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预防双控系统hse系统解决方案

2015年1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15〕6号);

2016年1月6日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到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他强调:“必须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双重预防机制的提出,对于帮助企业管理生产安全,从根本上防止隐患发生,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的要求;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安委办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

2016年10月9日,又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

尤其是十四五期间,从法律层面讲以下三项文件更是从全国人大法律形式对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进行了明确和保障:《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计划》-2020年4月(2专题+9行业领域)

2020年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中的融合应用,增强工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加速安全生产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提升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

尤其是新《安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七条职责:

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备注:本方案“事故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内容)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近10年事故频发,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安全管理认识误区:忽视双机制与其他体系的联动性,认为双机制是“另搞一套”,单纯为了建设而另起炉灶,与已建立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脱节,导致实际运行困难。

3.企业安全管理认不清、想不到:双机制的建设“形式大于内容”,在运行双机制时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两者分离,未衔接关联。认为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可有可无,重点工作放到了隐患排查上,但隐患治理的状况混乱。

4.安全管理不落地:领导越来越重视安全,但有大多数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基层员工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各种检查。双机制变成了一个为迎接检查而建设的面子工程,没有在企业得到动态有效运行。

5.企业安全管理员工参与不足:将风险辨识评估任务直接分配到某个或几个部门,由部门的几名员工各自辨识本部门存在的风险,然后将风险辨识结果进行简单汇总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未体现全员参与,未做到全覆盖。

6.安全管理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未落实:风险在现场,重心在基层,但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不清楚,责任人未分级逐层传递,基层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很难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压力很难有效传递到执行层包括中层和基层管理层

7.企业安全管理数据实时动态监控缺乏:缺乏信息化系统的有力支撑,导致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形成了“信息孤岛和流程脱节”,在双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大数据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挖掘运用,使大多数的企业在双机制建设时显得捉襟见肘。

8.以处罚为主的事故管理不能解决本质安全,事故重复发生,无法推动持续改进;

9.管理观念的难以突破?观念停留在传统的“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预防!主要为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管理绩效难以提升!

二、双预防双控系统建设方案概述

(一)方案概述

寓图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是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政策要求,结合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和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云服务和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形成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以系统化的安全咨询方案为基础,针对行业人身安全风险、消防安全风险、设备安全风险、电气安全风险、公共环境安全风险等特点,与生产运营对接,精准解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地、安全生产风险实时监控和科学化决策等难题,有效推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动态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管理突破。

(二)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建设解决安全管理难题

1.解决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流程化,实时动态反馈安全管理数字化水平。双重预防机制案理念着眼于实用和全闭环的大安全,从智能化的分析评价、实时化的物联监控到专业化的安全智库,可以实现双重预防机制驾驶舱,三个库的建设及动态风险地图、隐患随机排查、隐患随手拍,并且手机端可以配置专家支持数据,随时对照标准和政策规章等。分析报表多维度展示(饼图、柱图等适合不同需要)。

2.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专业化、系统化:风险辨识更加全面、系统,形成了较为全面的HSE风险库,智能化的辨识、分析,有效降低了基层单位的工作负担。

3.风险管控:精准化、可量化:风险点明确、管控措施精准、管控结果动态和量化,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有了抓手。

4.隐患排查:全员化、系统化:全员参与、解决隐患认不清想不到。

5.隐患治理:流程化、可视化:隐患治理流程规范、环节透明、结果可验证和对比,形成全面的企业隐患库。

6.一张图:一级风险地图呈现集团下属各子公司整体风险状况(全国图),二级风险地图呈现生产场所各车间、区域的风险状况(公司图),三级风险地图是针对具体风险点的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的展示(属地图)厂级动态风险地图:企业风险分级四色分布图,三级动态展现风险管控结果,安全隐患实时提醒,风险管控状况及时预警。

7.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明晰化、网格化。直线责任-明晰化,解决的是“纵向到底的问题”;属地管理-网格化,与风险地图结合解决的是“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的问题”

