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英语:WinstonLeonardSpencerChurchill)
民族族群
出生地
出生日期
1874年11月30日
逝世日期
1965年1月24日
主要成就
主要作品
国籍
毕业院校
政党
职业
首相任期
1940年5月10日-1945年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1955年4月6日
早年经历
1881年的丘吉尔
丘吉尔是一个早产儿,由于父亲忙于政治而母亲又沉湎于交际之中,他在少年时代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只与保姆结下了深厚的亲情。[2]幼年时期的温斯顿被认为是一位天性愚钝的孩子,父母还曾一度把他视作“问题儿童”。[65]
共3张
青年时代的丘吉尔
丘吉尔的签名
初入政坛
共4张
20世纪初的丘吉尔
一战前后
1910年,丘吉尔出任内政大臣[13],当时年仅35岁。在内政部,他在监狱改革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当面对工人游行罢工时采取的毫不手软的态度而遭到指责,最著名的一次行动是发生在1911年1月他下令军警镇压罢工和游行活动,即“塞德奈街杀戮事件”。当警方得知有一伙东欧无政府主义者抢劫了一家珠宝店后,丘吉尔亲自到达现场指挥包围行动,调动了大炮、军队进行镇压。[17]
1916年5月,丘吉尔卸任皇家苏格兰毛瑟枪团第6营营长,并放弃了中校军衔,回到议会。[3]9月,达达尼尔海峡战事调查委员会成立,次年1月该委员会发表报告,将事件的主要原因归咎于首相阿斯奎斯和陆军大臣,而丘吉尔在事件中的责任被认为不是那么重大。这份报告的发表,为丘吉尔重新在政坛崛起提供了契机。[55]
1916年丘吉尔(第一排中间)在部队
1930年访问卓别林
此外他还访问美国,拜访美国各界人士和政治领袖。1931年12月,在丘吉尔的第二次美国之行中他遭遇车祸,内脏严重出血,不过幸好治愈得当,住院8天后就出院。[52]
自1929年离开政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前,丘吉尔始终处于“政治上的荒漠状态”。[42]
反对绥靖
战时首相
共5张
丘吉尔
1940年的丘吉尔
丘吉尔以与罗斯福良好的私人关系,帮助英国在最关键的时刻获得了美国大量的支援物资,希特勒决定无限期推延登陆计划,不列颠之战以英国的胜利告终。12月8日,英国的美元储备已经枯竭,45亿美元中的大部分已经用于订购所有美国愿意提供的武器军火。于是丘吉尔亲自写信给罗斯福,坦率地表明英国的资金短缺,但是依然希望美国能够帮助英国:“如果大不列颠在这场斗争的高潮中被夺去它全部可以销售的资产,使得我们用鲜血赢得了胜利,拯救了文明,替美国争取了充分装备以防不测后却一贫如洗,那在原则上是错误的。”罗斯福收到该信后,提出以“租赁”的形式将武器弹药支援英国。两个月后,租赁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在罗斯福12月30日的著名讲话中,称“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4]
共2张
战时的丘吉尔
1945年丘吉尔与乔治六世等王室成员在白金汉宫阳台
胜利与悲剧
丘吉尔中二战中后期参与的国际会议
1945年初,丘吉尔提出的政治纲领同英国人民的情绪背道而驰。而随着对德战争的胜利,大选问题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保守党为了利用丘吉尔在二战中赢得的政治资本,决定在同年7月举行议会选举。5月23日,丘吉尔正式辞职,乔治六世随即授命丘吉尔组织过渡政府,负责继续处理日常政务。英国大选时,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正在举行波茨坦会议,为使丘吉尔能够回国听取选举结果,会议决定暂停几天。信心满满的丘吉尔安排在选举揭晓那一天在伦敦家里举行小型宴会,以庆祝保守党的胜利。保守党总部乐观地预测保守党至少能获得56%的多数票,丘吉尔也相信自己必定会以英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的身份重返波茨坦。结果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丘吉尔本人虽然当选议员,但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而工党在艾德礼的带领下却赢得393席,得以组阁。当丘吉尔得知失败的结果后,坐在那里呆若木鸡。[13][16][42][68]
开启铁幕
铁幕演说
再登辉煌
1954年11月,丘吉尔与妻子在一起
1956年,丘吉尔的长篇历史著作《英语国家史略》出版。[66]
