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回归,那座见证青岛历史的纪念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青岛城市记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青岛栈桥的东侧,青岛路最南端、太平路的临海处有一个半圆弧形所在,现在是一处花坛绿地。这处位于青岛前海海滨绝佳之处的一角,每天都会有无数游人过客往来穿梭,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有着一段沧桑的历史,植被的中心位置曾有一座足以见证青岛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纪念碑(塔)。
纪念碑(塔)建成于1904年,曾用名“保罗·叶世克总督纪念塔”、“大日本帝国占领青岛纪念塔”、“中国接收胶澳纪念亭”、“东亚建设之础”、“山海重光纪念碑”等,1967年被拆除。这处堤岸花坛的前世历史,细细读来,竟是如此的命运多舛,其背后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1897年11月14日,德国海军从栈桥登陆占领青岛,把青岛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使青岛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一座近代殖民城市由此开始。
1901年1月27日,德国驻胶澳第二任总督、海军上校叶世克因染伤寒病逝于青岛。2月2日,总督府在《青岛官报》发布了为叶世克举行葬礼的消息,将其安葬于青岛山东麓的欧人墓地(万国公墓)。
在建中的叶世克纪念塔
德占时期威廉皇帝大街(今太平路)街景照片,左边是“叶世克纪念塔”,“海因里希亲王饭店”之上飘着德国国旗。
叶世克总督纪念塔
1901年夏天,德皇威廉二世命令胶澳殖民当局在青岛湾海岸(青岛路南端)特修此塔以示纪念。1904年初,叶世克纪念塔建成。建碑材料主要取自青岛本地的石材,建筑为八面亭形,上立一高塔,通高约16米,塔身的中下部为石制的回廊,每一个面钉有铜片,正南的一面刻有叶世克的肖像,其他几个面均以德文记录德国占领青岛的过程。
《青岛通鉴》载:“叶世克纪念碑位于市政广场南端,面向青岛湾,共三层,用大理石砌造,碑座和碑体呈对称的六边形,碑体外环六根立柱,高丈余,为青岛前海一景。”
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日本也对青岛垂涎已久。1914年11月,日本击败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塔身的铜牌揭去,外观基本未动,只是将纪念文字改为日本占领青岛的“功绩”,并更名为“大日本帝国占领青岛纪念塔”,此碑又成为日本侵占青岛的炫耀标志。
1919年4月29日至3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三国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在中国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这也为成为最终引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在中国人民巨大压力下,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胶济铁路和青岛回归拉开帷幕。1922年12月1日,中日在北京签署《山东悬案细目协定》,中国付出巨款后,赎回了青岛主权和胶济铁路。
1931年青岛市政府前,不远处的太平路海滨,可见青岛路南端的纪念塔。照片中可以看出,当年德国人对纪念碑的位置进行了精心选择,它背山面海,与总督府、观海山顶恰好构成了一条城区对称的中轴线。
接收青岛后,中国胶防军在胶澳督办公署前的太平路上执行巡逻任务。地面中间位置可见纪念塔的影子。
山东省银行民国十三年(1924年)伍圆银圆券正面图景青岛太平路纪念碑
1922年12月10日,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了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青岛结束了它长达25年的遭受德日殖民统治的惨痛历史。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对纪念塔进行了改建,将日本人的痕迹抹掉。
