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牟方宏(微博名@柳叶刀客721)在微博上贴出一张挂号费照片,照片上显示北京某动物医院夜间急诊挂号费100元,牟方宏感叹这样的挂号费“让我等汗颜!”微博一发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许多医生晒出了自己的挂号费。
“挂号2元,诊查3元,共5元。”重庆一位医生网友哭笑不得。
“我看过不到十块钱的病!”上海浦东新区一位网名“熊孩子凤小爪”的医生表示。
对于宠物医院挂号费比公立医院价格高,牟方宏表示:“我并不认为这张挂号单不合理,因为它有这个市场。”而对于此类“逆天”现象,广东广州一位麻醉医生一语道破天机:“兽医是自由执业,挂号费是市场价格。”
“当人命不如狗命值钱的时候,想想我们的社会已经扭曲得如何不成样子。”医院管理专家李庆功感叹。
看着这张挂号单,亲爱的界友们,你有什么想说的?
各地诊疗费标准十几年未变
事实上,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以来一直违背市场规律。笔者查阅了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医疗服务价格现行标准,北京市发改委网站上公布的关于北京医疗服务价格曾在2003年有过调整,其中通科收费标准一项中,静脉注射、静脉抽血均为1元/人次,静脉输液2元/人次,头皮裂伤清创缝合术6元/例,阑尾切除术150元/例……
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网上查阅到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费信息显示,静脉注射2.5元/次,静脉输液5元/次,特级护理(含24小时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记特护记录,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作好各种管道与一般性生活护理等)费用仅为36元/日。有网友表示,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一线城市,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如此低廉,维持生计都有问题,何谈体面地生活?
2012年,上海曾对小抢救费用进行调整,增幅20%,从原来的10元/次,涨至12元/次,不少网友直呼“侮辱性涨价”。
不尊重医务劳动价值,问题很严重!
医务人员劳动价值长期得不到尊重导致了哪些问题,问题有多严重呢?
中欧商学院蔡江南教授曾表示,“医生平均工资一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4-7倍,中国医生的阳光收入过低,只有通过灰色、黑色收入才能实现。这说明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违背规律的代价还是比较沉重的,不少中青年骨干医生因为回扣断送了从医生涯、甚至锒铛入狱,令业界痛心疾首;GSK风暴更是令以药养医畸形体制下的灰色利益链条大白于天下,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与日俱下,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大量医学生流向了医药企业或者干脆转行,医生荒开始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
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势在必行
以已经成功实现医药分开的日本医改经验为例,政府采取的措施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医生划入高级技术服务行业,并大幅提高医生的诊疗报酬。1974年2月,当时的日本厚生劳动省将医生开具处方的报酬提高了67%,同年10月再提升4倍达到年初的8.3倍。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举措,1974年被称为“日本医药分业元年”。到了1990年,医生的诊疗报酬已经比30年前提高了12倍。
目前,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的“北京模式”已进入总结经验阶段,有望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方面不能再手软了,因为这关乎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尊严、命运和医改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