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摊能摆吗?宠物能进公园吗?62条道路修完了吗?官方回应来了
昆明62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结束了吗?
地摊还能摆吗?
宠物能带进公园吗?
夜间公厕为什么不开门?
……
9月1日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剑平一行
做客《春城热线》
道路整治
62条道路提升如期进入收尾阶段
8月末,昆明62条道路提升整治工作如期进入收尾工作。对不少市民来说,清晰的行车标识、平坦的道路都让这次提升整治的意义得到了体现。昆明市城市管理局介绍,自去年11月起,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昆明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全市62条重要城市道路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公厕开放
考虑安全因素城市公厕夜间暂不开放
宠物管理
积极引导市民依法、规范、文明养犬
对于不少市民想要携带宠物犬进入公园休闲游玩的诉求,在1日的《春城热线》中,市城市管理局也进行了政策解释。按照《昆明市不文明养犬行为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市级各公园依据《昆明市公园条例》和《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级公园有序恢复开放的公告》,严禁携带宠物入园。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也将以“依法文明养犬·共建文明城市”为主题,从宣传教育、文明劝导、加强管理等方面积极引导市民依法、规范、文明养犬,维护市容环境和公共秩序,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共享单车
900名维护人员试点“三定”管理
为更好地给广大市民提供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目前,全市要求对使用超两年的单车进行回收入库,组织质保和维修,同时,在试点实施无差别维护管理的基础,由企业负责按管理要求,招聘900名维护人分到辖区、街道、办事处对共享单车实施“定点、定位、定人”维护管理,重点清理整治重要商圈、地铁站、医院、学校周边的共享单车,确保不发生严重堆集现象。“目前,我们对共享单车管理实施一周一考核,考核情况通报辖区和企业,对落实工作好的企业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力的企业将核减单车数量。各辖区也在加强对企业的考核,落实各区监管责任。”该负责人表示。
引摊入市
想摆摊市民可向所在辖区城管局咨询
随着昆明市引摊入市工作的持续开展,目前不少夜市已经越来越热闹、红火。今年6月,市委城管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序推进引摊入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将主城区划分为“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区域、引导区域”三类管理区域对占道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管理。
垃圾处理
家庭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已开始第一轮试点
其中,厨余垃圾已建成1家餐厨垃圾处理厂(200吨/天),建成1家其他厨余垃圾处理厂(1000吨/天),家庭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已开始第一轮试点,目前,第二轮家庭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中;建成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4座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确保其他垃圾日收日处,100%无害化处理;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有害垃圾的收运处理,建成1家有害垃圾处理厂;由市商务局牵头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建成运行2家电子垃圾处理厂;通过协同合作,各类别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治理违建
今年已完成800.56万平方米违建拆除
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也是市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之一,自2016年8月,昆明市印发了《昆明市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行动方案》,明确了全市五年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治理范围,以及各级、各部门职能职责,打响了违法建筑治理“攻坚战”。
陈剑平介绍,五年行动计划开展以来,全市共拆除违法违规建筑5.3万余宗,面积7100余万平方米。按照“边普查、边治理、边拆除”和“逐步消化存量、实施动态监管”的要求,昆明市的拆违工作自2017年6月份以来,排名均位居全省第一。
五年间,昆明建立了部门协商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此外,市级成立4个市级督导组,对全市19个县(市)区实行分片包保,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通过充分发挥违法违规建筑监督员、数字城管监督员、流动人口监督员、土地建设专管员的职能作用,昆明建立完善“四员合一”巡查机制,加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队伍建设,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2020年,昆明主要开展以主城八区、空港经济区、晋宁区为主,其他县(市)区城镇集聚区为辅,高速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出入城口、景区及公园周边、滇池保护区周边、阳宗海保护区周边、火灾隐患点等为重点,以及主城区至呈贡重要路域两侧村庄违法违规建筑和62条道路两侧各类违法违规建筑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工作,计划完成各类违法违规建筑2500万平方米以上目标任务。
截至8月25日,全市共完成7142宗,面积800.56万平方米的拆除任务。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支持、配合各辖区开展治理拆除工作,并督促各县(市)区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拆除力度,确保年底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