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养犬管理条例(2024推荐)

颁布单位: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年08月06日

施行日期:2021年08月06日

有效性:有效

平台更新:2024年11月15日

南宁市养犬管理条例

(2008年10月30日南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9年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2014年11月21日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2015年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修订根据2021年7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批准《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南宁市燃气管理条例〉等十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养犬活动,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环境卫生和社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犬只的饲养、经营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军犬、警犬以及动物园、专业表演团体、科研机构等单位因特殊需要饲养的犬只的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养犬管理实行政府监管、养犬人自律、基层组织参与、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养犬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养犬管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养犬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养犬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一)公安机关负责重点管理区内的养犬登记管理,捕杀狂犬,收容犬只,以及查处违法养犬等;

(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管理部门负责查处重点管理区内因养犬影响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将重点管理区内无主犬只和被遗弃犬只送交犬只收容救助场所,配合查处无证养犬、违法携犬出户等行为;

(三)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犬只免疫、检疫监管工作,对犬只诊疗等活动进行监管;

(五)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预防狂犬病的健康教育及狂犬病疫情预防监控等管理工作;

(六)市政和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非场馆公共场所犬只禁入标志的设置;

(七)发展改革、教育、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广电和旅游等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一般管理区的养犬管理,捕杀狂犬、野犬,以及查处违法养犬等,并定期组织开展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五条养犬人应当依法养犬、文明养犬,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鼓励、支持和指导社区或者住宅小区建立养犬自律组织。养犬自律组织应当普及文明养犬知识、倡导文明养犬行为,督促养犬人自觉遵守养犬法规,强化养犬自律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文明养犬知识公益宣传,引导养犬人形成良好的养犬习惯。

第六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机关和医院的办公服务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体育运动区、学校(含幼儿园)教学区、运动区和学生宿舍区,以及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为禁止养犬区。

除禁止养犬区外,城市建成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建成区和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为养犬重点管理区,其他区域为养犬一般管理区。

重点管理区具体范围由县(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划定,并向社会公布。重点管理区范围应当根据城市发展适时调整。

第二章登记、免疫

第七条重点管理区内养犬实行登记和强制免疫制度;未经免疫、登记,不得饲养。养犬人应当到公安机关设立的养犬登记服务场所申请办理养犬登记(含延续、变更、注销登记及养犬登记证、犬只识别标识补办等);犬只自出生满三个月或者免疫间隔期满的,应当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种。全市应当逐步实现养犬登记和犬只狂犬病免疫接种在同一场所办理。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重点管理区养犬管理电子档案,与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行政主管部门实现犬只登记、免疫和监管等信息共享,并向社会免费提供犬只登记信息查询。

一般管理区内养犬实行强制免疫制度,未经免疫不得饲养。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每年组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为犬只免费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八条重点管理区内,每户可以养犬一只;登记周期内无养犬违法记录的,可以申请登记饲养第二只,但最多不超过二只。接受临时寄养犬只超过十五日的,视为养犬。

重点管理区内禁止繁殖、经营、饲养危险犬只。危险犬只品种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重点管理区内个人养犬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固定住所;

(三)近三年内无遗弃、虐待犬只行为记录。

第十条重点管理区内单位养犬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用于文物场所、仓库、施工场地看护或者其他合理用途;

(二)有健全的养犬管理制度,配备有管理人员;

(三)有犬笼、犬舍、围墙等圈养设施。

第十一条重点管理区内个人、单位申请养犬登记的,应当填写养犬登记申请表,并递交下列材料:

(一)养犬人或者单位的身份证明;

(二)合法有效的犬只免疫证明;

(三)符合规定的犬只照片。

个人和单位饲养从境外进口的犬只,还应当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检疫证明。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养犬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犬只予以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十日内发放养犬登记证和犬只标识牌,给犬只设置电子识别标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并说明理由;对超过限养数量的,应当同时告知申请人三日内自行处置或者送至犬只收容救助场所。受理单位申请的,还应当进行实地核查。

公安机关在发放养犬登记证时,应当同时书面告知养犬人养犬管理规定、文明养犬要求。

禁止伪造、变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养犬登记证件。

第十三条重点管理区内养犬应当缴纳养犬管理服务费。养犬管理服务费集中上缴财政,并专项用于注射犬只电子芯片、制作犬只标识牌等养犬登记数字化管理服务,以及收容犬只及其管理服务、死亡犬只无害化处理等其他养犬管理服务开支。养犬管理服务费的收费标准按照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施行,其收取和使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盲人饲养导盲犬、肢体重残人饲养扶助犬,以及七十岁以上孤寡老人饲养一只犬的,免收管理服务费。其他养犬人连续两年依法办理养犬登记并缴纳养犬管理服务费的,从第三年起减半收取养犬管理服务费。养犬期间存在违法养犬行为的,不得享受下一年度养犬管理服务费减免优惠。

