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社团经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那么这个社团经历就是有价值的。
a.这个社团是一个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社团,活动多,影响力大
b.我们在社团中做到中层(部长)或以上的岗位,或者亲自参与过多次社团活动的组织
2.社团经历应该怎么写进简历
一封简历寥寥数字,而且很有可能只有10秒钟的“生命”,当然要挑最抓眼球的内容写。
什么内容最抓眼球?
当然是数字。
哪些数字抓人眼球:
a.规模:我所在的社团有多少人?我在社团中管理了多少人?
b.影响力:我参加(组织)了多少活动?这些活动总共有多少人参加?
c.地位:我的社团在学校同类社团中排第几位?我的社团在“优秀社团”评比中获得第几名?我的社团获得过“优秀社团”多少次?
有了数字,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后,还需要添加一些“干货”。那就是我在社团中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因为“水分”部分——也就是数字——已经在前文提到了,所以“干货”部分尽量多用动宾短语就行,不需要再加太多描述性的形容词了。诸如“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的语句尽量不要出现。
下面拿我自己的经历举两个例子:
a.两年内共开展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60场,受众超过1500人次。
b.2006年12月,牵头组织高耀洁医生在上海7所高校开展了9场演讲,负责活动的总策划和整体执行,获取XXX公司赞助1万元。活动受众逾2000人,《新民晚报》、《青年报》对活动做专题报道,《纽约时报》刊登演讲照片。
3.面试被问到社团经历时该怎么描述以获得面试官认同?
在面试过程中如何获得面试官的认同,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个人综合能力展示
在面试前,根据自己的社团经历,准备几个和上述能力有关的小故事,比如,作为新人,如何在初入社团时得到管理层的认可,继而被委以更重要的任务;在某场社团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如何总结得失,在下一次活动中改进计划;作为社团管理层,如何在社团的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更新社团的发展策略等等。
第二层次:社团经历与职位匹配度展示
比如,如果面试的是一个HR的岗位,可以在面试的说一下自己在管理社团时,是如何选择和激励社团新人的;如果面试的是一个Marketing的岗位,可以在面试的时候说一下在社团活动策划的过程中,想了哪些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如果面试的是一个PR岗位,可以说一下在社团活动申请的过程中,是如何与学校老师沟通,使活动成功获得批准的。
这样的描述会在面试的时候让面试官觉得我们对这个职位是有“sense”的,无疑会增加我们被录取的几率。一般情况下,能达到这两个层次就已经能在面试中拿到80分啦。最后说一下第三个层次。
第三层次:社团经历与企业文化匹配度展示
1.在社团中的职位晋升要写出来吗?还是只写做到的最高层的职位呢?(例如:部长-负责人还是只写负责人呢?)
只写最高层的职位就可以了。因为HR只会看最高职位。不过你可以把在做部长的时候做的事情一并放到简历中。
2.如果所在的社团很普通,怎么说才好呢?
想办法发掘自己社团的亮点,社团能源源不断地有会员加入,肯定有存在的价值和吸引力。
3.您好,请问我只是当了一年的干事,是不是这样的话就不用写入简历内了?
如果在社团中做了一年干事,并且没有很具体的工作内容的话,建议就不要写。如果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可以体现自己综合素质的话,还是可以写的。
P.S.大家写简历的时候可以试着站在HR的角度,如果一份简历只在我们手上停留20秒,你最希望看到哪些内容。
4.问题来了我们社团专业型不强,怎么描述?
5.学术社团干事,打杂,协助招新、举办日常活动(学术沙龙)囧~这种没啥好写吧?
6.我在实践部做过,可是学生会里总是说实践部就是搬桌子的,嘉宾哥哥这个应该怎么变成优势?
学生会怎么说是一回事,我们自己怎么看待我们的工作是才是最重要的。在写简历的时候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工作,把具体的工作写出来就好。记得一定要有数字,数字最直观。
7.如果不太清楚举办活动的场数,写60场左右,hr是否会觉得不够真实呢?
自己心里要想好依据。比如:一个学期20周,除去考试周和开学周,还剩15周,每周一场活动,就是15场。两年4个学期,就是60场。
8.我参与的学校活动比较杂也涉猎比较广,比如辩论队、广播站、营销大赛等,这些全部写上去会不会占幅太多?而且总感觉写着写着就要超幅了
这个要根据你应聘职位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写。如果应聘marketing的岗位,把营销大赛这件事情写精、写全就可以了。简历内容不要贪多,有针对性最重要。
9.表示我们这学生会有太多黑幕,因此很早就退出去了,其他社团没加几个,感觉实用性不强,那么如果被问到谈谈社团经历什么的,该怎么回答?
好问题。HR都喜欢阳光的人,所以即使不参加社团和学生会,也不要在HR面前说黑幕云云。如果实在没有社团经历,可以说说别的特长或者兴趣爱好
10.大二,现在是校社团副会长。有必要继续去当会长嘛。这个是不是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转变为简历里能写的东西?
这个是需要你自己权衡的,从求职的角度来讲,重要的当然是能转变为简历里能写的东西。但是你首先要在学业和社团活动之间做取舍
11.也就是说像社团经历,兼职之类的更多的都是在为更多地了解这个人而服务,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筛选条件,可以这样理解吗?
帮助HR了解你这个人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啊。如果我们写的社团经历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那HR可能直接就pass掉我们的简历了
社团经历就突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但是如果不是纯技术工种,一般工作中都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如果一点社团经历都不提,HR可能会认为我们不太善于与人沟通。所以我建议简历中还是要适当体现一点学生活动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