1959年,丘吉尔又在下院选举中获胜,连任一届。[61]11月,继承了“下院之父”的称号。[23][68]
因病逝世
晚年的丘吉尔,对于自己终生为之效力的事业仍然念念不忘。1963年4月9日,在接受美国“荣誉公民”的称号时,他发表书面讲话说“我不同意那种认为英国和英联邦现在应在世界上扮演默然听命和次要角色的见解。”“谁也别想永远低估我们的精力、潜力和恒久不衰的力量。”可是,大英帝国的没落却是无可挽回的。丘吉尔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承认“我曾取得过很多成就,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13]
丘吉尔之墓
丘吉尔的一位战时秘书在回忆他的最后历程时,充满感情地写道:
我从火车车窗向外望去,两个孤零零的身影生动地向我展示了丘吉尔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地位:第一个人身穿王家空军的旧制服,站在房顶的平台上立正敬礼;另一位普通的农民站在离路轨几百码远的田野里,他停下了手中的农活,脱帽肃立,低头默哀。[68]
最终,丘吉尔长眠于出生地布伦海姆官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公墓中,与父母亲葬在一起。[54][68]
坚持抗争
丘吉尔铜像
外交方针
“三环外交”对战后英国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平时期的丘吉尔政府沿着这条外交策略展开外交活动,试图以此来挽救英国的衰落,保住其原有的大国地位。纵观保守党政府的外交活动,其外交政策虽然未能阻止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的国家利益。[5]
文学思想
丘吉尔的创作具有明显的纪实色彩和自传色彩,他的风格雄浑、粗犷、坦荡、热诚,“他对近代人心目中作家少不了的细腻美十分陌生”。他非常善于描绘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十分善于真实而又生动地刻画历史人物,在发表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时,丘吉尔往往“不戴面具,没有分裂的迹象,没有复杂如迷的本质”。他的演说美丽动人,响亮精采,富于超凡的热情和鼓动精神,能使绝望中的人们振奋,颓废中的人们昂扬。凭借卓越的才华,丘吉尔使20世纪英国的演说文体走向了登峰造极。[65]
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中译版
史学思想
英国
②丘吉尔的语言是因其自身需要而发明出来的一种表达手段。它有一种大胆、厚重、顾为统一、易于辩识的节奏,使它像所有独特的风格一样,容易为人(包括他自己)所戏仿。[20]
③丘吉尔是日渐减少的真正笃信一种明确的世界秩序者之一:对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渴望赋予这样一种世界秩序以生命和力量。[20]
外国
瑞典文学院院士利列斯特兰德在颁奖仪式上高度评价丘吉尔的文学成就:“过去曾有几位首相、外长,甚至还有两位美国总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如今又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英语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奇妙而灵活的手段,温斯顿·丘吉尔爵士是一位举世公认的英语大师。他的纪念碑式的传记作品早已成为经典,他的有关当代历史的著作流泻出博大精深的学识,文体明晰,且不失幽默和大气。然而对于温斯顿爵士而言,英语还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工具,他的部分职责就是仰仗英语而完成的。在黑暗的岁月里,他的言语和与之相应的行动激起了全世界千百万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68]利列斯特兰德还借用丘吉尔著作中的一句话来描述丘吉尔本人:“在人类冲突的领域里,以前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如此众多的人都应该深深地感激一个人。”[62]
中国历史学者张利华:“丘吉尔一生活跃于英国政治舞台。成为英国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和政治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勇敢地承担起领导英国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重任。并且致力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丘吉尔一生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反对社会主义,仇视民族解放运动。竭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大英帝国’的利益,成为英国大资产阶级的忠实代言人。”[66]
