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于2004年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审核备案,成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开考专业:中国民族民间舞。2017年12月15日,文化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31号发布,文化部令第57号修改),推动艺术考级逐步实现行业规范和自治。2019年经文化和旅游部审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批准,同意“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专业代码020102。自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将全部事务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正式转至“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
三、考级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由中国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主编,以“素质教育和愉悦教育科学统一”为出发点,以“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普及、发展和满足青少年对舞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宗旨,使学生在快乐的舞蹈学习中训练形体、培养气质、建立自信并提高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对各地区、各民族的舞蹈、音乐及风俗文化的了解,感受并传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教材分为“1-12标准级”、“13-15表演级”共15个级别。以56个民族舞蹈为素材,选取各民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性元素进行组合编创,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与感知能力,科学的进行编排,寓教于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四、报考规则
1.学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各级别规定课时的3-18岁学员,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资质教师推荐,以培训机构为单位组织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2.资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舞蹈能力选择适合的级别进行授课和考试,选定级别后应逐级进行授课并安排考试。考生年龄不得低于相应级别报考的最低年龄。
五、报名方式及资料准备
1.线上报名
③学员报名结束后,由指导老师进行分组及考试舞目选择,操作完成后提交考试申请即可。
2.线下报名
①考试机构组织学生家长填写《学生考级报名表》,并提交考生户口本复印件一张;
②考试机构根据《学生考级报名表》填写《学生证书制作一览表》(此表格用于学生证书制作,必须按照考试分组顺序认真填写,保证信息准确,且在考试结束五天内交回考级中心;
③指导教师负责分组,每组一张《学生成绩评定表》,提前填写考试舞目及姓名等,并将《学生考级报名表》按照分组分好,考试时按顺序摆放于考桌上;
六、考试要求
1.考生应于考试前40分钟报道,进入考场前需佩戴好考试编号;
2.开考前资质教师需要向考官出示教师资格证书;
5.考试开始前考生需向考官问好,报姓名和考号;
6.每组学生服装样式及色彩需统一;
7.考试结束后,考试机构应安排教师听取考官的点评。
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职能转变的要求,根据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科技发〔2015〕4号文件
《关于放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收费标准的通知》精神,促进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健康发展,维护考级市场稳定,加强统一标准和规范性,经考级中心研究决
定,对学生考级各级别收费标准作出以下规范:
级别
一
级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考级费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以上费用包括报名费、考试费、证书费、邮寄费用,不包含证书封套费用,证书封套20元/个,学生可根据需求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