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论文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环保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针对小区目前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小区进行合理的整治和疏导,加强小区的环境保护,构建必要的小区管理条例和规范,另外,为了提倡国家生态、环保的绿色理念,应该根据小区的整体布局积极构建绿色生态小区,提高小区的整体水平,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其需要规划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具体如下。

1.3城市小区绿色项目范围应积极开展根据国家对城市小区构建低碳环保的要求,许多地方的小区正在不断的扩大绿色的种植,部分小区引进外来品种,比如说南方的草皮、鲜花品种等在北方比较容易活的,他们就在自己的小区划出一块地方进行种植,然后将其作为观赏和休闲场所,提高本小区的优势;其次,部分小区还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栽种了容易吸收灰尘的植物,对本小区的环境进行优化,保证小区居民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等等,这些绿色项目的增设不仅仅美化了小区的环境,也改变和提高了小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使得小区居民获益良多。

2结语

作者:吴方清单位:横店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中的节能主要是指在施工时有效合理使用现有能源的同时科学开发利用新能源,这样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能耗。在如今到处扬尘,垃圾遍地的时代,人们迫切需要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在建筑施工时若能使用新型环保材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健康水平都十分有益。同时有助于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各种濒危物种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缩短了施工周期,加快了进程,从而降低工程建安成本。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会有相应改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质量,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推动建筑施工进步的需要,顺应时展的需求。

2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

3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

3.1建筑施工中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3.2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措施

4结语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ityconstruction,thebuildingoftheourcountryenergyconsumptionincreasesyearbyyear,thehugeenergyconsumption,hasbecomeahugeburdenofthenationaleconomy.Accordingly,theconstructionindustryoverallenergysavingisimperative,ofwhichthebuildingdesignisaveryimportantlink.Thispapermainlyofbuildingenergyinarchitecturaldesignandhowtocarryouttheimportanceofbuildingenergyefficiencymeasureswereintroduced,andputforwardsomepersonaladvicerefersforthecolleague.

Keywords:greenarchitecture;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energysaving

2.绿色建筑

2.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2.3绿色建筑的内涵

2.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2.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2.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2.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3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建筑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活动,更被时代赋予了强烈的使命。把绿色生命的概念赋予建筑是为了让建筑有健康和再生的机理,使建筑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并可持续的生活工作环境。

3.1重视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3.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

3.3尊重基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3.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3.5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对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设计;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等设计留有发展余地。

3.6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这一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②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③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④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建筑师就必须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按照业主需求,综合考虑建筑对内外环境的影响,采用各种节能措施的对建筑的全面优化设计方法。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的初投资,更要考虑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状况

4.结论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和尝试,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建筑必将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绿色环保实验是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实验理念,通过绿色实验,可以有效降低实验的污染性,减少化学实验的环境压力。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阐述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为绿色环保实验理念的培养有所裨益。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占据了整个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然而,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带有一定的污染性,可以说,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污染源,而全国大大小小的实验室所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实验格局,努力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实验理念。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化学实验的污染,同时,通过改进的化学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良举。

一、发展微型实验

二、改进化学实验

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药品产生的污染物较少,或者产生的污染物便于处理,而有些药品在实验时产生的污染很大,并且处理的成本也非常高。因此,我们可以想办法改进实验以降低实验造成的污染。例如,对于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化学实验药品,我们可以想办法寻找一些更加环保的替代品。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我们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加热高锰酸钾或者氯酸钾的方式来制取氧气,然而,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产生的污染物是非常难以处理的。在国外很多的教科书上,在制取氧气时,都会采取过氧化氢分解的方式,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以后产生的是O2和H2O,而这两种实验产物显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使得实验更加的环保。基于这种更加环保的制取氧气的方式,现在我国的很多教材中也开始采用这种方式来制取氧气。

三、注意实验药品的回收和利用

在过去的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把实验残留药品经过简单的处理,然后丢弃掉,但事实上,很多化学实验的残留药品,生成的废液废渣等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例如,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实验中,很多人在得到氯气以后,就会把实验的废弃物直接丢掉,然而,事实上,二氧化锰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如果直接丢弃,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在实验结束以后,我们要注意对实验药品的回收和利用,这样,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实验成本。

四、适当开展多媒体模拟实验

在化学实验中树立环保理念,推动实验的绿色化,不但是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金俊香.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0年第01期.

笪毛蕴诗,金娅婷,吴东旭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关键词]转型升级;绿色环保;台湾聚阳;台湾宏远

一、引言

纺织业作为我国大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较高,为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全球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纺织品质量与环保的要求日渐提高,大陆纺织业却仍处价值链的底端,产品质量较差,市场地位不高,缺乏自主品牌,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够等,这些都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产业曾是最大创汇产业,后在岛内外环境影响下,下游生产不断外移,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而如今,留守企业经过精细化管理、绿色生产与不断创新,实现了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台湾纺织业虽规模较大陆小,但生产效率约为大陆的2倍,大部分产品单价甚至为大陆的6倍,获利能力明显优于大陆纺织业。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两端移动以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一方面对我国台湾纺织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两端扩展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提出借助绿色环保降低企业成本,探讨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1.转型升级

企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Gereffi,1999)[1]。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国内外的研究最先从核心竞争力和动态能力的角度进行,后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并与产业集群和技术能力等融合展开探讨[2]。对许多新兴经济体的企业来讲,实现升级和创新的最佳路径是由简单的委托代工制造OEM到研发设计ODM并最终建立自主品牌OBM(Amsden,1989)[3]。Gereffi(1999)总结了亚洲服装产业升级从OEA(OriginalEquipmentAssembling)-OEM-OBM的典型轨迹[4]。Humphrey和Schmitz(2000)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明确指出阶梯型的企业升级路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跨产业升级[5]。Ernst(2001)[6],Sturgeon和Lester(2003)[7]和JohnA.Mathews和Dong-SungCho(2000)[8]分别以台湾新竹工业园的PC产业集群、亚洲四小龙等为例研究了从OEM到ODM直至OBM的产业升级路径。毛蕴诗、吴瑶(2009)较全面地总结了企业升级的7种路径,分别为替代跨国公司产品,技术跨越,技术累积,多重技术领域的嫁接,OEM-ODM-OBM,以产业集群、园区为载体等[9]。

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体现为附加值和获利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率的提高。台湾学者李玉春(1992)就将升级视为一种投入产出比率提高的过程[10]。毛蕴诗、熊炼(2011)根据经济学中生产与成本的对偶性理论认为,提升制造能力、降低投入和消耗从而降低成本同样可以提升附加值[11]。

