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石头城又称“鬼脸城”,是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于公元211年将首府由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利用清凉山的天然石壁建立的军事要塞。1990年,南京市在石头城的旧址上兴建了石头城公园。
景点介绍:郑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现在的郑和墓是1985年在原墓址按伊斯兰教风俗改建的。墓为长方形,墓盖下部雕饰祥云草叶莲花座,瓦梁状的墓顶雕有阿拉伯文“安拉伟大”之字。
墓下石阶共4级28层,每级7层象征郑和7下西洋,历时28年。距墓地50米处,尚有一块青石碑座,是惟一的明代遗物,体制硕大,半陷泥中,碑身已无存。墓道人口处,建一座仿明代风格的厅室建筑,为郑和纪念室,里面陈列有郑和画像及郑和的《航海图》等有关文物。
景点介绍: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景点介绍: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孔子自古被人们尊称“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景_元年(公元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之后,于1937年遭侵华的日军焚烧而严重损毁。
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拨专款,历经数年精心维修和复建。如今的.夫子庙已焕然一新,再展辉煌。被誉为秦淮名胜,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1991年被国家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景点介绍:玄武湖为古都南京国家级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区,名胜古迹荟萃。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郭璞、李白、王安石、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至今尚有遗迹与诗篇。玄武湖景区总面积472公顷,其中湖面积368公顷,陆地面积104公顷。湖中分布着各具特色的五块绿洲,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
景点介绍: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马冢、甘露井、曦园、怡苑、梅岗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
如今,这里有气势雄伟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尔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
景点介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场地及“万人坑”遗址之上。1985年8月正式建成开放,后经两次扩建,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9800平方米。
新馆于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分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4个功能性区域,是一座纪念性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都有哪些既免费有好玩的旅游景点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吧!最后我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旅行要提前做好准备,旅行中一旦发生意外,不要手足无措,每位旅客出门前要检查好证件是否带齐全。祝您有个愉快的旅行。
南京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在此我为大家介绍南京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吧!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到达中山陵顶需要爬长长的台阶,每过一段台阶会有一块平台以便歇脚。这里有一个设计上的视觉手法,使你自下而上看时,只见台阶不见平台,自上而下看时,只见平台不见台阶,你不妨留心一观。在第五个平台上有两个大鼎,其中一个鼎壁上还留有日军侵华时造成的炮弹孔。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位于钟山脚下,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与嘉兴南湖、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分为五块绿洲,荟萃了许多的名胜古迹,现在是南京最大的文化休闲公园。
从南京火车站出来,南面就是环湖路,你可以环湖漫步,欣赏玄武湖的景色。若是夏天来到这里,可以看到大片荷花盛开,水面一片碧绿,尤为迷人。湖的南岸有一段明城墙(即明城垣史博物馆所在的城墙),在此观湖也别有一番风味。
南京总统府不仅是民国政府的中央所在地,之前还是太平天国的天王府、两江总督衙门,而康熙、乾隆下江南时也曾以此为行宫。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是在这里就任临时大总统。如今总统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
这是一座中西结合的院落,既有设计精细的西式办公楼、高耸的圆柱、深邃的回廊,又有清幽雅致的中式园林。目前总统府分为中、西、东3个参观区域,分布着一系列的史料展馆和复原陈列,还有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人物蜡像。你可以先沿着中轴线依次游览中区,再从尾端进入西区或东区。