青岛市档案馆馆藏资料载,青岛接收纪念亭碑上刻有《胶澳接收纪念碑铭》,铭文4字为韵,计112韵。碑铭作者是曾任青岛接收行政委员会、青岛接收公产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行政接收副主任兼代委员长的王大桢(湖南醴陵人,字芃生,后以字行)。
聿维胶澳,琅琊古津。黄海为池,崂山为城。
地接邹鲁,岛近田横。儒侠熏陶,俗厚民醇。
海鸥往返,忘机息神。浑浑噩噩,不知几春。
瀛寰既通,华洋多故。甲午丧师,辇金失地。
连衡定策,三国遥致。武装调停,德俄法比。
辽东虽复,索酬继至。密约造因,旅大骈弃。
巨野教案,戕德憎二。三舰远涉,军威小试。
九九为期,卒屈廷议。明春约成,德宗廿四。
于以久假,河山遂异。是为胶澳,德管伊始。
回湾百里,高建鹫幡。大兴土木,比厦连轩。
设险守固,筑垒修垣。樯帆辐辏,车马尘喧。
工商富庶,人物殷繁。百年远计,固蒂根深。
爰及甲寅,欧战倏起。烽烟弥漫,世界披靡。
东邻举兵,舳舻西指,水陆合攻,沉船夺垒。
折入于日,民国三纪。拔帜易帜,无殊彼此。
誓言归还,载在丹匦。巴黎和会,休兵敦睦。
星轺西征,士女属目。暂缺金瓯,庶几完复。
将信犹疑,梦蕉覆鹿。盟约不爽,时机待熟。
辛酉之冬,会于华府。玉帛相将,修文偃武。
熄尽塞源,约还故土。续议于京,明年夏序。
尊俎折冲,叩端承绪。细目既定,各得其所。
十有二月,十日正午。中日联欢,接收式举。
璧返珠还,物依旧主。溯念五载,自租于德。
中更多变,迭相主客。德垒日碑,尽成陈迹。
渔樵指点,俯仰今昔。得丧成败,往事如奕。
从兹永奠,齐燕屏外。万物咸熙,四方既宁。
无忝尔祖,明德惟馨。安宅劬劳,国有常型。
式昭来世,勒石依亭。千万斯年,海碧峰青。
此塔随之更名为“中国接收胶澳纪念亭”。
1941年的太平路以及前方的纪念碑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于1939年12月11日拆毁胶澳接收纪念亭,在原址举行改建“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奠基仪式。1940年1月10日,该塔落成。伪青岛市政机构——青岛特别市公署成立周年纪念同时举行,并在该塔纪念碑上镌字“青岛特别市公署成立周年纪念”留念。
“东亚建设之础”碑(正面)
“东亚建设之础”碑(背面)
塔中,有侵华日本陆军中将板垣征四郎题写的“东亚建设之础”石碑,这块受到轻微损坏的石碑,如今静静地横卧在青岛市博物馆后门左侧的草地上。
“山海重光”纪念碑前瞻览的市民,纪念塔上日寇的残迹尚能依稀可见。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民国青岛市政府对纪念塔又进行了改建,重建青岛市接收纪念碑以示胜利纪念,重新粉刷,焕然一新。新的碑文记录了抗战的功绩。
青岛市长李先良在“山海重光‘碑石前留影
青岛抗战碑文的黑花岗岩板镶嵌在石柱之间。碑宽1米,高2米左右,由当时的青岛市长李先良题词,书“山海重光”四个大字,字高宽各40厘左右,左侧刻有“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字样。
青岛解放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山海重光”碑面文字被水泥抹封,此处后曾被改为“中苏友好纪念塔”。1967年12月,红卫兵将石碑以及纪念塔彻底拆除。此碑残存“重光”二字,几经辗转进入青岛市博物馆庭院室外一角散置,刻有“山海”二字的上半部分至今无有踪迹。
1967年,青岛市革委会为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大兴土木,准备在青岛市政府前广场花园处建一座全国最大的毛主席石雕像。当时还在老市府前的花园处制作了几座领袖不同姿态的石膏雕像,供市民评选。计划雕刻的毛主席石像花岗岩整体石料采自浮山,就是当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浮山采石场。12月,在将矗立在青岛路南端饱经历史沧桑的纪念碑拆掉后,临时搭建了一条海上运输石料坯石的通道,海岸也已经修建好了临时码头,在众多建设者的努力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此时中共中央通告全国停建大型主席雕塑像,工程停建,再无后续。
语录墙正面
纪念碑遗址处早已无迹可寻
岁月流逝,如今位于原青岛路南端、太平路堤岸花坛处的纪念碑遗址,曾经的历史已经少有人知了,但老青岛每每看到老照片、或是谈到这里时,仍会感怀过往、叹息不已......
