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2来自:品橙旅游浏览(695)
旅游作为新年俗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春节也成为最重要的旅游营销契机之一。回顾2019年春节假期,除了常规营销之外,有10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值得分析。它们也分别代表了旅游营销的某种趋势或暴露出的问题。
1.猎奇:紫禁城里过大年
今年春节期间,故宫首次推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并通过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媒体、在主要商区设立推广展区等方式,对展览进行推广营销。展览开幕后异常火爆,一票难求,日均参观者超过2万人次。
此次营销活动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一个迅速抓住游客猎奇心理的亮点:宫里过年。据悉,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最大限度还原清代皇宫过大年的场景,而普通人对宫廷生活的好奇永无止息,尤其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宫廷过年场景。面对成为“第一届能在宫里过年的普通人”的诱惑,有谁会说不呢?
2.热点:英国旅游局蹭“佩奇”热
趁着这股热度,英国旅游局披露消息,随着中国农历猪年的到来,英方希望通过小猪佩奇等英国品牌吸引中国游客前来观光消费。英国旅游局将与英国航空公司以及中国OTA进行合作,宣布将把佩奇元素融入到各大旅游景点,借助小猪佩奇等品牌加强旅游宣传。这波蹭热点的操作,可以说很应景了。
3.话题:景区推出寻亲门票
4.借势:春晚分会场城市热度大增
2019年央视春晚上,江西井冈山、吉林长春以及广东深圳三座城市分别作为三个分会场,并在晚会过程中有展示亮相。春晚对目的地旅游热度的带动效应很快显现出来。马蜂窝大数据显示,春晚分会场公布后的一周内,井冈山旅游热度涨幅高达45.7%,长春和深圳的旅游热度也分别上涨18.5%和16.7%。携程数据也显示,部分一、二线城市游客搜索上述三地的量同比增长了近五成。
看起来,明年关于春晚分会场的城市争夺战将会更加激烈了。
5.痛点:南航推出自动抢票功能
今年春节前,南航在其官方App上推出自动抢票功能,而且没有任何附加费用。乘客用南航APP查询航班时,若显示机票售罄,可点击“去抢票”或“抢经济舱”按钮下单。当有空余座位出现,APP就能自动扣款出票。
6.时机:同程艺龙推出民宿品牌
7.煽情:途牛春节“不打烊”文案
从一线职工的小切口来讲述企业品牌故事,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旅游企业营销方式。一方面,普通人的故事容易引起读者共情;另一方面,对旅游企业来说,一线服务人员是体现服务质量的关键,尤其是近些年导游、酒店保洁员等一线服务人员的负面形象众多,往往连带着影响平台形象。关于服务人员、服务品质的重视和宣传,应该成为旅游营销的重点。
8.争议:景区对国产手机用户半价优惠
9.滥用:“猪事”大吉
某种特定的营销元素,总有被滥用的风险。“猪事”是很好,但毕竟只是装点。如果景区缺乏自身主打的特色,只会追着流行元素跑,那么也终究难以获得游客的认可。
10.细节:海南“预约过海”提高返程效率
最后一条,留给用不着费力营销,也能轻松人气爆棚的海南。这样的目的地或景区在全国也有不少,看起来人永远那么多,还需要营销吗?其实,对于这类地方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吸引人来,而是在各种细节处做好管理与服务,保持好自己的口碑。
比如海南,去年春节返程高峰的严重拥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的旅游形象,有人调侃海南从“来了就不想走”变成“来了就走不了”。今年春节,海南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推出“预约过海”服务,提前预约购票的车辆可以直接通过闸机,20分钟左右即可登船,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从这样的细节入手优化游客体验,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营销。大部分时候,人们对某个地方的印象,正是在这样的细节中逐渐成型,或瞬间坍塌的。(品橙旅游公孙遥)
标签:盘点,2019,春节,旅游,营销,十大,案例
旅发网董事长林峰邀请您,成为Ta的人脉圈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来自网上公开的信息,属于用户自主发布的行为,为保护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保护的原则,如若有侵权,请联系旅发网13261999085核实后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