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前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不够智能化。而在建筑领域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需求逐渐提高。这就需要我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找寻一条最为合适的发展道路,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电力设备有序运转。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内涵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将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等一系列电力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对电能产生问题和电能传输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分析。其中,自动化电气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其特点为: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强弱电结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指将电力理论作为基础、电力控制理论作为前提条件、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力开发和电力管理等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节约社会能源。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一)电气接地系统的应用
电气工程设计过程中,常见的电气接地系统为TN-S和TN-C-S。TN-S和TN-C-S在建筑设计领域应用的频率较高,实现中性线与保护线的分离是TN-S接地系统的最大优势。在整个电力系统变压器中,需要运用不导电的EP线、导电的中性线,并将两者相连,实现保障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现阶段,建筑工程和建筑设计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智能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相较于TN-S而言,TN-C-S的连接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在保护线与中性线之间设置一个界面,用户进入界面之后,需要自行设施TN-C密码。并依据用户需要分别设置TN-S系统、TN-C系统。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想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采用接地引线方式实现这一目的。
(二)检测系统的应用
(三)检修应用
(四)楼宇自动化
楼宇自动化控制中,所需的主要设备为计算机技术设备,采用计算机技术设备展开楼宇自动化控制。直接数字控制器被用作分散控制器,借助计算机实现主机屏幕的监控与管理。其主要手段为动画、曲线、数据库、各种专用控件等。楼宇自动化系统较为复杂、包含范围较广。比如既包括通风监控系统与照明系统,又包括空调监控系统和消防控制系统等。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之前,应分析各项机电设备信息,并将其分类,从而为实现集中化管理与监控,进而保障各项系统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进一步实现各个子系统的高效运行、促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需要科学合理计划各系统的造价、节省能源与管理费用,在保证各系统发挥功能与作用的同时提升智能楼宇管理与服务质量。
三、未来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和建筑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创设了良好的条件。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发展逐步向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逐渐提升,信息网络技术与建筑电子自动化技术的融合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既可以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又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电子自动化操控水平。同时,IT平台为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以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为基础,实现节约能源和节约造价成本的目的。进而促使未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在增加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收益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促使建筑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李灵耀.电气工程自动化在未来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及其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110.
[2]化鹏.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8):50-51.
[3]刘伟国.浅谈建筑设计领域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J].门窗,2014,(08):20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属于在电气工程应用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结合了多种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功能,可以实现电气系统的整体的自动化调节,还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测,非常有利于整体电气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为整体电气系统运行提供保障,维护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从电气自动化以及电气工程的概述入手,综合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最后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概述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4结语
[1]沈鉴.论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2):156-157.
[2]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9(09):136-137.
[3]董娜,李函霖.电气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5,11(07):103-104.
[4]侯碧菲.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潜在发展空间与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农业领域;交通领域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概述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2.1在电力系统及电力调配中的应用
2.2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2.3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2.4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2.4.1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电气化铁路主要是随着电力机车的出现逐渐演化而来,由于电力机车要比内燃机更具备运动能力,即使是在相同规模之下,电气化铁路的运输能力也会远高于非电气化铁路,成为了整个铁路行业发展的主流。另外,电气化铁路在高速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同样得到了大范围应用,这也为后续电气化铁路的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按照我国“十三五”规划要求,直到2020年,我国整体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5万公里,其中电气化效率能够达到了70%,届时,可以真正实现电气化铁路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等特点,实现铁路网络的有机完善。在成就“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之后,整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会变得更加稳固,服务范围也会扩大,城市高铁覆盖率也将会达到80%。
2.4.2发展电动汽车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增加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3.2应用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3.3节能设计更加优化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在节能和环保方面也实现了进一步优化,在做到环境保护的同时,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在一起。而在具体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使用过程中,应该以降低能耗、减少资源浪费为标准,实现成本的有效节约。例如,在供电系统发展过程中,变压器的选择应该保持绕阻阻值的最低标准,进而将相应的流量消耗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相应的变压器成本才能得到根本性降低。除此之外,在照明使用上,人们需要做好自然光的充分利用,进而实现照明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展示。通过一系列节能设计,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在生活中将会变的更加实用,与人们生活相贴近[5]。