第十四条养犬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养犬登记证期满需继续养犬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十日前,持有效的犬只免疫证明和养犬登记证申请办理延续登记。

(一)养犬地、养犬人变更的,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二)犬只死亡、失踪的,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放弃饲养的,将犬只送交犬只收容救助场所,并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养犬登记证被注销后继续在本市饲养该犬只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养犬登记并按照规定补交养犬管理服务费。

第十五条准养犬只繁殖幼犬的,养犬人应当自幼犬出生之日起九十日内,将超过限养数量的犬只转让他人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救助场所。

第三章日常管理

第十六条养犬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重点管理区内,个人饲养的犬只在住(居)所内饲养,单位饲养的犬只圈养或者拴养,不得放任犬只自行出户;一般管理区内,攻击性强的危险烈性犬只应当圈养或者拴养,其他犬只提倡拴养。

(二)不得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和休息,犬只吠叫时应当即时有效制止。

(三)不得污染环境,产生异味或者其他污染的应当及时清理。

(四)不得遗弃犬只。

(五)不得组织“斗犬”活动,不得伤害、虐待犬只。

(六)不得放任、驱使犬只恐吓、伤害他人。

(七)不得在住宅小区公共区域内饲养犬只(遛犬除外)。

(八)不得实施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养犬行为。

犬只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当立即将被伤害人送至医疗机构诊治,并先行支付医疗费用。

第十七条重点管理区内,个人携犬出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为犬只佩戴犬只标识牌,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牵引,注意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

(二)小型犬只用长度不超过2米的犬绳、犬链牵引;大型犬只用长度不超过1.5米的犬绳、犬链牵引,并为犬只戴嘴套。

(三)携犬乘坐小型出租汽车,应当征得驾驶人同意,并为犬只戴嘴套或者将犬只装入犬袋(笼)。

(四)携犬只进入电梯间的,应当为犬只戴嘴套或者将犬只装入犬袋(笼)。

(五)及时清除犬只排泄物。

第十八条任何人不得携犬进入下列区域:

(一)禁止养犬区;

(二)会展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

(三)商场、宾馆、酒楼;

(四)候车(机、船)室,小型出租汽车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

(五)公园、城市广场、公共绿地、风景名胜区中明确禁止携带犬只进入的区域;

(六)其他设有犬只禁入标志的场所。

盲人携带导盲犬或者肢体重残人携带扶助犬的,不受前款规定限制。但应当为犬只佩戴犬只标识牌、嘴套,使用犬绳牵引。

开放式公园、广场等非场馆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犬只进入或者允许遛犬的标识。

市、县(区)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根据需要设置专门的遛犬公共区域和设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重点管理区内的单位、个人应当自养犬之日起五日内告知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物业管理单位;未实施物业管理的,告知养犬地村(居)民委员会。

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物业管理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可以向属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提供本区域犬只登记信息,并在住宅小区或者村(居)委会所在地显著位置公示小区内犬只登记情况。属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在十五日内提供。

对本区域内未依法办理登记的犬只,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物业管理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报告属地公安派出所。对未依法办理登记和免疫的犬只,可以拒绝其进入本区域。

第二十一条携带外来犬只进入重点管理区,应当遵守重点管理区的养犬规定。自进入之日起停留十五日以上的,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办理养犬登记。

第二十二条对疑似患有狂犬病的犬只,养犬人应当立即送交具有资质的动物卫生防疫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确认患有狂犬病的,检测机构应当报告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患病犬只依法采取扑灭措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发生狂犬病疫情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并依法采取紧急灭犬等防治措施,养犬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犬只的经营、诊疗、救助和处理

第二十三条从事犬只养殖、交易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犬只交易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防疫条件,并做好免疫、消毒等防疫工作;

(二)对养殖的犬只接种狂犬病疫苗;

(三)进行犬只交易时,向购买者提供合法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重点管理区内禁止从事犬只经营性养殖活动。

第二十四条动物经营、诊疗机构开展业务时,对犬只吠叫应当即时有效制止,避免影响他人工作和休息。

动物经营、诊疗机构应当建立病死犬只处理台账和记录并至少保存两年。

第二十五条犬只经营、诊疗机构发现犬只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不得擅自处理犬只。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到场处理。

