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的对手往往来自于本行业外。”
这句话放在亚朵身上颇为合适。据星图数据,今年双11当天整体电商大盘的成交额2434亿元,比去年下滑30%。但整盘下滑不代表没有机会。今年双十一期间亚朵零售业务第三方电商平台整体GMV超过2.5亿,同比去年增长超600%,其中卖的最好的是床品系列。截止11月11日,亚朵星球深睡枕PRO累计销量超过80万。
然而卖枕头只是副业,酒店才是亚朵的主业。据亚朵Q3财报,它的零售业务GMV3.02亿,同比增长292%;住宿业务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达到424元,达到2019年同期的117.8%。都是不错的成绩,但副业明显比主业的增速更快。那亚朵是怎么做好主业又发展副业的呢?
查阅亚朵招股书和历年财报后,我们发现了两个节点:
一是,亚朵零售业务是自2015年开始的,与其同步开展的还有一些系列跨界尝试,比如众筹、旅游产品等;
二是,亚朵零售业务迎来高速增长的节点是2021年,当年亚朵零售业务GMV增速达到113%;而2020年的零售GMV增速仅29%。
随之产生的疑问是:成立于2012年的亚朵为什么要在2015年尝试业务拓展?又为什么零售业务在2021年迎来高速增长?它主业和副业的关系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深扒亚朵的发展史后,我们发现相较传统酒店或零售,亚朵的增长逻辑更类似于平台逻辑:
01
产品起盘:巧占“人文”酒店蓝海
要理解一个品牌,首先要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创造它的人,就像了解一个人要了解他的出生年代和原生家庭一样。
亚朵诞生的2012年,对于酒店业来说是青黄不接的阶段。
凭借性价比和标准化服务,经历近十年高速发展的经济型酒店从2010年开始持续下滑。缘由在于,经济增长让消费者对酒店提出了更多需求,只满足住宿功能的经济型酒店已经匹配不了原有消费者的需求。但彼时市场上的酒店分布呈现沙漏型,底端和顶端供给大,中高端酒店几乎没有。
早在2001年就进入快捷酒店的王海军,曾担任过汉庭酒店集团联合创始人及常务副总裁,也是如家酒店集团创始团队成员。深扎在行业里的他,自然能敏锐地察觉到经济型酒店的瓶颈和市场机会。
但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呢?让我们回到时代的参考系。
2010年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开启,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互联网+”的革新者。比如,小米创立自2010年,知乎创立自2011年,网易云音乐创立自2013年,虎嗅创立自2012年,滴滴创立自2012年,字节跳动创立自2012年……
与过去产品出圈靠功能、靠性价比不同,互联网产品讲的故事是内容、社群、场景、用户体验。它们自出世就会非常明确地提出,帮哪类人解决什么场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用户体验如何。
换言之,精细的人群定位和产品体验是互联网产品的两个关键词。随之诞生的还有一整套用户体验打造的方法论。在亚朵身上这两者都能看到。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亚朵的人文标签和标准个性化服务SOP。这两者中,标准化个性服务为亚朵在酒店行业服务基本盘中打下了差异化,而人文标签则是亚朵品牌心智能够沉淀下来的关键。
什么是标准个性化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对用户体验中的每一个节点做一系列场景假设,对此制定服务SOP。再在实际服务中根据客人需要挑选SOP中的部分来执行。有点像程序里的流程图。那亚朵是如何制定这套产品服务体系的?
传统生意重产品、重算账,互联网重用户体验、重流量。所以亚朵的每一分钱都是成本与用户体验平衡下的决策,产品和服务都是。
对于产品,亚朵自己的定义是:远处刚刚好、小处精致、贴身极致。
远处就是酒店的大堂、公区这些地方,亚朵不会用大理石、水晶灯这些昂贵材料做的富丽堂皇,因为它们并不是客人主要待的场所,给到客人的感受不大。
这部分节省下来的钱他们放在了对用户更有作用的地方。比如,一般酒店的洗衣服务都要收费,但亚朵的自助洗衣房是标配,包括洗衣机、烘干机、洗衣液都有。
小处就是房间里面的细节,比如纸巾盒、垃圾桶、冰箱,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客户体验,所以要考虑周到。最重要的是客户的贴身用品,比如床上用品、洗浴用品。对于这些,亚朵的要求是极致化。2013年刚启动的时候,他们就专门研发了记忆棉的床垫,材质上也要求无磷的裸棉。
产品是硬件,服务是软件。硬件过关能得到基础分,软件才能带来惊喜。但服务体验这个事,是感性与理性的复合体。基础款往往平平无奇,vip式服务可以留下深刻印象。
互联网最性感的地方在于它能做到千人千面,对每个人个性化推荐。这一点亚朵也做到了。与互联网靠算法不同,亚朵的“个性推荐”靠的是:SOP+人的眼力见。SOP是所有流程逻辑图,人就是算法,为每一个客人制定执行逻辑。
先看SOP。在SOP制定上,亚朵也是“抓大放小”:找对客户感受影响大的MOT时刻做服务亮点,其余做到及格线。
什么是MOT?
