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昨天起实施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管理者可以决定是否允许游客携带犬只进入,如果游客违规且不听劝阻,可处以200元以下罚款。这一处罚真的开始实施了吗?昨日,记者前往本市11家免费的公园和绿地进行实地探访发现,虽然多数公园和绿地对遛狗行为“说不”,但遛狗行为并不鲜见。对于违规的游客,不少公园表示,目前还不会处以罚款,而是尽量劝其离开。
多数公园“不准遛狗”
地处东方路上的塘桥公园是一座免费的开放式公园,之前不少住在附近的居民选择到这座公园遛狗,但是从今年3月份起,该公园开始严禁遛狗,而且醒目地竖立着红底黄字的标牌———“不准遛狗”。在公园内,也有好几块同样醒目的牌子。“以前公园里遛狗的人很多,不仅影响到其他游客,而且狗的粪便也会污染环境,对此,公园采取了几项新的措施来‘禁狗’。”工作人员说。
园方和遛狗“猫捉老鼠”
不过,一些遛狗者却与公园管理方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
塘桥公园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工作人员通常在下午4点半下班,一些居民便打“擦边球”,选择在4点45分左右入园遛狗,或者一大早就来。对此,公园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员住在园里,专门劝阻附近遛狗的居民入内。由于公园有7个门,一些“固执”的居民在其中一个入口处被劝阻后,又悄悄地转到另一个入口处再尝试。
延中绿地门口的游园守则中明确写着“严禁携带宠物”,昨日下午,记者在延中绿地逗留了约15分钟,却接连发现2条小狗。一位牵着“贵宾犬”的中年男子正好被巡视的保安看到,被劝退了;另一对牵着“泰迪犬”的情侣则运气不错,在绿地中悠然散步了10分钟也没被保安发现。延中绿地一位工作人员坦承,绿地“面积大”和“开放”,成为禁止带狗入园的难点,即使发现遛狗的,也只能好言相劝,没有什么罚款措施。
复兴公园的一位管理人员则向记者抱怨,虽然公园禁止遛狗,但一些市民仍然想尽办法“突破防线”,之前曾经发现有市民把狗放在包里偷偷带进来,还有市民非要进去遛狗不可,怎么劝也劝不住。
个别公园网开一面
还有的公园则索性对遛狗现象采取默许态度。在新天地附近的太平桥公园,公园的游园守则中有关携带宠物的一条规定为:携带宠物入园如造成不良后果,责任由携带人承担。记者了解到,太平桥公园已经被周围养狗的居民视为遛狗的不二场所,尤其是晨练和晚饭后的这两个时段,公园内随处可见牵着小狗的市民。
■其他场所情况如何
宾馆:没有“带狗”房间
香格里拉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外有些酒店会为带狗的顾客专门留出几间客房,但国内的宾馆、酒店暂无这样的‘带狗’房间。”记者从多家宾馆的负责人处了解到,之所以没有效仿国外开出“带狗”房间,主要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
记者还以顾客的身份询问了锦江之星、莫泰、如家等多家门店,店员都抱歉地表示:“宾馆有规定,顾客不能带宠物入内。”不过,虽然宾馆“禁狗”,但很多宾馆并没有设置明显的犬类禁入标识。
商场:都有“禁狗”图标
多家商场昨日表示:“顾客不能带狗。”第一八佰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会带着宠物狗逛商场的消费者很少,而且门口的保安、巡楼的楼管一旦发现有人‘偷偷地’把狗放在包里带进来,也会立马上前制止。”
虽然不少商场门口都没有“宠物犬不得入内”等字样,但都无一例外贴出了“禁狗”图标。上海大时代广场的负责人还透露:“本来就是不得带狗入内,现在新的养犬规定出台了,商场方面还可能会推出新的‘禁狗’公告。”
饭店:小狗装袋内准入包厢
相比“铁面无私”禁狗的商场、宾馆,餐饮场所则比较“宽容”。新雅粤菜馆方面表示:“原则上是不允许带狗入内的,但如果把狗放在宠物袋内,而且保证宠物狗在包厢里不乱跑,我们还是允许带入的。”该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但是顾客最好还是不要带狗进餐厅。”
记者以顾客身份致电福州路店一家知名饭店,当提出“能否带狗入内”时,店员立马回绝:“不能带。”但过了一会儿,该店员随即又表示:“如果是小狗的话,你放在专门的宠物袋里,看得紧一点,带过来应该没有问题。”