1影响
电力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对于包括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生产。一直以来,电气工程都是工业的重要支撑。从二百多年前电力被发明开始,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进步,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当前,人们的生活娱乐和工作学习,已经离不开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极大的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快了工业生产的节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对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
2不足
3发展前景
通过独立的技术研发、系统网络的建立以及对接标准化的对接,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都相应的得以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着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社会的未来。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决定着工业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当中,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工业领域。将科技元素融入到电气工程当中,能够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开拓更多更广的应用领域,而不仅仅是在工业生产当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在电气工程当中也得到有效的应用。社会生产建设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电气工程在过去的百年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电气改变了世界,对于未来而言,电气工程还会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工程中,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为电气工程从设计到管理再到最终的服务等都实现了巨大的进步。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电气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这一基础上而实现发展的,因此,也将其称之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不论以何种称谓来定义,不可忽略的是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与活力。在电气工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中,能够依赖计算机等设备来实现信息的有效收集、处理与传输,进而在解决电气工程中一系列技术难题的基础上,为推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信息服务体系奠定技术基础。
1现代信息技术层次划分与电子工程中主要采用的信息技术
1.1信息技术层次的划分
1.2电气工程中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
目前主要采用的信息技术为:基于计算机基础上的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电气工程中一系列技术在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创新,主要为:
1.2.1输电技术
具体为超导储能系统、超导故障限流器以及大容量电缆,这一系列技术的创新都为电力系统实现可靠运行奠定了技术基础;
1.2.2高速磁悬浮列车
列车实现“飞行”是人类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大创举,而这一技术的实现是将磁悬浮与信息技术等进行综合;
1.2.3智能电网的构建
当前,在电气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国电力系统已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通过智能电网的构建能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2电气信息化技术具体发展现状的分析
2.1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
2.1.1管理信息系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电力工业管理上,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初步形成,各个电力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化网络的构建,实现了对各项管理业务信息的有效收集、处理与传输,进而通过信息的共享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2.1.2在水火电厂上的应用
主要是通过过程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自动化的监管系统、调节系统以及辅助控制系统的构建,进而融入信息化网络的构建中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提升水、火电厂以及变电所的综合效益。
2.1.3在电力通信上的应用
同样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相应的电力专用网络实现的构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于这一专用通信网络为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当前,以微波以及卫星等为媒介而组建成的通信网能够很好的解决电力系统调度问题,并以全国电网集中控制的模式推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2.2优化与仿真技术的应用现状
首先,在计算与仿真上。这一应用领域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相应的计算与仿真系统在电气工程领域得到了推广,从当前这一技术的应用现状看,在电力系统潮流设计、相应的电网规划、电网可靠性分析等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进入到七十年代以后,DTS的诞生将电网仿真模拟后呈现在计算机上,进而为调度员培训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在电机电器的设计上。随着CAD技术的诞生,整个机械工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将其应用于电机电器的设计上,能够在降低设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有效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之下,CAD技术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工程制图的细化,进而在满足电气工程领域不同需求的同时,相应的设计参数与结果转化等都实现了有效的优化与完善。最后,在火电工程设计上的应用。在火电工程中,主要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一功能来实现无图版设计,能够通过对集成化系统来实现反震立体三维模型的构建,进而为火电工程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首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体应用于系统的规划、实时监管与控制以及动态分析等上,从目前应用的现状看,在电力系统中,这一技术下较为先进的应用成果为:故障操作系统、调度管理系统、智能报警系统等,与此同时,在建设发电厂时建设位置的选择与电力系统日负荷调度系统也逐渐被应用在了电力系统之中。其次,电气设备的智能监控领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专家系统能够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自动监管,通过相应自动检测装置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设备故障等的自动检测。最后,电机控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推广,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电子控制领域中,这一技术被引入,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电机智能自动控制技术,进而有效攻克了电机控制上的技术难题,比如当前的电机PWM调速系统就是采用了这一先进技术。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领域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极大了推动了电气工程领域各项事业的发展。从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应用的现状看,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电子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将会实现进一步发展,进而为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陆延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电力工业信息化的新局面[J].中国电力,2010,30(04):3-6.
[2]刘秉清.浅述中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现状[J].科技风,2015,11:175.
[3]徐海,张宇,苏卫东.我国汽车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J].汽车工程师,2010,09:21-23.
[4]崔惠钦.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应用[J].施工技术,2008,11:109-114.
作者简介
苑少军(1981-),男,山东省泰安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西兴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