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老院是全球奢华精品酒店在北京的唯三成员之一(另外两家是前门皇家驿栈和位于芳草地的怡亨酒店),也是最新、最奢华的胡同里的四合院酒店。
古城老院所在的魏家胡同位于平安大街张自忠路南侧,东西走向。东起东四北大街,西到南剪子巷,全长400多米。这条胡同里最著名的大宅是魏家胡同18号——原为清末营造家马辉堂住宅,称马辉堂花园。马辉堂是为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的泥瓦木匠总管,自己住的院子能差了吗?军阀吴佩孚、军统特务戴笠都曾在此居住过。1986年被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马辉堂花园坐南朝北,原来的大门已被封堵,在院西北角和东北角另辟两个北门(魏家胡同有两个门可以进18号,西侧的门更大,可以进车)。东院住宅为一组并联式二进四合院,互相通联,西院西北角有月亮门通花园(上图右下)。现在的18号已经变成宿舍大杂院,要不是住在这里的辛老爷子带领,稻糠还不知道这两个大门进去后是可以走通的。
西园的假山还有部分山石保存下来,上面的这座建筑被用铁丝网圈了起来加以保护,据说里面也还是有人住的。
魏家胡同东侧的19号现在是所幼儿园,进不去,看门脸以前定是个大宅院。另一个门牌为29号的院子也是大门紧闭,据说是一家公司驻地。资料上说章士钊1924年11月,应北洋政府段琪瑞之邀,从上海来京任临时司法总长(次年兼教育总长,开除了闹事的鲁迅)。这处住宅便是段琪瑞为他安排的官邸。
另外,清末的摄政王载沣,解放后曾短暂居住过魏家胡同46号。载沣是光绪的弟弟、宣统皇帝溥仪的爸爸。当年汪精卫一战成名,刺杀的正是这位摄政王载沣。
俱往矣,沧海桑田,现在胡同里的门牌号和几十年前多有不同,很多院子被拆分掉,又被小房子盖满,内里早已不是当年的容貌,就连胡同本身也噪杂拥挤不堪。魏家胡同在北京众多的胡同里本不算出众的,也没有什么游玩的价值——直到,“古城老院”的出现。
古城老院所在的魏家胡同26号里面有个标准的四合院。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古城老院正好是4间房,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一般四合院里北房是正方,古城老院里却是南房面积更大些,也最贵(8000元),北房次之(6000元),东西厢房最便宜,但也要4000元。4间房平均房价5500元,这算是北京房价最贵的酒店了。
院子里种着石榴树,稻糠去的时候正是石榴红透,院子里干干净净疏朗通透,正是最美的“北平的秋天”。
四面屋檐上分别画着琴棋书画四个主题:
稻糠带你看看售价8000元/晚的最贵南房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进门正中,条案上挂的是清嘉庆年间的寿匾。古城老院里有一些珍贵的明清古董家具,都需要服务员专门打理。
床垫是英国女王御用的HYPNOS(许普诺),床脚的中式大柜里藏着一台可以升降的电视,不用的时候可以“躲在”柜子里,避免环境违和。这和法云安缦客房不提供电视机的做法相比,聪明多了。
南房最出彩的是浴室,比北正房还多了一个室外浴缸(要么南房比北房卖得贵呢),地上铺着红色的地巾,富贵逼人。
这便是中式传统奢华结合西方现代生活的体现吧。作为正房的北房虽然面积小于南房,似乎更有趣味感。尤其是自带门廊,右手边就是进院子是路过的鱼缸。而且这个屋子里的古董不是挂在墙上的,是在使用的。
进门正对的是明代黄花梨床榻,你可以坐上去喝茶,看折子……客厅和床中间隔着一座金丝楠整料的落地花罩,雕工精美。现在有这手艺的师傅已经不多了。据说2个熟练师傅也要至少雕上半年才成。
北房的灯和浴室都很讨喜,空间感完全不是其他胡同酒店可比的。
高笼养雀,大缸养鱼,加上天棚石榴树、肥狗胖丫头,这便是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其乐融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