犬只经营、诊疗机构发现犬只未登记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应当即时到场处理。

第二十六条非患传染性疾病死亡的犬只尸体及犬只诊疗、整容产生的废弃物应当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犬只患传染性疾病死亡的,应当立即通知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辖区养犬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立犬只收容救助场所。犬只收容救助场所由公安机关管理,负责收容救助送交、没收和流浪的犬只。

犬只收容救助场所应当建立统一的收容救助犬只信息查询平台,供公众免费查询。

第二十八条犬只收容救助场所对收容的犬只应当采取必要的免疫和医疗措施。

犬只收容救助场所对收容救助的流浪犬,能确定犬主的,应当通知犬主三日内认领;犬主逾期不认领的,作无主犬只处理。无法通知犬主或者不能确定犬主,且七日内无人认领的,作无主犬只处理。

犬只收容救助场所应当建立犬只领养制度,对收容救助的没收犬只、无主犬只和按照规定送交的其他犬只,允许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领养;自收容之日起六十日内无人领养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政府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社会团体开展流浪、弃养犬只的收容救助工作。

收容救助的犬只应当依法办理养犬登记,免缴养犬管理服务费。

单位和个人领养被收容救助犬只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缴纳养犬管理服务费。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社会团体在办理领养手续时可以向领养人收取适当的犬只饲养、护理等成本费用。

禁止宰杀收容救助的犬只和将收容救助的犬只用于经营活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在禁止养犬区内饲养犬只或者在重点管理区内超数量饲养犬只的,责令限期改正,处每只一千元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没收犬只。

(二)在重点管理区内繁殖、经营、饲养危险犬只的,责令限期改正,处每只五千元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没收犬只。

(三)未经登记(含延续登记)养犬的,责令限期改正,处每只五百元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没收犬只。

(四)不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每只三百元罚款。未办理注销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每只一百元罚款。

(五)伪造、变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养犬登记证件的,没收登记证件和违法所得,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六)单位或者个人运送犬只途经重点管理区,未将犬只装入犬笼或者在重点管理区内停留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犬只。

(七)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流浪、弃养犬只的收容救助工作不报公安机关备案或者收容救助犬只不依法办理养犬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宰杀收容救助的犬只或者将收容救助的犬只用于经营活动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动物产品和收容救助的其他犬只。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在重点管理区内放任犬只自行出户或者在一般管理区内对攻击性强的烈性犬只不进行圈养或者拴养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属单位的,处以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属个人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犬只。

(二)饲养犬只产生明显异味或者其他损害公共环境卫生的污染物,不及时清理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属单位的,处以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属个人的,处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

(三)遗弃、虐待犬只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虐待犬只情节严重的,没收犬只。

(四)在住宅小区公共区域内饲养犬只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犬只。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项至第四项、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没收犬只。其中违法携带犬只进入风景名胜区、政府管理的公园的,由管理机构进行处罚。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不按照要求建立并保存病死犬只处理台账和记录的,由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不及时报告未登记犬只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公安机关、乡(镇)人民政府在对违反本条例的下列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时,可以扣押犬只:

(一)在禁止养犬区内饲养犬只的;

(二)在重点管理区内繁殖、经营、饲养危险犬只的;

(三)在重点管理区的住宅小区公共区域内饲养犬只的。

第三十五条扣押犬只的期限为十日,扣押期间送交犬只收容救助场所临时收容救助。扣押依法解除后五日内,当事人不领回犬只的,由犬只收容救助场所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处理。

没收的犬只,由犬只收容救助场所收容救助。

第三十七条负有养犬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的养犬登记申请人不予办理养犬登记或者故意拖延的;

(二)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或者接到投诉、举报,不依法处理或者相互推诿的;

