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wick对“需求”作出了简单而传统的定义,他认为需求就是“现存的状态与未来想要达到的状态的差别”。第一,需求是指学生的学习或工作要求,即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做什么,就是Widdowson提出的“目标定位”需求(Goal—oriented)。第二,需求是用人单位期望其学生通过语言培训项目所达到的(Mountford,1981)。第三,可以考虑学生实际获得语言所需做的事,这是“过程定位”需求(Widdowson,1979)。第四,学生希望从语言课中获得东西,这种需求指的是学生除学习或工作需要外的个人目标(Berwick,1989),这种个人需求可称为“向往”或“愿望”(文军,1996)。最后还可以把需求解释为“缺乏”,即学生尚未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2.需求分析及其重要性。
一、酒店行业的前景与人才需求
二、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起步较晚,存在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面试屡屡失败,甚至在与外宾进行交流时,出现听不懂、不会说,只能靠打手势来表达的情况,其中不乏在校成绩突出,被老师看好的学生,这不仅影响了酒店工作的顺利展开,也严重有损我国酒店业的形象。反思我国酒店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酒店英语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教材不权威,内容陈旧教材内容应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编写,这样才能辅助教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但我国现行的酒店英语教材中缺少一套权威性的专业教材。很多教材存在内容陈旧,知识结构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学生背景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在教材整合上多下功夫,选择能提供全面、实用的内容的教材,也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二)教学模式单一,方法落后酒店专业英语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词汇、语法讲授为主。然而,很多酒店专业英语教师虽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还延续着只重书面读写能力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形成了只会看、听不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
(一)现行教材不权威,内容陈旧
教材内容应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编写,这样才能辅助教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但我国现行的酒店英语教材中缺少一套权威性的专业教材。很多教材存在内容陈旧,知识结构编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学生背景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在教材整合上多下功夫,选择能提供全面、实用的内容的教材,也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摘要:酒店英语有很强的实用性,要使学生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就必须使教学工作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可采用:课堂教学→实训室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制定了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考试评价手段;为确保实践教学的圆满实施,必须配备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酒店英语;实践教学;“订单式”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酒店业蓬勃发展,使得既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酒店管理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具有较高酒店英语服务技能成为星级酒店对新一代酒店员工选择的重要条件甚至是首选条件,酒店英语服务技能也因此成为酒店行业对新一代酒店人员的必备要求。
笔者曾在一家西餐厅用餐,一位外宾用英语向服务员要一根吸管,几个服务员面面相觑,听不懂其意。又有一次,一位印度人用不太标准的英语向服务员说:“Pleasegivemeacupoftea.”他把“t”音发成“d”,服务员大惑不解,不知所措。这不是个案,而是目前整个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专业严重滞后模式下的必然,这种现象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质疑。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按照酒店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酒店英语只有真正成为职业技能课才能满足酒店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是改变专业英语教学滞后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实践教学。
酒店英语有很强的实用性,要使学生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就必须使教学工作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可采用:课堂教学→实训室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作为校企合作的项目之一,我校聘请了本市一些星级酒店的管理人员作为我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定期到我校进行授课。在与这类兼职教师的交流中,他们反映,如果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今后希望能在高星级酒店有较好的发展,最需要加强的能力之一就是英语能力。但一直以来,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中职学生对酒店英语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学生到了酒店实习,连一些基本的酒店英语词汇都不懂,跟谈不上与客人进行英语对话。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在酒店英语的教学中运用模块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今后的求职就业做好准备。
一、模块化教学法的定义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可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模块化教学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三、模块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是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作为中国唯一获得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学术认证的大学,学院紧密围绕旅游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办学,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酒店管理专业为特色,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秉承“国际化、应用型、学习洛桑”和“育人教书”的办学理念,践行“学以致用”的校训,学院紧密联系业界、服务业界,着力将学生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在酒店留得住、受欢迎、能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学院按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学院已经和万豪、雅高、香格里拉、凯宾斯基、希尔顿等世界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全国28个省市以及澳门、美国、阿联酋等国家的两百余家著名酒店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不仅如此,建校之初,学院还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学酒店,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
2酒店英语教学改革背景