明孝陵在钟山风景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陵墓宏伟壮观,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也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寝的形制,历经600多年的沧桑,现存的仅为陵园的最后部分。
墓区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朱元璋葬地。神道是从下马坊至明孝陵正门,长达2400米,曲折幽深,一改中国传统帝陵神道笔直的格局。神道又分为石象路与翁仲路两段,两边的石雕是一大亮点,分别立有高大的石兽12对和文臣、武将各2对。石雕由整块石料雕凿而成,造型简朴、图案清晰、工艺精湛。每到秋季,这里的银杏和红枫也是一景,吸引着大批热爱摄影的游客。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指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河一带,包括两岸的街巷、民居及附近的古迹、风景点等。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吟诗,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便是说的这里。
这一带自古以来都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也是众多游客来到南京的必玩之处。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古都南京的历史建筑,还能吃到最地道的秦淮风味名点小吃。深入到街巷中或是泛舟秦淮河,从不同视角感受河畔风土人情。夜晚时四处亮起彩灯,无比辉煌,夜泊秦淮更是美妙。风光带四季都有节庆活动,如春季文化庙会、夏季秦淮之夏(社区文化艺术节)、秋季夫子庙美食节、冬季金陵灯会等。
栖霞山的红叶很有名,每年10月-12月期间将举办红枫节,一般持续50天左右,届时满山红枫颇为壮观。春夏时看的主要是清幽迷人的山林景色。冬季较冷,可以欣赏人文古迹。游览栖霞山,可以不登顶,主要看山麓及半山的景观;也可以先上到山巅再慢慢下山看景。游山至少要1小时,建议自备食物和水。
这是个沉重的景点了,但是每一个位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由3个山岗组成,顶部为平台。整个景区分为烈士陵园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块,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南京市民休闲娱乐之所。
游览雨花台,除了缅怀烈士,还能观赏到许多人文古迹,了解雨花石的故事;而在春夏时节又能欣赏杜鹃、梅花等花卉。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且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段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
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会”之称。
位于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它在六朝以前称桑泊,晋朝时称北湖,是训练水军的场所。湖内有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5个洲各有特色。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内有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便于游览。湖水深度不超过2米,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南京城墙全长33.5公里,高度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岗石为基,巨砖为墙,每砖侧石均有造砖者的府县官衙和年月日,规格一致,筑成时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夹浆,十分坚固,屹立数百年,巍然无恙。城墙上有碉堡2000座,城门24个。保存比较好的有城南中华门、西北挹江门、城东北玄武门、城东的中山门等。
位于长江路292号,这里原是天王府,晚清又将这里重建为两江总督衙门。
天王府西花园的西侧有幢西式平房,原系清末两江总督端方的私人花厅,共7间。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就将此作为总统办公室和会议室。西花园东北侧的一座中式楼房,后称“中山堂”,是孙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楼下是警卫人员的住房。
国民党统治时期,天朝宫殿一度成为蒋介石的办公处,末期改为总统府。在后面建造了一座子超楼,蒋介石在二楼119房间办公,副总统李宗仁在对面118房间办公,三楼会议厅是当时举行国务会议的所在。
位于城北鸡鸣山东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国吴后苑,晋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527年)在此建同泰寺,侯景叛兵围台城时,寺毁于兵火。杨吴建台城千佛院,南唐建净居寺,又改圆寂寺,宋为法宝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同泰寺旧址建鸡鸣寺。相传此地是古战场,元时是刑场。明初迎请西番僧立坛施食,超度幽灵,故名施食台。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修,规模亦缩小。光绪时建豁蒙楼,民国初建景阳楼。楼下山麓,有胭脂井,相传为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避隋兵之所,传说以帛拭井栏石,石脉有胭脂痕,故称胭脂井,又称辱井。其处北临玄武湖,湖光山色,风景佳丽,是南京著名风景区之一。
