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案例,分析案例并指出案例中涉案人的违纪行为及应受到的处分。
一、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
1、某市公安局原局长李某把市公安局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某市公安系统,熟悉李某的人用“三无”来给他画像,即“目无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目无群众”。他的口头禅是:“我就是党委,你最终还不是听我的。”李某用小恩小惠笼络干警,拉进圈子为他服务。在担任市公安局局长期间,李某先后两次大面积提拔干部,不上报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政法委,把市公安局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为了个人野心,这位公安局长还善于找人为自己抬轿子、吹喇叭。他让人制作、录制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到市直机关各部门,甚至街道办事处和企业进行宣传。为了寻求官阶上升,他让手下人组织公安局干部写联名推荐信,呼吁提拔他,目无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到了何等地步。
2、某县县委书记张某严重干扰巡视被严处
2014年10月,某县委接到了关于省委巡视组即将进驻的通知。张某在安排巡视进驻准备工作时强调“要能保证举报箱的位置在监控可视范围内”,以此掌握举报人和举报情况。11月上旬,省委巡视组按时进驻该县开展巡视,该县公安局把县委和信访局附近的2个摄像头,对准省委巡视组设立的2个举报箱,并安排人巡逻值守县宾馆的举报箱。后来,省委巡视组根据群众反映到实地查看,发现这一情况后,责令该县委立即改正,2014年底张某受到严肃处理。
3、某市城建局原局长张某与王某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
4、某省财政厅原党组书记刘某搞一团和气
某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检查组在抽查中发现,全省财政系统领导班子成员办公用房面积超标问题十分突出,超标率竟然超过60%!中央和省委三令五申要求清理整改办公用房面积超标问题。省财政厅原党组书记刘某,也曾作出了一些表面反应,会也开、话也讲;对于系统内的一些问题,他也批评教育、诫勉谈话,但是板子高高举起,每每轻轻放下。对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有问题的领导干部放任不管,有了问题不严肃处理,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班子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影响极坏。2015年6月,刘某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执行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精神不到位,被免去职务。对于这样的结果,刘某后悔不已。
二、违反组织纪律的案例
1、某市原市长潘某每次开会先定调,干部选任个人说了算
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潘某更喜欢搞个人说了算,凡是得不到他认可的人,休想到市政府重要部门工作。为了干部人事问题,潘某和其他常委常闹矛盾。凡是潘某“认可”的人,他都极为“照顾”,如市政府办公室原主任陈某,在潘某推荐下被提拔为副市长,一上任就大搞权钱交易,随之落马。
2、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取消提拔考察资格
3、某市矿务局副局长郭某编造虚假举报材料
2013年5月,某市矿务局副局长郭某得到同为该市矿务局副局长张某任前公示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忌妒,随即编造了张某花钱买官的虚假举报材料,并采用匿名方式分别寄给了省市领导。其后,郭某亲自编好的“某市花50万可以买到局长官位”的材料发给其侄,指使其侄在网上发帖。其侄将帖子发布到网络论坛,该帖被点击29100余次,回复850次,转载多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4、某省林业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李某用人失察失误
某省林业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李某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时任某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柳某,柳某表示想调到省林业厅工作。之后,李某将柳某给的个人履历交给省林业厅人事教育处,并签批意见,请人事教育处根据柳某个人情况、林业厅岗位空缺及用人需求提出意见。之后,省林业厅人事教育处提出拟调任柳某为本厅社会保险中心副主任(正处级)的书面意见。次日,李某主持召开林业厅党组会议,研究同意调柳某到省林业厅社会保险中心任副主任。几个月后,柳某到省林业厅报到上班。
三、违反廉洁纪律的案例
1、某高校原党委书记张某全家非法敛财6人落网
某高校原党委书记、某市教育局原局长张某利用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妻子·女儿索取·收受40多个单位或个人的房产、现金、银行卡、购物卡等财物,折合人民币864万余元;贪污公款324万余元;挪用公款1000万元给他人用于经营活动,谋取个人利益。
张某不仅自己到处伸手,而且默许、纵容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收受钱财。其妻子、女儿对张某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不仅不制止、不规劝,而且主动参与其中,伙同张某收受贿赂达255万余元,占张某受贿案值近三分之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家庭成员合伙作案,违纪违法家族化特征明显,结果全家人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其妻子借张某帮助别人安排工作、为房地产商和教学仪器供应商等谋取利益,与张某收受、索要汽车、房产、现金等贿赂235万余元,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其女儿怂恿张某指派市教育局所属学校采购请托人所售教学设备,主动索贿40万元;其妻妹长期帮助张某夫妇保管、经营、隐匿违纪违法所得,并利用赃款炒房、放货获利;其妻兄借负责开发市教育局房产项目之机,从中获利60万元。
2、某省水利厅原厅长赵某收受贿赂礼金近亿元