2.绿色环保与企业绩效

三、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纺织业的现状对比

1.我国大陆纺织业总产值高,但劳动生产率仅为我国台湾一半

如表1所示,我国大陆纺织业在整体规模上远远超过我国台湾纺织业,然而在以人均总产值衡量的劳动生产率指标上,我国台湾纺织业几乎为我国大陆的2倍。

2.我国大陆纺织业出口总额全球最大,但出口单价远逊我国台湾

我国大陆纺织品出口总额全球最大,约为我国台湾的18倍,但在出口单价上,如表2所示,不论是对于台湾出口比重最大的布料还是对于大陆出口比重最大的成衣来说,我国台湾纺织品的出口单价均几乎达到我国大陆的6倍,可见我国台湾纺织业的获利能力较强。

3.我国台湾纺织业更注重产品质量,并积极响应环保诉求

四、案例研究

1.聚阳实业:效率与市场导向铸就纺织股王③

台湾聚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阳”)成立于1990年,以成衣制造为主,产品主销欧美。企业素以卓越的管理绩效著称,是欧美各大型零售商的主要合作伙伴,主要客户占美国前10大成衣零售商中的Wal-Mart、Gap、Target等9家。

成立10余年来,聚阳营业收入大幅增长,雄踞台湾地区同业前列,2010年企业营业收入高达141亿新台币。从2000年起,除了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外,聚阳每股收益(EPS)连年维持在5元以上,被誉为纺织成衣业股王。聚阳最近5年平均的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17.26%和26.63%,领先于大陆和台湾同业者10个百分点左右。2007年聚阳被《天下杂志》评为“最佳声望标杆企业”纺织成衣业第一名,2008、2009年被评为企业公民奖中坚企业,2010年在远见杂志台湾A+69强评比中更被评为四颗星企业[22]。

聚阳由创立初期一家没有成衣工厂的成衣公司扩展为横跨9国30个厂的跨国公司,其成功转型源于在管理实践中对效率的注重以及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电子化运作、全球布局、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合作等举措,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1)电子化管理统筹全球生产运作。1996年,聚阳在无预期的情况下接到了Wal-Mart一张66万件成衣的订单,艰难完成订单的聚阳意识到,除了急需扩充产能外,还需建立一个能快速统筹全部产能的系统。于是,1997年聚阳开始全面推动自动化,2000年导入企业资源整合系统(ERP),并持续不断地自我研发与提升,2003年开展产业全球运筹电子化深化计划,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聚阳持续建设完成的资讯作业包括全球电子网络建设、产品资料管理系统(PDM)、业务接单计划管理系统(PJT)、企业资源整合系统(ERP)等,这些电子化管理无疑为企业的全球扩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通过引入外部系统和自我创新,聚阳在生产流程、产品以及顾客群上都取得大幅进步,摆脱了夕阳企业的形象[23]。

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聚阳还尝试发展OBM,自创两大品牌――“PicaPica”及“Pandora'sbox”,以双品牌战略进攻不同的利基市场,与核心事业ODM相辅相成,期望通过自主品牌的经验来加强其自身研发设计能力,提升应对未来市场冲击与挑战的能力[24]。

(3)全球战略布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聚阳基于客户、工厂产能、采购当地化、产区技术能力以及成本等考虑因素,根据各产区不同的发展条件,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展开全球化的战略布局,统筹生产协调与分配。比如利用大陆充足的原料,聚阳将其作为生产平织Pants和Sleepwear的主要基地,而在台湾则生产高单价的产品,在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充分发挥廉价的人工成本和无配额限制的优势,以此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区位优势。

除了讲求产区效率之外,聚阳还非常注重产区专精化的程度,往低成本、当地有原料、中低技能的工厂发展核心产品的专精化,而在高技能工厂发展多元化。

(6)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研发创新。聚阳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建立学习训练机制,鼓励员工从事全球运筹及电子化的研发,与研究单位合作机能性产品,并以跨行业联盟方式推出新产品等,构建了一个顾客导向、知识密集、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组织。聚阳通过旗下财团法人“聚阳人文发展教育基金会”捐建了“聚阳讲堂”,还为台湾辅大织品系提供了“产学合作人才培育奖助金”,通过与人才库合作长久受益。

2.宏远兴业:以绿色环保带动企业转型升级④

台湾宏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远”)创立于1988年,是一家创新研发导向的纺织制造商,1995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宏远目前在台南、上海浦东及泰国曼谷拥有3个生产基地及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10多个营销点。

宏远经过不断转型,从早期的成衣供应商逐步成为国际高级服饰品牌主要的战略伙伴,主要客户包括Nike、Adidas、Levi's以及Columbia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宏远无论技术还是产品质量皆领先同业,先后获得ISO-9002、ISO-9001、ISO-14001、Oeko-TexR和bluesignR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为践行绿色经营理念,宏远自2007年起积极推动“宏远永续发展模式”ESM,开展一系列节能、环保、爱地球行动[25]。2010年底,宏远成为台湾纺织业第一家获得“SA8000社会责任管理系统”的企业,以在2020年前达到工厂零废气排放为目标,期望成为生态企业的领导者。

(1)绿色采购与资源回收落实环保理念。宏远坚持以绿色环保实现永续发展,从原材料采购开始,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首先,严格挑选符合绿色制程与产品的供应商,宣导对纸箱等包装材料回收再利用,并坚持选用节能环保设备及原材料,还尽量选择当地就近采购以降低损耗。其次,搭建了绿色采购平台,提供绿色采购资讯,不定期举办供货商研讨会,整合绿色供应链。

在绿色理念引导下,宏远不仅产生废弃物数量逐月减少,更秉持“废弃物=食物”的观念将其回收再利用。通过简易的再造程序,将废弃污泥制成燃料,剩下的煤渣重新制成环保砖,作为绿色建筑的材料。宏远还从宝特瓶及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中提取回收材质,所制成的布料经处理后具有吸湿快干等功能。如此回收再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每吨废弃物衍生的营业额由2006年的823千元/吨提高到2009年的981千元/吨,增幅达19%。

(2)设备与技术升级推动节能减排。宏远通过流程再造、机器改造及热能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大幅减少了能源损耗。比如采用空压机监控系统,检修泄漏点减少空气泄漏,减少排放损失;安装冷却水塔风车变频器,利用冷却水温设置,依四季室外温度变化改变转速节省电力;回收利用锅炉冷凝水、废水和织布用水,每年节省抽地下水量约1,542,000吨。2007年宏远实现同比节能20%,2008年同比再减少10%。宏远在能源使用与温室气体排放上也逐年大幅降低,如图1所示,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共减少15,154公吨,2008年再减量8,667公吨。同时,每顿耗水量所产生的营业额效益由2006年的990元/吨提升至2009年1,190元/吨,实现了20%的增长。

(3)自主与合作研发积累技术能力。宏远每年投入销售额的3%用于研发,2009年该比重更高达4%,远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0.5%。2003年宏远成立尖端技术研究所,为经核准认证的最高级研究中心,专注于机能性纤维开发、机能后加工技术研发以及纳米级纺织品技术研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致力于建立专利知识保护网,目前已累计获得21项专利。

