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单、双代号网络计划答疑合集,老师带你学懂难点!
问:老师您好,时标网络图法老师讲解的太乱了,总是学不会,而且还有很多种方法,能给个总结吗
答:学员您好,方法总结如下:
(一)按工作计算法
口诀:早时正向均取大,迟时逆向尽选小。
同点迟早差总差,自由时差定义找。
如第3天开始即是指第3天终了(下班)时刻开始,实际上是第4天上班时刻才开始;第5天完成即是指第5天终了(下班)时刻完成。
第n天,是指第n天末,第n+1天开始。
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
其他工作
确定计算工期
当无要求工期的限制时,计划工期=计算工期。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同点迟早差总差)
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注:有要求工期,总时差=要求工期-计算工期;无要求工期,总时差=0
【总结】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只要完成节点是关键节点,那么这项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是相等的,且不一定为零。总时差≥自由时差
(二)节点计算法
自由时差=后头-前头-D,总时差=后尾-前头-D
3、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关键工作的判定:
4、关键节点的特性
前提:计划工期=计算工期
①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均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
②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必然相等。
③当两个关键节点间有多项工作,且工作间的非关键节点无其他内向箭线和外向箭线时,则两个关键节点间各项工作的总时差均相等。除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外,其余工作的自由时差均为零。
【对比】二时标注法与节点法的区别
参数不同:
位置不同:
二时一一标工作。
节点一一标节点。
(三)标号法
标号法是一种快速寻求网络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的方法。
对网络计划中每一个节点进行标号,利用标号值确定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
1.网络计划起点节点的标号值为零。
2.其他节点的标号值需要计算;
3.当计算出节点的标号值后,应该用其标号值及其源节点对该节点进行双标号。
4.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就是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标号值。
5.关键线路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按源节点确定。
【总结】
波形线: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线路”波形线长度和最小值为总时差。
关键线路: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
最迟开始(LS)=最早开始(ES)+总时差(TF)
最迟完成(LF)=最早完成(EF)+总时差(TF)
真题练习一:工程进度计划实施中检查发现,某工作进度拖后5天,该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是6天和2天,则该工作实际进度偏差对总工期及后续工作的影响是()。
A.影响总工期,但不影响后续工作
B.不影响总工期,但影响后续工作
C.既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后续工作
D.影响总工期,也影响后续工作
真题练习二: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工作E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分别是()。
A.1和2
B.2和2
C.3和4
D.4和4
问:老师单代号网络计划太难了,如果考试遇到我估计写不出来...
答:同学你好,单代号网络计划是进度部分的难点,但总结好规律,做题依旧轻松。
网络计划起点节点=0
3.计算工期
5.工作自由时差FF
6.总时差TF
(1)终点节点的总时差,当计算工期=计划工期,其值为0。
A.1
B.2
C.3
D.4
问:老师这道题能帮我用六时标注法算一下总时差跟自由时差吗
答:考试分秒必争,如果仅求总时差与自由时差,可以采用快速方法。(双代号时标网络)
(一)关键路线和计算工期的确定
关键线路
自终点节点逆箭线方向朝起点节点逐次进行判定,从终点到起点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计算工期:应为终点节点与起点节点所在位置之差。
自由时差的计算
工作箭线中波形线部分在坐标轴上的水平投影长度。
【特例】当工作之后只紧接虚工作时,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为其紧接的虚箭线中波形线水平投影长度的最短者。
自由时差:本工作与紧后工作间波形线水平长度和的最小值。
总时差的计算
1.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
【技巧】计算波形线的长度和(考虑后续工作所以波形线)
补充:横道图比较法
指将项目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收集到的数据,经加工整理后直接用横道线平行绘于原计划的横道线处,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
特点:形象、直观地反映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情况。
分类: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一)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将检查收集到的实际进度数据经加工整理后按比例用涂黑的粗线标于计划进度的下方。
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图
【应用】对比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①涂黑的粗线右端落在检查日期左侧,表明实际进度拖后:
②涂黑的粗线右端落在检查日期右侧,表明实际进度超前:
③涂黑的粗线右端与检查日期重合,表明实际进度与计划一致。
(二)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重点】
用涂黑粗线表示工作实际进度,同时标出其对应时刻完成任务量的累计百分比,并将该百分比与其同时刻计划完成任务量的累计百分比相比较,判断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