位于长江路东段,汉府街偏北的梅园新村30号、35号和17号,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办公原址。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
位于市中心鼓楼岗,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筑规模之大国内少见,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无梁城阙状,上层为重檐四坡顶,龙飞凤舞,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楼上原为明代迎王迎妃、接诏报时之所,原有报时和仪仗用的大鼓两面,小鼓二十四面,云板一面,点钟一面,牙杖四根,壶房铜缸一座,以及其它乐器。明亡后这些陈设均已散失。现楼基是明代原建,楼上建筑为晚清重修。康熙在1684年南巡时曾来鼓楼,次年在楼上建一巨碑,改鼓楼为碑楼,但当地人仍习称其为鼓楼。
位于城东明故宫旁边,是中国国内最负盛名的几家博物院之一,民国时候的国立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齐名。
博物院目前有各类藏品42万件(上海博物院是20万),国宝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有二千件以上,其中考古发掘品、少数民族文物、外国文物、宫廷器皿、清代文书以及日寇投降仪式的文物,都是全国独有的罕见品,科学价值较高。院藏中外专业图书近30万册,其中还有全国少有的善本书和殿版书。南京博物馆集中全国第一流珍品约二、三十万件,其中包括绘画中的《历代帝后像》、《唐明皇幸蜀图》;铜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国宝。一批著名专家云集于此,如李济、吴金鼎、夏鼐、曾昭橘、王天木等。在**战争内迁西南期间,进行考古发掘、民族调查,并出版有《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博物馆》等许多专著。
8.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宫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在今朝天宫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后历朝历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楼佳构,成为名士登临之地。整组建筑分为三列,当中是文庙,东侧为江宁府学,西恻为卞公祠堂。
是北京故宫的蓝图,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明故宫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千门户,气势恢宏,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明故宫才正式结束王朝皇宫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
都城北迁后南京明故宫渐趋冷落,此后数百年间,风吹雨打,自然损坏也很严重。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行动,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楼台金粉已沉销……月落宫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的废墟。
今天在明故宫的遗址上建起了明故宫广场和午朝门公园。
位于城北的红山,东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车站,南临玄武湖,北望幕府山,占地68公倾。园内地形起伏,曲径通幽。树丛中分布着鸟类区、猛兽区、灵长类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大型动物表演场、动物摄影场、儿童动物园、狮虎山等37个场馆,依山就势,布局奇巧。
即孔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
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复了夫子庙古建筑群,还改建了夫子庙一带的市容,许多商店、餐馆、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并将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夫子庙既恢复了旧观,又展现了新容。
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明远楼是贡院内楼宇之一,位于贡院中间,原是用来监视应试士子的行为和院落内执役员工有无传递关节的设施。“明远”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的意思。楼下南面曾悬楹联,系清康熙年间名士李渔所撰并题:“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从联中也可看出明远楼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门上悬有横额“明远楼”三个金字,外墙嵌《金陵贡院遗迹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历史。
如今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区,也是最具老南京风味的地方。
为城南制高点,天雨落花的故事即源出于此。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成了屠杀革命者的刑场,解放后,在这里兴建了烈士陵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烈士事迹陈列馆,凭吊人流长年不断。
相传南朝时洛阳少女莫愁,家贫卖身葬父,远嫁金陵,不容于舅姑,投湖自尽,因此得名。明朱元璋时,在此建别墅,后称“金陵第一胜地”。
