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咖啡馆单日迎客数百人、特色民宿入住率达八成、露营基地烟花表演“一篷难求”……盛夏时节,在距离南京主城约90公里的石臼湖东岸,南京溧水区和凤镇沿石臼湖的村落陆续火出圈,游客络绎不绝。
今年以来,溧水区提出做大“一山一湖”(无想山、石臼湖)旅游IP,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和凤镇挖掘石臼湖的生态价值,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利用,深耕湖畔经济,引入古村民宿、花火露营、非遗传承、康养体验等项目,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径,今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18.58%。
护湖净湖,“生态洼地”变身网红打卡点
傍晚,石臼湖再现令人惊艳的金色晚霞,落日的光芒为湖面撒上一层金色,绚烂夺目,美不胜收。和凤镇中杨村张许自然村故禾咖啡店的店主何敬把这一美景拍下发到朋友圈,很快收到数条留言:“美!被治愈了”“每天的落日都有不同的美”“一定要去石臼湖看一次落日”……
“石臼湖落日既有绚丽的色彩,又有磅礴的气势,令人着迷,”何敬就是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毅然辞去城里的工作,来村里开了这家咖啡店。她说,每天下午4点开始,就有网友询问当天湖边天气和落日情况,还有不少外地游客特地来打卡。
除了赏夕阳,这里还是“龙猫草海”的打卡点。每年春秋季节,石臼湖水位褪去,湖滩上长出茂盛的绿草,被网友称为“龙猫草海”。“门口这条路由村里直通湖堤,酷似动漫灌篮高手中的美景,唤起无数80、90后的童年回忆。”何敬说。
石臼湖为苏皖界湖,由“三区一县”共管,总面积为207.65平方公里,其中溧水占比约43%,是溧水重要的湖泊资源。近年来,石臼湖水环境持续改善,湖面重现万顷碧波、清澈空旷,宛如“天空之镜”,成为南京及周边生态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一边提升石臼湖水环境,一边推进沿湖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凤镇张许、骆山、诸家等湖滨乡村经过整治提升,已成为备受青睐的旅游村,其中,诸家村入选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我们村离南京市区和溧水城区就较远,以往很难看到外地人,近几年来,湖堤修好了、水质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诸家村居民诸大叔高兴地说。
农文旅融合,多个生态旅游项目落地
美丽的石臼湖吸引的不止是游客,还有资本。从张许村沿石臼湖往南约7公里,来到和凤镇的骆山村,新落户的慧泽天文爱好者俱乐部及乡野运动俱乐部已投入试运营,每天下午都有数十名青少年来这里训练。
“我们主要是看中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以及石臼湖IP影响力,”慧泽自然学校校长张马文慧介绍,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利用湖堤休闲平台打造了天文观测点和石臼湖星空驿站,在这里,既能看到星辰,也能看到“大海”。
作为石臼湖畔的传统古村落,诸家早在2018年就吸引了首批社会资本——“田姐家”民宿落户,7栋闲置民居被打造为精致民宿,白墙圆窗,古朴又现代,一直是石臼湖畔的网红民宿。目前,该村已有92栋闲置民居被收储,打造了艺术家康养小院、凰栖渔家、栖泊等民宿项目。今年6月26日,诸家村还被江苏省书法院授予全省首个“书法普及与推广基地”,成为该区首个“书法特色村”。
串珠成链,湖畔经济带动乡村振兴
四季轮回,石臼湖每个季节都有特别的景致,和凤镇湖岸线的生态优势,蕴涵着滨湖生态、渔家文化等优质资源。如何打响石臼湖品牌、赋能乡村振兴?和凤率先探索农旅文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以节为媒,做大湖畔经济。今年以来,和凤镇先后举办骆山大龙文化节、百花节、乌饭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结合骆山大龙、凤栖山、诸家古村等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挖掘石臼湖渔家文化,推出古村民宿、非遗传承、康养体验、天空之镜和天鹅观赏等旅游项目,打造“都市田园农业观光体验—张许村石臼湖天空之镜—诸家村渔舟唱晚”全天候旅游打卡路线,以“美丽资源”撬动“美丽经济”。今年上半年,和凤镇共接待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25%。
沿湖特色文旅产业的兴起,不仅让还湖退捕的渔民有了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更给村民带来在家门口创业的机会。和凤镇鼓励沿湖农户利用自家的房屋,参与到民宿以及餐饮建设中。
今年3月,该镇还发挥统战资源优势,成立了农文旅产业链党建联盟、青年创业联盟,广泛吸纳、团结联络本土人才力量,多次组织走访交流活动,推动党的建设和业务发展双提升,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优化、品牌打造。骆山村村民韩骏今年初在家门口开了家土菜馆,每逢节假日客人爆满。他说,得益于镇、村两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活动支持,生意好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