三、双预防双控系统建设思路

(一)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建设策划:

1.以“事故发生全链条”为主线

2.以“风险分级管控”为核心:通过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科学分级实现对风险:

分级管理、动态预警

3.以“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为手段。

4.以“预防事故”为目的。

5.以“关键管理流程再造”作为长效机制保障。

6.以“管理层参与”为推动。

7.以“基层班组和关键岗位”为实施主体。

以“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建设”系统为互联网载体,将“风险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标准”通过APP推送到基层,让每个员工都有一双“专业的安全眼睛”对风险进行管控和隐患进行排查和上报,彻底解决“认不清、想不到”挑战,所有隐患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建设”系统自动闭环跟进,并对风险的管控状况进行实时预警,给管理层一双“眼睛”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对现场的风险管控状况和隐患排查治理状况实时动态掌握。

(二)双预防双控系统建设成果: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完善的企业安全风险清单;

4.完善的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标准;

5.安全检查标准;

6.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7.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8.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9.完善的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10.隐患排查和治理台账和数据库;

1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信息化系统;

12.静态和动态的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13.企业动态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四、双预防双控系统建设

(一)系统设计原则

1.系统设计原则(使用端需求层次管理)

1.1.公司领导层,辅助决策

1.2.公司管理层,安全过程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全要素,日常工作全面落地、自主动态监管。

1.3.基层员工操作层,安全信息化业务赋能基层

简单易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安全检查工具和隐患提报工具、安全巡检工具等。

2.业务系统设计原则

2.1.明细化的安全责任

通过流程控制和角色控制区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通过单据管理的方式保存和记录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人员业务操作情况,将业务环节的每个过程,每个责任人都记录备案,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到人的管理目的。

2.2.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2.3.移动化的业务管理

利用手机移动端,实现核心业务管理的移动应用,通过现场巡检、隐患上报、整改流程、专家支持、法律法规库等等,将核心业务过程与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对接起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的实时性和真实性

(二)系统架构图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系统适用标准:

本标准按照GT/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

系统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核心技术要求。

1.系统功能框架图:

系统综合展示层,集团应用层管理决策:包含集团的HSE方针、理念、政策支持、HSE驾驶舱、安全管理动态监管指标、动态风险地图指标,集团HSE知识库,集团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安全管理预警数据分析,集团通知公告,系统集成等关键指标

企业应用层HSE过程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后台系统管理层: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参数管理、工作流引擎、数据字典等

系统支撑与OA、MIS、MES、ERP、IoT系统对接

2.系统研发架构:

1)以J2EE企业级框架为基础,搭建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整体架构。

2)前端采用稳定高效的Nginx作为网关服务器。

3)分模块化构建相对独立的功能处理集。

4)数据库分布式部署,将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分离,减轻数据库压力,提供系统性能。

5)根据业务情况,还可进行数据的垂直和水平分割,进一步加大系统的承载能力。

3.系统集成架构:

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业务需要,建设并配备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等必要的应用支撑软件,以及监控化工中心场所、网络环境、服务器等主要硬件设备支撑环境。可以集成视频分析、人员定位、车辆识别、消防数据、安监、环保政府部门系统对接,对装置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位数据对接,气温、湿度、风速、风向数据对接,水量,排水量,COD,BOD,氮氧化数据对接,CO2,SO2,烟尘,粉尘数据对接,危废数据对接等

(三)应用场景

化工企业应用

建筑施工行业

机械制造行业

危化行业

电力行业

矿山行业

油气管道行业

危化仓储行业

油气田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

仓储物流行业

政府机构对化工园区、化工企业、两重大一重点企业应用

(四)部署方式

本地部署方式

云部署方式

(五)功能模块介绍

1.1.驾驶舱模块

集团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驾驶舱图例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题驾驶舱图例

1.2.风险管理模块

1.2.1风险辨识:

