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牛长熊短,中国酒店业触底反弹
美国酒店RevPAR同店增长多数年份为正
国内客房出租率与GDP增速同步变化
酒店业由复苏期步入繁荣期,平均房价推动RevPAR持续上涨。酒店需求复苏最先传导到入住率,入住率先于房价调整,一般经过复苏期-繁荣期(入住率持平,房价上涨)-衰退期(入住率下跌,房价下跌),美国的繁荣期较长,主要表现为平均房价上涨,目前国内酒店行业已逐渐从复苏期进入繁荣期。
美国酒店平均房价推动RevPAR上涨
国内客房出租率先于平均房价进行调整
入住率稳中有升,多重因素驱动房价上涨。RevPAR可拆分为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其中入住率受供需关系影响,而平均房价也与经济型-中档结构变化有关。本轮供需改善、经济型存量升级和中档酒店扩张,均能推动房价上涨,进而驱动RevPAR持续提升。
经济型酒店顾客出行目的
2、供需关系向好,入住率上涨仍有空间
供需关系决定入住率变化。从中美数据来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表现为入住率上涨,反之下跌。2013年酒店业景气度下行后,酒店新增供给放缓,2016年后,供需关系到达拐点,入住率开始回升。
美国酒店供需影响入住率同比变化
中国酒店供需影响入住率同比变化
酒店需求主要来自商务和旅游,预计2018年需求稳定增长。宏观经济的主要先行指数PMI自2016年2月触底后持续反弹,制造业状况正在持续改善,国内经济运行回暖信号增强;同时过夜游人次自2013年低谷以来一直加速反弹,随着人均收入增长,休闲度假、周边游、亲子游需求旺盛,为国内酒店需求提供长期动力。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触底回升
国内过夜游人次加速反弹
酒店类资产筹建期6-12月,供给端持续低位。2013年以来,星级酒店供给收缩,连锁酒店扩张趋于理性,住宿餐饮类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下滑,目前住宿类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底部,由于酒店需要半年以上的筹建期,因此短期内新增供给有限。
星级酒店供给收缩,连锁酒店增速放缓
住宿餐饮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迷
连锁酒店入住率率先上升,预计明年仍有小幅空间。三家连锁酒店龙头的入住率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反弹,目前已经恢复85%-95%的入住率水平,预计明年增速将所有放缓,但距离2010年的峰值仍有3%-5%的上涨空间。
2017上半年连锁酒店入住率快速上升
3、住宿业消费升级,房价开启全面上涨
行业供需失衡、竞争分散抑制房价上涨。依照美国酒店经验,1983-2016年间,美国酒店房价和CPI指标同步上涨,而国内人均收入、家庭财富增长,但酒店房价近5年未涨,主要是因为行业供大于求,同时集中度低,加剧了酒店间的竞争。
美国酒店房价与CPI同步上涨
国内三、四星酒店价格并不随物价上涨
4、远看海外,国内酒店成长空间广阔
未来的增量市场主要来自中档酒店。国内经济型酒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客房数上已经远超中端和高端酒店,但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中端酒店的需求日益提升,而在国外发达国家,中档连锁品牌酒店构成了市场的竞争主体,高端-中端-经济型酒店呈现出“橄榄型”的竞争格局。而目前我国连锁酒店集中在经济型,预计未来五年中档酒店市场将迎来爆发。
中端酒店的客房数远低于经济型酒店
美国的中高端酒店数量与经济型酒店相当
中国酒店连锁化程度低,存量整合空间有待挖掘。目前,中国酒店业还存在大量的单体酒店,连锁化率不到30%,而美国等成熟市场,70%的酒店为连锁经营,因此国内连锁酒店对单体酒店的存量整合空间还很大。对酒店龙头而言,未来的市场主要来自经济型存量整合(1倍空间)和中档酒店扩张(5-10倍空间)。
各国酒店行业连锁化率对比
经济型连锁和中档市场存在发展空间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