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酒店的服务和规则跟国内有些不同,如果在入住时没有事先了解好当地的情况,或许会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网上的“碰瓷”说、“撒泼”说,曾先生称,他多次带父母出国旅游,了解国外规则,从未遇到过类似的困境,他为自己在当时表现的不理智行为感到惭愧,但也请大众理解当时无助的心理感受。
这个事件经历了一次次反转,从一开始的中国游客住酒店被警察扔到公墓,到爆出游客撒泼还被爆出提早到酒店十多个小时,再到如今的瑞典警方及酒店的避重就轻,吃瓜群众也在扑朔迷离中失去了探寻真相的热情。
无论最后结果,这个事件,酒店与客人,其实都有不足之处。
1.瑞典酒店的几桩错
虽然酒店行业的种种制度都是从欧美国家传来并沿用的,但这一家瑞典酒店显然并没有尽到酒店应有的服务。
客人早到,酒店满房,怎么办
通常这种情况下,酒店工作人员都会向客人推荐附近地区价格相近的其他酒店。而这一家瑞典酒店看起来并没有提供这样的选项。
客人在大堂过夜过分吗
作为已经预订了接下来酒店客房的曾先生,理论上已经算是酒店的客户了。在这种情况下,让客人在大堂休息过夜似乎并不过分。虽然一开始网传都是这家酒店是青年旅舍,大堂空间有限,没法留客,但通过Booking的介绍页面,这家酒店“设有时尚的休息室、多个社交区和供应北欧风格鸡尾酒的酒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让预订了后一天住宿的曾先生在社交区或者休息室进行休息呢
酒店公共区域
事后酒店无监控
酒店大堂没有监控可谓大忌,而继瑞典检方宣布“结案收工”后,事发酒店负责人17日出面证实,“酒店大厅没有监控”。这意味着能够还原当晚真相的重要证据,从未存在。
曾先生父亲被瑞典警察拖出酒店图自中国之声
被诟病的服务态度
这一次的事件,酒店的工作人员无疑有点冷漠甚至不近人情,也让人难以理解,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的曾先生一家,为什么需要报警来解决。
从Booking的评分来看,这家酒店服务态度被多人诟病。
酒店预订网站Booking的截图
2.外国住酒店,要注意什么
酒店确实存在不专业的地方,而曾先生也并非完全无辜,订错酒店、在自己的住宿还没解决的情况下莫名地带女留学生回酒店……
国外酒店的服务和规则跟国内有些不同,如果在入住时没有事先了解好当地的情况,或许会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让旅途更顺畅,入住外国酒店时,也有一些特别要注意的事项。
预订酒店
资料图片:曼德勒海湾酒店
资料图片:智利的“巴伊亚”汽车旅馆,这是一套“船屋”
多人住房
很多人为了节省住宿费,会3个人入住一个双人标准间。在国外,很多酒店是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可以提前联系酒店说明登记,有的酒店会加收第三人费用。
2016年12月,就有一位华人女学生带父母去新西兰旅游,预定了一间2人房,却被店主发现容纳了3人。
店主非常“不客气”的要求一人离开,拒绝接受这位同学提出的补床位费和陪父母待到晚上出去过夜的建议,甚至用到了一些侮辱性词汇。
女生在社交媒体上愤慨地描述自己的遭遇,事情闹大后,新西兰旅游局就此事向这位同学表示歉意,酒店方则一直坚称自己只是按规定办事。
自带洗漱用品
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酒店大多不提供牙膏、牙刷、梳子、拖鞋、剃须刀等个人物品,游客需要自行准备。尤其是酒店拖鞋,打包行李的时候很容易忽略。
地板积水问题
在酒店洗澡要特别注意地板上水的问题。洗浴时,要记得将浴帘底襟拉入浴缸内侧,如果不小心“水漫金山”,湿及房间地毯,也是要赔偿的。
2018年春节,一名随团赴美国旅游的中国大妈在酒店洗完衣服后,因没找到合适的位置,便把衣服挂在了消防警报器上。第二天清晨收衣服时,由于衣架挂的较高,大妈扯拽了几下,不小心触碰到警报器,还触发了酒店房间内的自动消防装置。因为消防喷水装置长久未用,自动喷发的水中满是铁锈,搞得房间一片狼藉。这样一来,酒店所有床单被罩和地毯都要彻底清洗。大妈被诉以折合2万人民币的赔偿,同时被带到当地警局录口供。
小心消防警报器
国外的酒店一般都有消防警报器,如果一不小心触发,不仅会招来警察,还有令你支付一大笔赔偿。
今年8月,一名中国游客黄先生在德国斯图加特某酒店房间内食用速食火锅时,触发了火警警报。证实误报后,当地消防部门当即向黄先生罚款95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510元。可怜黄先生原本只想省一顿,简简单单填饱肚子,结果却花了比鲍参翅肚还贵的大钱。
而在前几年的十一黄金周,重庆范先生随团去瑞士旅游,晚上在阿尔巴那酒店洗澡,莫名其妙两次触发火警警报。范先生最终赔偿1000法郎。
饮水问题
美国、欧洲大部分国家自来水可直接饮用,所以一般酒店房间内没有电热水壶;而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的自来水不可直接饮用,酒店也不提供电热水壶,游客可到前台租借或自带小的电热水杯,或购买饮用水。
转换插头
国外大部分酒店的电压和插头与国内不同,应提前准备转换插头。
收费电视
国外有些酒店的电视为收费电视(标志为'paytv”),开电视前,应先确保已了解清楚付费办法和计费方式。
酒店禁止带入的食物
除了能否吸烟之外,有的酒店对于能带入房间的食物也有严格规定,比如泰国,大部分酒店都有明文规定,不允许游客带榴莲进去房间。
资料图片:全球闻名的“墨尔本赛马节”吸引不少中国游客。图为一对来自中国的夫妇伴着乐队的音乐和歌声,挥舞着中澳两国国旗翩翩起舞。中新社记者陶社兰摄
入乡随俗尊重文化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亮点2018年版》显示:中国游客2017年出境游花费了2577亿美元,接近全球旅游总收入的五分之一,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入乡随俗,举止得体,注重形象,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展现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
在中国驻外使领馆网站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提醒。
资料图片:泰国曼谷大皇宫内玉佛寺游人如织。
近年来,出国游变得越来越普遍,华人的身影也越来越频密地活跃于世界各个地方,但随之而来的是,在海外发生纠纷的案例也变多了。
出现摩擦往往是对国外的规则和文化缺少了解与尊重所致。所谓入乡随俗,就是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规则,并要承担违反规则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