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与自我锤炼》一书由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詹玉荣根据自身成长经历著成。该书将女性自身特点与社会大环境相结合,结合自身体会,对女性参政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不仅对广大女性读者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而且对广大男性读者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书填补了关于女干部工作研究的空白。
【目录】
流水年华多锤炼(自序)
上篇女干部培养选拔篇
一、女性参政是全球女性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一)世界妇女大会是联合国推动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我国召开的基本情况
(三)世界各国的对策和研究此问题的意义
二、女干部选拔培养中的误区和难点
(一)陈腐观念、世俗偏见,影响女性人才的脱颖而出
1.“男尊女卑”、“强女不如弱男”等世俗偏见的影响
2.“男女授受不亲”陈腐观念的影响
3.“男主外女主内”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二)以选拔男干部的标准选拔女干部,影响女性人才优势的发挥
1.失去女性特点,女性佼佼者难以显现
2.引导女干部向男干部“看齐”,失去女干部特色
3.女干部威信难以建立,群体优势就难以发挥
三、女干部自身素质的优势和弱点
(一)女干部的优势和特点
1.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认真负责态度
2.政治原则性和组织纪律性较强
3.具有独特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方法
4.富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女干部的弱势
1.思维范围的狭隘性,处理问题的依附性
2.待人接物的怯懦性,社会交往的慎微性
3.困难面前的动摇性,遇到挫折的脆弱性
四、女性参政的潜在问题和原因
(一)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差
(二)女性在干部队伍中所占比例偏低
(三)女性参政的层次低、配角多、职务变动较慢
五、改革带来的考验和不正之风的影响
(一)改革带来的考验
(二)“拉票”造成的冲击
1.投票民主推荐中拉票者的类型
2.投票民主推荐中被拉票者的类型
3.谈话实名推荐中女干部得票少的情况分析
(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带来的影响
1.任人唯亲,搞选人上的小圈子
2.家长制作风,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3.违反《干部任用条例》,不按程序选人用人
4.拉关系、走门子,跑官要官
5.行贿受贿,买官卖官
6.弄虚作假,骗取官位甚至谋官害命
7.观念陈旧,标准不高
8.论资排辈,求全责备
9.嫉贤妒能,压制人才
10.用人“乱点鸳鸯谱”,不能“量体裁衣”
六、培养选拔女干部应采取的对策
(一)教育和引导女干部坚持“四自”、增强“两个意识”,提高参政水平
1.新形势下对女干部素质的要求
2.针对弱势加强对女干部教育
(二)加强培养和锻炼,着力提高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教育、培训,增长知识和能力
2.强化“两个意识”,发挥群体优势
3.注重实践锻炼,促其健康成长
(三)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广开选拔女干部的渠道
1.坚持广泛选拔,大胆使用女干部
2.认真执行政策,确保选拔任用女干部的质量
(四)加强领导,优化外部环境,保证女干部健康成长
1.加强领导,常抓不懈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五)改革考核办法和手段,狠刹不正之风,确保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形成良好的识人、用人导向
2.坚持“三个观点”,全面识别干部
3.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握好“三个辩证统一”
4.解决民主推荐及民主测评中拉票问题,避免干部考察失真失实
5.改革考核办法和手段,实行平时考察与任前考察相结合是解决干部考察失真失实问题的关键
6.完善干部考核的综合评价办法,使考核结果真实可靠
7.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杜绝不正之风,是解决干部考察失真失实问题的保证
下篇女干部自我锤炼篇
一、在学习研究、知行合一中锤炼
(一)充分认识学习研究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性
1.学习研究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精神的需要
2.学习研究是女干部提高从政能力、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3.学习研究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充分认识不学习研究的危害性,增强警觉性
1.忙于应酬、不勤读书,导致事务主义
2.学而不思、学用脱节,导致知行不一
3.追求享乐、不读好书,导致违法犯罪
(三)学习研究要认真规划选择,增强针对性
1.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
2.认真学习研究做好本职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
3.认真学习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承载人类文明成果的书籍
(四)学习研究要下苦功夫,增强实效性
1.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使学习研究不断深化
2.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使学习研究不断取得成果
3.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达到治学的三种境界
二、在自我修养、严格要求中锤炼
