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今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公共文化机构,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承担着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重要意义。
营造“在场感”,博物馆推动文化理念、价值传播传承。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除了书籍之外,参观博物馆是重要途径。博物馆总是给人一种厚重感,如果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词来形容,可以叫作“高冷”。但随着文创产品的兴起,博物馆的这份“高冷”慢慢减退,让人们越来越“触手可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出圈,一经发布,就受到热捧,被戏称为“当下北京最想拥有的文创产品之一”;河南博物院的文创考古盲盒将微缩的文物“埋”进了土里,让消费者动手“挖”出来,一经推出就迅速被抢到断货;甘肃省博物馆一改严肃,将铜奔马玩出了花,本就“魔性”的面部表情被精心设计在卡通化的毛绒玩具上,让人忍俊不禁,产品销量节节攀升……一件件文创产品能够展现出博物馆的文化精髓、学术成果和文化价值,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还能将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理念、价值传递给更多的人。
博物馆里承载厚重的中华文明史,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文化殿堂。让博物馆融入现代生活才能焕发生机,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吸引、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注意力和品鉴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创新中发展,必然能让博物馆为人们提供更多文化的盛宴,点燃文化自信的火焰,更好谱写中华文明新篇章。(宁宜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