坐落在南京江东门,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扩建。该馆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该馆共分为外景展区、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个部分。外景展区由群雕、立雕、浮雕、标志碑、纪念碑、诗碑、赎罪碑、枯树、断垣残壁、遇难者名单墙、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和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建筑风格。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内,陈列着建馆时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大屠杀的铁证。呈墓穴形状且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内,陈列着1000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图表和见证资料,采用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影电视等现代陈列手段,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该馆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现存的两个古典园林之一。原为徐达的王府。园中东部以一组古建筑为主,西部为园林,园中以假山及水榭著称。假山“仙人峰”相传为宋徽宗时“花石纲”遗物,静妙堂为鸳鸯厅,均是南京园林的佳作。
古人所说的白鹭洲位于现在南京城西2.5公里处的长江中,因当时洲上多聚白鹭而得名。李白曾有咏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鹭洲”。
今天的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城南武定门内北侧,秦淮河利涉桥及古桃叶渡的南边,是秦淮风光带上的景点之一。原是明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中景物毁于太平天国时期。1923年,一宜兴人在此经营茶庐,建有绿云斋、沽酒轩、藕香居、吟风阁、话雨亭等。当年在藕香居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此地为东园故址”,下联为“其名出太白遗诗”,比较清楚地解释了公园的历史。1929年,整修东园故址时,辟为公园,取名“白鹭洲公园”。1937年公园遭破坏,到了1949年建国前夕,仅存断桥残垣,荒地数亩。1951年结合整治秦淮河,白鹭洲公园始得到扩建,开设四个园门,北门前竖石狮一对,书法家费新我题门额。园内堆积湖石假山,遍植花木。除整修鹫峰寺、藕香居外,还增建了烟雨轩、回廊、小桥、拱桥、水榭、风景亭、溜冰场和少年之家等。
位于南京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称。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驻马坡”、“南唐古井”、“清凉寺”、“崇正书院”及“扫叶楼”等。石头城在清凉山后,南北全长约3000米。城基遗迹为赭红色,内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处为17米,系自然山岩凿成。中段几块突起的红色水成岩,酷似丑脸,故称鬼脸城。此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加砖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头城为应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位于下关热河路广场中心,建于1979年。远远望去,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在南京北郊观音门外。是岩山东北的一支。海拨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因称燕子矶。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均在此泊舟。矶顶有碑亭,亭中石碑下面有清乾隆帝书“燕子矶”,背面是他的题诗。夜晚登临,水月皓白,澄江如练,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矶附近有弘济寺、观音阁,寺废阁存。岩山原有12洞,大都是悬崖绝壁,为江水冲击而成。现在只有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比较有名。其中以三台洞最为深广曲折。洞中有观音泉、小有天等名胜;洞右有石梯,可达一线天;再上有石阶百级,飞阁凌空,别开境界。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
南京长江大桥共有9个桥墩,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底面积约400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正桥的桥孔跨度达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壮观。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建于明代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并祈望海神护佑,敕建静海寺。
1842年,英军侵入南京,静海寺成为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8月29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在停泊于静海寺附近的一艘英国军舰“汉丽华”号上正式签订。静海寺是中国近代遭受外国列强侵略与凌辱的历史见证人。
位于南京东北郊,是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的北跨江工程,南起尧化门,经江中的八卦洲到江北的大厂区,是国内第一大斜拉桥,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多多罗大桥和法国的洛曼底大桥,居第三位。2001年3月竣工通车,它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已有30多年历史的南京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