个人名言
历史对我不错,因为都是我写的。[37]
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那样易受攻击,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那样善于回敬掠夺者。我们的宏伟首都,世界最大的攻击目标,就像一头捆缚着的肥大而珍贵的母牛引诱着猛兽。我们现在的处境是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也是现在其他国家没有遇到过的。[41]
即便伦敦化为灰烬,也比沦为德国奴隶强多少倍!不管付出多大牺牲,不管道路如何艰难,我们一定要战斗下去!胜利一定会到来![41]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43]
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60]
人经常被真相困扰,但是大多数人装作没看见就走了。[60]
我本人是个乐观主义者,因为做别的貌似没什么用。[60]
我们靠赚钱生存。我们靠给予生活。[60]
无限的努力是打开潜能的关键———而不是实力与头脑。[60]
我欠酒多,酒欠我少。[60]
我们是没说出的话的主人。我们是说出的话的努力。[60]
悲观主义者从每个机遇中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从每个困难中看到机遇。[60]
就我个人而言,我总是做好学习的准备,虽然我不总是喜欢被人教育。[60]
说“我尽力了”,没有用。你要在必须做的事情上成功。[60]
我喜欢猪。狗总是仰视我们,而猫瞧不起我们。只有猪对我们平等对待。[60]
真正的才华体现在对未知、危险和矛盾的信息的判断之中。[60]
站起来说话需要勇气。坐下倾听同样需要。[60]
成功就是不断失败,而不丧失热情。[60]
我们靠获得的东西生存。但我们靠给予的东西生活。[60]
习惯与爱好
“胜利”手势
丘吉尔的“胜利”手势
优素福·卡什《愤怒的丘吉尔》
长寿诀窍
创新意识
丘吉尔早年曾经在脑海中勾画着制造一种新型陆军机车,这与后来试验成功的坦克不谋而合,加之丘吉尔在军需大臣任内推动了坦克的大规模生产,因此他有“坦克之父”的称呼。此外,丘吉尔还喜欢飞行,可惜他缺乏空间感,在一次训练中,飞行出了事故,他本人虽然幸免于难,但是他的教官却伤势严重。[41]
恩爱夫妻
1908年,丘吉尔同克莱门汀结婚。婚后,正如他后来所写的,他们“一直生活得很美满”。婚姻美满并不意味着永远没有烦恼。克莱门汀是丘吉尔最得力的支持者,党派观念极强。但是她不赞成把政治作为一种职业,也看不惯她丈夫的许多政界朋友和亲密伙伴。由于丘吉尔不能放弃他的政治生涯,因此两人不得不达成谅解。他们常常分居生活,他办公事,她到法国或在伦敦的乡间别墅度假。丘吉尔从未对其他妇女表示任何兴趣。他们经常通信,信也写得很长。这些书信充分反映了夫妻间的忠贞爱情与信任。[46]
一次宴会上,丘吉尔和克莱门汀面对面坐着。丘吉尔的一只手在桌子上来回移动,两个手指头向着克莱门汀的方向弯曲。旁人对此十分好奇,就问克莱门汀:“您丈夫为何这样若有所思地看着您?他弯曲着手指,来回移动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很简单,”克莱门汀回答,“离家前我俩发生了小小的争吵,现在他正在承认那是他的过错,那两个弯曲的手指表示他正跪着双膝向我道歉呢!”丘吉尔听罢,立即停下手中刀叉,还以颜色说∶“这正是我对你的要求。”尽管二人有时会闹些不愉快,但丘吉尔对妻子仍是一往情深,他说∶“她是我人生的伴侣,生活的支柱,没有她我就不会成功。[22]
丘吉尔夫妇(右前一、二)一同出席外事活动
风趣幽默
中文互联网流传着许多关于丘吉尔的趣事,今选取部分展示。
以牙还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美国出生的女权主义者南希·阿斯特到布伦海姆宫拜访了丘吉尔,受到丘吉尔的热情地接待。在交谈中,阿斯特大谈特谈妇女权力,问题,并悬切希望丘吉尔能帮助她成为第一位进人众议院的女议员。丘吉尔嘲笑了她的这一念头,也不同意她的一些观点,这使这位夫人大为恼火。她对丘吉尔说:“温斯顿,如果我是你的妻子,就会往你咖啡杯里放毒药!”丘吉尔温柔地接着说:“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喝下去!”[21]