除了自主研发,宏远还依靠南台湾纺织研发联盟,以“集群竞争力”取代“单打独斗”,积极寻求合作研发。尖端技术研究所与康那香、南宝、豪杰、全家福、美德耐及Dystar等跨行业及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展开垂直整合与水平合作,提升了技术能力。

(4)生态环保创新促进产品升级。宏远致力创新和推广环保生态产品,强调采用天然有机素材、回收再利用素材以及无毒无害无残留的加工技术与原料。宏远的回收尼龙、回收聚酯纤维和回收弹性布均采用100%回收材质,品质和外观与新品无异。宏远的竹纤维纯天然、对环境无害,手感细柔,凉爽透气,还具有天然抗菌及除臭功能,抗紫外线能力甚至达到绵纤维的417倍。宏远的玉米纤维具备高度亲水性,能够立即吸收水分且防皱,拥有良好的回复率、卷曲度以及出色的型态记忆功能。2010年宏远开发出堪称全球最轻薄的五丹尼纱制成的布料,质轻的设计还可有效降低制作过程的能源耗损率,尤其是大幅减少水资源使用量,做到真正的环保。

(5)国际标准认证提升产品价值。在获得ISO系列认证、Oeko-TexR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后,为了追求最高等级的健康及环保标准,宏远于2007年6月加入国际最具知名度的纺织品环保认证公司瑞士bluesignRstandard。2008年4月,宏远正式获得bluesignR认证⑤,所提供的21大项产品均符合bluesignR五大标准,成为bluesignR系统合作伙伴。2009年5月,宏远成为亚洲第一家涂布贴合产品通过认证的公司,同年8月,宏远泰国及大陆工厂也一致通过认证,全系列产品均取得“approvedfabric”标章。2010年12月宏远更成为台湾首家通过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系统认证的企业,不仅提高了企业形象,也为台湾纺织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了标杆。

(6)生态工业园建设助力绿色升级。2008年宏远在台南厂区积极规划建设宏远生态工业园,以透水铺面代替水泥柏油路面,降低厂区热岛效应,并种植多种草木形成绿色窗帘,利用水膜原理吸热降温,制造冷空气,不仅节省电源,更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而利用废弃纱制成的水帘,可把气温降到27℃。另外,还建设了人工生态湿地,植林种树,形成生物多样化的园区。

五、结论与启示

1.向价值链两端移动依然是提升附加价值的主要途径

结合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与台湾聚阳、宏远的案例来看,纺织业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行电子化运作,以战略联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生产高附加值的机能性纺织品,开发打造自主品牌,可以实现由低附加值的OEM向更高附加值的ODM/OBM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全球化战略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拓宽营销渠道,增大在下游的获利空间,提升整个产业的获利能力。

我国大陆纺织业的研发与技术投入不足,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前向与后向扩展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仍主要依靠附加值最低的代工生产,自主品牌出口只占10%左右[26],获利空间非常狭窄。因此,积极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两端移动依然是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的主要途径。

2.绿色环保是当前背景下提高企业绩效的又一新路径

推动企业绿色环保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又一新路径。宏远作为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业优秀的环保型企业,以绿色环保创造高利润与高附加值,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我国大陆,纺织业高污染高排放现象还很严重,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在绿色经营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比如广州互太纺织是广州第一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的纺织企业,累计投入2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实现了企业生产成本和能耗水平的逐年下降,2009年公司的生产成本下降5%,节能项目直接经济效益达每年3,500万元⑥。因此,通过绿色环保等手段降低单位投入与消耗,降低制造环节的成本,同样可以提升附加价值实现企业升级。

3.引入现代设备与科技,促进生产与管理系统升级

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引入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率,许多大型企业还引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进行生产控制,实现了管理技术的升级。企业内电子化、企业间电子化、信息交换标准的建立及电子市集的建立为台湾纺织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27],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通过ERP、SCM等电脑化系统,台湾纺织企业还融入国外买家的销售体系中,增强了在供应链上的控制力。

我国大陆纺织业也应加快设备更新,借鉴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统筹整个价值链过程,增强生产运营管理能力,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的企业运作。

4.建立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研发,推动产业发展

台湾地区许多纺织厂商和研究所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高科技环保纺织品。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作为我国台湾地区最大的纺织产业研究机构,每年的研发投入达1.8亿人民币。台湾企业自身对研发的重视,无论从研发人员构成还是投资数额、研发产品的数量都可见一斑。同时,台湾产学研合作机制(见图2)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设立专职机构或者委托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纺拓会、化工所及纺研中心),以政府补助经费等方式推动私人部门研发[28],成效显著。

我国大陆纺织业应加大研发技术投入,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间的合作沟通,发展产业集群,发挥各自专业厂商的技术优势,推动行业间合作,共同投入研发生产。

5.制定和完善有关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寻求国际认证

我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普遍重视产品质量认证,并积极寻求国际环保标准认证,经济部门也积极制定和完善纺织行业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

在我国大陆,2009年纺织行业的1,457项标准中,只有35.35%采用了国际标准[29]。结合台湾地区经验,政府应主动适应国际标准,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的行业标准。一方面要引导甚至强制实施某些标准,淘汰落后与污染产能;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参照国家和地方标准制定本企业的标准。同时亟须设立专门机构主持标准认证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寻求国际标准认证。

6.建立工业区绿色建筑标准,打造生态工业园

在我国台湾地区,宏远等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了园区系统能源的节约使用与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与产业的绿色升级。我国大陆生态工业园起步较晚,2001年才开始试点,目前已在广东南海、广西贵港等地建立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广州互太纺织同样以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运作和园区设计作出了表率。但我国大陆工业生态园的发展建设仍存在很多不足。

我国大陆政府应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来协调和推动工业生态园建设,倡导并投入资金在高新技术园区、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打造生态社区,在园区内推行低碳建筑标准,并投入建设生态型配套环境或设施,构建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初期可以选定具有一定基础的园区建立示范点,并逐步全面推广。

[注释]

①表2的平均单价均为加权后平均单价。

③资料根据聚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公司网站省略.tw和其他公开信息整理所得。

④资料根据宏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年报、公司网站省略.tw和其他公开信息整理所得。

⑤bluesignR为最多纺织品制造商所采用的环保认证,认证五大原则包括资源生产力、消费者安全、空气污染排放物、水污染排放物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等。

[参考文献]

[1]GaryGereffi.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CommodityChains[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48):37-70.

[2]毛蕴诗,吴瑶.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78-185.

[3]Amsden,AliceH.Asia'sNextGiant:HowKoreaCompetesintheWorldEconomy[J].TechnologyReview,Cambridge,May/Jun1989.