位于浦口以西6公里处,现已建成南京地区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1400多公顷。相传明万历年间,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带因得益于珍珠泉水,农作物依然丰收,当地农民居然不知旱情。当时人认为这是龙王爷的保佑,纷纷捐资兴建龙王阁及其它园林建筑,以表示对龙王的感谢,这就是珍珠泉的由来。
进入大门左边不远处就是珍珠泉的泉眼,泉水从石缝中涌出,酷似成串的珍珠,因此得名。泉边石壁上有古人刻下的“万斛明珠”四字。泉眼前是一个水池,远远望去,池中水珠像雨点在水面跳溅,如同晴天细雨,故称晴雨泉。如在此鼓掌或唱歌,则池中水珠又随声音大小而变化,是极为罕见的自然声控喷泉,其状仿佛喜迎宾客,又称“喜客泉”。右边是一大片水域,称镜山湖,现在有竹筏可供游人乘坐,观赏湖光山色。湖右岸是我国珍稀动物扬子鳄养殖场。泉眼后面是定山阁餐厅,餐厅后建有骆驼园、跑马场,供游人观赏、乘坐。左边有射箭场和野营服务中心,如在夏日可租帐篷去山坡草地上野餐烧烤,露宿帐中领受大自然风情的沐浴,尽享闲情野趣。
地处长江北岸,东临南京长江大桥,西靠安徽滁河。公园占地8000公倾,森林覆盖率80%。山峦起伏,古木苍翠,秀竹林立。园中有寺、墓、泉、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占地面积约13.3公顷,位于六合县城东北,石柱每根直径约40-60厘米,高20-30米,横切面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六边形、五边形等,根根平直挺拔,排列密集整齐,极为壮观,是地质旅游的胜地。
古称摄山,位于南京市太平门外22公里处。山有三峰、东峰如龙称龙山;西峰似虎称虎山;主峰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海拔286米。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每到深秋,满山红遍,景色十分迷人,是栖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另外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奇岩怪石不少,因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
是南京最大的寺庙,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始建于南齐永明年间,清光绪年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
千佛岩是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号称千佛岩。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据古文献记载,这里曾有过一尊很精致的佛像,堪与云冈和龙门石窟媲美。但由于这里的石质属石英砂岩,易于风化,又经明代太监争修,致使这里佛像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1925年起,栖霞寺住持若舜等人用水泥把全部造像涂缮一新,并“施唇以朱,画眼以墨”,以便观瞻。
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音乐台在中山广场南面。舞台面积近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具有汇聚声音的功能。台前有弯月状莲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观众席,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现存下马坊、大金门、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大石桥、享殿、方城和宝城等古迹。自下马坊至方城,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植松10万株,养鹿千头,陵前还专设“孝陵卫”,派万名士兵守卫。
明孝陵神道从下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门、红门和西红门(此两门已毁)、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到石刻止。800米长的神道石刻,颇为壮观。前半段两侧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石兽尽端立石望柱(又称华表)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孝陵石人、石兽均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生动粗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位于中山陵四方城2号,占地面积3.1平方米,是一家集科普、观赏、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古庙型的主建筑与中山陵景区融为一体,深蓝色的瓦顶让游人联想到仙境之处那生气盎然的海底世界。主建筑分为四层:水族馆、礼品部、美食阁、仿真电影院。馆内有近200种、10000多只海洋生物,主要由大厅、热带雨林区、企鹅馆、触摸池、海底隧道、人鲨共舞表演1区、海底影院等组成。置身“海底”,与鲨鱼同游,您会体会到漫步海底的奇特感受。
新建的紫金山索道,全长2350米,高差330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吊椅式索道。从太平门地堡城经紫金山天文台到头陀岭。天堡城与地堡城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两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台内,筑于绝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门外,炮台坚固。上下呼应,易守难攻。头陀岭是钟山第二峰,海拔425米,观光索道终点站在此。此处巨岩壁立,山峰险峻,无限风光尽在其中。
