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复试演练时抽签抽到21(我那组25人)(复试时候有两人run了,我变成了倒数第三个)
还好今年分了上下午场,听之前师兄说21年的话估计得从上午坐牢到结束,今年则只需要下午坐牢5个多钟(坐牢是指:你在候考室期间啥也不能做,面试完也得回候考室发呆)。
下面说下简单的复试情况(因为题目要保密我不能透露):
复试完之后我就感觉我要寄了,英语问题答的不好。
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复试成绩出了,不算很高,在这不透露了。还好综合面试和专业课救了下,最终也成功上岸了。
今年计专名额还是58个,在58名之后都算是联合培养的名额(我是联培名额),目前也不知道联培方案具体是怎样的,不过也都是深大的毕业证,也都是计软学院这边,所以我自己感觉问题不大,起码能有书读了。
这成绩政治和英一是符合我预期的,数一99算是很满意了,只是408发挥的不好,我没对答案,但我个人估计是选择题吧,毕竟在初试前我每套真题可以都错8-10个左右,现在想了想大题甚至都有些做的不好。
今年深大的计科学硕,计算机技术专硕都算挺炸了,学硕的分数都上到337了(今年中大计科学硕才336);计专分数线319,但是分数真太密集了,我341排70,368排18。不愧为报录比40:1和20:1;另外两个方向软工和AI那边的话则相对好一些,分数线低一些,而且分数线也没那么密集。明年的话估计大家会冲得散一点,估计会分开一点。
今年反而985的分数线有些下降,比如科软今年才335;不知大家都选择稳点,反而深大多人冲然后就炸了。看着这两年的情况来说,上年炸了,下一年就缓和些了,上年香的(深大上年才290多),下一年反而炸了。真的选择>>努力。当然分数才是王道,分数高的话,基本都可以进计算机的复试,加上复试稳点的话,基本没啥问题(对于不歧视的院校来说)。
以后考研的形势不真的乐观,加上今年团队的师弟去面游戏岗,简历笔试题都卡的死,加上大厂裁员的原因,估计很多人找不到选择考研,明天真的有可能上500w大关。
2022年考研刚结束不久,现在来写个个人总结(经验),无论成功与否,都可以算是给师弟师妹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吧。
先上个社会学历焦虑图:
今年考研人数直升了80w人,增长率和2019年的差不多,可以说了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了。
冷知识:18年高考人数才975w,本科人数才452w左右;虽然听说二战人数占48%;
但还是很夸张,近乎一半的本科生都在考研,这还不算保研人数,按照目前形势,以后考/读研人数只会越来越多,明年考研人数甚至有可能上500w,真的卷。下面的图对于卷的形式真的太形象了。
目前形势下,计算机考研人数也会越来越多,无论是跨考计算机的还是科班的,考计算机的人数越来越多,任何计算机院校都有可能炸。就比如我今年报的深圳大学,专硕计算机报录比20:1,学硕甚至快接近40:1,而且有一些985院校的都来考深大。当然也侧面说出了深大计算机影响力在上升,但不能不说以后的计算机考研形势真的不乐观。
我想每个人在准备考研前都一定要先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研
各大网站都有会人回答,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我在这说说我自己为什么想读研吧
对于想要考研的,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这样可以让你考研期间不那么迷茫,更能不动摇去复习。
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是计算机图形学,国内并没有比较多的院校在研究这个方向,比较出名的就是浙大的CAD&CG,中科大的图形与几何计算实验室,北航的虚拟实现实验室,山东大学,深大的VCC等;对于我个人来说,只有深大是相对来没那么卷的,也不用出省,所以我选择了深圳大学作为目标院校。
深大也是国内少有的学硕和专硕考一样的,都是11408;看了深大往年的情况,本来在学硕和专硕纠结挺久的,还好还是选择了专硕,不然要面对40:1了。
虽然现在对于图形学读研这边来说,大概率读上研也是做一些图形学和AI结合的东西;但是当时看老黄的演讲说到:“计算机图形学的未来是AI的”,所以学习点AI的东西总没错。
期间我也参考了其他两个师兄的博客:
备考环境:今年考研历程算比较艰辛的,学校那些考研室需要抢,而且经常因有考试需要经常清场,图书馆也需要每天搬来搬去,我本人也比较怕麻烦;刚好团队里工作室也有位置,我就从一开始就采用工作室的地方进行复习。在工作室复习,只能只有一个缺点,应该就是大家敲键盘的声音和讨论的声音需要屏蔽下(可以买个降噪耳机解决)。
备考历程:
3月:我是三月刚回到学校才下定决心去考研,三月份主要是开始数学第一轮复习和背英语单词。