[4]GaryGereffi.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CommodityChains[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48):37-70.

[5]Humphrey,J.,Schmitz,H.GovernanceandUpgrading:LinkingIndustrialClusterandGlobalValueChainResearch[R].IDSWorkingPaper120,Brighton:InstituteofDevelopmentStudies,2000.

[6]Ernst,D.GlobalProductionNetworkandIndustrialUpgrading-aKnowledge-centeredApproach[R].EastwestCenter,WorkingPaper,2001.

[7]TimothyJ.SturgeonandRichardK.Lester.TheNewGlobalSupplyBase:NewChallengesforLocalSuppliersinEastAsia[R].PaperpreparedfortheWorldBankprojectonEastAsia'seconomicfuture,CambridgeMA,IndustrialPerformanceCentre,MIT,February,2003.

[8]JohnA.Mathews,Dong-SungCho.TigerTechnology:TheCreationofaSemiconductorIndustryinEastAsia[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9]毛蕴诗,吴瑶.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78-185.

[10]颜吉利研究主持.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之研究[M].台湾: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1994.

[11]毛蕴诗,熊炼.企业低碳运作与引入成本降低的对偶微笑曲线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2]MichaelE.PorterandClaasvanderLinde.GreenandCompetitive:EndingtheStalemate[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5:120-133.

[13]Hart,S.BeyondGreening:StrategiesforaSustainableWorld[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7,75(1):66.

[14]AndrewA.KingandMichaelJ.Lenox.DoesItReallyPaytoBeGreenAnEmpiricalStudyofFirmEnvironmentalandFinancialPerformance[J].JournalofIndustrialEcology,2001:105-116.

[15]DanielC.EstyandAndrewS.Winston.GreentoGold:HowSmartCompaniesUseEnvironmentalStrategytoInnovate,CreateValueandBuildCompetitiveAdvantage[M],YaleUniversityPress,2006.

[16]DevashishPujari,GillianWright,KenPeattie.GreenandCompetitiveInfluencesonEnvironmentalNewProductDevelopmentPerformance[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3,56:657-671.

[17]庾晋.台湾纺织业的成功经验和建议[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4(2):16-17.

[18]顾红烽,曾彦.我国服装质量现状及企业的改进需求[J].中国纤检,2008(3):36-37.

[19]伏广伟.构建新型纺织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几点建议[J].纺织导报,2007(12):41-46.

[21]中国区域Oeko-TexStandard100认证申请仍持续增长[J].中国纤检,2010,9(18):15.

[22]王谊臻,许静芝,黄光仁.聚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环境适应策略[R].2010:2.

[23]王佑文.服装业厂商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以聚阳实业为例[D].台湾:铭传大学硕士论文,2007.

[24]王佑文.服装业厂商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以聚阳实业为例[D].台湾:铭传大学硕士论文,2007.

[26]李钢,李俊.推动以质取胜战略的深化与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础与必要条件[J].国际贸易2006(5):10.

[27]连庆宪.e协同合作经营模式构建之研究――以纺织产业为例[D].台湾: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6.

[28]李淑瑛.台湾纺织产业新产品开发策略联盟运作模式之研究[D].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织品服装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Researchon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TextileEnterprises

inChineseMainlandBasedontheSuccessExperience

ofTaiwanTextileIndustry

MaoYunshi,JinYating,WuDongxu

(Schoolof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绿色环保;低碳

前言

1.园林景观设计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的发展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的,归根结底是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面对科学发展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渗透,非常有必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另外,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是城市的净化器也是城市空气的调节器,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低碳环保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低碳环保就是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促进空气的洁净。研究表明,植物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排名中,常绿灌木排第一,第二是落叶乔木。因此,在我国很多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两种植物配合种植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例如,福建“三盛百督府”就是这样一个园林。在进行园林设计中其林阴主干道利用落叶乔木以及常绿灌木营造出欧洲园林的风格,并且错落有致的植物分布,让园林景观在进行低碳环保的时候,还可以保持园林的美观。

2.2高龄树与低龄树搭配种植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植物的生长年龄有着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年龄越老的树木其固碳能力就比较弱,但出于生长期的树木其光合作用就强,因此,其固碳能力也就比较强。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为了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就可以将高龄树与低龄树进行有效地搭配。这样一方面有助于美化园林景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园林景观的固碳,从而促进低碳环保理念的实现。例如,福建省的“三盛百督府”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它将不同树龄,不同种类的树木进行混合种植,并且通过丰富的植物,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氛围。

2.3软质景观的设计

进行园林景观绿化是实现低碳环保的主要途径,绿化园林景观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因为土地利用而在空气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在提高了公共用地的美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使绿色植物促进氧碳化合物的吸收(在对园林景观进行绿化的过程中,要保证新树和老树的有效分配,对于多数树种来说,考虑植物配置的这种情况,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率,还能够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园林的整体设计’高水平的施工质量’设计师的环保观念等,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自动化的机械操作,能够减少一定的碳排放量,实现了低碳环保的

2.4硬质景观的设计

硬质景观指的是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再生能源或是节能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地应用,在景观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最常见的是太阳能照明系统应用,在建设园林使用的材料上,无论是其路面设施还是园艺,都应该选择低碳环保的材料,同时这也是低碳环保最直接的方法(低碳环保材料是在其基本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是一种可以再生的天然原料,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会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保障其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还可以对木结构材料进行收回利用,逐渐用木材料取代钢筋混凝土的使用,这是一种减小碳排放的有效措施,还能够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5园林建设材料的选择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材料的选择问题上无论是公园的路面施工还是园艺,减少碳排放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选择低碳环保材料,低碳环保材料是能够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不能被减少加强利用可再生天然原料,少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证其使用寿命更长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并产生的新材料可以进一步回收利用。还可考虑采用回收利用率高的新材料如在水和能源消耗的处理阶段中的使用的木结构材料木结构中的应用将逐步取代钢和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减碳排放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方法并且还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及管理。

2.6园林景观的施工、养护工作中提高环保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绿色设计理念是适应时展的潮流,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面临严峻的气候变暖的问题,绿色环保理念中的低碳设计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深刻的分析和探究了园林景观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更好的实现低碳环保满足生态要求,进而促进绿色环保设计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胡维佳,杨柳青.浅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北方园艺,2011,3(1).