威海“收回威海卫纪念塔”
与“青岛接收纪念亭”命运雷同的是“收回威海卫纪念塔”,1980年8月,在威海民众的呼声中,威海市重建了纪念塔。同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将纪念塔列为威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全市开展爱国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好教材。
2017年,威海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组织专业队伍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再次进行维护施工,对“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八个大字以及东侧塔基小字进行了处理,清理了塔面锈迹,并修补了断裂的石质护栏,使其再焕新颜。
岁月悠然而过,时代趋步向前,历经91年风霜的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像一枚定格历史的时针,永远地标记在人们心中,警醒后人。
而令人惋惜不已的是,已近两个甲子历史的青岛市太平路上的这座纪念碑,在消失半个多世纪后,依然不知何时归来......
历史不应忘记!自上世纪九十代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青岛热心市民积极呼吁在青岛路南端的遗址处重建抗战胜利纪念碑,2020年,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再次掀起一股热潮。2022年,是青岛主权回归100周年,此碑的重建与历史过往实是具有重大意义。
1897年11于14日,德军在胶州湾登陆侵占青岛,从此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达17年之久。为了唤起市民的国防意识,让市民牢记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1998年我市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警报试鸣日”。
德国侵略者之后,日本侵略者又曾两次侵占青岛,实行殖民统治累计长达15年之久。
1914年的青岛沦陷,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1919年巴黎和会,青岛问题和山东主权外交谈判失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这一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就是因青岛问题而起。1922年12月10日,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了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使青岛结束了长达25年的遭受德日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青岛主权回归不但是“五四运动”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致敬与怀念,是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在和平年代,我们更不应该忘记曾经经受的屈辱的国耻,更应该牢记那些为国家牺牲奉献的英烈、先人,更应该尊重历史、铭记历史!
那座历经德占青岛、日本两次侵占青岛、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新中国时期的珍贵历史印迹,那座命运多舛的纪念碑已消失了半个多世纪......
两年前编发《太平路上,那座曾经命运多舛的纪念碑!》一文,即收到了广大读者的热议追评,更是引发重建此碑的热切呼声,可见这座虽已消失许多年的纪念碑,至今仍让无数老青岛心存念想,期待她的重现!
雪狐:应该在原址上重新建一座纪念碑!以警示后人勿忘历史的耻辱!振奋国人的爱国热忱!
清平:纪念塔的身影早已深深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恳切希望重建纪念塔,恢复历史的真面貌。
修行:强烈呼吁建议青岛市在原址建立收回青岛纪念碑,详列每段历史经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也增加青岛市文化底蕴。
大飞燕青岛范邓宗平:我们儿时在这纪念碑大坝跳水,地标建筑应该回复原貌。
金桂吉祥:栈桥、小青岛还有这纪念牌,这才是青岛市真正的地标建筑,为什么不能修复呢?
闹市闲人:重建纪念碑,纪意青岛的沧桑,勿忘国耻。
知秋:作为青岛沿海的地标性击筑,它承载和记忆着青岛的历史与沧桑。应当将其按原样重新修建。
兴华:这个碑去的真可惜呀!应该是重建、它是青岛历史的见证、一个标志的风景线。还原历史留给青岛的文化标志。
NING:经典建筑确实应该复原,残存部件恢复到建筑原处。
大海:应该恢复抗战纪念碑!这是青岛的老地标。小时候赶海,就是说在纪念碑等着...
水手:应该复建,还历史原貌,以志纪念。
永世俊杰:既然是历史记忆,应该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青岛的由来,历史见证,国耻与荣光,政权与主权,历经坎坷和时代变迁都应该记载在“纪念塔”内,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这是爱国教育的铁证教材!
