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各类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指导和规范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把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范围,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2、分级标准有哪些?
群体性事件是指10人以上(含10人)共同实施违反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扰乱机关、单位正常办公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行为的聚集、群防事件。根据参与人数及违法行为不同,群体性事件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分级标准附后。
3、处置权限有哪些?
Ⅳ级群体性事件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处置,Ⅲ级、Ⅱ级、Ⅰ级群体性事件,分别由市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负责组织处置。
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属地管理为主,区域协作为辅;分级指挥应对,部门联动配合;注重政策策略,防止矛盾激化;果断妥善处置,迅速平息事态。
本预案适用于指导玉门市行政区划内的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4、组织机构与职责有哪些?
工作职责:负责配合Ⅳ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部门负责人、应急队伍参与处置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处置方案;做好现场人员防范部署,现场控制,尽快平息事态;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应急保障;部署做好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工作;及时组织会见群众代表,听取群众诉求,妥善化解矛盾;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达到Ⅲ级、Ⅱ级、Ⅰ级群体性事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2)信息研判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司法局、市信访办等组成。负责多层次、多渠道收集有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及时掌握引发事件的缘由、组织策划情况、事件态势、是否有敌对势力插手等信息,深入分析研判事件性质和可能发展的趋势,提出处置方案。
5、运行机制是什么?
市应急指挥部组织各成员单位做好现场处置工作,依据事件级别、规模,按照“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在综合分析情况后提出终止应急工作请示,报市应急指挥部同意后终止应急状态。
6、应急保障有哪些?
市应急指挥部要协调市应急管理局、市发改局、市民政局等部门提供应急保障,做好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工作,确保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市公安局要组建应急处突常备力量,配齐配强处突装备,组织开展训练演练,提高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
由市卫生健康局牵头,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保障队伍,为处置群体性事件做好医疗保障,
由市财政局牵头,负责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保障。
7、是否有预案演练??
市公安局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负责定期组织演练。市政府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指挥部成员单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组织室内和实地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和处置预案,提高快速反应、协同处置的能力与水平。
群体事件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重大矛盾纠纷不认真解决,致使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匿情不报或迟报、漏报、造成严重后果,及在事件处置中出现失职、渎职,甚至激化矛盾等问题的部门、单位,要严肃查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附?则
预案修订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9、附件解读
Ⅰ级群体性事件:1.1次参与人数5000人以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2.冲击、围攻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打、砸、抢、烧乡镇以上党政军机关的事件。3.参与人员对抗性特征突出,已发生大规模的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4.阻断铁路干线、国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交通,造成8小时以上停运;阻挠、妨碍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施工,造成24小时以上停工的事件。5.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伤,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6.校园内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等行为,引发不同地区连锁反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7.参与人数500人以上的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8.罪犯10人以上暴狱、越狱或者聚众劫狱的事件。9.出现跨省区市或跨行业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互动性连锁反应。10.其他视情况需要作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Ⅱ级群体性事件:1.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影响较大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市、课)等;人数不多但涉及面广和有可能进京的非法集会和集体上访事件。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群体性事件;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受伤的群体性事件。3.校园网上出现大范围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校内聚集规模迅速扩大并出现多校串联聚集趋势,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的群体性事件;因高校统一招生试题泄密引发的群体性事件。4.参与人数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的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5.涉及境内外宗教组织背景的大型非法宗教活动;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严重影响民族团结的群体性事件。6.因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原、水域等权属争议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发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7.已出现跨省区市或跨行业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事态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升级的群体性事件。8.其他视情况需要作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Ⅲ级群体性事件:1.参与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市、课)等。2.参与人数在50人以上的群体械斗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的群体械斗事件。3.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冲击党政机关、要害部门或堵塞国道、省道交通的事件。4.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堵塞支线铁路或200人以上堵塞专用铁路的事件。5.其他视情况需要作为较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Ⅳ级群体性事件:1.参与人数在50人以上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市、课)等事件。2.参与人数在10人以上的群体械斗事件。3.参与人数在10人以上冲击党政机关或要害部门或堵塞国道、省道交通的事件。4.参与人数在5人以上的赴京上访事件。5.其他视情况需要作为一般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