关键词:绿色环保汽车内外饰非金属材料

本文针对目前绿色环保低碳趋势下汽车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讨论。

1环境友好型材料

1.1低VOC材料

车内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污染源有很多种,比如顶棚、地毯、吸音棉的制作过程需要使用到一些化学制剂,而它们的主要原料就是甲醛,如果反应不完全那么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就会产生甲醛;而目前聚氨酯在使用时依旧以溶剂为主要模式,在进行固化时溶剂会挥发;涂料中的成膜物质材料主要是合成树脂,而为了确保涂装的质量,必须使用溶剂进行分解,而如果处理不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伴随着有机物的挥发;汽车内饰的安装同样会使用到化学胶粘剂,而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散发出一些有害的有机挥发物。

根据长安铃木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从2009年开始,长安铃木对量产车内的VOC浓度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在一些车型上对关键零部件的VOC规定了浓度限值,并从2011年开始,市场上所有的铃木汽车内的VOC浓度都必须在规定的限值以内。

宝理公司在2002年就开始对VOC等级POM进行研究,并成功开发出了独有的添加剂技术和聚合物精制技术,在这种技术的指导下,可以使甲醛的产生量大大降低。VOC等级POM在2004年正式上市,很快就受到了日本汽车商的欢迎,并一举成为行业内标准的低VOC聚甲醛材料,而从2007年起,在中国市场上开始推广;而在2011年,又推出了新的LV等级;同年,公司推出了低VOC金属光泽MC系列POM,这个系列材料本身就带有颜色,而且配方采用的是低VOC,不但工序有所减少,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强度和耐候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1.2可回收利用材料

赢创的宝克力材料是一种经典的丙烯酸产品,可以实现百分百的回收利用。和传统的玻璃材料相比,如果使用这种材料制成车窗,不但可以使车身重量大大减轻,还可以降低红外线的穿透率,并且声学表现也相当良好,完全符合ECER43对于塑料车窗的规定。这种材料的塑料玻璃分为单层和双层两种类型,目前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也会使用这一材料进行信号灯灯罩的制作。

2低成本材料

2.1免喷涂材料

苯领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材料TerblendN,它的模具表面复制能力非常强,可以用在免喷涂的内饰件上,而另一种新型材料TerblendS抗冲性能很高,音质和触感都高于同类型的材料,表面效果非常舒适,耐化学性能好,并且很容易进行加工,因此也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2.2一体化解决方案

博禄北欧化工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材料DaplenEF341AE,它是一种热塑性聚烯烃塑料,和PPE-PA相比较,这种材料在低温下呈现出高流动性的特点,因此节能效果更加;而且它的尺寸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之后不会发生明显的收缩;刚性效果好,非常容易加工。该公司利用这种材料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一体式挡泥板模块,这一模块将前照灯加强件、清洁系统、轮罩、气囊传感器等等功能包容起来,相比传统的钢部件,重量更低,而且实现了成本的降低,是汽车行业一场革命性的突破,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3薄壁化

汽车塑化是实现汽车重量降低的一个重要手段。长安铃木公司的刘仕文认为,在进行汽车塑化的研究工作中,首先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结构的优化、新工艺的采用和新材料的运用。

陶氏化学在之前就推出了一款热塑性聚烯烃材料新品――ENGAGEXLT聚烯烃弹性体。这种材料在和聚丙烯复合之后,具有其他材料所没有的优势性能,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减少弹性体的用量,不但可以使TPO的强度和熔体流动性大大增强,还可以有效地降低零件的厚度,并且能够实现工期的缩减。

MuCell微发泡膜注塑工艺。

这种产品技术的要点在于制品形成是在压力很低且平均的情况下完成的。由于温度和压力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气体的熔胶溶解度也有所下降,分子的不稳定性提高,从而制品中就会产生不少微小气核,这些微小的气核在熔胶的冷却过程中会不断膨胀,最后制品终会留下一些均匀细微的气孔,呈现出密封状态。这种工艺产出的产品更平整、更轻、更薄,还有可以减少应力集中的现象,能大幅度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延长了模具的寿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环保概念的不断普及,汽车内外饰非金属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突破,人们寻求更轻、更安全、更低廉的材料实现汽车产业的革命性突破,从而推动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通道;统购

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全球的能源和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向。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低碳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也是在近期世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形势下的一种全球策略。早在十几年前,日本就加强了建筑物的节能技改,以缓解能源紧张引发的社会问题;欧美国家则在新能源利用上另辟蹊径,通过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来增强国家能源安全。

尽管旅游与其他产业活动相比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都较少,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由于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并伴随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旅游业整体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一种面向未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游客修养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旅游就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方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具体体现在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服务设施、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低碳旅游发展的内容上。低碳旅游的实现需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努力,让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个人的碳足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最低。

“十二五”期间,四川发展低碳旅游业任重道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中国的旅游业跃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第一旅游大国。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尽快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四川省把旅游产业定位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低碳旅游业无疑是“十二五”期间发挥四川省比较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事实上,四川在低碳旅游实践上早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在“十二五”期间,四川重构与发展低碳旅游业,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统筹城乡为路径,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五位一体”上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目标与着力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低碳旅游景区

三、低碳餐饮酒店论文

低碳餐饮酒店是低碳旅游的“抓手”,推进低碳绿色饭店发展已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型经营方式。针对四川餐饮酒店现状,低碳绿色饭店应该突出四个“抓手”:一是制定由节能、环保、降耗、绿色服务(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宣传及绿色营销等环节组成的“绿色”标准,并逐步示范、评定和推广,如川西高原羌藏旅游景点的餐厅应宣传销售当地当时出产的有机低碳食品——草原放养的牦牛肉、羊肉、各种草原上自然生长的野蘑菇、野菜;二是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电器使用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低碳新技术、新材料与智能控制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如酒店可去掉传统的燃油锅炉,改用生物质洁燃锅炉设备,用由植物、秸秆、污泥、木屑等废弃物料混合而成的生物质能源颗粒作为燃料,通过充分有效的燃烧,为酒店的洗衣房、厨房、洗浴中心提供蒸汽,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降低农民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又可以在能源费用上减少一半左右;三是提升乡村酒店的硬件与服务软件水平;四是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员工培训管理、客人宣传教育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安排,推行节俭化旅游消费,使游客获得更多的精神体验。

四、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

用太阳能畜禽舍养殖,建设地热住宅,推行“紧凑型”城市布局,打造“绿色饭店”,让更多的天然气汽车上路……这是上海交大社会实践团为“低碳绵阳”从能源、经济和社会方方面面勾画的蓝图,其实施不仅有利于恢复灾区经济,也将为全国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五、绿色环保旅游企业

六、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矫正

七、结语

低碳旅游业是一种低碳产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应当成为四川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四川低碳旅游业及其运作的重点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培养和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养成公民自觉的低碳行为,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也是在近期世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形势下的一种全球策略。早在十几年前,日本就加强了建筑物的节能技改,以缓解能源紧张引发的社会问题;欧美国家则在新能源利用上另辟蹊径,通过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来增强国家能源安全。

尽管旅游与其他产业活动相比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都较少,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由于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并伴随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旅游业整体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一种面向未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游客修养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旅游就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方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具体体现在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服务设施、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低碳旅游发展的内容上。低碳旅游的实现需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努力,让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个人的碳足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最低。