尹相成:呼吁政府重修纪念碑,把这段抹掉的历史记录重新补齐!
边疆乐:强烈要求还原青岛路的”纪念碑“还青岛的历史真面目!
华伟:这座记念碑的经历也是青岛城市近代史的真实写照。德占-日占-收回-日占-光复-解放-文革-至今。其实根据历史资料,按光复后民国期间所建的记念碑予以重建,并附以文字说明,介绍该记念碑的历史演变,可以让青岛本地人以及来青岛旅游的外地人更好地了解青岛的历史。
圆月:青岛百年特殊历史,一战、二战两次被日军侵占,此况何处有?为收回青岛主权,暴发了我国历史上空前规模“五四”运动,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重的大事件,应该纪念并留存下来,让国人不忘。仅仅一座“五月的风”(还常常被简单的误为火炬。)没有文字说明,远不够的。支持重建青岛历史纪念碑!
于文强:希望重建纪念塔,让今人与后人不忘历史!
老肖:地标建筑他叙述着历史,理应重建!也是青岛人的呼声和心愿!
童心李荣:历史的见证!儿时刻苦铭心的记忆,应该恢复。期盼等待!
晨曦:重建纪念碑,用言简意赅的碑文刻上青岛建置、德占、曰占,以及青岛人民抗争收回的现代史,尤其将还我山东、还我青岛引发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自此开始的历史刻上,将此处建成青岛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加城市厚度,很有必有,使青岛人民更爱家乡,愿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增砖添瓦,使外来游客了解青岛,喜欢青岛,也会让前海沿秀丽的风光增色。
莱州老陶(茂盛):文革时拆毁的东西太多了,锥子楼上的十字架都拆下換上避雷针,后又换上十字架,纪念塔(我老爹称它为鬼子塔)也应还它原貌吧?这才叫百年青岛!
山高水长:还原历史,让人们铭记“她”,也是岛城百年来的见证和履历...在这一带重塑“她”(这里曾发生过的),向世人昭示“她”的未来。
王孙公子:强烈要求重建纪念碑!她紧靠我的母校~太平路小学,也紧靠我家原来住的地方。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每天都在那里玩耍和复习功课,文革中纪念碑被毁,老青岛们有一种极大的失落感!
万有引力:无论是从纪念角度,还是从景观角度,重建纪念塔(碑)是正确的,只是它的设计理念方案很是关键。
老久:强烈建议重建,待地铁临时设施拆除后,一并与老市府轴线重现往日辉煌!
刘老师:不能忘记历史!每一段历史,每一个建筑物,每一个事件,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心血!渗透着青岛人民的奋斗血汗!不能忘记祖国母亲!不能忘记献身的老前辈!不能忘记解放青岛入城的先辈!不能忘记建设青岛平凡的你我他!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青岛,我爱你!中国,我们永远爱你!
梅:山海重光,抗战胜利史。应重现,教育后辈,忽忘国耻铭计历史。
心明:建議恢復建塔,並做好將各個歷史階段的建換拆塔史料陳列於此,讓后人們熟悉青島過去的風雨歷程,也讓來青島的遊客們多停留哪怕十分鐘對青島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悟妙:假如重建(抗战胜利)纪念塔,是青岛人和国人的心愿!有生之年能否看到?!
都好:希望重新建纪念塔,让子孙记注历史,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ZHF:希望重立纪念塔,还历史之本来面目。
锡臣:抗战胜利纪念碑,前海沿儿一个很有历史意义地纪念景点,木有了很可惜重建是很有必要地,中国银绝对不能忘了过去地耻辱!
莎莉:希望在有生之年见到重建“纪念碑”。
修哥:这个纪念碑我从小就在那里玩,记忆犹新!希望重新竖立起来,也是老青岛的一个风雨历程见证!
远山侠:希望重建该纪念塔。让山海重光四字重新做碑文以纪念。
Apollo大顺:那个普通的花坛背后竟然有如此多得往事!它一次次的见证了青岛的成长和命运!我认为重建纪念碑非常有必要!不能让青岛忘记自己得历史啊!