在赵某担任某省水利厅厅长期间,于平时逢年过节收受省水利厅、省属有关企业、某市党政领导干部与社会老板贿赂、礼金近亿元。赵某收受的红包礼金之多令人咋舌。专案组曾在赵家发现一个装有6万欧元的信封,但直到接受组织调查,夫妻二人都想不起是谁送的。而且赵某夫妇有一个“交往不交易”的谬论,认为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权力交易,收点红包礼金不过是“礼尚往来”。在离开原任职地后,他也收受一些老同事和当地老板的红包礼金,认为“反正与他们已经脱离直接关系了”。然而,这些进贡者或许不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但最终都是为了获得权力的庇护和回报。
3、某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康某领导老板“一肩挑”,当官发财“两不误”
按理,既然选择了人民公仆,就须断了发财的念头。但看着别人下海经商,有声有色,某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党组成员康某坐不住了。为了掩人耳目,康某与“老下属”区财政局副局长、经管局局长刘某某合谋,由刘某某出面成立公司,而康某利用权力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进行后台运作,赚了钱后,大家五五分成。康某两次受刘某某请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帮助刘某某的弟!弟在未经招投标程序的情况下,承接了开发区一道路绿化工程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绿化工程。因这两项绿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刘某某与康某共同经营的苗圃基地里的苗木,刘某某将收到的苗木款按照之前约定,先后6次通过他人将共计65万元转交给康某。
四、违反群众纪律的案例
1、某社区原党总支书记魏某等4人克扣、套取群众征地补偿款
在某市保障房征地项目推进过程中,魏某就一处征地与拆迁户谈补偿事宜,得知其心理价位比评估价少时,贪心开始“活络”起来。于是,通过伪造假单据,魏某侵吞了差价。在之后的几次征地拆迁中,他故伎重演,先后多次通过采用虚列青苗补偿费等方式,单独或伙同他人克扣侵吞各类补偿款。
魏某深知一人无法“瞒天过海”,于是想方设法将居委会主任陈某某、副主任孙某及兼任社区会计的党总支副书i己李某一起拖下水。魏某通过虚列各种补偿单据的方式,从社区账户上直接提取现金,给自己和其余三人发放1万元到4万元不等的“年终奖”。
2、某市建设开发公司经理潘某伪造拆迁手续,骗购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
潘某是经济适用房安置的组织实施者,手握拆迁安置政策落实的天平,稍有执行不公便会损害群众利益。潘某不仅不秉公办事,还将拆迁安置政策变成牟利工具,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大肆骗购,使本该拆迁安置的群众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性质极其恶劣。
3、村务不公开,百万家产村委会主任姜某截留残疾老人危房改造补助金
在某县的各个乡村,在村委会办公楼的墙壁上都会有一面村务公开墙,各类资金项目的分配使用情况都会定期公开,但走过场、不公开是一些基层干部逃避监督采用的手段。
某村的村民刘福恩每个季度都请人推着自己到村委会大楼的公开栏前驻足,看自己申请的危房改造补助款到没到。67岁的他患了脑梗,2013年的一场火灾又把他的木房子烧毁。靠14000元的捐赠款,重新建了一所木架房,暂时居所。同时,向国家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款。焦急等待的刘福恩不知道,国家下拨给他的19800元建房补助款,早就被办有一个茶厂、一个木材加工厂,开着奥迪车,资产上百万的村委会主任姜某截留了。
申请、发放危房改造资金,按规定要季度公开的,但调查组到村里调查时,村务公开栏上张贴的泛黄的纸张还是一年前的。“当时心里感觉这个钱拿了也没人知道,没人管。”姜某在接受组织调查时说,没有公开、缺乏监督,让其心存侥幸、有恃无恐。
五、违反工作纪律的案例
1、某市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王某主体责任严重缺位,坏了“班子”害了自己
某市纪委接到有关反映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某问题线索后,调查发现,王某在工作中不负责任疏于管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致使市教育学院党委形同虚设。
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召开三次党委会议,研究施工单位给学院“捐赠”车辆,先后收受4、家中标施工企业5辆车;设立“小金库”用于账外开支。一学院有关领导班子成员还商定,向施工企业收取罚款用于账外开支。王某明知道这些做法不符合中央有关规定,但是他不仅没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反而参与其中,为新校区项目办和实训基地违规购买车辆和请客送礼。
2、某市原市委书记刘某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承发包等
3、某市市委书记郭某干预执纪司法受处分
某市上级机关开展土地清理督查,发现一老板违规开宾发高尔夫球场,对其下发了整改通知,并提出停工处理意-见。郭某平日里与这个老板交往甚密,郭某不但没有立即督促整改,还向有关部门打招呼、说情干预执纪执法活动,因此受到党纪处分。
六、违反生活纪律的案例
1、某市原市委书记经常在高档会所玩到凌晨两三点
生活方式不健康,经常在高档会所玩到凌晨两三点……谈到这位市委书记,熟悉他的人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细节。
该市委书记喜欢喝高档红酒,嗜好野味,吃饭或宵夜时,通常会特意安排一些野味。据参加者后来透露,他们在一起吃过的有穿山甲、焖蛇、金钱龟、东青斑、金枪鱼,等等。当然,所有这些消费都是由企业老板埋单。
为了“服侍”好该市委书记,圈子里的人还专门为他开设了一家会所,会所风格按照他的喜好设置,装修方案由负责帮其安排活动的人与企业老板亲自商量,经该市委书记首肯后才着手实施。从2012年底到2014年中接受组织调查前,该市委书记先后到这家会所消费达30多次,差不多每个月两次。另外,他还频频出入该市其他私人会所。
2、某县文化局原局长甄某酒后寻衅滋事、损坏他人车辆
2014年4月,某县文化局原局长甄某等人到省广播电台商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演出活动有关事宜。午餐期间,甄某违规饮酒。午餐后,甄某与司机到省广电局停车场取车,发现自己乘坐的车辆被另一轿车堵住无法驶离,他拨打了后车车主张某的手机,对方没有接听,他便直接将后车上的雨刮器掰断扔到地上,然后跑到省广播大厦的10楼办公室寻找张某,并在办公区域大声喧哗。随后,保安赶来,将其带下了楼。
据媒体报道,车主张某回到广电局院内,听说自己的车被损毁,立即拦住准备离开的甄某要求赔偿。“醉酒的男子先是坐在车里大骂,然后下车厮打张某。”一些目击者称,张某被拉拽了20多米,胳膊多处淤青红肿。
此事被省广播电台及网络谋体报道后,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