“十二五”期间,四川发展低碳旅游业任重道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中国的旅游业跃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第一旅游大国。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尽快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四川省把旅游产业定位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低碳旅游业无疑是“十二五”期间发挥四川省比较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事实上,四川在低碳旅游实践上早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在“十二五”期间,四川重构与发展低碳旅游业,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统筹城乡为路径,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五位一体”上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目标与着力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三、低碳餐饮酒店论文写作

低碳餐饮酒店是低碳旅游的“抓手”,推进低碳绿色饭店发展已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型经营方式。针对四川餐饮酒店现状,低碳绿色饭店应该突出四个“抓手”:一是制定由节能、环保、降耗、绿色服务(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宣传及绿色营销等环节组成的“绿色”标准,并逐步示范、评定和推广,如川西高原羌藏旅游景点的餐厅应宣传销售当地当时出产的有机低碳食品--草原放养的牦牛肉、羊肉、各种草原上自然生长的野蘑菇、野菜;二是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电器使用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低碳新技术、新材料与智能控制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如酒店可去掉传统的燃油锅炉,改用生物质洁燃锅炉设备,用由植物、秸秆、污泥、木屑等废弃物料混合而成的生物质能源颗粒作为燃料,通过充分有效的燃烧,为酒店的洗衣房、厨房、洗浴中心提供蒸汽,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降低农民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又可以在能源费用上减少一半左右;三是提升乡村酒店的硬件与服务软件水平;四是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员工培训管理、客人宣传教育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安排,推行节俭化旅游消费,使游客获得更多的精神体验。

用太阳能畜禽舍养殖,建设地热住宅,推行“紧凑型”城市布局,打造“绿色饭店”,让更多的天然气汽车上路……这是上海交大社会实践团为“低碳绵阳”从能源、经济和社会方方面面勾画的蓝图,其实施不仅有利于恢复灾区经济,也将为全国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关键词】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动力;研究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1.1绿色管理

就目前来看,关于绿色管理,尚未出现统一的定义,对于此种概念,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均将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作为绿色管理的核心概念,纵观这些观点,大多以企业为出发点进行阐述,但是实际上,环保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应付的责任,社会组织也有一定的义务,因此,绿色管理的概念不能够局限在企业中,应该将其推广至社会组织结构中,其内涵也应该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扩展到为社会大众提供绿色环保服务、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等等。

综合而言,绿色管理即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减少或者消除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为前提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通过生产、营销等行为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而进行的一种全面管理活动。

1.2绿色工程项目管理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即将绿色管理理念与工程项目进行结合的一种形式,就是为某个建设项目从概念到完成阶段制定的全方位计划、协调、实施,以便项目能够达到规定的生态指标与质量标准,从某个角度而言,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升组织的经济效益,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够通过控制污染、使用绿色技术、节约能源等方式实现。

1.3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对比

从项目目标而言,传统项目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则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资源消耗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所消耗的资源较多,资源浪费情况也相对严重,与之相比,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注重资源的节约;从建造产生的污染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污染较大,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基本可以实现全程无污染,在垃圾的处理方面,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并不注重垃圾的回收与利用,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与之相反,可以实现全程的绿色回收处理。

2、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动力

项目组织在实施绿色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项目组织竞争、政府行为、消费者行为、项目组织发展内部动力的影响,因此,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动力则包括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两种,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内部与外部动力的影响,也要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阻力,这种阻力对于绿色管理的实施速度与实施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外部动力主要源自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科技进步、政府行为等,内部动力主要源自于项目组织展示自身形象与追求利益的欲望、项目管理者的素质等,实施绿色管理阻力则主要为消费者环保观念、消费文化、实施绿色管理的成本与综合管理能力。可以看出,影响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政府、消费者与项目组织。

3、实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3.1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绿色工程项目的管理还未有明确的规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而言,环保立法依然有待提升。因此,国家应该明确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完善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3.2使用经济手段促进管理的发展

为了促进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政府应该建立好与环境和资源价值相符的绿色价格体系,将社会和生态成本纳入管理过程中,此外,对于管理融资行为则提供必要的支持,建立好完善的技术标准,提升组织的可信度。

3.3加强绿色消费观念的灌输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推行能够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为此,政府必须要制定好完善的政策,对绿色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的完善发展。

[1]胡桂祥,张建坤.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实施动力研究[期刊论文].工程管理学报,2010,04(15)

[2]王建波,葛娟,赵辉.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期刊论文].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06(15)

20__年,我校成为“___市绿色学校”。在此基础上,四年来,我校丰富内涵,积极参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继续加大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力度,开展环境教育,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特此申报,敬请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管理

绿色象征生命,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1、成立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工会、团委、教导处、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组建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队伍,建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中队辅导员、全体学生这样三级实施网络。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带头学习,领会绿色学校的内涵与意义,赴全国绿色学校常熟义庄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学校环保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指导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2、建立制度,使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有章可循。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常规》、《城小学生好习惯培养序列》、《教师好习惯公约》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人人爱绿,人人护绿”意识,做到“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环境”。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体师生形成了责任重于泰山的群体意识。全校建立红领巾监督岗,由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映,采取改善措施。环境教育还渗透进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纳入了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学校对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立足课堂,让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融入教学

我校对环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非常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德育办公室和教导处经常性的进行备课检查,听课,并组织评优课、论文评比、课件制作评比等,切实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在抓好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各学科中均要渗透环境教育,有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的资料积累,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

例:科学老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从植物到动物、从水质到空气污染、从日月星辰到气候变化、从节水节电到资源分布……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来体验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将有关教学内容与环保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特殊的葬礼》、《云雀的心愿》等课文时,深入浅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指导学生写《我爱校园》、《让校园更绿》这类作文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各个绿化带,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的美丽离不开这些红花绿草,更离不开同学们对绿色的呵护。

计算机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与学生一道制作以环保为主题的电脑小报,充分发挥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学科特色。

劳动技术课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小制作的同时,将环保宣传结合在教学中,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都能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教育资源。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力求恰到好处地渗透环保知识。

孩子们到新加坡夏令营回来后,给全校同学讲述了新加坡卫生洁净的城市风貌。校长到英国培训考察,给同学们讲述了英国的环保情况和大量的风光照片。生动的事例和优美的照片给孩子们深深的教育与启发。

学校努力建立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环境教学过程,使学习建立在自主和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环境教学体系。

三、开展绿色系列活动,让绿色教育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环保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气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创建绿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设立环保宣传阵地,营造绿色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环保走廊,班级进行环保板报比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我们力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走道、每一个楼梯口都会说话,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义。

学校利用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通过感染力较强的直观的视觉、听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学生经常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并将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及时录像,及时播放。学校红领巾广播开办了固定栏目,及时反馈学校中存在的不环保、不文明现象,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同时,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绿色学校”专栏和“健康教育专栏”。专栏内有环保知识、校园环保动态和健康小知识等,内容丰富,更新及时。