纽马克:无论从青岛历史沿革,还是从旅游景点迠设上来看,都应该将这一条街和这座塔复原。历史的变迁尽管复杂多舛,丰富繁杂,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然而,这是客观,这是历史,这是青岛市走过的路。正因如此,才让青岛那么值得看,那么想了解,那么吸引世人的目光。呼吁,市政府尽快在原址重建山海重光纪念塔!
老赵:强烈要求重建纪念碑,让后人永记青岛这段历史,更加珍重我们生活在强大祖国怀抱里的幸福。
阔海风:那是很好的青岛标志!重新設记再次建起很有意义。残碑即可,有沧桑感,另外文字説明时代变迁更有感觉和认识!
老城:2022年12月1O日是青岛主权回归一百周年,希望看到当年的青岛回归纪念碑!
本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文中图片源自青岛档案馆及城市档案论坛网友提供,转载请注明!
市南
太平路
一条百年老路
遇见未来老城
太平路,记录着青岛的深情故事
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感受青岛的宝藏文化
「市南·太平路」
凭临海风,眺望沙滩和大海
见证着日出与日落
“守护百年的栈桥”
01.青岛经典景点-栈桥
/
市南区太平路12号
这座1892年建成的军用码头,一直是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打卡胜地之一,栈桥最南端的回澜阁,在涛声灯影里,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栈桥位于中山路南端,经1931年改建和1985年整修,现宽8米,桥长440米。堤内建有特色鲜明的双层八角亭“回澜阁”。
这座始建于光绪年间的桥,珍藏着城市的记忆。在这里,青岛的海洋文化与建筑文化完美结合,孕育出栈桥独有的浪漫风情。
伴着徐徐海风漫步栈桥,犹如打开青岛的城市密码,百年历史与未来希冀在这里碰撞交融。
02.市南有家书店叫“栈桥书店”
暖阳的五月读一段温柔的故事
地址:市南区河南路10号
书店以蓝天、白云、大海作为设计元素,整体风格清新自然,舒适温暖。栈桥书店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书店之一,畅销书籍、网络文学、经典漫画、典藏全集,以及可以珍藏版的黑胶唱片都能在这里找到。
书店整体设计由作家、出版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店文化空间设计专家三石先生亲自操刀,充满创意的海洋场景风格和青岛记忆相结合。
03.栈桥独有的浪漫
浪漫度好评榜第1名
栈桥最具青岛风味的一道风景,四季轮回、昼夜循环、潮起潮落。无数文人墨客为它不吝笔墨,更有众多导演将镜头定格在这里。
夏日的栈桥,可以说是文艺清新的代名词。碧波荡漾,蓝天白云,一切美好的邂逅仿佛都可以在这里发生。
冬季,来自西伯利亚、黑龙江等地区和城市数以万计的海鸥,云集到这片美丽的海域,美景让人心驰神往。
“太平路的那些老地方”
01.天后宫
市南区太平路19号
天后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代,比这座城市“年长”许多。明代之后多次重修,现在看到的临街戏楼,是1937年大修时重建的。
后殿基本保存原貌,院内两棵老银杏树从明朝起就伫立于此。院内有清朝同治年间的庙碑,从碑文可知,大约康熙、雍正年间,青岛已经开埠,旅客商人众多。
02.青岛市人民会堂
市南区太平路9号
清朝末年,海边建了一座总兵衙门,位置大约就今天的人民会堂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青岛这座城市的起点。
1959年5月在清朝总兵衙门旧址上动工兴建,1960年5月30日正式建成,如今,仍保留着百年的银杏树和杨树。现在,青岛市人民会堂经常上演精彩的演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03.栈桥王子饭店
市南区太平路31号
栈桥王子饭店始建于1911年,由著名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里希特设计,前身为亨利王子饭店(PrinceHeinrichHotel),被称为“东亚罕见的旅馆”,号称“东亚第一馆”。
2007年经全面修缮,格调古典高雅,色彩厚重华丽,重现德国皇室情韵,是一间具有深厚异国情调的特色精品酒店。也是青岛的老字号餐厅,有宴会厅、风味餐厅和客房,对面就是栈桥,风景很棒。
04.泛海名人酒店
市南区太平路29号
