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上星”酒店超过1.4万家,客房总数超过200万间。但为何有不少高端酒店并不在“星级”行列,却被人们广泛认同?为何不少三四级城市的五星酒店,华丽外壳下包裹的却名不副实?酒店大堂明晃晃的“星级”招牌,你真正看懂了吗?
品牌标准:有多少被误解的大牌?
目前,在中国高端酒店市场,国际品牌占有绝对的优势,总数约占50%左右。不少国际的品牌在进入中国后,都满足国内“五星级”标准,但其实品牌定位、服务水平等却有不同,这一点有时单从房价就可以看出。下面就是一份同属“五星级”的国际酒店业品牌分类表,来看看你心仪的品牌属于哪个档次?
类别排序:
奢华五星级酒店(LUXURY5STARHOTEL)
精品五星级酒店(BOUTIQUE5STARHOTEL)
豪华五星级酒店(DELUXE5STARHOTEL)
普通五星级酒店(5STARHOTEL)
(同类别的酒店排名不分先后)
奢华五星级酒店(LUXURY5STARHOTEL):
BVLGARI(宝格丽)
Ritz-Carlton(丽思卡尔顿/丽嘉)
FourSeasons(四季)
ParkHyatt(柏悦)
Peninsula(半岛)
MandarinOriental(文华东方)
Waldorf(华尔道夫)
Jumeirah(卓美亚/朱美拉/尊雅)
Conrad(康莱德/港丽)
St.Regis(瑞吉)
Fairmont(费尔蒙)
SOFITELLEGEND(索菲特传奇)
精品五星级酒店(BOUTIQUE5STARHOTEL):
Aman(安缦)
BanyanTree(悦榕庄)
Anantara(安纳塔拉)
RusticLuxury(野奢)
Indigo(英迪格)
Andaz(安达仕)
WHotel(W酒店)
SOFITELSO(索菲特·索)
豪华五星级酒店(DELUXE5STARHOTEL):
Raffles(莱佛士)
Kempinski(凯宾斯基)
Langham(朗廷)
InterContinental(洲际)
JWMarriott(JW万豪)
GrandHyatt(君悦)
Regent(丽晶)
Westin(威斯汀)
LeMeridien(艾美)
GranMelia(哈瓦那)
Puli(璞丽)
SOFITEL(索菲特)
WyndhamGrandPlaza(温德姆至尊豪廷)
普通五星级酒店(5STARHOTEL):
Shangri-La(香格里拉)
HILTON(希尔顿)
HYATT(凯悦/海悦)
CROWNEPLAZA(假日皇冠)
SHERATON(喜来登)
MARRIOTT(万豪)
Pullman(铂尔曼)
RamadaPlaza(华美达广场)
HowardJohnson(豪生)
GrandMercure(美爵)
RadissonBluPlaza(丽笙)
Nikko(日航)
Renaissance(万丽)
Wyndham(温德姆)
LanghamPlace(郎豪)
星级误区:地域差距大不同
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不太平衡的状态,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生活水平差异,使酒店星评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三四级城市,政府为了鼓励酒店上星级,有时还拿出巨额的奖励,使酒店星级被罩上一层灰色,含金量有所降低。相对而言,在一二线城市的三星级以上酒店比三四线城市的酒店在服务和硬件维护保养水平方面要好得多。
什么是超五星级酒店?
超星级酒店不过是一个概念,目前还是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国内目前最高的就是白金五星。2003年12月1日颁布、2004年7月1日实施的新版《旅游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设立了白金五星,它是中国自1988年出台饭店星级标准16年来,第三次修订、首次出现自行设计的标准。白金五星的酒店缀有五颗星的标牌将选用白金色。目前中国仅有北京中国大饭店、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广州花园酒店三家白金五星级酒店。
而国际上对超五星级酒店的评定标准,目前也尚未确定。“所谓的超星级无非是硬件好一点、服务好一点,迪拜的七星级只是业内的称呼,或者因为太过奢华,大家给个称号而已……”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区酒店业务发展副总裁林聪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