(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属一般管理区范围的,其养犬管理的职责适用本条例有关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THE END
1.广和动态宠物犯法,主人担责,关于养宠的法律规范你知道多少...想养宠,关于宠物饲养的法律规定你都搞清楚了吗?宠物饲养要合法,听听律师怎么说! 2024年11月5日上午,广东广和(成都)律师事务所安婷律师送法进社区,顺利在成都某社区开展"微治理—灯芯照亮院落"自组织——文明养犬宣传活动。 近两年,恶犬伤人事件频频上热搜,引发大众舆论的同时,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今年2月,最...http://www.guanghecdlawyer.com/index.php?m=content&a=show&catid=33&id=199
2.简易处罚1起行政相对人名称*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 违法行为类型* 违法事实* 处罚依据* 处罚类别* 处罚内容* 罚款金额(万元)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金额(万元) 处罚决定日期* 处罚机关* 处罚机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北京大爪小爪宠物服务有限公司 京海农(动卫)简罚﹝2024﹞103号 违反《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第四十三条...https://www.bjhd.gov.cn/ztzx/2022/hdqzfgs/qfzggw_72796/dtxx/xzzfjg/xzcf/202411/t20241115_4733069.shtml
3.运城市维权运城市维权援助运城市315——运城市维权援助中心第四十五条?养犬人、养犬单位违反本规定,在两年内累计受到行政处罚三次以上的,由公安机关没收犬只,五年内不得饲养犬只。第四十六条?负有养犬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公安机关为不符合条件的养犬人、养犬单位办理养犬登记...http://www.ycxf315.com/info.asp?sort_id=12&sortname=%B7%A8%D6%C6315&nsort_id=73&id=774
4.禁止在公寓区内饲养宠物或将小动物带到宿舍,一经发现,给予()及...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禁止在公寓区内饲养宠物或将小动物带到宿舍,一经发现,给予( )及以上处分。A.警告B.通报批评C.严重警告D.记过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https://www.shuashuati.com/ti/38d4456d10d94dcc9f53c6fe260890dc.html?fm=bdbdsa5a2ea25293de7557bb4d783f76cd998
5.在学校宿舍内养宠物,经劝告或批评教育后仍不改的,给予()C.在寝室内养花养草 D.在寝室内饲养宠物,经教育仍不改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学生公寓内(宿舍)内饲养宠物,经教育仍不改正的,给予()或 A.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 B.严重警告处分,记过处分 C.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处分 D.留校察看处分,开除学籍处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允许在宿舍里养宠物,并可以在宿舍...https://m.shangxueba.com/ask/27436915.html
6.在学生宿舍内养宠物,经劝告或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的,给予警告或严...A、擅自调换、占用学生宿舍、床位或擅自改变学生宿舍内布局,经批评教育不改的,给予警告处分;擅自将宿舍钥匙交给本宿舍以外的人员使用,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 B、出租宿舍床位的,给予警告处分 C、在异性学生宿舍留宿或在学生宿舍留宿异性的,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D、在学生宿舍饲养宠物,经批评教育不...https://m.jiandati.com/q/ctaedq9x
1.违背公序良俗行为的处分规定《条例》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处分。 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党员的基本义务。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准对社会具...http://jiwei.zkvtc.edu.cn/info/1018/1866.htm
2.宠物在寄养期间死亡,责任和损失该如何认定?澎湃号·政务2023年9月28日,小韩因需外出无法照料宠物狗,遂通过A宠物店张贴的微信号,与高乙洽谈寄养宠物狗事宜,并于当日将宠物狗送至A宠物店,后向高乙支付寄养费用406元。 寄养期间,因宠物狗在A宠物店死亡,高乙向小韩出具《赔偿协议》,其中约定,由A宠物店向小韩赔偿18000元,赔偿款于2023年10月5日前赔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96123
3.贵州大学学生管理规定6篇(全文)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21、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ebu32d1.html
4.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精选25篇)第二十二条严禁在宿舍内饲养宠物等各种动物。 第四章文明卫生 第二十三条做到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爱劳动,养成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和热爱集体的优良作风。第二十四条保持个人卫生,整齐摆放桌面物品、床铺被褥等个人用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十五条维护宿舍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严禁在楼梯、走廊、洗澡间、洗漱间、...https://www.jy135.com/guanli/1588011.html
5.学生公寓(宿舍)管理办法(修订)第十二条不准在公寓(宿舍)楼内张贴标语、广告、大小字报等。因开展公寓文化活动需要装点时,必须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张贴或悬挂撕扯容易、不污损墙面的宣传物件。 第十三条不准在公寓(宿舍)内经商。 第十四条严禁在公寓(宿舍)楼内饲养各种宠物。 第十五条严禁在公寓(宿舍)区高空抛物。 https://xbc.hnvist.cn/column/rule/details/1650424373456.shtml
6.宿舍管理规章制度(15篇)3、8禁止将电源插座放在床铺上,以免发生电源过热起火,自觉节约用电,注意用电安全,不得私拉电线,插座,不得在宿舍内使用热得快、电炉、电暖器、电热毯等超过1000瓦的大功率电器。违反者进行相应的处罚,并给予警告处分。若三次发现宿舍内存在大功率用电器,屡次不改者,公司将取消其入住宿舍资格。 https://www.yjbys.com/zhidu/3636876.html
7.大学学生宿舍违纪处罚办法.docx大学学生宿舍违纪处罚办法第一条为了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生活秩序和住 宿环境,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团结互助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根据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的有 关规定,对在学生宿舍公寓内有下列情况者,给予批评 教育或纪律处分。第https://m.renrendoc.com/paper/24268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