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人在做一件事之后,能记住的只有过程中最惊艳的时刻和最后的时刻,而过程中基本不会留下记忆。因而在这些关键时刻(MomentofTruth)做好服务就可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1.预定;2.走进大堂的第一面;3.到房间的第一眼;4.向酒店进行服务咨询的第一刻;5.吃早餐的那一刻;6.在酒店等人或等车,需要有个地儿呆一下的那一刻;7.中午或晚上想加餐的那一刻;8.离店那一刻;9.离店之后,点评的那一刻;10.第二次想起亚朵的那一刻;11.要跟朋友推广和介绍的那一刻;12.第二次再预定的那一刻。
这12个MOT时刻就是12个服务节点。亚朵的服务SOP就是基于这十二个节点细化出了40-50个标准化动作。
比如,第2个节点,走进大堂的见面第一眼,就是先奉茶,冬暖夏凉;三分钟办理入住;视情况为客户“免费升舱”;第7个节点,为了满足客户晚间加餐需求,亚朵每天21-23点会准备粥和小食给客户免费取用。而体验终点,也就是离店的时候,服务人员会送上一瓶矿泉水,冬天是温热的矿泉水。
有了SOP之后,挑选哪些服务就是由“人的眼力见”来发挥作用了。
对于每个人来说,MOT会有所差异,因而在具体服务过程中,服务员会根据入住客人在不同触点上的偏好来选择性提供服务。
这样既能让客人感受到“千人千般服务”,又能有一定的准则来管控提升效率。反过来,每一次服务经验也是一次数据积累,能进行算法优化,进而培养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这种有温度的个性服务还会延续到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突发事件处理不好容易丢失客户满意度。这是酒店行业的痛点。而这样往往是因为酒店的一线服务人员并没有足够的处理权限,尤其是经济型酒店对于每一分花销都卡的很紧。
产品和服务是基础盘,做好了能成为行业里的三好学生,但没有独特之处很难被记住。
回看当时能被记住的几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标签,比如知乎是人均985、网易云是文艺“网抑云”……所以要出挑得有个性,得找个价值标签来聚人。
人文是王海军赋予亚朵的个性。在王海军看来,伴随产业升级诞生的新中产们不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还需要更具精神和灵魂的酒店作为旅程伴侣。而人文在当时的酒店领域又相对空白,是一个好的切入口。
阅读、摄影,是亚朵用来彰显人文个性的两张标签。
住宿功能高完成度的基础分,再加上人文个性拿到的附加分,很快就让亚朵在酒店行业中展露出了头角。
但要在行业里有一席之地,单店出挑不够,得有规模。
02
平台起量:巧借IP快速建私域流量
打开规模,渠道是第一步。亚朵的互联网基因也延续到了渠道上。
到2013年底,亚朵一口气开出了6家门店;2014年,全国亚朵酒店数量超过30家;2015年1月19日,亚朵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加速了开店步伐。
截止2015年6月,亚朵的门店签约数量就超过了50家。此时的亚朵已经度过了起步阶段,产品模型也相对明确,重点由产品转移到了规模建设上。同样发生在2015年的,还有两件事:
一是产业互联网浪潮新起,互联网对各大行业的改写达到高潮。高举O2O大旗改写传统商超的盒马生鲜成立于2015年,健身新模式第一股keep成立于2015年;
二是亚朵ceo王海军成为了湖畔大学的第一期学员。作为马云开办的学府,湖畔大学的很多学员都来自于互联网圈。王海军曾在中国企业家的采访中说,湖畔大学的经历让酒店行业出身的他对互联网有了一个非常详细、底层、深刻的认知,帮他打开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中间认知的一个结点。
这两件事产生的影响在亚朵的发展上都有迹可循,尤其是互联网讲究的“我搭台子你唱戏”。什么意思呢?