数据要求:企业风险清单和风险管控清单

系统功能:提供企业主动上报、作业人员现场使用移动终端采集进行在线填报、离线数据导入、数据预处理、数据评审、综合查询统计等功能

1.2.2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依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的通知》(应急〔2018〕19号)

分析方法:RAM、LEC、SCL、JHA、FMEA、HAZOP等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

风险维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生产单元差异,实时调整权值参数

1.2.3风险管控:

1.2.4风险四色图:

一级风险地图呈现集团下属全国各子公司整体风险状况,GIS地图显示;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区分布;“一张图”可视化展示;

二级公司风险地图呈现各公司生产场所各车间、区域的风险状况;

三级风险属地图是针对具体风险点的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的展示;

1.2.5风险预警:

系统功能:实现风险点的动态管控、风险分布密集度的分级管理、静态和移动风险点管理、风险点标识及动态预警等功能报警方式:需实现图文报警、报警点声光报警以及短信等多种报警方式

风险提示:可对风险升级预警,信息短信提示等

1.2.6两单信息:

功能实现:点击评估单元安全风险分区电子地图,自动弹出区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

风险清单内容:至少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

职责落实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责任主体,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

1.2.7三卡信息:

功能实现:点击区域地图自动弹出该区域的风险告知卡、应急卡、岗位告知卡,及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三卡中风险告知卡图例

1.2.8管控措施跟踪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风险管控措施动态跟踪功能,确保所有分级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1.2.9风险预警管理:

对安全生产固有风险分布图中相应区域进行定期复评预警,对安全生产动态风险分布图红色、橙色区不断的检查降低风险等级。

1.2.10关联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通过点击安全生产风险分布图,查看重大危险源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对接应急管理局管理系统。

注:系统数据流关联项

1.2.11查询统计:

统计报表:数据表、统计图、地图叠加显示等多维度查看,多种报表输出功能

1.3.隐患排查:隐患定期排查、隐患随机排查、隐患随手拍

实施隐患排查治理。主要包括隐患排查的计划管理、隐患标准管理数据库,以及关键工艺报警等隐患的辨识、排查、追溯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和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功能。

1.3.1提供基于管控措施的隐患排查形式,支持扫描现场区域二维码或NFC感应获取隐患排查表开展检查任务,

1.3.2隐患支持基于检查结果一键发起,隐患信息自动更新至风险区域,影响区域现有风险等级,实现风险动态管控。

1.3.3排查任务管理

基于管控任务自动按层级/专业生成隐患排查任务,支持任务临期提醒,通过短信、邮件、推送的形式提醒执行人

1.3.4隐患排查过程

可通过隐患排查结果自动发起隐患治理,同时支持手动发起隐患,支持手机拍照上传隐患照片

1.3.5NFC巡检

通过使用手机触碰NFC感应器获取检查表单,执行隐患排查任务,可与人员定位系统结合限定任务执行区域

1.3.6二维码巡检

可在线查询、调取的整改流程进度实时溯源,便于掌控隐患整改最新动态

1.3.8隐患随机排查:对某一经常性发生的作业活动(如高处作业等)和设备设施进行随机的检查,检查人员可通过移动端App中植入的随机检查表随时随地的进行排查工作。

1.4.隐患治理

1.4.1隐患治理管理

实时追踪整改进度、可在线查询、调取的整改流程进度实时溯源,便于掌控隐患整改最新动态

1.4.2管控措施修订

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管控措施不足可作为隐患发起,支持引用隐患数据,自动添加至风险数据中