(一)在修养浩然正气中锤炼,培养公平正义精神
1.“养正气”是培养公平正义精神的基础
2.“正其身”是培养公平正义精神的保证
3.“树榜样”是培养公平正义精神的关键
(二)在提升精神境界中锤炼,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1.要提升精神境界,必须保持“三气”
2.要提升精神境界必须重视道德建设
3.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培养要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三)在宽阔气量胸襟中锤炼,培养虚怀若谷情怀
1.让则上下和睦,正能倒海排山
2.恩则涌泉相报,贵在以德报怨
3.义则荣辱与共,诚致合力向前
三、在履行职责、工作实践中锤炼
(一)发扬“三平”精神,在平凡、平常工作中锤炼
1.在平凡、平常工作中锤炼思想
2.在平凡、平常工作中锤炼能力
3.在平凡、平常工作中锤炼作风
(二)在顺境、逆境中锤炼
1.不放纵、不迷失,在顺境、逆境中磨炼意志
2.不骄傲、不气馁,在顺境、逆境中提振信心
3.不盲从、不放弃,在顺境、逆境中努力拼搏
(三)在事业和家庭一对矛盾体中锤炼
1.明确标准尽孝道,精忠报国看清廉
2.破除“得道”旧观念,亲朋支持不添乱
3.确立“两全”新概念,夫妻比翼同向前
后记
流水年华多锤炼
(自序)
第一件事,1990年4月,中央组织部和全国妇联在一些省市开展“全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情况”调研活动,河南省成立了调研组,我被选派为调研组长和调研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在中央组织部和全国妇联的总结评比中,河南省的调研报告获得一等奖。在完成调研任务的同时,也使我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对女干部培养选拔和自我锤炼问题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第二件事,1995年9月,我在担任河南省安阳市副市长时,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此次会议,可以说是群芳毕至,嘉宾如云,来自189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数万名妇女代表和与会者,汇聚在东方的古都,向世界展现一种充满希望的精神和渴望变革的决心。我作为河南妇女代表团厅级年轻女干部的代表参加大会,和姐妹们一起受到中国组委会嘉奖,深感荣幸,备受鞭策。
第三件事,2001年元月,我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申报课题“关于健全干部选拔制度工作研究”被批准立项并由我独立完成,其中“健全女干部选拔制度工作研究”,是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办公室2003年7月批准结项,对我的鼓舞鞭策极大。
以上三件事情,促使我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与自我锤炼问题开始较为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我为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参政取得的不断进步欢欣鼓舞过,也为出现的波折、挑战深深忧虑着,特别是置身于1995年盛况空前的世妇会时,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国妇女地位令世人羡慕的自豪,更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女干部培养选拔的高度重视和女干部自身努力锤炼的重要意义。近20年里,出于女性“群体意识”和责任感的驱使,我没有间断对此问题的思考,《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与自我锤炼》一书就是我学习和实践的探讨。
本书的上篇,主要是从研究女干部选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难点、女干部自身素质的优势和弱点、女性参政的潜在问题和原因出发,探索女干部培养选拔的途径。本书的下篇,提出了女干部如何自我锤炼问题,归纳为在学习研究、知行合一中锤炼,在自我修养、严格要求中锤炼,在履行职责、工作实践中锤炼……女干部培养选拔和自身锤炼是个大题目和系统工程,就女干部自身来说,要更看重自身的锤炼。人生宛如处在一个搏击的大海中,流水年华多锤炼,勤奋者乘风破浪,懒惰者随波逐流,要成功到达彼岸,就必须不断奋力向前、摔打锤炼。我认为,在这方面有几个问题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首先,女干部在领导岗位上必须经过锤炼,努力塑造健康高尚的人品和人格。管理心理学认为,领导者的心理品质是决定领导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心理品质包括诸多方面,而品德方面的心理品质,常常可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成为一种无形而又巨大的影响力。品格方面的心理品质包括宽容大度、谦虚谨慎、大公无私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内涵丰富、要求较高,特别是宽容大度,是女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和心理品格。然而在传统和世俗的观念中,“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往往用于形容女性,所谓头发长、见识短、气量小。要具有大海一般的胸襟和气魄,必须长期修养、磨炼和摔打。我喜欢观海,崇拜、敬畏大海!记不清有多少次:
不辞艰辛寻觅忙,
物我两忘观海洋,
系情流水明月照,
听涛赋词大海旁!
自己近期的词作《观海》和散文《学海》,真实记录了我观海和学海的心情:
调寄忆秦娥·观海二阕
(一)
大海阔,
愿者进入全拥没。
全拥没,
似听灵魂,
声声诉说。
洗净泥沙涤龌龊,
还物本色呈光泽。
呈光泽,
回归原本,
展示真我。
(二)
观海者,
浑然一体兴激越。
兴激越,
物我两忘,
思绪连波。
人生短暂莫蹉跎,
恰是云水滴海河。
滴海河,
豁达从容,
淡定自若。
学海
古今描写海的力量之大多为沧海洪涛、巨力逐澜,而我认为最应学习的是大海的“博大、辽阔、包容、深沉、宁静”。
它气势磅礡、正义凛然,荡涤着污泥浊水,正本清源;
它宽广包容、不弃垢弊,融入者洗净灵魂,展示真我;
它汹涌澎湃、时而宁静,经历着潮起潮落,依然深沉!