萧伯纳为庆贺自己一新剧本的演出,特发电报邀请丘吉尔看戏:“今特为阁下预留戏票数张,敬请光临指教。并欢迎你带友人来,如果你还有朋友的话。”丘吉尔立即复电:“本人因故不能参加首场公演,拟参加第二场公演。如果你的剧本能公演两场的话。”[44]
在一次访美期间,丘吉尔应邀去一家供应冷烤鸡的简易餐厅进餐。在要取第二份烤鸡时,丘吉尔很有礼貌地对女主人说∶“我可以来点儿鸡胸脯的肉吗”“丘吉尔先生,”女主人温柔地告诉他,“我们不说‘胸脯’,习惯称它为‘白肉’,把烧不白的鸡腿肉称为‘黑肉’。”丘吉尔为自己的言辞不当表示了歉意,可心里却认为这是咬文嚼字。第二天,这位女主人收到了一朵丘吉尔派人送来的漂亮的兰花,兰花上附有一张卡片,上写∶“如果你愿把它别在你的‘白肉’上,我将感到莫大的荣耀——丘吉尔。”[21]
在丘吉尔75岁生日的茶话会上,一名年轻的记者对丘吉尔说∶“首相先生,我真希望明年还能来祝贺您的生日。”丘吉尔拍拍记者的肩膀说∶“记者先生,你这么年轻,身体又这么壮,应该是没问题的。”[21]
自嘲解围
俏皮举止
一次丘吉尔访问美国,罗斯福总统邀请他住在白宫,下榻在林肯卧室。罗斯福说:“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以后你就可以说你在林肯的床上睡过觉了。”就寝半小时后,白宫管家惊奇地发现,丘吉尔身着一件老式睡衣,拎着手提箱,踮着脚尖,贼一样地从林肯卧室里溜出来。事后,丘吉尔向管家嘟哝:“什么有历史意义的床,叫它见鬼去吧。丘吉尔不能在一张不舒服的床上度过一夜。”[45]
罗斯福和丘吉尔
二战期间,一次,丘吉尔来到白宫,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当他正在白宫的浴室里光着身子踱步时,有人敲浴室的门。“进来吧,进来吧。”他大声喊道。门一打开,出现在门口的是罗斯福。他看到丘吉尔一丝不挂,便转身想退出去。“进来吧,总统先生,”丘吉尔伸出双臂,大声呼喊:“大不列颠的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对美国的总统隐瞒的。”两人一阵大笑。英国从美国得到了全面的军事援助。[44]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曼克罗夫特勋爵在英国陆军部供职。每当丘吉尔外出巡视时,曼克罗夫特就去首相官邸,在丘吉尔专用的大地图上标出近阶段的作战形势,以便丘吉尔回来后,一看地图,就对局势一目了然。一天,曼克罗夫特按惯例把地图放在内阁会议室的地板上,用彩色粉笔在上面标记。他把帽子朝天搁在了身旁。这时,丘吉尔回来了。他见有人趴在地上全神贯注地在标注地图,旁边还有一个底朝天的帽子,于是便不声不响地摸出两个便士,扔进了曼克罗夫特的帽子里。[21]
德军占领荷兰期间,荷兰流亡政府在美国设立了总部。德克·扬·德·吉尔总理没怎么出过国,也几乎不会讲英语。在第一次会晤丘吉尔时,一见面,吉尔伸出手,向他的英国盟友友好地说了声“再见”。“先生,”丘吉尔这样作答,“我希望所有的政治会议都这样简短扼要。”[21]
论政治家
一天,有人问丘吉尔,做个政治家要有什么条件。丘吉尔回答说:“政治家要能预言明日、下月、来年及将来发生的一些事情。”那个人又问:“假如到时候预言的事情未实现,那怎么办?”丘吉尔说:“那就要再说出一个理由来。”[21]
“敬佩”墨索里尼
和狗看电影
丘吉尔有一只心爱的卷毛狗,名叫鲁弗斯。一天晚上,在首相的乡间别墅里放映电影《雾都孤儿》,鲁弗斯像往日一样,在它主人的膝盖上占据了一个最好的位置。:当影片放到比尔·赛克斯为了摆脱警察的追踪,准备淹死他的狗时,丘吉尔用手捂住了鲁弗斯的双眼并说∶“亲爱的,现在不许看了,等会儿我会告诉你后来发生的事。”[21]
丘吉尔与爱犬
当众做“贼”
在一次招待高官显贵的宴会上,礼宾司的一名官员走到丘吉尔身旁,对他耳语说,他看见某先生把一只银制的盐缸塞进了自己的口袋。听了这话,丘吉尔当下将一只银制的胡椒粉缸塞进了口袋,好像无人看见一样。宴会结束时,丘吉尔悄悄走到那位拿了盐缸的先生旁边,轻声对他说∶“亲爱的,我们都被别人看见了。哎,最好还是放回去吧,你说呢?”[21]
鼓励蒙哥马利
获奖始末
典礼后,克莱门汀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宴会上朗读丈夫的答谢词,说:“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心目中是意外的殊荣,很遗憾我职责在身,不能亲自来斯德哥尔摩,从你们敬爱的国王陛下手中领奖。你们容许我将此任务托付给吾妻,我感激不尽。我有幸列名的案卷代表20世纪世界文学的种种杰出成就。瑞典学会的判断是整个文明世界公认为无私、可信又诚恳的。诸位决定将我收录在内,我引以为荣,也承认有点害怕。但愿你们没有错。我觉得你我双方都冒着相当的危险,我觉得自己不配得奖。不过诸位若不担心,我也不再存疑。”丘吉尔写的演讲词再一次表现了他的特殊才华,当克莱门汀读毕,全场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62]
丧女之痛
