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对顺风车社会价值及行业实践,有六大结论和新发现:
1、顺风出行是交通出行领域的“帕累托最优”模式,有力增进各方福祉,能够实现车市增长、提振经济、减排降碳、民众出行福祉等多赢。
3、顺风车减碳具备天然优势:无需交通系统变革,也无需降低出行品质。同时,顺风出行越多减碳量越大,参与用户越多减排效率就更高。2020-2022年,嘀嗒市内顺风车三年减碳超152万吨,且替代近一半乘客高碳出行。
5、顺风车能创新增进大众出行福祉:包括让大众出行既快捷舒适又经济实惠,满足更多灵活个性化出行需求,让出行更加温暖愉悦。如携宠物同行在个性化需求中占比23%。
6、顺风车能增进社会信任与温暖:从2021年11月至今,嘀嗒小红花已传递超362万朵,近86%的受访用户表示,嘀嗒小红花提升了顺风出行体验,充分感受到出行温度和人情味。
《报告》对顺风车社会价值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并首次发布顺风车社会价值模型。该模型展现了顺风车社会价值的原点及实现路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从2021年至2026年,顺风车的渗透率将从0.25%增至0.65%,这表明,顺风车市场如今依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增长潜力巨大。报告预计从2022年至2026年,中国顺风车市场交易总额预计将从204亿元增至7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0%。
顺风车通过充分提高上路车辆的空座利用率,来助力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止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共帮助创造4340万个未使用的汽车座位的运输能力,相当于中国私人小车座位总数的4%。
根据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签发的《嘀嗒出行APP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价报告》,嘀嗒顺风车从2020年至2022年,市内顺风车三年总碳减排量为1529040.10吨,年均碳减排量为509680.03吨。
基于嘀嗒顺风车乘客调研,若没有选择顺风车出行,有48.8%受访乘客将通过私家车或四轮商业出行方式前往目的地。这表明,顺风合乘在不增加额外碳排放前提下,替代近一半的乘客高碳出行,有效降低人均出行碳排值。
《报告》认为,顺风车减碳具备诸多天然优势,顺风车碳减排,不需要进行交通系统变革,在燃油车基础上也可以完成,因此既能影响增量,也能影响存量。顺风车让用户在不降低出行幸福感和品质效率前提下,轻松随手减碳。同时,每一个顺风车订单,都是在助力碳减排,顺风出行越多,减碳量越大。参与用户越多,顺风车减排效率就更高。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嘀嗒出行希望,让节能减碳从企业维度深化渗透到社会每个人的维度,让碳中和颗粒度更细,同时通过蓝多多计划,打造平台与用户合力,环境与社会各方共赢的绿色可持续减碳生态。
《报告》指出,顺风车从三方面来增进大众出行福祉,让大众出行既快捷舒适又经济实惠;满足更多灵活个性化出行需求;让出行更加温暖愉悦。
基于嘀嗒顺风车大数据统计,过去八年多里,在嘀嗒顺风车提供的下单备注类型中,“赶航班火车“、“携带行李需用后备箱”、“携宠物同行”的需求占比最高,下单人次占比分别达到44.83%、24.97%和23.0%,其余主要包括中途需上下乘客、有孕妇乘车和有老人乘车等。
通过事前沟通协商,很多车主会更加主动关照乘客,比如车主得知乘客要赶航班,常常会主动和乘客商量是否需要提早出发;得知乘客携带宠物同行,也会给予宠物更多优待;得知有孕妇乘车,驾车时会更加平稳小心,遇到沟坎会缓慢通过。
基于用户调研,顺风出行前三大体验依次是绿色低碳、友善互助、包容互谅,占比分别为78.01%、73.77%、47.02%。
顺风车在缓解拥堵、促进节能环保、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正在得到日益广泛认同。在国家层面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推进“双碳”战略背景下,顺风车行业有望迎来更多新机遇。
《报告》指出,展望未来,顺风车社会价值要更充分发挥,首先要尊重真顺风车本来的样子,顺风车平台坚持创造长期价值;其次,除了通过科技创新持续对上路车辆挖潜增效,顺风车平台还应通过规则机制建设、行业标准规范建设、法治文化建设,去解决顺风车新业态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充分发挥各方合力,促成更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