1.4.3隐患数据统计

自动采集分析隐患数据,生成隐患统计分析报表,隐患状态影响单元区域风险等级

1.4.4APP隐患上报

通过APP端、拍照上传、实时定位功能随时上传隐患信息

隐患管理图例

1.4.5隐患自动发起

关联作业管理、变更管理、双控管理等其他模块,自动发起隐患治理

1.4.6隐患表单导出

支持隐患报表一键导出功能,可根据企业需求订制表单格式

1.4.7电子签章

电子签名、签章革新传统审批模式,实现真正的全电子化流程

1.4.8绩效考核自动化

隐患整改过程关联绩效考核,考核标准基于企业标准制度进行定制化

全流程可视化闭环管理,省去了大量的线下纸质表格和签字流程,大幅提升效率,不但留痕,更能提绩

1.5.风险地图

企业风险分级四色分布图,三级动态展现风险管控结果,安全隐患实时提醒,风险管控状况及时预警。

●固有风险地图:区域内生产设备设施的原始风险展示

●动态风险地图:“固有风险+作业许可”的风险展示

一级风险地图呈现集团下属各子公司整体风险状况(全国图)

二级风险地图呈现生产场所各车间、区域的风险状况(公司图)

三级风险地图是针对具体风险点的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的展示(属地图)

1.6.专家支持

1.7.法律法规库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集团公司文件的层级分类,收录了和业态结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企业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问题。

五、双预防双控系统建设对于企业价值

(一)尊法合规满足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围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过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内容,企业安全风险分区信息、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信息和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信息等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最终实现“0事故”目标,提升HSE管理绩效。

(三)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操作控制智能化、风险预警精准化、运维辅助远程化,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可预测、可管控水平。强化企业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动态优化、智能决策、联动处置、系统评估、全局协同能力。

(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模型,从企业的静态风险、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报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得到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值,并生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定量化展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安全管理从信息化到数据化发展,结构化数据验证安全管理水平。

六、系统建设实施

(一)实施周期

根据实施的模块数和实施范围综合评估,一般来说标准模块实施样板企业3-5个月

(二)实施策略

1.总体策略:培训为先、制度梳理、流程优化

2.制度策略:分析诊断、切合实际、重点把握

3.流程策略:分析诊断、流程梳理、流程优化

4.分步实施策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滚动推进

5.培训策略:培训骨干、以点带面、贯彻始终、造就人才

6.重点策略: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先通后精、逐步提高

7.客户全程参与策略:以一种互动的方式不断与客户沟通,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案既来自实施顾问,也来自客户本身;

(三)实施方法

3.1业务辅导:安全咨询专家带队,结合实际,全面梳理安全管理逻辑,每个模块业务逻辑规范,例如风险不清楚、风险管控标准难制定、培训矩阵如何建立等难题。

3.2IT专家实施: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安全咨询专家和IT专家全过程帮助企业规划项目目标,将系统功能落实到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真实有效提高生产安全。

3.3数据分析报告:专家每季度会结合安全与系统使用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帮助企业了解使用现状、找问题、给建议,提高系统的使用性。

(四)实施团队

4.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委员会;

4.2客户经理负责商务方面协调工作;

4.3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进度与协调工作;

4.4方案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审核;

4.5需求组负责项目需求调研分析;

4.6系统集成组负责本系统和客户各系统的集成工作;

4.7开发组负责Web与APP端的开发工作;

4.8测试组负责系统的测试工作;

4.9实施组负责系统的实施和知识转移工作。

(五)实施路径

5.1项目规划:组建项目团队、组建客户实施组织、项目管理机制建立、确定实施策略与计划、项目启动会。

5.2管理诊断:现状调研、问卷调查、理念中高层培训、需求分析、高层汇报。

5.3蓝图设计:标准产品培训、关键业务流程功能匹配、系统模拟环境建、客户化开发需求与设计、方案测试。

5.4系统实现:建立内部支持体系、生产环境搭建、静态数据导入、最终用户培训、系统上线检查、上线动员会、动态数据导入、系统上线运行。

4.5持续支持:运行支持及优化、系统应用效果评估、报告项目总结与收尾、项目验收、

七、系统建设客户案例

某大型央企油气管道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建设项目

以防爆PAD替代纸质版巡检表,更便于操作、更直观、更有利于细致的排查巡检要点。

定期短信提醒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巡检及各类周期性工作遗失与拖延。

减少了各级安全检查后续统计、录入的工作量。打破了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之间的信息孤岛,使隐患与风险进行了有效的关联,充分体现出了双重预防性管理的理念。

