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又“()”,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A、接得起,用得好
B、行得通,看得到
C、放得活,管得住
D、立得正,走得稳
2
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我国宣布了未来三年对中非合作重点举措,这些举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切合非方未来发展需要,将为中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列各项举措中,不恰当的是()。
A、提高中非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深化双方在物流和金融领域合作
B、兴农惠民支持非洲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C、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以及中国探月探火工程
D、坚持无偿援助大于信贷资金支持原则,强力支撑中非务实合作
3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5年前习总书记就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这表明()。
A、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B、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为人类造福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避免改造自然的盲目性
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及其团队经历40余年潜心研究,突破“遗传学”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禁区。在经典遗传理论的基础上拓展了研究新视野,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双亩产1500公斤的世界记录,这主要说明了()。
A、要明确联系的条件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B、要找准因果关系,从现象中发现必然原因
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进行扬弃
D、要抓住主要矛盾,在关键环节寻找突破口
5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加速向农业农村广泛渗透,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化农业农村经济体系提供了全新动能与可行路径。下列各项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不恰当的是()。
A、促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在农业农村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B、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百分百
C、推动学界、政府部门及乡村产业间的数据流通和共享,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
D、提升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生产的衔接度,引导乡村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6
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参与认购,中标利率持续下行,投标金额总量约为票据发行金额的近3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央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复苏
②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
③对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中国人口数量红利的式微,意味着过去凭借低端劳动力要素发展的模式已无法延续。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和提升人力资本,不断释放人口质量红利。下列各项提升人口质量红利的措施中,难以在短经济周期内实现效果的是()。
A、鼓励技能型人才的合理流动,提升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B、加大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
C、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D、加速生育制度改革,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冲击
8
全国多个沿海省份编制的地方版海洋经济“十四五”规划已陆续完成发布,围绕北部、东部、南部沿海省份打造海洋经济圈,各地合力建设海洋强国的“十四五”布局雏形初显。下列各项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A、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B、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加大围湾用海规模,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
C、加强深海战略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D、充分利用沿海省份区位和产业优势,错位发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9
中央政府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配合协调,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