2、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夏令营,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蓝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每学期少先队大队部开展诸如“我们和鸟做朋友”,“我是环保小能手”、“绿色的歌”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班会课形式新颖,有故事、诗歌、小品、歌曲、知识竞答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环保知识。

学校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科技环保夏令营活动,这些已经形成常规。

3、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4、实施废旧物品再利用小制作,开展绿色环保系列活动

每学期开学,我们都发动学生向班级图书橱捐赠看过的图书,老师把自己子女看过的书籍献给学校图书室。学期结束,我们对学生的部分课本进行回收。我们每学年组织一次小发明、小创造的擂台赛,还有利用身边旧的宣传纸、旧挂历,组织开展了千人包书活动。对于附属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则开展废旧物品时装秀等活动,幼儿园的老师更是心灵手巧,利用废旧物品做了大量的教具,也用于布置环境,美化环境。所有这些活动,让学生形成资源不浪费,可以重复使用的意识。

5、结合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绿色环保的实验研究。

6、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绿色环保意识渗入每个家庭。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特别是环保法的宣传、执行等,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通过问卷调查、废电池废品回收、绿色家庭、学习小天地评比等形式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要求学生自己要做环保标兵,而且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这样让每个家庭提高了环保的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的活动。学校非常注重家校联系,做得相当的成功,我校也因此被命名为“江苏省新父母学校”。

7、构建数字化校园,提高了工作效率,建设节约型校园。

此“生态型夯土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案的创新之处与突出特点在于:

一、该课题在原有古老的夯土墙技术上进行了拓展、深化与创新,将技术运用于建筑材料——砖,设计成生态型夯土砖(已申请国家级专利),使其具有适应建筑材料发展不同阶段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属性。以最大限度发挥夯土的优势:天然环保、施工快捷、经济耐用、性能优越:①夯土围合的空间冬暖夏凉,隔热保温性能好。挖空的夯土砖中间形成空气间层,降低了热传导,减少了热辐射对室内的影响,使室内温度更为舒适。②抗压能力强

二、将该技术运用于建筑设计建造当中:以夯土砖为建筑材料并运用自由平面技术,充分发挥夯土的可持续利用、原生态、廉价好用等特点,使设计具有适应性。

【关键词】夯土砖技术;可持续发展

绪论

特色:

一、该课题在原有古老的夯土墙技术上进行了拓展、深化与创新,将技术运用于建筑材料——砖,设计成生态型夯土砖(已申请国家级专利),使其具有适应建筑材料发展不同阶段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属性。以最大限度发挥夯土的优势,具体如下:

1.天然环保:①广东地区拥有诸多地下河资源,故而石灰岩非常丰富。因而在夯土的原材料上可谓是天然取材,符合我们绿色环保基本理念。②夯土原料天然环保,无辐射,无异味,无有毒物质,适合广泛运用于建筑当中,可持续发展且安全可靠。③夯土砖本身的天然原料决定了它的回收利用率之高。废弃拆除的夯土可作为庭院的花圃土囊,继续种植植被,具有其他建材所不具备的可持续性。

2.施工快捷:与普通砖相比,施工工序简单,减少了70%,施工周期降低30%到60%,符合平面置换灵活迅速的工作周期,适应性强,且不易产生废旧垃圾。

3.性能优越:①夯土围合的空间冬暖夏凉,隔热保温性能好。挖空的夯土砖中间形成空气间层,降低了热传导,减少了热辐射对室内的影响,使室内温度更为舒适。②抗压能力强

4.经济耐用:夯土造价低廉,且它作为中国诸多古城墙的建造材料,具有突出的坚固性与耐久性。

二、将该技术运用于老年活动中心设计建造当中:

以夯土砖为建筑材料并运用自由平面技术,充分发挥夯土的可持续利用、原生态、廉价好用等特点,使老年活动中心具有适应性。该课题最终成果方案可运用于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实践当中。

研究过程

自今年3月以来,我团队紧密围绕着项目目标要求,按课题进度逐步开展:通过收集分析已有的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研究整理各种适合推广,廉价及好用的绿色生态技术;并在发明了生态型夯土砖之后,查看并收集了南方地区各大老年活动中心的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广州市享福老年活动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分发调查问卷,并与院长、居住老人进行了深入访谈,整理与制作了该老年活动中心的分析报告;制作适应型老年活动中心方案(含一草,二草,三草,草模制作,计算机建模,效果图绘制等);对方案报告进行修改完善、总结经验等全方面思考,目前适应型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的技术应用方案已基本完成。

最终成果

该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以论文和分析图片结合的方式展示。能运用于我国许多旧城区的改造和经济不算非常发达的地区的建筑建造及新型适应型老年活动中心建造当中。它紧跟党和政府以及响应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及“环保生态型”的号召,将成为我国新型生态建筑材料的新技术。该“生态型夯土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案可以在我国各类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环境中实施,而且其不仅实际功效高,工程造价低,还具有易于模式化建造,推广性强的特点。

生态型夯土砖技术的研发

(已提交申报国家级专利)

2.1夯土技术简介

古老的夯土技术,即是指夯土版筑,就是用木棒(亦称夯杵)将黄土用力夯打密实变硬而建造起来的楼房。它是我们先民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方式,早在殷商时代就有这项技术,在福建省西南部、广东省东北部以及江西省南部的山区农村流传广泛。我们选择这一技术作为老年活动中心墙体的建造,不但是为了实现该公寓“适应型”的特性,也是表达我们自身对于传统建筑方式的一份尊敬和一种继承的信念。

2.2夯土砖技术优势

1.天然环保

①广东地区拥有诸多地下河资源,故而石灰岩非常丰富。因而在夯土的原材料上可谓是天然取材,符合我们绿色环保基本理念。

②夯土原料天然环保,无辐射,无异味,无有毒物质,适合老年活动中心这类居住型的建筑使用,安全可靠。

③夯土砖本身的天然原料决定了它的回收利用率之高。废弃拆除的夯土可作为庭院的花圃土囊,继续种植植被,具有其他建材所不具备的可持续性。

2.施工快捷

与普通砖相比,施工工序简单,减少了70%,施工周期降低30%到60%,符合平面置换灵活迅速的工作周期,适应性强,且不易产生废旧垃圾。

3.性能优越

①夯土围合的空间冬暖夏凉,隔热保温性能好

通过几种粘土砖和砌体的干密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和比热容的对比,可见混合夯实粘土在导热系数、蓄热系数以及比热容上较其他材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隔热保温性能突出。