某上市民营化工厂双机制建设项目

彻底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分工不清,权责不明,安全责任考核不落地的问题。

属地安全责任划分更加明确,激励了全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热情。

统一了风险辨识的方法,彻底解决了使用风险辨识工具不明确,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开展风险辨识的问题。形成了标准化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标准。

将现场风险管控标准植入双机制信息化系统,有效推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将每项安全作业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转化为基层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习惯。

隐患管理建立闭环管理,形成隐患识别、报告的良好氛围。

实时动态的四色地图显示及风险管控状况预警,真正做到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成为当地“安全生产管理标杆企业”,政府主管部门推崇和企业学习的对象。

我们还提供以下安全管理系统:

我司安全管理数字化系统,成熟模块45个,可以根据客户具体行业定制安全系统解决方案。风险管理为核心,与事故预防为目标、以信息平台为载体、以数据为驱动力;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动态、实时、智能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简称SOA架构),系统功能以“服务”形式提供给不同的业务应用。方案包含:双重预防机制解决方案,化工安全管理系统,集团HSE信息化解决方案,安全物联网解决方案等众多方案,提升安全管理绩效,“数字化”助力公司战略发展。

THE END
1.兴伟学院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校有机统一,按照要求把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学校章程。 工作措施:修订补充学校章程中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参与决策机制和党务工作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内容要求;推进落实党组织与学校决策层、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健全完善党组织与学校董 (理)事会、监...https://www.xingwei.edu.cn/cn/schoolstolaw/details&id=1760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为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增强全员档案工作意识,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学会档案管理办法》(草案)。梳理近六年来学会的基本档案,纸质版共50余盒。 3. 服务决策层,秘书处工作规范化 ...http://www.csrme.com/Techservice/Content/show/id/3079.do
3.百年教育职业培训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章节资料考试资料D、决策支持系统(DSS) 7、【单选题】以下关于决策支持系统(DS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SS关注于解决方案通常被事先明确的问题 B、DSS使用来自于事务处理系统(TPS)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内部信息,也会使用外部信息 C、DSS服务于中层管理层,DSS系统使用者是运用复杂的分析技术和模型来分析数据 ...https://bnjyedu.cn/pc/news_xx-5423-.html
4.备考行测指导:行政管理知识点国家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2.包括几层意思 行政职能 a.实施主体:政府机构 b.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实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2)——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 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 御外、安内和建设公共设施 ...https://jl.huatu.com/2024/0528/2627456.html
5.企业经营分析的内容有哪些(如何梳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上))7、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针 8、企业服务理念和服务规范 9、 企业人才、质量、安全、廉政等理念 10、领导层、管理层及员工层的基本行为准则 11、企业的主打宣传用语即文化形象定位 2. 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层次 在《企业文化落地:路径、方法及标杆实践》一书中 作者分三层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36333-1.html
6.邦宝益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2、 科学的产品研发体系 公司历来重视玩具的研发设计,设置了由决策层、执行层两个层次组成的研 发机构,持续地进行研发投入,不断健全研发创新制度,对内完善产品研发部门 协作机制,对外加强校企合作等,建立了科学的研发体系。 ①公司内部完善产品研发综合机制,促进研发团队高效运作 1-1-33 广东邦宝益智玩具股份有限公司...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13000000943_26.shtml
1.层次结构级别层次结构级别通常称为组织层次结构或结构,概述了组织内的权力和决策层。 这种结构为沟通、授权和问责创造了清晰的路径。 层级决定了谁向谁报告、谁拥有决策权以及如何分配任务和责任。 了解组织层次结构的主要目标如下: 认可:认识到组织治理和运作中层级的重要性。 https://fourweekmba.com/zh-CN/%E7%AD%89%E7%BA%A7%E5%B1%82%E6%AC%A1/
