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没有痛苦?别看走的安详,但其痛苦程度可能超出你想象医生植物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兴名词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生老病死又是不可避免的常态,临终关怀和安乐死等词,近些年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

一、什么是安乐死

安乐死,光看名字,咱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死亡过程是不痛苦的,在希腊文里安乐死不仅不痛苦,反而还相当的幸福。

不过假如真的要达到安乐死的目的的话,还是要满足许多条件的,在新西兰发布的《生命终结选择法案》中,就表示了安乐死并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采取的。

为了保证患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在医院时可以得到医生的精心救助,安乐死执行的条件相当苛刻,患者必须要患不治之症。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如果随随便便一个小病就执行安乐死的话,那这个世界医疗岂不是乱套了?

所以,只要患者还有成功救治的希望,就不具备执行安乐死的“条件”。

不过俗话说的好“千人千面”,就算面对不治之症,因为性格和经历的差异,许多人的表现也截然不同。

有的人相当乐观,觉得能活一天就算赚了,这样的人,就算患有不治之症也不能安乐死。

而有的人,在身患重病的时候,面对身体的衰弱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一系列痛苦如潮水一般涌来,他们感到不堪忍受,每天都非常难受。

这样的人就已经满足安乐死的两个条件了,第一身患绝症,第二,极度痛苦不堪忍受。

有的人或许这个时候会问,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执行安乐死吗?

当然不是,安乐死还有其他条件呢,第三个条件是,执行安乐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不是为了维护亲人和国家的利益。

如果在患者昏迷的过程中,仅仅因为患者满足了身患绝症,极度痛苦,就按照亲人的嘱托执行安乐死是不合适的。

安乐死结束的是患者的生命,如果有意识到患者尚且都没有放弃,而亲人由于巨额花销,自行决定让患者安乐死。

不仅之后亲人会背上“杀人”的心理担子,也对维护医疗秩序增加了难度。

所以安乐死还有一个限制条件,执行安乐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已经不可忍受的痛苦,而不是由于花销太大,由于花销而放弃患者生命。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患者清醒的时候自己嘱托的,自我思考之后得出的结果。

而安乐死的第四个条件就相当简单,容易理解了,必须要有医师执行。

而且,如果人人都可以执行安乐死,那安乐死过程中的可操作范围就太多了,为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也会为某些杀人犯提供漏洞,所以,安乐死最好由医生执行。

而且为了达到安乐死的目的,即便是医生执行也要准确遵守步骤,保证患者在死亡的过程中是安乐的,无痛的。

并且还不能夹带个人对患者的感情,并且在错误感情的驱使下,导致患者死亡过程充满痛苦。

上面这些要求,都是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一个安乐死的人,都得到了全力的救治,并且属于自愿行为,过程无痛。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满足了这些条件,在社会各界关于安乐死的讨论中,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二、关于安乐死的争议

关于可以执行安乐死的目标人群,一般是身患绝症的患者,他们自己感受到极度痛苦不堪忍受,可以选择安乐死,但是还有两类人是例外,一类就是植物人。

不可否认的是,植物人是医疗技术发展的产物,以往无法维护的生命,在现代各种医疗器械的加持下,可以继续存活,然而遗憾的是并无意识。

无意识的躺在床上的植物人,我们无法询问他的意见,他真的想要这样没有自主权利的活着吗?

但是在医疗器械的发展下,仍旧强行挽留植物人的生命,这样的日子,患者真的有尊严吗?这又真的是患者所期许的吗?

由于他们无法回答,所以关于植物人的处理方式,他们是否满足执行安乐死的条件,一向颇受争议。

而第二类人,则是患有先天缺陷的婴幼儿,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先天不足的孩子可以被生下来,然而,他们伴有的身体缺陷是无法医治的,甚至会伴随终生。

而有的先天不足的孩子,他们智力方面存在障碍,甚至自己感觉不到痛苦,而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同龄的其他孩子相比会存在极大的差异。

而且,即便为了保证是患者自主选择安乐死,在执行安乐死之前,往往需要得到患者的亲口嘱托,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个嘱托是患者心里的期望呢?