丘吉尔晚年为子女忧心,饱受伤心之痛。大女儿戴安娜两次婚嫁,丈夫都是势利的酒色之徒,好胜的戴安娜痛苦不堪,精神状况令人担忧。独子伦道夫虽经丘吉尔多次提携和栽培,但终日仍沉溺于酒色,丑闻不断,频频给他制造麻烦,气得丘吉尔多次发病。二女儿莎拉的多次婚嫁也宣告失败,第二任丈夫安东尼在1957年自杀,给了她沉重一击,她精神崩溃,整天借酒消愁,甚至好几次被控告“酗酒和骚乱”而进法院。小女儿玛丽决定下嫁平民,所幸生活安稳。[60]
丘吉尔努力说服成家后的孩子们和自己住在一起,周末带全家人一起出游,尽最大能力照顾他的儿女和他的孙子。他为两个女儿的精神状况提心吊胆,终日忧心忡忡。当丘吉尔终于迷上了“缪斯的绘画”时,他身边的人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英国人一直担心晚年的丘吉尔会因为儿女的不幸而一蹶不振。丘吉尔的小女儿玛丽曾经写道:“只有沉浸在绘画中时,父亲才有勇气直面风暴,排遣心中的郁闷。”可是,不到一年,可怜的他还是受到了致命的一击。戴安娜终于精神失常,在1963年10月吞服了大量安眠药自杀。丘吉尔为此伤心不已,在两年后去世。[60]
最好的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与丘吉尔
冷落蒋介石
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前排从左至右)
其实,丘吉尔不止冷落蒋介石,他还想谋杀蒋介石。他曾召集英军参谋长伊斯梅上将、陆军情报部长卡尔格特中将等人开秘密会议,并指定英国驻华大使馆陆军副武官查尔斯上校全权负责、相机行事。不过,该计划对英国外交部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则严加保密。[7]
丘吉尔等人想收拾掉蒋介石,是因为他们想保住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二战中,英国一方面参加对日战争,一方面又对拥有庞大陆军的盟国——中国抱有强烈的戒心,唯恐中国扩展影响,以后称雄亚洲。英国还想染指中国领土西藏,一心想策动藏人独立,摆脱国民党中央政府,好从中牟利。另外,蒋介石为团结印度人民抗日,多次公开催促英国让印度独立。大半年前,宋美龄成功地出访了美国,却不去英国。她以“身体欠佳”为借口,谢绝了英国的邀请。这使丘吉尔相当恼火。[7]
头衔、职务
丘吉尔二度当选时代年度人物
1953年,凭《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也是到2023年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64]。获奖评语:“因为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16]瑞典文学院还在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严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62]
1963年4月9日[61],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授予丘吉尔“美利坚合众国荣誉公民”称号,由丘吉尔的儿子和孙子到美国代为出席颁赠仪式。由此,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位正式获得此殊荣的外国人(至2023年为止仅有7人)。[12]
奖章、勋章
收起
甘地与丘吉尔
当甘地开始进行绝食时,丘吉尔一心等着他死去。在那期间他两次迫不及待地问当地官员:“那人到底死了没有?”最终他同意释放甘地,是因为他派去的医生说,甘地已经非常衰弱,马上就会死亡,最好让他死在监狱外面。但是甘地最后挺了过来,丘吉尔气坏了。在他获释后两个月,丘吉尔还在追问:“他怎么就没死呢?”[8]丘吉尔还说过:“应该把他捆住手脚放在德里城门,然后让总督骑大象踩他。”[9]
无情对待弱小民族
1943年饥荒肆虐时,印度殖民地的英国官员曾请求时任首相丘吉尔援助,但丘吉尔却称这是他们活该,谁让他们“像兔子一样生一大群孩子。”丘吉尔还表示饥荒可以“轻松地”控制人口。[9]
丘吉尔坚决支持在战区使用毒气。1937年秋,他在议会讲话时说:“我不懂使用毒气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强烈赞成使用毒气来消灭未开化的部落。”[9]
在1937年的著作《我们时代的伟人》(一部25篇有关当代名人的文集)中,丘吉尔写道:“如果我们国家被打败,我希望胜者能够令人钦佩,让我们重拾勇气,并带领我们回到原有的国际地位。”[9]
墓葬
丘吉尔逝世后,被葬于出生地英国布伦海姆宫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公墓中。[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