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检车间,正式运行时,地铁将从这个车间发车,驶上轨道。□本报记者白晓高铭君
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成功获批
中期票据是一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直接融资工具,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具有融资成本低、发行方式灵活、用途广泛的特点,且通过直接融资的价格发现机制,有利于彰显发行企业自身良好的信用能力。
记者了解到,青岛地铁集团首次发行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约为4.3%-4.8%,低于银团贷款利率,这将为地铁项目筹集到成本更低的建设资金带来更大便利。
“尝鲜”PPP模式
在夯实项目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的同时,青岛地铁集团还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多元融资方式。
据悉,目前青岛市在建4条地铁线,其中3号、2号采用原有的资本金+银团贷款的形式去解决资金需求。这种方式对企业压力较轻,财政对项目的建设支持力度较大,但建设一、两条线可以,线路多了就会给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而引入PPP模式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和压力,PPP模式充分突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以及在合作基础上的共赢和风险共担。这样一来,政府投资短期内可获得一定回报,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能得到有效控制,PPP模式被认为是国内最成功的地铁融资模式。
据了解,青岛地铁1号线和13号线项目均已纳入全市第一批PPP重点项目,同时市政府确定将地铁集团作为吸引社会化投资的试点,结合市财政局城市发展基金,加快PPP模式在青岛市大型项目的落地。目前,地铁1号线和13号线PPP项目实施方案已顺利编制完成,预计9月内实现项目落地。
除地铁1号线和13号线项目外,其他地铁项目也拟采用PPP模式进行融资。据介绍,目前青岛地铁PPP融资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尽管全国其它各地都在推广,但像青岛市这样仅在起步阶段就已经完成实施方案,并且上报政府审批的城市仍居少数。目前,北京、杭州已经作出尝试,哈尔滨、郑州、大连等城市还在探索。
车辆购置引入融资租赁
在车辆购置方面,青岛地铁还创新应用了融资租赁模式。
“这一模式的推行满足项目建设的同时,缓解近期财政资本金需求11.7亿元,节省融资成本近4400万元。”青岛地铁集团财务部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