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分钟,一阵敲门声之后,阿珠打开门看到的正是民宿工作人员。她手里拿了一大桶牛奶,塞到阿珠手里转身就走了。
原来,民宿里面确实没有牛奶卖,是民宿老板把自己喝的牛奶送过来了。
“山东人民太豪迈了,而且超可爱!”阿珠在视频中夸赞。
张蕾展示当晚提供牛奶的聊天截图。
离开青岛时,王岩买了一束鲜花留给民宿工作人员以示感谢。
第二件事:吃饭的时候,阿珠和老公在网上点了一个散装啤酒的外卖,但是送来的时候,散装啤酒的盖子没拧紧漏气了,啤酒口感也就打了折扣。然后阿珠就给店家发了一个提示信息,建议商家下次给顾客送啤酒的时候,把瓶盖拧得紧一点。信息发出去没几分钟,看到消息的店家二话没说,就把阿珠买啤酒的钱给退回来了,就这样阿珠一分钱没花喝到了青岛扎啤。阿珠心想,这山东人民都是默默做事不说话的吗?
阿珠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某二手平台上搜附近,然后真的找到了有人卖二手滑板。随后,阿珠跟卖家说:“您好,我们是从北京来青岛旅游的,然后我就想买一个便宜的滑板玩两天,就不带回去了。”没想到卖家直接说:“那你把地址给我,我借给你玩。等你玩够了再还给我就行了。”当卖家送来滑板,看到阿珠满脸的感激,还高兴地说:“青岛欢迎您!”
“我当时被感动的呀,我知道山东那种文化的醇厚,对你的那种好是用行动而不是用言语的,这一次我的感受是如此淋漓尽致!”阿珠说。
滑板妈妈与王岩聊天截图,她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反响/
视频发布后网友赞声一片
通过这3件事,阿珠深切领略到了山东文化的醇厚,也真实地感受到了山东人的质朴与豪爽,正如她视频中所说:“山东人对你的好都是用行动而不是用言语的”,这使他们一家非常感动,也使得阿珠这一次的山东青岛之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还有网友给阿珠留言:“你把地址发给我,给你邮一箱我们家的猕猴桃。”“我给你邮寄一箱大馒头,我家里刚蒸的。”一句句质朴而又温暖的话语,如秋日暖阳,温暖着这名青岛的“小迷妹”。
/连线/
要把大美青岛推介给更多人
“青岛人给我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这是一座充满温暖,充满爱心的城市,这里的一切让人感觉如此贴心。”王岩说,正如她视频中所说,青岛人不善言辞,却做着令人暖心的事,“我爱上了这座城市,也爱上了真诚善良的青岛人。”王岩说,以后她还会常来青岛游玩,也会将这个城市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都来感受一下青岛人的热情。
/探访/
民宿老板:“这种小事,青岛人都会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蕾所经营的这家民宿是2019年底开业的,虽然开业至今因疫情原因,客源并不理想,但她却用自己的热心与善良赢得了众多的回头客。帮助外地游客的事情,对她来说已经是常事,原来这名“活雷锋”在生活中做过太多次助人为乐的事情,“捐资助学、助困,疫情期间为企业捐口罩,夜里开车送生病的客人就医……”太多太多的好事,让这个豪爽的青岛大姐被很多的外地游客所认可,也赢得更多的回头客。
半夜开车送生病小客人就医
“去年夏天,一名外地的游客带着孩子来青岛游玩,母子俩也是住在我们民宿,出去玩了几天后,孩子可能是因为太累,有点感冒发烧,妈妈一个人在房间陪着孩子也是束手无策,快半夜时她向我询问附近哪里有医院,她想带孩子去打个吊瓶,听说情况后,我赶忙开车带着母子俩去了就近的医院,看着孩子输上液,我才离开。”张蕾说,回到民宿后,她还专程下厨给母子俩熬了粥,做了营养餐,后来生病的孩子在大家的照料下逐渐好转,住了几天后,母子俩才离开酒店。
“直到现在,我们之间还保持着联系,这名母亲说国庆节她还要带孩子来青岛玩,因为这座城市让他们感到家一般的温暖。”张蕾说,作为一名民宿管理者,她经常要求员工以诚待客,“我们要把每名客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让他们来青岛旅游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亲人一般的关怀,这就是我们待客的初衷。”张蕾说。
疫情期间为企业捐口罩
通过聊天,记者了解到,生活中的张蕾豪爽、大气,并且非常乐于助人,她资助过贫困地区的孩子,也给生病的陌生人捐过钱,疫情期间她还给企业捐了上万个口罩,虽然自己的民宿自经营以来并未盈利,可这并不耽误她做好事。
经营民宿期间,为了照顾老年客人的需求,她还独自驾车去买来硬板床垫,给客人换下,只为老人住得舒服。“客人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是靠说,而是靠实际行动,真真切切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我们青岛人的热情与好客。”张蕾说,这次她对待来青岛旅游的王岩一家依然如此,只要客人有需求,他们就一定满足。
/网友留言/
网友@珍珠奶茶方便面说:“我是黑龙江人在潍坊打工,前几天去青岛,迷路了找不到路,我的手机要没电了,两个小姐姐帮我用手机找百度地图。公交车上司机态度也很好,问路问了好几遍很耐心。”网友@婍娡说:“我一个人去青岛旅游,走在街头一个出租车司机跟我打招呼,我以为是搭讪就很礼貌地说我不坐车,结果他说出了我住的酒店,还说出前一天穿的衣服颜色,原来我坐过他的车,后来他问我去哪儿还免费送了我。我真的是很喜欢青岛,人好,吃得也好,景色也好,啥都好!”
不仅外地网友现身说法,用“回忆杀”表示对青岛的赞美。很多青岛本地人也在留言中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自己碰上了也会给予应有的帮助。网友@李娜说:“我是地道的青岛人,如果在景区遇到外地游客,有问路的,一定给解释清楚了,恨不得把人家没问的也给讲了,已经成习惯了。”网友@你的名字我的故事说:“我相信你碰到了地道的山东人、青岛人。平时如果有外地人过来玩,问我地址,我会解释得无比透彻。走了不久,又担心他找不到车站,就又回去把人家喊住,生生把人家领到站点。凭良心说,真是干过好几次这样的事儿。坐标西海岸新区汽车东站。看来,好人有好报,游客还是能记得住咱的。加油青岛,奥利给!”
/记者手记/
“好客青岛”不需要说,请来感受
一个简短的视频,让青岛一天之内“火”遍网络,这其中靠的不是段子,不是吹嘘,而是一名外地游客实实在在的感受。视频中的一字一句都表达了一名外地人,对青岛这座爱心之城的赞赏与褒奖,这是一份难得的荣誉,更是一份质朴的奖赏。
如今,青岛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对于所有的青岛人来说,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更代表着一个城市所具备的素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就是要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文明元素。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重在细节、贵在细节、难在细节。虽然每个人的文明、每个角落的文明行为看起来很细小,但组合起来,就成为了整个城市的文明、整个社会的文明。青岛给这位游客留下的温馨体验,来自山东人刻在骨子里、烙在脑子里的传统文化“基因”,这位游客在山东的体验,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一次生动体现。
此外,多年来,网上也存在部分声音,对青岛这座城市有一定的误解。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句名诗至今仍然适用,尤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
事实上,正如王岩一样,认识一座城市,要去实地感受她的美好,这要比言论复杂的网络舆论中的城市更加真实。毫无疑问,这一次,青岛乃至山东收获了一次免费的推广。或者说,青岛本就如此。这是一次鼓励,也是一次激励,黄金周将至,“好客青岛”等你来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