■养犬办证流程
按照新条例,“一户一犬”即为“一套房限养一条犬”,且禁养烈性犬。在条例实施前已办理养犬登记的犬只,可以继续饲养;没有办理养犬登记的,超过限养数量的犬只应送交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其他个人、单位饲养,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
犬只出生满三个月的,养犬人将犬只送至兽医主管部门指定地点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种,植入电子标识。犬只打完疫苗、植入芯片后,犬只的主人将领到疫苗接种卡。
居民凭身份证、房屋产权证、犬类免疫证,到居住地派出所申请办理养犬证明。
■养犬缴费算账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后,养犬人需承担3项费用:狂犬病免疫、电子芯片以及管理费。
●犬类管理费标准如下:内环以内区域,每犬每年500元;内环以外区域,每犬每年300元,其中农村地区每犬每年100元●狂犬病免疫采用进口疫苗需60元,采用国产疫苗需40元●电子标识植入需60元在内环以内养一只宠物犬,犬主每年最多缴纳620元,如果犬只实施了绝育术,犬主只需负担疫苗和半价管理费,最少只要290元。
打疫苗、植芯片需20分钟
昨天,市民纷纷为满3个月的犬只接种疫苗。记者在上海市动物保健公司静安免疫点看到,为每条犬打疫苗及办理接种卡,需20分钟左右。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为犬打疫苗是常态化的,市民不必集中在最近几天,可以选择在平时错时接种。
上午9时,林女士抱着刚满5个月的狗来到接种点,工作人员首先询问犬的年龄,得知已满3个月后,就递给林女士一张表格,上面印有犬只主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狗的名字、品种等各种信息。当林女士填写完毕后,工作人员就把一张条形码粘贴在表格右上角,然后兽医给犬测量体温,并询问林女士,犬有没有不正常情况。之后兽医又仔细观察了犬的皮毛及精神状态,在基本确定它属于健康状态后,再将它带进诊疗室注射狂犬病疫苗。
同时,工作人员还把林女士填写表格的内容输入电脑,芯片随即制作完成,兽医又把芯片植入到狗的颈部皮下,再给林女士一张回执。林女士凭这一回执,就可以拿到盖有印章的疫苗接种卡,凭卡就可以到公安部门办理犬证了。
昨天办证窗口人不多
本市部分公安派出所昨天已经设立养犬登记窗口,正式接受公众申请、登记,但记者观察发现,新条例实施首日,去窗口正式申请、办证的人并不多。
昨天上午9时许,闸北公安分局治安支队特意在闸北公园前设立新条例宣传摊位。“新条例实施后,办理养犬证明不但手续比以前简单,费用也降低了。”闸北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支队长薛怡民介绍,以前居民想要办理养犬证明的话,不但要周边邻居的联名同意,还要得到分局一级的审批才行,费用一律是2000元。现在,只要满足“一户一犬”的条件,居民随时都能凭身份证、房屋产权证、犬类免疫证,到居住地派出所申请办理养犬证明。而且在闸北区,领养宠物犬的办证费用,也降低到300元和500元两档。如今,新条例客观上降低了市民办理养犬证明的门槛。
和咨询点的热闹相比,共和新路派出所的“养犬登记受理”窗口昨天显得相对冷清。记者看到,整个上午,这里只有寥寥几位居民前来咨询,正式登记申请办证的居民还没有。
[新闻链接]
新登记犬6月26日开始办证
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了解到,目前初步安排从昨日开始到6月25日,受理原来2010年度持有养犬许可证的市民,首先给这拨市民给予年检办证;从6月26日开始,受理新登记办证的市民。
上海公安机关已经对养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积极推行登记和免疫接种的“一门式”服务模式,分步实现公安、卫生、畜牧兽医、工商、城管、环保、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和犬类养殖场、犬类经销店、诊所等之间的养犬管理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