这就是海的品格魅力之所在。与它相比人为沧海一粟、云水一滴,渺小到微乎其微,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要学习大海的品格,塑造我们良好的人品、人格。要加强自身修养和锤炼,使自己具有大海般精神、大海般风范、大海般情怀!
要在修养浩然正气中锤炼,培养公平正义精神;
要在提升精神境界中锤炼,培养高尚道德风范;
要在宽阔气量胸襟中锤炼,培养虚怀若谷情怀!
从而修养和锤炼宏大、刚直、公正的浩然正气和凛然正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才能像大海那样,面对人生的惊涛骇浪、激流险滩、潮起潮落,始终如一做到豁达从容,淡定自若!
这些是女干部立世为人、干事创业最为重要的。
其三,女干部在领导岗位上必须经受锤炼,努力形成淡泊明志的目标追求和良好心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女干部正气修炼和养成的关键,要“吾日三省吾身”,活到老、修养到老、锤炼到老。既要保持旺盛斗志,胸怀大目标奋发进取,又要保持平常心。要斩断不切实际的奢望,诸如膨胀的权欲、钱欲、物欲等。要培养虚怀若谷的情怀,锤炼宽阔的气量胸襟,正确处理好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做到多信任、少猜疑,多理解、少挑剔,多坦诚、少戚戚,多谋事、少折腾。如何做到这些,我体会较深的是“六个六字诀”:
让则上下和睦,
正能倒海排山。
恩则涌泉相报,
贵在以德报怨。
义则荣辱与共,
诚致合力向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是心中无闲事,便是人间好时节。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过得坦荡淡然才轻松愉快,才能多谋事、少作秀、不折腾。笔者特以自己所作的《端午感怀》和《人生真好》结束此书的自序:
调寄忆秦娥·端午感怀
话离骚,
无欲超凡亦不躁。
亦不躁,
端阳来到,
喜上眉梢。
功名利禄烟云消,
一抹青叶今古包。
今古包,
黑白不淆,
粽香缭绕。
调寄忆秦娥·人生真好
时节好,
三省吾身静思考。
静思考,
恬淡虚无,
远离尘嚣。
返璞归真杂念少,
春夏秋冬都美好。
都美好,
心无闲事,
人生真好。
序
玉荣同志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岗位锻炼经历的女干部,从知青农场到工厂,从技术岗位到从事行政工作,从政府部门到党委部门,她都能够一直坚持学习、勤于思考、笔耕不辍。1990年4月,中组部和全国妇联在一些省市开展“全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情况”调研活动时,河南成立调研小组,选派她担任组长和调研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工作结束后,河南提交的调研报告在中组部和全国妇联的总结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01年,她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所申报课题“关于健全干部选拔制度工作研究”被批准立项并由她独立完成,其中“健全女干部选拔制度工作研究”是其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此次玉荣同志所著《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与自我锤炼》一书,是她多年思考、研究和实践的总结。她文风朴实、言辞通俗,娓娓道来,使人有愉快阅读之感。
我对玉荣同志所著《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与自我锤炼》一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为之作序,希望她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本文作者系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
党的干部人事制度,是指关于干部的选拔、使用、管理、培训、考核、检查、监督、离退休制度八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总结历史经验,强化了领导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的制度建设。2002年7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在1995年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基础上,经过7年施行重新修订颁布的,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完整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遏制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研究和探讨女干部培养选拔,离不开整个干部的培养选拔,更离不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要把握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去审视和探索此问题,搞清楚全球女性研究的热点及重点、我国培养选拔女干部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大千世界,由于有了男女才使得人类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地位十分重要。用诗人的眼光审视女人将更加美好和惬意。世界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意大利童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我国著名作家冰心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冰心:《关于女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一支伟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担负着人类繁衍的重要责任。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和妇女的切身利益,是关系人类发展的创造能力能否全面发挥、社会生产力能否充分解放的重要标志。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月4-15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18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专门机构、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5000多人与会(其中政府代表近6000人,非政府组织代表约5300人,采访大会的新闻记者约4000人),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的达31000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迄今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联合国会议,也是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约130个国家由部长以上高级官员率团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任团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中国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彭珮云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了中国执行《内罗毕战略》的成绩和提高妇女地位的主张及我国政府作出的承诺。