始建于明初。古寺四周极富林泉野趣,古有“灵谷深松”之称,是寻幽探胜的佳境。包括无梁殿、灵谷塔、松风阁等景点。
1929年,中山陵的主要工程完工以后,在灵谷寺后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现叫灵谷塔。塔九层八面,高66米,全部以钢筋水泥建筑,顶覆以绿色琉璃筒瓦。外有走廊,围以栏杆;内部建螺旋式扶梯,可循级登至塔顶,举目远眺,冈峦城阙,似入画境。
紫霞湖因紫霞洞而得名,紫霞洞原名朱湖洞,即道书中所说的“第三十一洞天”。元末道士周巅隐居洞中,朱元璋做皇帝后,封他为紫霞真人,洞也因此得名。湖周林木青翠,红枫姣艳。
在中山门外钟山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环抱中。梅花山,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旧名孙陵岗,三国时吴帝孙权与步夫人葬于此。梅花山园内外梅花繁茂,每年的2月28日-3月18日在这里举行南京国际梅花节,来此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
孙权墓也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时,主持建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议把孙权墓移开,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给我看门吧!”这样在建孝陵时,仅将孙权陵前的石麒麟迁往别处,孙陵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又名孙中山纪念馆。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
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米,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的“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6讲138块,计15万5千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正气亭在紫霞湖东岸,紫霞洞前,介于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亭为方亭,重檐飞角,上盖蓝琉璃瓦,苏州花岗石基础,大红立柱,彩绘顶梁,金碧辉煌。亭后花岗石档土墙中央镶嵌一块碑刻《正气亭记》,碑文为孙科撰写。
原名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实际上它也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物之一。位于钟山南麓,明孝陵附近,建于1929年,后屡经战乱,遭受严重破坏,1954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定名为南京中山植物园。现在已是我国植物科学研究、观赏和植物学知识普及教育的基地。
该园占地187公顷,有花木展览温室、药用植物园、植物分类系统园、树木园、蔷薇园、地中海景区园、经济植物选育园、科普及展览区、水生植物展出区、试验苗圃、研究办公室、科学成果推广区以及自然植被保护区等,共收集培育了三千多种植物,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1980年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建立了姐妹园关系。
夜间关闭,周二至周日08:30-17:00(最晚16:00)
雨花台由三座小山组成,山顶有一个平台。整个景区分为烈士陵园区、名胜古迹区、施宇华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和生态密林区。
烈士陵园区是从北门或南门进入雨花台的烈士陵园区。这里曾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先烈的殉难地,受害者多达10万人。这里有忠魂亭、纪念碑和烈士纪念碑等建筑广场上的雕塑。你会看到纪念碑下的长明灯,代表烈士之死重于泰山。参观烈士纪念馆,可以看到从大革命到南京解放的各种史料和文物。
风景名胜当你来到风景名胜时,你可以看看著名的江南二泉(即雨花春)。它有两个弹簧,离地一米。诗人陆游用雨花泉泡茶,如今这里有一座百年二泉茶馆。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这里品茶。附近的雨花阁有一幅广韵大师的巨幅瓷砖画,讲述了雨花台的历史。
雨花石文化区雨花石爱好者可以去东港南部的施宇华文化区,参观雨花石博物馆,一边观赏藏品中的珍品,一边了解雨花石的起源、成因、历史和文化。雨花石艺术节将于每年九月举行。很多游客会在文化区捡雨花石,现在这里基本都是鹅卵石。
乾隆御碑,乾隆六下江南,六游南京。
龙六次游南京,修建了许多宫殿,游览了许多名胜,多次游览雨花台,并题词。
雨花台风景区,又称雨花台风景区,简称雨花台。位于南京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处。
雨花台是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级独特纪念性景区。春秋两季适合游玩。
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环绕的美丽小山,高约100米,长约3.5公里。山顶呈平台状,由两座紧密相连的小山组成:东边的小山叫梅岗,中间的小山也叫凤台岗。历史上曾经延伸到安德门外的西岗,与前两座山头合称为聚宝山。明代南京的南大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就是以此山命名的(西岗即狮子山)。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先烈的殉难地,多达10万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这里遇难。
