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古老的城墙,我们一行人怀揣着对江南园林的无限憧憬与敬仰,踏上了前往扬州个园的旅程。个园,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的园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扬州的历史长河中,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启程之际,妈妈便告知我们:个园以竹为韵,清雅脱俗。游个园,实则是一场赏竹的诗意之旅。若至扬州而未游个园,犹如未至扬州之境,未领略其园林艺术的精髓。
到了个园,妈妈为我们找了一位温婉知性、博学多才的导游——小敏姐姐。只见她身着传统汉服,步履轻盈,引领我们细品个园之韵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人墨客雅集的时代。
小敏姐姐娓娓道来,道出个园的历史沿革与园林艺术风采。她告诉我们,扬州不仅有个园之雅致,更有何园之秀美,但相较之下,何园无论景致之幽美或规模之宏大,皆稍逊一筹,所以名气不及个园盛。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其独特之处,在于将江南园林的精巧细腻与皇家园林的恢宏大气巧妙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风貌。
个园主人黄氏,乃清代著名盐商,富甲一方。我不禁疑惑:何不命名黄园?原来,园中竹叶,摘其三片,巧妙排列,即可成一“个”字,寓意“竹中有个,个中有竹”。个园之名,由此妙得,既体现了园主的文人情怀,又彰显了园林的竹韵之美。
小敏姐姐介绍说:“游个园,必赏竹之清韵、观宅之奢华、览山之奇绝。”我们随着她的脚步,先赏竹之苍翠欲滴,再观宅之富丽堂皇,后览山之巍峨壮观,仿佛走进了一幅幅流动的画卷,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赞叹。
赏竹之区,竹影婆娑,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竹竿挺拔,竹叶青翠,宛如一片片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嚣。
观宅之区,我们步入园主的厨房。厨房之内,设两张方桌、一大灶台及一小灶台,大灶之上,五灶眼并列,可见园主之家,人丁兴旺,生活富足。灶台上摆放的厨具,虽历经岁月洗礼,但仍完好无损,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接着,我们踏入小客厅。虽名小客厅,但其面积之广,足有我家三室之大。厅内门板桌椅、房梁柱子,皆以百年柏树精制而成,坚固异常,历久弥新。客厅则全用千年古松打造,悬挂的对联,乃江南大书法家之笔迹,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左侧水乡画,右侧景德镇瓷瓶,相映成趣,雅致非凡,让人流连忘返。
览山之区,四季假山,步步生景,引人入胜。春山以山竹、石笋为骨,寓意春天之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石笋间点缀着嫩绿的竹叶,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夏山以太湖石为基,山顶建有一亭,左有松树相依,名曰“松鹤亭”,意境深远,清幽雅致。山间流水潺潺,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右转,便至秋山。秋山为四山之中占地面积最广、园主最爱之山,由黄石堆叠而成,与秋日之色彩相得益彰,金黄满地,美不胜收。每至秋日,此山便铺满金黄“地毯”,园主常于此纳凉,尽享秋之宁静与惬意。最后来到
冬山。冬山以宣石为主,其色如冬日积雪,清冷而宁静,宛如仙境。宣石上点缀着点点白雪,仿佛冬日初雪,清新脱俗。冬山中植有三棵梅树、一棵老榆树,梅花分别在十一月、十二月及次年一月绽放,所以冬日,这里总弥漫着梅花清香,沁人心脾。梅花傲雪凌霜,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春观物象之生机、夏赏云水之清幽、秋眺奇峰之壮丽、冬望风雪之纯净,四季轮回,移步换景,皆在个园之中。置身其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四季的更迭与自然的韵律,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