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其次为:就业、保健与教育。会议审查和评价了《内罗毕战略》的执行情况,制定和通过了旨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如果各级决策进程没有妇女的积极参与,没有吸纳妇女的观点,就不可能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这就把女性参政摆上了较女性平等、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成为全球女性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提高妇女参政程度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法国通过的《平权法》和德国的《提高妇女地位法》规定,在具有同等资格、能力、业绩的条件下,优先考虑妇女,提高女性参政比例。为保障有相当数量的妇女在政党、议会、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有17个国家采取“比例代表制”即名额保障制度,在国家与地方议会机构中为妇女保留席位。不少北欧国家规定在议会中妇女名额为40%,英国规定在各级公务员中,妇女要占35%以上。在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收到的116份国家行动计划中,有许多国家提到准备设定指标和配额,以增加妇女当选或受命担任最高公职和政党内职务的机会。采取名额保障的方法,在国际上正成为促进妇女参政的大趋势。(江苏妇女网,2001年7月9日。)
胡锦涛同志2011年7月1日曾明确提出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选拔任用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就女干部整体来讲,应该属于这种老实人群体。妇女占全国人口半数,她们中间蕴藏着丰富的人才资源,认真对待并做好女性优秀干部的选拔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女干部队伍和各类女性人才,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她们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她们对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社会事务的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只有更加重视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弄清楚哪些是女干部选拔培养中的误区和难点、女干部自身素质的优势和弱点、女性参政的潜在问题和原因等,进一步增强培养选拔女性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将真正优秀的女性人才培养和选拔出来。对此,任重而道远。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旧中国灾难深重,妇女都被压迫在最底层。由此而形成的歧视妇女的陈腐观念、世俗偏见根深蒂固,至今仍然影响着女性的参政。
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从女孩子家庭教育、女青年结婚成家、女干部从政交往着手分析。在传统观念的作用下,家长对女孩限制多、放手少,不愿让她们外出,而让女孩担负的家务劳动较男孩多。女青年结婚成家后,多数男子要求自己的妻子是“贤妻良母”,而不愿让她们去从政、干事业、抛头露面,造成女性在外表现聪明才智的机会少。即使从政的女干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接人待物的怯懦性、社会交往的慎微性”。由于受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和“风流艳事杀人”的影响,使女领导干部在能力的施展,特别是社交能力的施展方面,总是心存余悸,总怕闲言碎语的干扰,常常小心处事,谨慎交往,这也阻碍了她们能力与智慧的施展。因此培养选拔女干部,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若想解决这些将会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必须要坚持长期认真做好对女性的解放思想和鼓励工作,这才是培养和选拔好女性干部的希望之所在,这一点,必须要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应当明确,男女干部是有差别的,就优劣势来说,各有千秋。女性与男性相比,有很多长处和优点。她们历来以观察敏锐、细致入微、情感细腻、办事认真而普遍为人们所赞誉,这也是女干部的特色所在。她们的这些优势和特点,不仅为她们干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对于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增强班子的活力和激发整体团队精神,起到了不易替代的较好作用,这些是已被许多典型例子证明了的,但是她们的优势却并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和接受。有的同志却把这些优势看成是感情脆弱、婆婆妈妈、优柔寡断。如果喜欢用男干部的眼光观察、审视、挑选女干部,一味以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女性,就会造成女性佼佼者的难以显现,选拔出的女干部就会失去女性个性特点,不被女干部所信服。
在领导岗位上,由于决策位置的磨炼,职业气氛的熏陶,不少女干部往往具备独立、坚强、干练、果断等“男性气质”。当然,这些对于威信的建立和局面的打开有一定好处。然而一些女干部却一味追求与男干部画等号,与女干部划界限。将那种办事“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男性气质”也学到了手,还以为这样很“洒脱”。殊不知,绝大多数人对男女干部“气质”、“风度”的评判并非一个标准,去过度追求男性的这种“潇洒”,实在是女性的悲哀。有的女干部到了领导岗位后却嫌女干部“事多”,不再为女性利益服务,因而也失去了她们的信任。
由于以男性干部标准选拔女干部,就她们的优势来说不及同岗位的男干部,又失去了女干部的风采。久而久之在领导岗位上发挥不出优势,群众威信不高,反过来社会又对选拔的女干部产生怀疑。特别是近几年来女干部因经济、生活作风问题而受到处理,已不是个别现象,除她们经不起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外,也与选拔女干部的误区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