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有文化内涵的住宿环境,是有寄宿学生的学校必须认真面对并付诸行动的事。本刊特编发一组稿件,供校长们参考。
——编者
观点
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要凸显育人功能
陈胜全
学生宿舍不只是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生命和精神成长的地方。因此,要把宿舍育人纳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凸显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成长。
一是营造温馨的宿舍文化环境,强化宿舍的思政教育功能。学生宿舍应该是学生流连忘返的家园。家园既要有规有矩,更要有情有爱。墙壁上,不是生硬冷冰的各种规定和要求,而是热辣滚烫的关怀和激励,或名人名言,或教师寄语,或学生感言,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墙角边,不只有箱子、凳子等生活器具,也要有花草绿植点缀,有学生自己喜爱的装饰,有学生自己的小制作,富于生机和活力。还可设置小小心愿墙或理想小天地,让学生逐梦前行。要引导学生利用身边资源,自己动手设计和布置宿舍文化环境,建设自己心灵栖息和精神成长的美好家园。
三是实施多元的宿舍文化评价,强化宿舍的规范自育功能。学生宿舍应该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阵地。学生是宿舍的主人,宿舍文化环境布置、宿舍文化活动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觉生长。但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认知发展和自治能力有限,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和规范,确保学生言行规范,健康成长。
为推进宿舍规范化建设,激励学生争先创优,还要对宿舍文化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不能由学校包办,要实行学生、学校、家长三维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标准可由宿舍学生代表、生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商议确定,每学期初公布。可以先由宿舍学生对照标准自评,再由教师或学生干部抽查评价,并请家长代表参观评价。综合三方结果,评定星级宿舍,表彰优秀者,要求不足者限时整改,促进学生遵守规范、自育成长。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
经验
给寄宿生定制个性化课程群
李伟芳裘陆勤
悦“动”健体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运动及健体习惯养成的需求,减少“小胖墩”和“小眼镜”,学校将花样跳绳作为寄宿生晨练课程。先由体育教师在每个寄宿班挑选4名学生进行种子选手的培训,再由种子选手对全班同学进行培训,生活教师加以指导,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在全校寄宿生中逐步全面实施花样跳绳。
(作者李伟芳系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校长,裘陆勤系该校教师)
“宿舍之夜”给孩子无尽关爱
戴德沛赵桂霞
宿舍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了“宿舍之夜”活动,并进行统一设计。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经验及活动对应的能力要求,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序列性原则,让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宿舍之夜”活动中实现健康成长。
家庭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从一年级入住宿舍开始,生活教师就手把手地教学生上述内容。比如,在一年级,学会区分一堆袜子哪两只才是一双,如何分清袜子的反和正等。在二年级,则学习鞋柜收纳、物品摆放,进行宿舍劳动技能大比武。到了高年级,则学习叠被子、洗衣服、晾晒衣服,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在“宿舍之夜”中,孩子们一样一样地学会了生活自理。
我们把经典阅读作为“宿舍之夜”的重要内容,分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分级阅读。一年级师生共读绘本、诵记古诗,二年级师生共读童话、诵记故事,三到六年级自读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小说故事。孩子们拿上一本自己喜欢的读物,用最舒服的姿势,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启自己的阅读之旅。生活教师会安排低段学生“讲给妈妈老师听”,高段学生讲故事比赛,还经常组织故事表演。
宿舍是一个迷你社区,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禀赋、爱好特点,他们在这里真实交流,就像在一个大家庭生活一样,难免磕磕碰碰。生活教师会组织学生每个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家庭会议解决宿舍出现的问题,研讨宿舍大家庭的发展。家庭会议很有仪式感,学生轮流当主持人,它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什么是理解包容、责任担当、尊重和爱,实现了自我成长。
(作者戴德沛系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绵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赵桂霞系该校总督学)
宿舍“卧谈会”值得尝试
唐明星
去年秋季开学第一天,随着晚自习结束的钟声响起,全体班主任及值周教师便开始了对学生宿舍的纪律巡查。值周组的靳老师向我报告:“今晚所有学生都在热烈交谈,纪律状况令人担忧。”
“确实如此,我们班的男生特别兴奋,寝室长带头讲述暑假捕鱼的趣事。”班主任李老师无奈地表示。
(作者系湖北省保康县熊绎中学党总支书记)
建言
从学生视角建设宿舍文化
曾洁
好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是学校管理与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宿舍文化建设正逐渐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学校文化环境、教师管理理念、学生社会交往等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笔者认为,宿舍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
在文化环境上,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能树牢学校的德育根基。寄宿制学校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就必须重视宿舍文化建设。例如,学校通过打造学生宿舍文化长廊、开展内务环境布置与评比、策划主题晚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此外,学校应积极改善宿舍周边环境,在宿舍区域增设宣传栏,对宿舍区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宿舍文化建设除了能给寄宿生们创造一个雅致的校园文化环境,更能增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理念的认同,引领学生向上向美,继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发展理念和办学品位。
在社会交往上,融洽宿舍集体关系。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青春期生理机能的不断变化,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鼓励学生舍友间的相互尊重与交流,如通过举办寝室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宿舍与班级内部的凝聚力,促进宿舍成员间相互理解与情感交融。通过举办各类宿舍文化活动,例如内务技能大赛、宿舍风采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而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学校为住宿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离家孤独感,还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为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雅礼丁江学校校长)
把宿舍建设成学生心灵成长的港湾
齐欣
寄宿制学校要如同温暖的港湾,为远离家乡求学的孩子提供学习与生活的双重庇护。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更是他们心灵成长的第二课堂。加强宿舍管理、构建富有文化内涵的宿舍文化,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的宿舍教育生态。宿舍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学校要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定期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宿舍,了解孩子的住宿生活情况,共同商讨宿舍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同时,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宿舍文化的建设,如提供书籍、装饰品等物资支持,或参与宿舍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实施。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做好寄宿制学校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细微处入手、从文化上引领、从管理上创新、从家校共育上发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有文化内涵的住宿环境,让他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清市京华中学)
众议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章义:学校通过学生自荐或生活教师推荐等方式,选拔寝室长、层长、楼长作为“寝室代言人”,协助生活教师管理宿舍,在生活中向同学们立标杆、作表率,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校每学年还会评选表彰优秀宿舍管理干部,毕业时赠予纪念章。
浙江省开化县桐村镇中心小学校长吴后良:我所在的学校地处竹海之乡,竹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将竹文化融入宿舍文化建设,通过竹文化宿舍公约、竹文化主题月、竹文化宿舍评选等形式,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虚怀若谷的品质。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五中学校长王子忠:学校招入了一批学历为大学本科以上的学生发展教师,让他们在完成住校生日常管理的同时,承担起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心理生涯教育等多项教育职能,切实挖掘、丰富了宿舍管理文化,住宿生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新世博寄宿制小学副校长彭智勇:对于儿童来说,参与活动是释放压力的最好通道。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了丰富的寝室活动,周一是游戏活动,周二是自理课程,周三是阅读时光等,为孩子融入集体、提升交往能力、缓解学业压力构建了通道。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第一中学教师袁振霞:我们通过寝室墙面装饰赛、晚诵晨读效率赛等活动来营造健康向上、活泼愉快的宿舍文化。所有活动均以宿舍为单位,奖励突出集体荣誉,这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