可以把亚朵这个品牌想成一个大的平台。亚朵酒店是它启动业务的核心产品。它做这个产品的目的不是卖产品,而是为了让更多人借由产品到平台上来。这其中既包括靠这款产品赚钱的加盟商、经销商,也包括用这款产品的客户。
除此,刚开始做的产品也只是打响平台的起点。用产品撬动用户之后,平台还会把自己作为流量入口,从消费者身上挖掘更长线的价值。之前我们有写过的乐刻健身也是这个逻辑。
当然,这一切能实现的前提都是流量。放在当时的亚朵身上就是:先得让品牌有足够的名气,去吸纳足够多有价值的用户。就像所有互联网平台都把“流量”放在第一位一样。
恰好,当时酒店被分销渠道绑架的形势也逼迫着大家做私域。据报告显示,在2015年中国酒店在线预订市场,OTA平台占据市场71.2%的份额,酒店自有渠道直接预定仅占5.8%。酒店们的脖子几乎是被OTA死死卡住了。
要和平台抗衡,只有一个办法:把自己做成平台,把流量紧紧抓在自己手里。两个逻辑殊途同归了。
要完成这盘棋,需要两个步骤:一是要让更多人认识自己;二是让他们变成“爱自己的人”。最快的方式是合二为一,直接找到最可能与自己惺惺相惜的人。做营销和追姑娘一样,有钱才有底气,所以大的动作都发生在有钱之后。2016年、2017年,亚朵接连获得了近10亿的C、D轮融资。
资本的青睐很快就反映在了品牌动作上。不过亚朵并没有烧钱找代言,而是瞄准了互联网平台上的新生势力。
亚朵的第一次联名试水是在2016年底与吴晓波合作打造的“亚朵S吴酒店”。
但让亚朵尝到联名甜头的不是酒店本身,而是当年吴晓波跨年演讲上,以协办方身份亮相迎来的高曝光。
除此,与文艺沾边又具有热度的品牌也是亚朵“心头好”。比如当时还处于势能高点的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年度大秀受到全民瞩目的维密。
不过靠IP链接到人只是赢得了和目标客户见面的机会,还是停留在“相见”层面。要让他们对亚朵这个平台感兴趣,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还得给到他们更多理由。为了把声量真正沉淀为流量,亚朵从用户端、销售端两方面下手。
用户端,亚朵不断加码权益让用户形成自渠购买的消费习惯。
刚开始亚朵的会员权益更多是在酒店场景内进行延伸。除了酒店会员常规的房价折扣、积分奖励、预定保留延迟,免费借书等,亚朵还会对Acard会员开放特色主题活动、房间定制等。
2022年年中,亚朵对会员体系做了升级,推出了全新的A-Card会员。与原有体系最大的差异化,在于在原有酒店场景的权益外,与外部品牌合作,延伸出包括出行、阅读、运动、饮食、艺术等多个生活场景的权益。
比如,与Keep合作,在亚朵全国100多家门店上线KeepApp中十款收费课程;与永璞合作共建咖啡场景。除此,还包括单向空间、UCCA、力波啤酒、拉面说、倍轻松、高德打车、曹操出行等众多品牌的权益。
除此,亚朵还与各大平台报团,权益互通,简化用户入会流程。以支付宝为例,当时支付宝的会员等级可以转换为亚朵酒店的会员等级,直接享受对应权益。
品牌营销到位了,拿到结果还得是销售落地。
为了保证会员的转化率,亚朵在门店会员率上下“强指标”。一位上海的加盟商曾在采访中透露,会员预定率在亚朵门店考核中有很高的任务要求。
联合IP高举高打快速破圈,用户体验、门店指标双管齐下拉转化,亚朵很快积累了会员数量。据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亚朵A-Card累计注册会员人数突破5400万。今年第三季度,亚朵的核心自有渠道CRS已售间夜占比达到62.5%。
而有了用户基础和品牌声量的亚朵,也有了更多筹码吸引加盟商开店。目前亚朵的加盟店比率稳定在95%以上。“品牌声量——门店数量——用户数量”的正向飞轮,加上不错的产品、服务体验,亚朵很快就找到了一批忠实客户。
03
流量变现:巧用酒店做场景零售
流量积累的下一步是变现。这就回到了开头所提到的零售业务。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不是说先有流量才有变现吗?为什么亚朵在2015年就布局了零售?