近些年来,外语,尤其是英语,在酒店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酒店行业必要的沟通语言。对于酒店业的一线工作人员而言,流利的听、说能力是关键。而如果想要在酒店业取得长远的发展,成为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一定的读、写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英语系酒店英语教学延续了一直以来的改革路线,在2014至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整个英语的课程设置都做了相应的改革,以便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3酒店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各要素的日趋完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靠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2010年我国在世界旅游目的地排行傍中名列第八。另据世界旅游组织“2020年旅游业展望”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业的总消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以年均4.3%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财富每年增长3%的最大可能速度。国内及国际旅游业将成为全球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同时,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加大了在我国扩张的力度,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晋升空间广阔。而针对我国日益增长的出境游客,以希尔顿集团为代表的酒店集团启动了“欢迎计划”,即在境外的希尔顿酒店中为中国游客提供中文服务、中式餐点、中式服务,这必将推动其他品牌酒店重视中国游客市场。
1酒店英语教学现状
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酉店管理专业将酒店英语课程列为必修课,酒店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普遍性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1.1学生英语基础弱,整体学习气氛差。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偏弱,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差。语法的掌握不扎实,发音不正确。课堂上很难开口,表达能力不强,课后遗忘速度陕。从整体环境看,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气氛不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1.2师资队伍薄弱,培养跟不上。酒店英语教学的师资配备不顺畅。从事公共英语课教学的教师英语功底好,但是对酒店专业所知甚少,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在设计教学项目上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对于专业词汇不熟悉或不理解,也很难营造正确的工作情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从事酒店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又稍显不够,多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双语教学,不能营造纯英语的教学环境,不利于营造学生的口语练习情境。
1.3教学条件陈旧,教学手段单一。高职院校酒店英语的教学条件跟不上,硬件设施不配套。教学手段陈旧,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沿用传统的讲解词汇、翻译段落的教学方式,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准确理解,酒店英语口语中的项目教学法
二、项目活动提高酒店英语口语教学的措施
三、项目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通过项目活动教学,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已经从排斥英语到喜欢上英语口语,且不再惧怕张口说英语,并在逐步习惯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读英文、练英语对话,并且感到非常的自信。学习自觉性或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说,项目教学给了酒店专业每位学生锻炼的机会以及表演的舞台,使学生尝到胜利的喜悦,为酒店专业的英语教学扫除了障碍。教学形式的新颖,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学习情景中,认识自我,激发自主意识、合作愿望和探究热情,提高对本专业的热爱和荣誉感,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竞争。总之,项目活动教学方法在酒店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强专业的实践性,并且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流的能力和在酒店情境中应对事件的能力,能够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的教学方针。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国际酒店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任课教师要根据酒店岗位的就业能力的需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际酒店工作的无缝衔接,提高学生的酒店英语表达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不断提高酒店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国际酒店;就业能力;课程内容;酒店英语;教学效率
中国旅游业发展飞速,2019年接待的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要想完成优质的酒店接待业务,酒店服务人员需要有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在高职酒店英语课程中,进一步探索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模式的改进,从而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出色的英语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高职酒店英语的课程介绍及教学目标
高职酒店英语是针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需要学习酒店专业的课程和基础英语课程,在学生掌握一定酒店服务专业技能后,结合专业知识开展酒店英语教学[1]。高职酒店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在国际性酒店,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酒店各个岗位的基本服务流程及服务用语,还要能用英文处理酒店的突发状况、处理投诉,用英文与同事交流,会书写英文的E-mail。为了让高职的学生可以胜任国际性酒店的各个岗位和基础管理岗位的工作,满足从学校到酒店的无缝对接,根据国际性酒店的工作需求,在教学中,学生既要掌握国际性酒店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又要学会跟同事用英文交流和E-mail的书写。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酒店各个岗位的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子表达,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酒店服务的业务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酒店英语职业能力分析
【摘要】酒店英语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课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酒店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方式、师资团队、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建议,以达到提升酒店英语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教育;酒店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酒店业作为旅游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也蓬勃发展。酒店业的不断发展也对酒店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较高英语服务能力成为星级酒店选择员工的重要条件。《酒店英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其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推进教学改革也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酒店管理人才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