1910年,亨利王子饭店扩大规模,将本来店面作为东馆,扩建了中馆,又兼并了中央旅馆作为西馆。后来,这三个馆各有变迁。东馆曾作为国民党青岛市参议会办公地,后拆建为泛海名人酒店。
今天,当你站在太平路上,望着仍在营业的酒店,历史会自然而然地在心头流淌。
“太平路那条马路”
在繁华的青岛市区,太平路保留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呈现它的风姿绰约。随着市南区老城复兴的步伐,太平路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有时还会怀念那些曾经的岁月。
太平路东起莱阳路与大学路路交界口,西至贵州路与朝城路交界口,中间与江苏路、青岛路、浙江路、中山路等8条马路相交,全长1900多米,是青岛历史上最早的道路之一。
这里是老青岛人心目中的“前海沿儿”,小时候会在太平路附近挖沙子、晒太阳,一整天都不愿意回家。现在依旧是市民和游客散步的首选地。
“那些有故事的学校”
01.青岛太平路小学
市南区太平路17号
青岛太平路小学就坐落在“长虹远引”、“飞阁回澜”的栈桥之滨。
漫步校园,一股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贴近教师,你会感受到他们的高尚师德;深入课堂,你会体验到课改的勃勃生机,学生的乐学向上。
02.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市南区太平路2号
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前身为青岛育才中学,青岛市教育局直属中学。
校区虽然不大,但是校园建筑精美别致,充满了欧式风格。坐落在青岛太平路靠近栈桥和大学路,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校。
凭临海风的太平路
眺望沙滩和大海
见证了无数场日出与日落
老城复兴,太平路变得更加多元化
变的是赋予老路的新模样
不变的是历史独有的记忆
原创文旅君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08-1409:28发表于山东
LOOK!QINGDAO
龙湾之岸,珠山之畔,有一处千古奇绝之地。
秦始皇曾三次登临此处,越王勾践也曾在此会盟诸侯,秦方士徐福东渡求仙的起航地也是在这,它就是千古第一台——琅琊台。
琅琊台不仅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更是人们寻古探幽的理想旅游目的地,最关键的是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琅琊台风景区面向全国游客推出免门票优惠政策。
你听,远处渺渺似有仙音,你看,琅琊寻梦犹在眼前,趁着“限时免费”,赶紧约起来去耍吧!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赞3
海上仙台,四时福地
从秦风里传来的叹息
战马奔驰,旌旗飘飘,铁马金戈,声势浩荡。公元前219年,一队大军伴着黄土尘埃,裹着狂风疾雨,一路奔向东海。
面对青山翠绿、沧海无际,一位千古大帝在此登高望远,目光炯炯,手指远方。此景被定格于当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大珠山山脉的一座平台上。
|小娇丫子
这位不凡之君乃中国第一位皇帝嬴政,而那座平台乃千古名胜——琅琊台。
琅琊台史称“海上仙台,四时福地”,是四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重要根源,绵延厚重的历史渊源使其成为传说诞生的宝库,许多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奇异佳话,至今仍在民间广为传唱。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西周初期,姜子牙便把季节之神四时主封在了琅琊台,这里成为天下四时的确立地,中国古代四时主的主祭场所。
此后,古人便以琅琊台为中心,观测星象,分划出春秋二分,夏冬两至,分时计岁,因此琅琊台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观象台。
山海相依,风光旖旎,琅琊台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人文历史不仅是帝王,同样也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凭古论今、观光览胜。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迁徙都城到琅琊,在此起观台,望东海,会盟诸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国后,设琅琊郡,曾三次登临琅琊台,并立石刻。