2....两级经营”的实践探索国企改革一是企业决策与执行实施分离,将企业总部和二级单位管理层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企业战略考量,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和技术环境,更加有利于企业观大势、谋长远、管全局,更加有利于推动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和企业基础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三级单位定位清晰,职能单一,可以一企一策地在用工...http://gzw.xinyu.gov.cn/gzw/gqgg/2019-06/07/content_0429a5ace9b54ce1a9250be15ab7b2a8.shtml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22章组织通用治理②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第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主要平台和关键手段。 1.绩效计划的含义 绩效计划是组织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需要达成的工作绩效进行沟通后最终落实为正式的书面约定的过程。 2.绩效计划制订的原则 在制订绩效计划时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目标导向原则、价值驱动原则、全员参与原则、...https://blog.csdn.net/Luck_gun/article/details/137436640
4.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法人直管项目的经营管理需要,达到重点工程的网上过程监控和预警;(6)建设中建网上财务系统,逐步实现财务集中管理;(7)建立网络化管理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系统,为企业法人的管理决策提供快速、真实的数据资料;(8)建立代表中建风貌的国际网站,实现中建下属网站的标识标志规范化;(9)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实现...https://www.oh100.com/a/201703/503890.html
5.《数字时代—基于行业最佳实践的安全保护框架》核心思想解读以安全日常管理线上化、流程化、精细化,考核评价标准化、常态化为目标,构建安全管理体系,优化安全管理制度(总纲-规范-细则/指南-流程表单),健全安全管理组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加强安全人员管理(入职前-任职中-离岗后),逐级压实网络安全责任,强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安全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设计、采购、开发、实...https://www.dwcon.cn/post/1396
6.公司培训计划方案(15篇)1、管理处项目经理(决策层、管理层) 熟练掌握医院后勤管理服务系统知识和技能,重点是培养具备专业的宏观分析、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具有现代管理学、行为学的学科前沿知识,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具备独立、创新、进取、博爱的现代观念和人文品质。 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勤奋、踏实敬业,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1126083826_2100258.html
7.中盾观察银保监:银行内部问责层级总体偏低,存在“零问责”!(3)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日常运行负责 要点六:高管层日常内控履职 解读: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http://www.zhongdunlawyer.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2115
8.创新管理论文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对各级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安全教育比对一般生产员工和普通百姓更为重要。其安全教育重点,在方针政策、安全法规标准的教育以及重视人的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以及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的教育,除此之外,还在于培养安全管理能力的教育上。各级安全管理岗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https://www.unjs.com/lunwen/guanli/20221104131259_5864310.html
9.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D.建设项目 A B C D 2. 投资人或其代表从投资者的利益和项目目标出发的是 。 A.项目执行层管理 B.项目决策层管理 C.项目投资决策 D.项目融资建议书 A B C D 3. 通过项目评估的逻辑框架,能清楚地看出各种目标之间的 、制约条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A.有无关系 B.对比关系 C.逻辑关系 D.存在关系...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7&ex_Id=30427
10.2022医院管理方案范文(通用10篇)医院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建议,并配合院方展开一系列培训,从医院决策层、管理层、业务科主任到一线人员进行一系列培训,并对制度进行调整,使医院文化观念得以顺利地贯彻下去,尤其是员工的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必将明显提高。 我们可以根据医院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调查了解,结合市场环境、改革环境、医疗竞争的需要,策划医院文化价值观...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610955.html
11.优秀人才,5项基本素质所以,经常有一些业务能力很强,管理能力也不错的人,本来可以晋升到决策层,但老板压住了。 变革能力,就是在没有晋升为高层之间的预言能力。变革管的是老板,管的是同僚,管的是上级。即使你没有上升到这个位置,但也可以用一个管理变革的项目将大家统筹起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转化率,优化客户质量等等。 2.管理...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94717285&efid=qx0lAxmAC1g8iWDz-8DDFg&from=swan&scene=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