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投标泰斗余杭也直言,内地招标问题多多,有关部门和招投标人各出其法谋取利益,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往往要公关到位才能中标,他呼吁引入香港廉政公署的规管模式。
价低者得国资流失
吴跃指出,在开标当日公布其公司首部分得分大比例领先时,其余两家竞争对手也即场表示祝贺。之后负责招标的湖北成套公司就表现得扭扭捏捏的,“1月16、17两日还说春节不出结果,20日下午,我们才发现招标结果已在18日公布,刚好是春节假,差点不留意,就错过了有7日的有效投诉期。”他坦言,评分标准及评分过程一定存在重大问题,曾要求公布详情,包括专家名字,但对方却以法律作推辞要保密,不便透露。“单我们一家的标书就有600多页,专家却不到两个小时就评选结束。”
武汉地铁避谈3亿缺口
回应:尊重招投标法不干预专家
成立于2007年的武汉地铁目前有1000多亿资产,武汉国资委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将其规模增加一倍至2000亿元,目前仍存在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如此缺钱的情况下,这次却放著10亿的出价不要,选择7亿的合作方,眼睁睁看著3亿打水漂。何少文回应称,“你这个质疑我们也提出过,我们需要利益最大化,我们武汉地铁也需要资金,但我们尊重招投标法,不能干预专家,这是游戏规则。既然选择了什么游戏规则就该尊重什么游戏规则,这才叫公平。”
项目并非价高者得
负责具体招标的湖北成套公司负责人吴东升则否认1.85分差距的说法,指当时的回覆是弄错了,实际差距核准过应该是2.51分。他指出,该项目并不是价高者得,深圳地铁传媒的理解比较片面,他重申后面主观的评分要尊重专家的意见。
国资委暂未接获投诉
监管部门:有违常理感觉猫腻
是次武汉地铁招标涉及的多个主管部门都已接纳投诉,其中纪检系统官员也质疑其中可能会有违规情况,并坦言对地铁招标问题略有听闻,但未收到正式投诉,单从初步资料已嗅到当中的不寻常,一定会严查到底。
根据规划,武汉地铁未来5年规模要翻一番,朱文斌坦言,资金上有很大的缺口。对于在资金如此紧缺下,地铁还舍弃3亿的资金到位,他坦言也无法理解,“你这个问题我觉得提得很好,如果我是一把手,资金缺口那么大,你不要大钱,要小钱这是有风险的”。
同样接到了投诉的武汉市纪委常委梁奇在接受访问时也对地铁这样的招标结果表示质疑。“感觉有猫腻,感觉不正常。照说应该选择一个价位高一点的中标,从常理上是这么说。”但他表示,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会作详细的调查,再来断定到底合不合理,合不合法。
“卡拉OK”式中国招标
专家吁引入廉署模式规管
至于中国招投标法的首席起草人,现年80岁的余杭在中国和经济学泰斗厉以宁齐名,有“余招标”之称。武汉过去有多宗怀疑不公的招标大项目,也因为余杭的直言不讳,结果重新招标。
对外公开细则程序
两小时出结果不可思议
至于数百页的招标书递上去,在两小时内便有结果,余杭也认为是不可思议的,“除非是软件设计得好才可以,第一项是可以做到的,但后面有点困难。”他表示,这虽然不是十分复杂的标,但后面的部分无法以软件量化评比,需要专家仔细阅读和比较,才能作出决定,“我认为两个小时有点困难,至少当天是出不来结果”。
事实上,中国招标违规问题频出,让外间有形同虚设的感觉,作为招投标界的元老,余杭认为,在《招投标法》设立的最初是纯洁的,“都是一些学者专家制订的,不带任何私利,没有任何个人观点,还参考了很多国际做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不公或不当的竞争,扭曲了招标属性,例如有些部门通过“权力寻租”获取利益;有些不让“肥水外流”,置国家法令不顾,大搞条块分割,强化行业保护;有些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和评标人中钻法律空子,为自己捞取好处。
余杭用“卡拉OK”笑喻中国的招标,“什么叫做卡,卡就是我们招标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卡投标人,而投标人为了获得中标去拉招标人,这里所谓拉就是公关,公关成功招标就OK。”他指出,各个部委也制订行业法规的同时,也把本身自身利益也带进去,“就是搞自留地,互相支撑,互相扯皮,结果搞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下面谁敢执行,在行业里,你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当然听你的啦”!
深圳地铁传媒被扣分内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