因为对当时的亚朵来说,零售只是试水,去探探业务延展的可能性。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要胆大还要心细,毕竟亚朵是酒店里第一个打出场景零售牌的。其实当时亚朵的试水不仅有零售电商,还有众筹金融、旅游业务,足以可见亚朵对业务板块扩张的野心。不过这些对当时的亚朵来说,都还是不太花心思的副业。
当时亚朵床品品牌还是与供应商合作定制的品牌“普兰特”。住店客人喜欢的话,可以扫码购买。其他酒店用品也有售卖,比如与阿芙精油合作的沐浴三件套,与湖畔大学同期学员赵翼创办品牌“乡里乡亲”合作的茶叶。合作模式是,供应商直接发货,亚朵和他们二八分成。
对亚朵进行D轮投资的周宏斌在2016年的采访中也曾谈到,“对于跨界,王海军的头脑是清醒的,他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延伸性,但具体观察亚朵的经营活动,还是专注酒店的主营品牌在做,没有向电商等领域平均分配精力”。
再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亚朵选择2021年开始在零售业务上下重功夫?
与其说选择,不如说是时机到了,顺势而为。内外都是。
对内,亚朵自己零售业务的发展苗头喜人。
一方面,亚朵品牌的搭建已经初见成效,培养出了一批有粘性的用户;另一方面,2016年-2021年,亚朵零售业务GMV年复合增长率达134.5%,确实喜人。
再加上,三年疫情对住宿业或多或少有影响。要想上市,也需要多一个盈利点来强化资本信心。
外势看,电商处于货架向社交、内容转向的跨步期。
大家应该还记得,2020年内容电商进入了大爆发,罗永浩入驻抖音,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投身抖音……据《晚点LatePost》报导,抖音电商2020全年GMV超5000亿元,比2019年翻了三倍多。
而内容,正是亚朵的天然优势。它的每一间房间都是直播间,每一次入住体验都是商品讲解。况且,亚朵自带流量。并且流量来自酒店这一实体场景,同时亚朵的“人文”标签分明,还有人群筛选,流量契合度、粘性都更高、更优质。
内外双重顺势之下,2021年亚朵将“αTOURPLANET亚朵星球”、“SAVHE萨和”、“Z2GO&CO.”3个生活方式品牌独立出来。这三个品牌分别覆盖睡眠、香氛个护和出行领域,都紧密适配酒店场景。
被重视后的零售业务,自然跑得更快了。
上个月公布的2023年Q3财报中,亚朵零售业务GMV达到了3.02亿、营收达到2.74亿,同比增长双双超200%;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亚朵在电商平台上卖出了2.5亿GMV,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00%。
其中最亮眼的是“αTOURPLANET亚朵星球”。根据2023年Q2业绩,零售业务的90%都来自于它。旗下枕头类目占据各电商枕头品类销量榜前列。
社交媒体上搜索“亚朵”,可以看到住过后购买产品的客户比比皆是。可见试用真的是最好的种草场景。
04
分析师点评
某种程度上来看,亚朵就像王海军的显映。前十多年在酒店行业摸爬滚打,后来与互联网圈紧密相连,最后两圈取其交集。当年互联网浪潮拍过来的时候,不少传统行业都受到了颠覆。只有愿意革新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商业永远是往高效发展。互联网本质上是对中间层级的消除,让交易两方能越来越简易的链接。但不论如何发展,用户永远都是第一位。得人心者得天下,商业亦是。
亚朵之所以能在汰换浪潮中涌出来,商业模式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找对了人群和需求,做出了时代之下能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服务。
不得不说,在前十年里,亚朵确实贯彻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过于放权带来的利益损失、强压会员率带来的“下有对策”等。就像现在不少电商平台的“无理由退换货”给商家带来的麻烦。酒店行业不存在一家通吃。要想让自家小生态稳定成长,就要保证让平台内的大部分玩家都能有利可图。
再者,用价格来保持势能确实是一条路,但前提是能一直让买单的人开心。成立至今,亚朵的价格不断上调,从最早的300元涨到了如今的600元,甚至在北上等一线城市达到了700-900元。
与大家愿意为零售业务买单不同,社媒上不少用户表示亚朵现在的价格已经远超了预期。一位曾经的亚朵hei卡会员表示,现在她已经彻底放弃亚朵了。主要原因是没有了性价比。她觉得亚朵的服务还配不上它的价格,毕竟500-1000元/晚的价格,可选的酒店太多了。
由于敢于革新而脱颖而出的亚朵,如何不断自我迭代跟上消费者步伐,或是它的下一步挑战所在。不过也说不好,或许十年后亚朵会主业零售,副业酒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