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马家堡西里小区,从东门进入向西走上一段,就能看见两栋楼之间的空地上放置着一个灰色有门有窗的集装箱,外面还装着一台空调。推开集装箱的门,里面并没有人。靠左侧的一张单人床上铺着床单,右侧深蓝色沙发上还放着没叠好的浅色被子,床旁边堆着三个大包裹。
由此集装箱往北走约200米,一个蓝色的集装箱出现在眼前。透过敞开的大门记者看到,屋内有一个冰柜和两张床,门口放着烧烤炉,紧挨着集装箱的北墙,还搭建了一个小的铁皮屋子,放置着一些厨房用具。
记者发现,该小区共有9个集装箱,分设在小区内路口、楼后的大树下和小区的市场当中,面积大约都在15平米上下。
用途不一可居住、“商用”和仓储
住在蓝色的集装箱里面的是一家东北人。其中一位女士介绍,他们来京是为了帮忙照顾远房亲戚——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而这对老夫妻就住在集装箱紧贴着的楼房一层。这个集装箱并不是老人的房,就是暂时先放在这里。他们刚来不到一个月,暂时没地儿,就先住了进来。
小区44号楼前的集装箱房主告诉记者,自己购买集装箱主要是因为近日家里要装修房子,把一些家具和闲置物品放到里面,作为一个临时的仓库。因为就在自家楼下,距家较近,省得来回折腾了。
在小区内活动广场附近还有一个蓝色的集装箱,上面写着“山西饼屋”几个字,居民称这里之前被用来开小卖部。
无视通告每月1500元出租小屋
透过集装箱的窗户玻璃,记者看到屋内铺设的是木地板,还装修了吊顶,电路也已连好。“房主”告诉记者,如果是自己住,上厕所的话可以去小区门口的公厕,如果要是想做饭,可以将厨具等放在屋子后面的空场上。
当记者问起贴在门上的《告知书》时,出租集装箱的“房主”则表示不用担心,“放心住就行。”
他坦言,目前尚不确定街道是否会强制居民拆除,如果政策敲定,那么会退给记者相应的租金,将集装箱转移到别的地方“避避风头”,待街道查抄的风声过了,再恢复出租。“比如你租了半个月,街道来人说要拆,那剩下的钱我一分不少退给你,肯定不能为这事儿坑你。”
“房主”表示知道自己出租集装箱并不合法,属于违建,但由于之前街道监管并不严格,而且小区有不少居民都在出租,因此也就不用太过担心。
“房主”知道是违建但大家都在出租
自信拆不了想干就得胆大
而对于城管责令拆除违规建筑的问题,吴先生则不以为意。“拆不了,这么多年了都这样,想干么?想干就得胆大!”
居民虽事先打招呼仍影响社区秩序
小区的不少居民称,小区内的集装箱,是近年来陆续出现的。“白天看不见有车拉进来,都是夜里弄进来的。”居民说。
对于用途,居民表示,基本没有小区居民居住,大多都是用来出租。而当有人要购进集装箱时,也会和附近熟悉的居民打招呼,避免挡住邻居的车位或者出路。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居民认为小区违规建筑越来越多,秩序太混乱。
“你瞧这小区都成什么模样了,哪哪都是违建和小商贩,又脏又乱。”一位居民抱怨道。
厂家
可按要求定做
总价万元左右
一名姚姓男子告诉记者,这些集装箱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做,面积从几平米到三十几平米。价格根据房间大小而定,但都在一万多元左右。
屋内的装修也分精装和简装,“精装比简装贵1000多元,主要是墙壁会更好一些,其他没什么区别,都是铺木地板和PVC吊顶,面积大的话还可以打隔断。”姚先生说。
尽管是组装的集装箱,但居住不成问题,塑钢窗户、防盗门、防护栏一应俱全,墙壁内有隔热板,水电和下水也都可以后续进行处理。
不少居民购买
晚上送至小区
姚先生表示,集装箱的买方主要是建筑工地,但也有不少居民前来采购。居民订购,他会派人用车送到小区里,只要选好放置的地点即可,“白天送不了,只能晚上,如果不方便装卸,可以到时候在箱子底下安轱辘,推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