患者会不会因为看到家人为其忙前忙后的奔波,会不会因为看到原本完好的家庭,因为他现在陷入贫困?在愧疚和不忍的情绪下下而对医生说出“我是自愿安乐死的”。

这种情况,没有人敢断言不会出现!

身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即便最后自我嘱托选择安乐死,但是,在极度痛苦的不治之症晚期,他们往往会服用大量的药物,导致精神和身体都极度衰弱。

在这样精神不稳定状态做出安乐死的选择,是否符合患者完全清醒时的意见呢?还是,这样的安乐死,只是患者当时暂时的不可忍受?

虽然现在的医疗技术虽然进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误诊的可能性,如果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因为误诊,“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选择安乐死,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而一旦医生具备了执行安乐死的能力,在人们的眼中,医生也就有了“杀人”的权利,这样下来那些患者真的还能心无芥蒂的相信医生吗?即便安乐死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

还有的人觉得,当生命不再具有质量,身体极度衰弱时,活着也就没有意义,安乐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根据信仰的不同,有的人则会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尽力活到生命的最后,不应该随便的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关于安乐死的争议,其实一向有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外国的某些国家和地区,安乐死已经成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那安乐死的发展历程究竟又是怎么样的?中国允许安乐死吗?

三、安乐死的发展历程

关于执行安乐死是否是杀人,争议还很多,国外的许多国家一开始也拿不定主意,因此,虽然安乐死的概念早就有之,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安乐死的发展却是近代的事情。

由于最开始许多国家都没有允许安乐死,这是违背法律规定的,因此,一开始为安乐死请求的都是各种民间组织,如1936年,英国的国民就自发成立了首个自愿安乐死合法委员会。

一向追逐自由的美国也不甘落后,同样的委员会也在美国组建成功,而在此之后,像英国的自愿安乐死合法委员会这样的组织,在许多国家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起来。

为了尽快促进安乐死合法,这些组织曾经花费心思写出过各种提案,防止安乐死过程中出现欺骗,杀人等行为,不过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国家法律同意,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93年。

1993年,荷兰政府在制定了一系列相当严苛的法律条文作为限制之后,终于允许了医生为某些病人执行安乐死。

但限制条件却相当严苛,并且12岁以下的孩子绝对不能执行安乐死,12岁以上,重症未成年患者也需要通过家长医生的同意。

有了荷兰开的这个头,其他的国家也逐渐立法,将安乐死视为合法行为,那有没有国家允许安乐死合法之后又后悔的呢?

当然也有!1996年,晚期病人权利法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发布,这标志着之后安乐死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将成为合法行为。

然而仅仅过去了九个月,澳大利亚的参议院就再次废除了安乐死法,而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安乐死始终是非法行为,这一点从未改变。

随着安乐死这一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在一定情况下实施安乐死是合理的,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安乐死实施条件相当严苛,贸然实行的话会带来很大问题。

这倒和安乐死之前在世界各国的争议相当一致,什么情况下能实行安乐死呢?重症就可以实施吗?患者感到极度痛苦,是真的想要放弃生命吗?诊断过程会不会出错呢?

而那些帮助医生执行了安乐死的亲人,在之后会不会存在心理阴影呢?当安乐死这样的行为合法之后,会不会有坏人假借安乐死的名义,行故意杀人罪呢?

关于安乐死的问题还有很多,或许正是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所以直到今天,咱们中国还没有将安乐死视为一项合法行为。

1986年,医生蒲连升应患者儿子的要求,为患者实施了安乐死,后被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这是中国第一个安乐死案件。