4月:在工作室待了一个月后,我们的工作室失去了待了好多年的地方,原来我打算进行图书馆的往来,感谢老师给团队找了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团队中考研的能够继续蹭下这个新的地方中的一个小房间进行复习。
7月-8月:因为学校不能留校,不能不回家复习,而且还要线上实习两个星期,;一开始我以为在家复习可能还算好,结果在家效率低了不知几倍,几乎没有学习到什么,只是勉强开始了数学的强化阶段,把408数据结构过一遍,倒是把原神2.0版本的内容肛完了。
9月:终于能回校了,结果搬回来在小房间复习不到一个月,老师又要把我们的小房间给新进来的研一,我们这边考研的又要去和工作室其他师弟挤一间房间。
9月也开始保研了,团队里有一起考研的保研成功;说起来我是真的后悔当初没有去申请保研,我自己大概算了一下自己的保研分,自己是能够拿到学校的保研名额的,当时真的心态崩了;但是我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己奋斗复习的,没去了解今年学校的保研政策,也没有向同学或老师咨询,消息获取比较封闭,况且之前学校的政策是如果你要保外校就不给你保研名额的,所以我并没有打算保研。这次给我的启示是对于自己有机会的东西,真的要去试一下,要善于抓住机遇,我就没抓住这次机会,也基本完全失去这个保研机会了。
10月:我的复习进度因为暑假没怎么努力复习,导致比原定计划慢了一个多月,10月初才开始线代和概率论强化,10月中才开始看政治,10月底还花了几天忙专项和综合拓展报告,还好最后过了。也看了好几晚的S赛。
最后不能不说考研期间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有点运气游戏那味了。
下面的经验仅作为一个参考,如果想看详细的,可以看上面提到的考研博客。
数学做的很多计划都没有完成,甚至可以说一个习题册都没有写完,所以我只能给这次数学复习打个及格分,说下我一些用到的资料和经验吧。
英语复习,单词是重点中的重点,没有单词量根本看不懂长难句和阅读,也甚至可能题目都看不懂。
政治复习,肖爷爷还是yyds,我的建议是可以从强化班开始看起,政治这门课还是时政性太强了。
政治这科复习太看个人了,我自己肖老的1000题一轮没刷完,只有肖8肖4的选择题刷完(必刷的);大题的话我自己的话是从肖4到手后,每天两小时背诵把肖4全部背完了(因为我对自己的背诵能力还是有信心的),甚至说在考试时候肖4每道大题我都记得住。
408复习我自己就没怎么看b站的视频,基本靠的是王道来复习,也没跟王道的班(我个人觉得我没必要跟班)。我自己的复习节奏是用王道单科书作为复习主线,后期以真题为主(把真题看了几遍)。
我因为考的是外校,又是随机考场,只要等准考证出来才知道去哪考,记得准考证当天订酒店;
做题顺序:顺序完成即可(选择题建议40分之内完成)
政治这门科真不得不说全国只有肖秀荣一个考生
做题顺序:大小作文-阅读-新题型-完型-翻译
作文我是40分钟之内解决,今年小作文考的邀请信,刚好考前看了邀请信的模板,算是好运押上了;大作文我准备了性格,文化,科技,环境的模板,结果考了一个讲座的图画,模板不能直接套了,倒是把模板混着用上了;阅读的话,今年第二篇做的时候有点懵,貌似错了三题,其他总共3-4篇貌似,因为机构答案有不同,不知道真假,直接打底错8篇把;新题型按照颉斌斌老师倒是没啥问题了;完型也是一般水平6~8分吧;翻译这种听天由命,能拿分就拿分,不能拿就算了。
做题顺序:顺序完成
当然今年的整体难度并没有20年(xjun师兄那年)那么难,但是今年选填题我自己感觉有点反常规,自己做的不好,本来想按xjun师兄的1223(如1A2B2C3D),但是21年又开始改题型了,所以说之前的套路用不上了;只能按21年的2332来试试撞不会的,但是看了一下答案又不是这个规律,最近几年数学的选择题应该也无啥规律了,明年的话大家看着办。
专业课的话,怎么说呢,做的一般,今年的题不算特别难,选择题考了几题今年的新大纲新增的,新增的最难的红黑树倒是没考;算法题今年考的算简单了,一道二叉数组表示的二叉搜索树的判断,一道很明显考的是小根堆(这对于科班来说没啥问题),我觉得最简单的算法题还是21年的第一道算法题,题目直接告诉你算法思路(感觉比09年单链表倒数第k个结点更离谱),一般来说算法题没啥思路,建议直接暴力解法即可;其他的大题比较常规了,没那个计组乘法那些难题,计网大题最后那个地址1,2,3倒是在之前的选择题考过,我也刚好在考前复习到了。真的要把真题吃透。
估分:
分数大致是70+60+90+100=320。
这个估分保守了一点,按照深大往届的情况来说,这个分数是可以进复试,也是大致上年平均分左右了;虽然今年整体来说没上年那么简单,分数应该会降低一些,但是今年深大专硕分专业报名,又是人数爆增的一年,甚至有一些985俯冲的,一切都不好说。只能说有一定机会进复试,至于结果要等到2月底才可以知道了,希望能有个复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