挖空的夯土砖中间形成空气间层,降低了热传导,减少了热辐射对室内的影响,使室内温度更为舒适。

②抗压能力强

在实验室进行普通砖与夯土砖的抗压实验,分别对两块相同体积大小的普通砖与夯土砖施加相同荷载的压力,观察两者形变情况。最终普通砖破损严重,而夯土砖保存完好。可见,夯土砖的抗压性能较好,稳固性高。

4.经济耐用

夯土造价低廉,且它作为中国诸多古城墙的建造材料,具有突出的坚固性与耐久性。

2.3夯土砖砌体的建造

1.夯土砖建造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普通砖头的尺寸(240x115x53mm),制作出一个木制的模板,并且用铁钉固定好。

(2)按一定比例添加泥土,石灰,泥沙,粗石,细石,水,并混合搅拌(比例9:3:2:1:2:1),在搅拌的同时加入贝壳粉,红糖等以增加坚硬度,使其更加稳固。为夯实优良的砖块,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掌握好拌和的水量。

(3)耙平泥土,使其尽量平整,同时加入竹筋骨料,目的以增强它的拉力。

(4)用力夯实模块,使内部完全僵硬,尽量避免缝孔的存在。(见图1)

THE END
1.融汇温旅论,打造温泉度假酒店主题文化设计的重要性及价值体现(2)、没有主题活动的温泉度假酒店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没有主题活动的温泉度假酒店会大大降低客人的体验价值.所以,温泉度假酒店应该有丰富的主题活动,这里所说的“丰富”,是指主题活动的种类和内容,主题活动类型要多样,内容要充实,要让客人能够得到多层次的体验收获,包括身体的、精神的,从而达到丰富客人体验内容的目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H57VA90Q0518K9M7.html
2.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8篇其二,打造主题酒店。酒店受地理与景区环境的影响,区域性的景点与景区的游客类型并不会受整各市场革新的影响。即特定旅游景区的游客具有价值的趋同或爱好相同。在改造硬件设施时,可参考所处旅游区的特性,分析游客相同点,打造相应的主题。主题即文化理念呈现的风格,客观的呈现主要是家具、颜色、搭配等的表现。http://m.yueduku.com/fanwen/fanwne/699/699754.html
1.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构建研究29申琳琳;茶文化主题酒店管理与发展初探[J];福建茶叶;2017年02期 30罗皑皑;主题酒店设计创意与实现路径——以鹤翔山庄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张罐玉;浅析《哈利·波特》与主题酒店空间的结合[A];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19年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55-1014384010.htm
2.酒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6篇)在总体规划与单体设计阶段渗透入环境与景观设计,塑造出休闲酒店的景观要求和休闲场所,以求在不大的面积下达到最后的休闲感受。成果展示及评价 通过一系列的图纸与论文成果展示这个设计过程,并在与指导教师协商 的过程中对方案进行反馈和修改,得出最终方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9pic5ro.html
3.论文研究基于嵌入式的主题酒店智能客控系统.pdf资源**系统设计** 主题酒店智能客控系统的设计目标是简化客户的入住流程,提高酒店的安全性、节能性和便捷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网上预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APP或者网站进行房间预订,这简化了客户对房间的预订和退房流程,同时酒店后台系统也能将用户信息进行存档,方便审查和管理。 - 酒店服务器总控系统:作为整个...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9841365/11569254
4.有关酒店的论文题目(全文)有关酒店的论文题目 篇1: 1、首旅酒店并购如家酒店绩效研究 2、中职酒店专业在教学中与星级酒店差距探究 3、柳州丽笙酒店 湛江星海湾假日大酒店 4、主题酒店设计中酒店文化的研究 5、《酒店精品》力邀重量级嘉宾探索酒店设计理念 6、保利大酒店(原白玫瑰大酒店)呈现 “神奇”东南亚美食季 ...https://www.99xueshu.com/w/v276miim0wh8.html
5.酒店管理什么题目好写?学术指导常用经验分享酒店管理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包括酒店运营、营销、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作为酒店管理论文题目的主题: 1. 酒店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酒店服务质量的现状、问题和提升策略,探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方法。 2. 酒店运营成本优化与管理:研究酒店运营成本的构成、控制和优化方法,探讨提...https://www.editoressay.com/news/846147/
6.酒店论文参考文献导语:酒店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学习经济管理基础知识、酒店管理基本理论。下面小编整理了酒店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参考借鉴! 酒店论文参考文献一: [1]白琳.我国主题酒店发展之探微[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03). [2]李杰.主题酒店的规划设计--以京川宾馆为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1). ...https://www.yjbys.com/bylw/cankaowenxian/153317.html
7.具有历史主题的酒店设计研究具有历史主题的酒店设计研究 李文文 南京林业大学 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更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历史建筑及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也是城市特色与魅力的体现,是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城市产生了文化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建筑师们对追求民族性、...https://read.cnki.net/web/Dissertation/Article/-2010253242.nh.html
8.信息详情本次会议围绕研讨“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基准”、“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化学品风险管理与评估”、“环境毒理学检测分析技术方法”等4个方面的主题内容。 2.论文发表 本次研讨会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上述主题相关的论文,为近年来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将编辑制作会议论文摘要集作为会议交流资料,参会代表需提交论文或摘要。http://cstmeeting.chntox.org/mobile/meetingArticle/28-180
9.活动背景1.主题论文评选:《思辨·蝶变:现代医院后勤管理策略与实践》 (一)十佳论文(限10篇) 1.经评选,“十佳论文”将推荐《中国医院》杂志正式收录、发表。 2.收录论文作者免费参会。 3.收录论文作者代表受邀作为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言。 4.收录论文作为大会会议资料展示。 http://active.zhuyitai.com/active/h5/getActiveInfo?activeId=76d098dc4f64498eab626bea2ce766e2
10.2024中国水利学术大会拟于11月在西安举办澎湃号·政务(四)住宿酒店 住宿酒店大会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具体酒店住宿安排详见后期三号通知。 八、联系方式 1. 专题会议论文投稿咨询及报告交流 各专题会议联系人(见附件1) 2. 论文作者学术海报展示 宋锦焘 18629681939 104971@xaut.edu.cn 3. 其他事项 杨姗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41791
11.酒店管理酒店论文题目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 浅析饭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2. 谈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化扩张路径3. 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4. 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5. 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6. 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7. 分时度假的现状与发展8. 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9. 体验式思维在饭店...https://www.zzmce.com/lunwen/117935.html
12.关于举办2024中国水利学术大会的三号通知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参会代表线上注册时,需选择是否入住酒店;如果住宿,请选择拟入住的酒店(见附件3)。 六、其他有关事项 (一)论文征集 论文征集时间延长至10月20日截止。其他要求详见二号通知。 (二)学术海报展示 大会期间,将安排大会论文作者进行学术海报(Poster)线上和线下展示(不单独收取展示费)。请参加线...http://www.sinowbs.org/Index/show/catid/31/id/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