集箱7的内部上中下三个位置;所述的制氧舵门6分别设置在制氧舱4的上下两个位置。
所述的外开密封门1上直角边和下直角边分别安装有外开互锁11;所述的外开互锁11具体采用电子锁;所述的电子锁以51系列单片机(AT89051)为核心,配以相应硬件电路,可以完成并实现密码的设置、存贮、识别和显示、驱动电磁执行器并检测其驱动电流值、接收传感器送来的报警信号、发送数据等功能,并具有互锁功能;所述的内开密封门3下直角边和上直角边分别安装有内开互锁31;所述的内开互锁31同样采用电子锁;所述的外开互锁11和内开互锁31均互相制约,非紧急情况下不会同时开启:若外开互锁11处于开锁状态时,内开互锁31得到自锁信号,此时无法开启外开密封门1;相反,若是内开互锁31处于开锁状态时,外开互锁11得到自锁信号,此时无法开启外开密封门1;同时外开密封门1和内开密封门3之间有转换缓冲空间箱2存在,有利于集装箱酒店适用于高原,并不容易造成氧气泄露的问题,使得酒店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安全。
所述的转换缓冲空间箱2包括防漏胶垫21和防夹合页22,所述的防漏胶垫21分别安装在转换缓冲空间箱2的上下两端;所述的防夹合页22分别安装在转换缓冲空间箱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漏胶垫21具体采用4个橡胶密封圈;所述的防夹合页22具体安装在外开密封门1和转换缓冲空间箱2,内开密封门3和转换缓冲空间箱2的连接处:实现外开密封门1和内开密封门3的随时开关;有利于实现防止氧气泄露以及具有防止小孩夹手的功能,使得此次设计更加安全,方便同时解决了功能不齐全的问题。
所述的制氧舱4包括输气管41和换气管42,所述的输气管41分别通过换气管42安装在制氧舱4的下侧和上侧两个位置;所述的胶囊舵式酒店5上侧以及下侧位置分别安装气体交换窗51;所述的气体交换窗51内置气体交换互换叶511;所述的气体交换互换叶511分别安装在气体交换窗51的内部,分别以4-6厘米安装距离水平排开:气体交互时可以随时摆动,不影响内部氧气的制造和产生;所述的制氧舵门6分别通过密封气垫61安装在制氧舱4的上下两个位置;所述的密封气垫61具体采用2个密封橡胶圈;所述的外舱集箱7外侧安装有保温层71;有利于解决气体交换不通畅的问题,使得酒店气体更加畅通和流通顺畅。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酒店入住时,外开互锁11和内开互锁31均互相制约,非紧急情况下不会同时开启:若外开互锁11处于开锁状态时,内开互锁31得到自锁信号,此时无法开启外开密封门1;相反,若是内开互锁31处于开锁状态时,外开互锁得到自锁信号,此时无法开启外开密封门1,同时由制氧舱4进行氧气制造,气体交换窗51进行气体交换,保证酒店内部气体始终处于清新状态。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