虽然六年之后无罪释放,但是这并不是国家承认安乐死合法,反而因为是因为医生开具的药物并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THE END
1.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安乐死目前只有在欧洲荷兰,比利时,北欧的瑞士在法律上可以使用安乐死这样的人为手段。 ?世界上每年有不少病入膏肓,无力再希望活下去及痛不欲生要求安乐死的病人前往这些国家去寻求最后医学上帮助,让自己可以早点无任何痛苦结束自己的生命。安乐死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让那些被病痛折磨的痛苦不堪的病人可以像入睡一样方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20/15/238966_723624569.shtml
2.在佛教的角度如何看待安乐死?安乐死并不安乐 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净土法门法语:谈安乐死 医生如何对待病人安乐死的要求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给死去的亲人烧纸 他们真的能收到吗? 不让嗔心延续成仇恨的诀窍 生命電視台-網路直播 Lifetv-Webcast ...https://www.jianshu.com/p/c0cc69366acc
3.你支持安乐死合法化吗?现在的你如何看待“好死”和”赖活着”?赖活着不如有尊严的安乐死,多指身体疾病,身食不能自理,不是切管输氧输食输液,就是电击急救等各种手段,把病人当动物一样诊断,估且不说烧多少钱,病者遭罪不想拖累家庭,亲人怕人说无情无义不孝,怕道德上的谴责,陷入两难,不如立法让人有尊严的活,更让人有尊严的合法安乐死!... ...https://weibo.com/p/2313474344069072531893/wenda_home
4.爱医热点:作为医务人员,你怎么看待安乐死?爱医热点“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从与死亡搏斗的角度来讲医生就像是捍卫生命的战士!但是生命不止生与死,还有尊严与自由。如果不能有尊严地活着,一定要遭受痛苦才能维持生命,还不如痛快的离开! 作为医务人员,你怎么看待安乐死?你从医以来...https://m.iiyi.com/lt/thread-3476778-1.html
1.医微客你如何看待安乐死? 作者:医库调研 近几十年里,关于安乐死这种以无痛苦方式结束生命的方式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伦理性问题,介于道德与法律的边界。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可以安逸且有尊严地离去,但是从法律角度看,却存在很多问题与争议。 https://www.ewitkey.cn/cms/show-1947.html
2.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问: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实施安乐死的子女是属于无间罪吗?要求实施安乐死的人是在自杀吗? 现在社会上争议的很厉害。很多人都同意安乐死,因为这样病人可以尊严地死去。 答:1、佛教不提倡“安乐死”,但可以种种修法获得祛病安乐尊严地逝去。 2、人未死时,以任何方式结束他人生命,均属杀人;表面上的“安乐”,...https://www.ciensi.net/xuefowenda/2013/0321/1331.html
3.世界上有哪些支持安乐死的国家?你如何看待安乐死?你如何看待安乐死?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的死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世界上目前立法允许安乐死的地方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和美国的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和蒙大拿州等地。https://www.ohaoyun.com/post/6271.html
4.如何看待沙白选择安乐死飙血小公鸡 小儿内科医师 这种人不值得同情,不知天理,只享人欲 1 天前来自AndroidIP甘肃甘肃 收藏...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089371
5.深夜探讨如何看待“安乐死”?该全面普及吗?如何看待“安乐死”,这个话题非常的好!先赞一个 个人试着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1、从自然社会的角度去看,安乐死的确不符合自然社会规律,让人的正常生老病死的过程被打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生病不愿意接受治疗,或者是没有条件接受治疗,选择安乐死,那么医院和医生接收到的病人就会减少,对于医院和医生...https://m.xinli001.com/qa/answer-5517225
6.对安乐死有想法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安乐死在我国目前未被合法化,当产生这种想法时,应重视心理状态,寻求专业帮助,关注自身健康,增强生活信心,依靠亲友支持等。 1.重视心理状态:可能是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困境中,需要及时察觉并调整,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2.寻求专业帮助:可以联系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他们能提供有效的...https://m.familydoctor.com.cn/ask/q/9893118.html
7.佛教居然是这样看待“安乐死”的!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 佛教认为一般来说应该采取保护生命的做法,但是各个情形又不相同,所以必须分别地看待。在很多情况中,公式化的答案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知道处在昏迷或极大痛苦中的某个人将会转生到更为快乐的环境,那么我们由悲心出发可以考虑使用安乐死的方法。然而,由于我们大多不具备这种神通,所以施行安乐死...https://blog.csdn.net/whx051007122/article/details/6482839
8.25.关于死亡我们如何看待安乐死和抑郁自杀一个女孩因红斑狼疮饱受折磨,最终选择去国外寻求安乐死,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她的不治之症和在生死面前的选择让人深思:如果生命不可救治,是否有权选择安乐死?作为家人,又该如何面对这种选择?事件背后,包含了对自杀、伦理、自由和家庭责任的探讨,放弃救护和安乐死之间,到底哪种方式更能释放痛苦?抑郁自杀如何救...https://www.douban.com/podcast_episode/2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