《琅琊台刻石》由李斯亲笔手书小篆,为现存字数最多的秦代刻石,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原件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
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海上》、苏轼的《书琅琊篆后》等诗词华章更让琅琊台成为驰名天下的名胜。
此去经年,那些舟楫竞渡、墨客争分的旧日辉煌,早已消失在时光尽头,如今的琅琊台早已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年大观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熠熠生辉。
那一抹在岁月里孕育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情愫,像一脉沉香,随着朵朵浪花在龙湾里经久不息。
山情海韵,千年古郡
赴一场访古寻幽之旅
千古琅琊台,悠悠海岳情,随着一场场雨的淋下,被誉为“东国胜地”的琅琊台再次焕发出来迷人的风姿,最适宜来一场访古寻幽之旅。
雨后的琅琊台,满目是欲滴的青翠,空气里流动着绿叶散发的脉脉清香,琅琊台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碣,无不诉说着悠久的历史,展示着雨后的新颜。
走进景区大门,古意凝重的琅琊文化陈列馆映入眼帘,黑瓦红柱,飞檐重叠,造型朴拙大气,馆前矗立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青铜铸像,展现着始皇帝登上琅琊台临风大乐的形象。
馆内陈展着《琅琊台图》、四时主祠模型、琅琊历史变迁图等文物遗迹,回廊的廊壁上还嵌刻着历代名人吟咏琅琊风物的诗词文赋碑刻,了解琅琊文化的绝佳去处。
在琅琊文化陈列馆东侧,琅琊台和争高山之间,有一道绿涌翠漩的山沟——跺脚沟。
沟底溪水淙淙,溪边野蔷薇丛生密布。沟内到处生长着高大的板栗树,夏季枝繁叶茂,林荫清凉,到了秋季,果熟落地,有时在路边上就可捡到板栗,收获一份惊喜。
沿着云梯缓步登山蜿蜒而上,植被苍翠,郁郁葱葱,深幽中透露着一丝肃穆,姜子牙立台封神、勾践观台会盟、秦始皇夯土祭拜、徐福登台东渡求仙遗迹或群雕沿路散落,定格了无数令人动容的历史瞬间。
登临琅琊台顶,锦绣山河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站在望越楼上,北望大珠山苍龙入海,南瞰琅琊湾渔舟静泊,西眺青山葱茏、沃野千里,东览黄海浩渺、碧波万顷,波澜壮阔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感悟一岁四时,悠然登台祈福。在这里,你可以去琅琊“福寿碑”摸福石,还可以自己动手绑祈福带,为家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当四时祈福带飘扬而起,所有的得失聚散于此刻宛若云烟消散。
星汉灿烂人间浪漫
沉浸式露营回归自然
正值暑假,若是想要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感受最古老观星台的星汉浪漫,在琅琊台星空营地来一场沉浸式的亲子露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林荫草地上,房车区、帐篷露营区、露天电影区、娱乐休闲区、采摘区等错落分布其间。
飞鸟、林木、草地、远山、碧海……在蓝天下组合成了浪漫的北欧情调,让你只需一个周末,便能尽情拥抱自然。
烧烤、玩球、看动画片、你追我赶……小朋友们总能在这里找到第101种好玩的方式。
在这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孩子们挥霍着旺盛的精力,深入探索露营的无限趣味,欢声笑语打破山野的寂静,让人感觉到无拘无束的自由。
夜幕降临,营地的灯光逐渐亮起,配合着天上的星星点点,远方山峦的剪影融入夜幕,是许久不曾见过的盛景。
入夜,抬头凝视满天星辰,辨认银河的轨迹,颈椎病和视疲劳,都快治好了。
星空下看一场露天电影,敞开式空间,复古桌椅和星星灯,一桌美食,一部老电影,开启一个夜晚的闲适,和最爱的家人留下这个夏天最难忘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