南京有很多景点。第一个红色纪念馆是我国国父孙中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了解当年日本侵华同胞,提醒我们不忘国耻,激励我们的国家。这里也是雨花台的所在地这里曾是刑场。夫子庙景区是集娱乐、商业、美食为一体的步行街,晚上的灯光也是一绝。还有总统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安德门附近最值得推荐的景点。每年清明的时候,我们学校都会在这里组织祭奠先烈。说说景点吧,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一公里处。纪念馆、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阁相继上马,形成中央纪念区。与中央纪念区相辅相成的,还有著名烈士墓、东西殉难处等纪念性建筑,遍布陵园。
主要景点:栖霞山、栖霞寺、佛塔和千佛岩石窟、南朝陵墓石刻。南郊景区主要是指南郊的雨花台和牛首山。六朝时期,这里寺庙众多,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的大报恩寺塔就在这一带。这个地区自然风光优美,历史遗迹众多,是古代墓葬的集中地。
主要景点:雨花台景区、菊花台公园、牛首山红觉寺塔、郑和墓、将军山景区、南唐二陵、方山。中山又称紫金山,位于东郊,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被誉为中山龙蟠。方圆风景名胜区占地31平方公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全区依山傍水,城林闪耀,塔亭星罗棋布,园林众多。是中外游客来南京必去的地方。
主要景点:中山陵、经堂、音乐站、光华阁、六会榭、中山植物园、明陵、孙中山纪念馆、梅岭宫、梅花山、红楼艺苑、海底世界、古灵公园、头陀岭公园、紫金山天文台、白马石雕公园、玄武湖公园、情侣公园、台城、鸡鸣寺、九华山公园。
中山位于南京的东部,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旅游城市”之一。江南四大名山自古以来,就有中山龙蟠。中山风景区以中山陵为中心,以明陵和灵谷寺为支撑。这里有200多处各种名胜古迹,其中84处可以参观。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江苏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景区分为明陵景区、中山陵景区、古灵景区、头陀岭公园景区和其他景区五个部分。
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一组大型古建筑群,主要由夫子庙、龚雪和宫媛组成。有照壁、池畔、牌坊、聚星阁、魁星阁、邢_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作为秦淮河边的一处风景名胜,已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从六朝到明清,有许多著名的家庭聚集在附近,所以它被称为六朝金粉。它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市场,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寺、北京天桥并列为中国四大闹市。
紫金山,又名中山山、蒋山山、神烈山,有金陵郁秀,是南京以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闻名的地方。紫金山名胜古迹众多,山南有夏紫洞、伊人泉、头陀岭公园、永睦路、紫金山观象台、中山陵、音乐站、梅灵宫、六会榭、永丰社、行剑阁、藏经楼、戴笠墓在山前,还有燕雀湖、中山植物园、下马坊、梅花山、明墓、明东陵、辽何香凝墓在西边。
栖霞山,被称为六朝名胜,被列为四十八个景点
芜湖公园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园。位于钟山脚下的古桑泊、后湖,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园。与嘉兴南湖、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分为五个绿洲,由桥相连。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总统府占地约9万平方米,分为三个参观区:中心区(中轴线)主要包括国民政府、总统府及其附属机构;还有孙中山临时总统中山西花园秘书处办公室西区的客厅和参谋本部。东区有行政院、桃林二庙、马厩、东花园。
鸡鸣寺,位于玄武区鸡鸣寺路,是南京古代佛教寺庙和皇家寺庙之一,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现在,它是仲尼学校的修道院。寺内主要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孟获楼、景阳楼、直供台、念佛堂、药师佛塔、经堂、法堂、客堂、钟楼、鼓楼、游乐池等建筑。
雨花台,位于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处,是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国家级独特纪念景区。有20多个名胜古迹和建筑,如雨花亭,甘露亭,重耳寺,甘龙皇家碑亭,李杰墓,明太监易慧碑,杨邦切心的地方,方筱茹墓,嫫母馆,辛亥革命马河中,木樨园,西园,怡园,梅岗,雨花石博物馆和江苏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
清凉山位于南京城西的丘陵山区清凉门,山呈椭圆形,从汉中门蜿蜒至定淮门。凉山古称石山、石首山、石城,被誉为六朝名胜。诸葛亮曾称金陵的情况老虎栖息在龙身上s单位,虎栖指今s清凉山。战国时,楚威王在此置金陵城,山上有一城,名曰石城山。在三国时期,吴栋改为石头城,也被称为石头山。南唐时,一座颐和园建在山上,南唐皇帝的夏宫就在这里。北宋时改名为清凉山,沿用至今。
寿山又名天雀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的东西向山峰形似牛头角而得名。一头牛s头山,半个南京的历史。牛首山风景优美,被称为一头春天的母牛。古有金陵美景,如牛头闷烧,献花晴空,祠堂摇锡。它也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岳飞抗金老根据地、摩崖石刻、红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