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
2.掌握旅游管理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旅游领域管理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专业思维、实践能力与实施技巧。
3.具备开放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引领特定行业某一领域的创新发展。
5.具备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能力,能够把握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解决旅游运行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并具有3年或以上实践工作经历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
四、培养方式
(二)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师资配备。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为研究生授课。所聘请的教师不仅具有在旅游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并拥有较高的学历,同时还应当具有为国内外一流旅游企业、政府及行业协会担任顾问等或管理咨询的经验。还可聘请来自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的领军人物、资深高管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生授课。
(三)采用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重视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堂讨论引导研究生进行创造性思考。
(四)加强实践环节。对不同背景研究生的实习要有明确要求,并考核成绩。实习形式要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做多种安排。
(五)学习成绩应以考试(包括口试)、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报告、文献阅读等方面综合评定。应聘请实务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应吸收旅游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高级管理职位的人员参加。
五、学制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模块,学生应至少选修满3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6学分,专业核心与必修课14学分,选修课至少6学分,专业实践环节10学分。非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2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
六、课程设置
模块一:公共学位课(6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
2.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2学分)
3.基础综合英语(1学分)
4.学术综合英语(2学分)
模块二:核心必修课(14学分)
1.旅游产业经济分析(2学分)
2.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2学分)
3.旅游营销(2学分)
4.旅游规划与战略(2学分)
5.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2学分)
6.服务管理(2学分)
7.旅游信息系统(2学分)
模块三:专业选修课(至少修6学分)
酒店管理方向:
1.酒店管理前沿(2学分)
2.酒店战略管理(2学分)
3.酒店管理比较研究(2学分)
4.酒店产业与衍生产业(2学分)
5.酒店集团化管理(2学分)
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
1.旅行社经营创新(2学分)
2.旅游中间商运营(2学分)
3.旅行社集团化管理案例(2学分)
4.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2学分)
5.旅游市场开发与管理(2学分)
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
1.生态旅游理论前沿(2学分)
2.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2学分)
3.生态旅游典型案例(2学分)
4.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发展(2学分)
5.红色旅游与老区发展(2学分)
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
1.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2学分)
2.旅游经济模式研究(2学分)
3.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2学分)
4.旅游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2学分)
5.旅游经济发展典型案例(2学分)
模块四:实践课(10学分)
1.专业实践(10学分)。
组
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期
时
分
授课
方式
考试
备注
A
公
共
位
课
0101A99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2
讲授
闭卷
必修
0101A9903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
18
0502A9901
基础综合英语
0502A9902
学术综合英语
专
业
B
专业基础课
1254B1701
旅游产业经济分析
54
1254B1702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
1254B1703
旅游营销
C专业必修课
1254C1701
旅游规划与战略
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
服务管理
1254C1703
旅游信息系统
非
D
专业选
修课
酒店
管理
1254D1701
酒店管理前沿
考查
1254D1702
酒店战略管理
1254D1703
酒店管理比较研究
1254D1704
酒店产业与衍生产业
1254D1705
酒店集团化管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
1254D1706
旅行社经营创新
1254D1707
旅游中间商运营
1254D1708
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
1254D1709
旅行社集团化管理案例
1254D1710
旅游市场开发与管理
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
1254D1711
生态旅游理论前沿
1254D1712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1254D1713
生态旅游典型案例
1254D1714
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发展
1254D1715
红色旅游与老区发展
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
1254D1716
1254D1717
旅游经济模式研究
1254D1718
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
1254D1719
旅游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1254D1720
旅游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F
补
修
程
1254F1701
旅游学概论
跨学科或
同等学力入学至少补修二门
1254F1702
旅游经济学
1254F1703
饭店管理概论
1254F1704
旅游心理学
1254F1705
旅游政策与法规
必
环
节
专业实践
3
10
毕业论文
4
学术活动
系列专题讲座
学术活动或报告
七、选题、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
硕士生的选题、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二学期内完成,且选题、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半年方可申请答辩。
开题报告需进行质量评定,具体按研究生处有关规定执行。
八、中期考核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开学后第一个月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中期考核需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按研究生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要结合旅游业发展实际,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或案例研究报告。对论文的评价主要考核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其内容是否有新见解,或看其使用价值(如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贡献)。
学位论文的评阅人中,须有1名实际工作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要有在实际部门工作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高级管理职位的专家参加。
十、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