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部分中谈到的梅谷公寓和上理工复兴路校区都是处在复兴中路陕西南路这个路口的西侧,在其东北角则是陕南邨(英语:KingAlbertApartments)(图2.1),于民国19年(1930年)建成,由法国天主教会普爱堂投资,砖木结构4层公寓,1994年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图2.1陕南邨
当年有一部相当红火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里面的女二号陈菲儿的舅舅家就是在陕南邨拍的,剧中称她舅舅住在高档小区。可见陕南邨是好地段房子的代名词。
在路口东南角的围墙内则有三栋二层西班牙式洋房(图2.2)。红瓦坡顶,黄色拉毛墙面,红砖镶嵌墙角和窗框,南侧底层有拱形门廊。
图2.2西班牙式洋房
不过这两个地方已属黄浦区(原属卢湾区),出了我们需要详述的徐汇区范围,因此也就在此稍微提及。
嘉善路复兴中路这块区域,从历史上来看,原属设立于1945年的上海市第七区,1947年第七区改名为常熟区。
解放后于1953年10月始建常熟区人民政府第七办事处,当时管辖范围:东起陕西南路,西至襄阳南路,南沿永嘉路,北达南昌路(图2.3)。
图2.3常熟区人民政府第七办事处范围
1955年4月改名常熟区人民政府第六办事处,北界南移至复兴中路。
1956年3月常熟区徐汇区合并后,改名徐汇区人民委员会第六办事处,9月改名徐汇区人民委员会嘉善路办事处,正式以路命名,同时西界移至汾阳路、太原路。同年11月嘉善路办事处建制撤销,所属地区分别并入南昌路、永嘉路办事处。
1960年2月南昌路办事处建制撤销,复兴中路以北地区并入新乐路办事处,以南并入永嘉路办事处(图2.4)。
图2.41990年徐汇区北部行政区划图
1991年5月26日,新乐路街道并入湖南路街道,1994年永嘉路街道并入天平路街道(图2.5)。这也就意味着此区域目前以复兴中路为界,以北属于湖南路街道,以南属于天平路街道。
图2.51995年徐汇区北部行政区划图
在今天的地图上,复兴中路是横跨黄浦区和徐汇区的一条东西向道路,东起西藏南路,西至淮海中路,全长3494米。复兴中路自陕西南路以西属徐汇区。
1914年,上海法租界向西扩展,取得大片新租界后,法租界公董局填没南长浜而兴建吕班路(重庆南路)和金神父路(瑞金二路)之间的一段,初名法华路。1918年,该路向东延伸至法租界东部边界--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西端筑至汾阳路,并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辣斐德侯爵名字命名为辣斐德路(RouteLafayette)。1922年,该路向西延伸至宝建路(宝庆路)。1931年,再向西伸至霞飞路。1943年10月改名大兴路,1945年12月改今名。
对照同一个法语单词“Lafayette”,创立于19世纪末的法国高端百货商场-“GaleriesLafayette”今天被翻成了“老佛爷”,而非以往的辣斐德,可见名词翻译这件事还带有很强烈的时代特征。
从历史河道图(图2.6)上看,复兴中路、嘉善路以及南面的永嘉路均为河道,只有陕西南路那边是陆地,因此陕西南路以西区域有类似半岛的地理形态。
图2.6本区域历史河道图
在大致了解了此区域的行政划分历史沿革后,我们再次回到上一篇的上海电影院位置,由此开始沿复兴中路一路向西,渐次展开叙述各个建筑及弄堂的具体情况。
图2.7复兴中路1188号~1200弄地图(1947年&1989年)
图2.8复兴中路1190号~1194号沿街商业(2013年和2017年)
图2.9复兴中路1188号~1194号沿街商业(2021年)
复兴中路1198、1200号及1196弄1~5号这里是建于1928年的淞云别墅(图2.7红色线框和图2.10),共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7幢,砖木结构旧式瓦平房1间,总建筑面积1317平方米,属于新式里弄。
图2.10淞云别墅和桃源里弄堂口(2013年和2021年)
复兴中路1200弄的桃源里属于旧式里弄(图2.7蓝色线框和图2.11),建于1914年,有4幢砖木结构的三层房屋,总建筑面积862平方米。
图2.11桃源里弄堂内
复兴中路1218弄(图2.12),南北走向,长149米,宽约4米。这是复兴中路最复杂的弄堂,弄中有弄,新旧弄堂犬牙交错,各类住宅纵横混杂。图2.12中正对弄堂的几栋高层住宅楼是2000年9月竣工的由东方海外所开发的东方巴黎-霞飞苑(图2.13),地址是南昌路555弄。
图2.12复兴中路1218弄弄堂口(2015年和2021年)
图2.13东方巴黎霞飞苑位置图
内有二条支弄:西侧的一条由复兴中路1218弄向西转弯延伸,通南昌路551弄;东侧的一条由复兴中路1218弄向北转弯延伸,通向陕西南路350弄与南昌路529弄相接。习称小桃园弄(图2.14红色线框)。
图2.14复兴中路1218弄地图(1947年)
据当地老年居民回忆,在1912年前,南昌路尚未筑成,在今复兴中路1218弄至上海大戏院一带,原有大片桃园,为金氏所有,附近居民多为金姓,并开设一家小桃园茶馆。茶馆以北地区为农田。近南昌路一带有一条小河浜“苍浦泾”(图2.6),附近居民行走于河浜至复兴中路一段,渐成自然通道,由于弄堂口有“小桃园茶馆”,故称小桃园弄。
1914年,复兴中路筑成后,桃园不复存在,弄内的新安坊、鑫生坊、福兴坊、同裕坊、余庆里、环龙村1~4弄及道生里等相继建成,统称小桃园弄,又称南钱家塘。其后里弄区划,几经变迁,有一部分延续至今。
道生里(图2.14蓝色线框和图2.15),即复兴中路1218弄(小桃园弄)2~28号及1218弄20甲、乙、丙、丁号,属旧式里弄。1930年董姓人士租地建造,初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27幢,后又建造20甲、乙、丙、丁号砖木结构瓦平房6间,建筑面积3747平方米。分布面积较广,纵贯于复兴中路与南昌路之间,东通陕西南路。
图2.15道生里
鑫生里(图2.14褐色线框和图2.16),又名鑫生坊,即复兴中路1218弄乙支弄4、5、7、9号,属旧式里弄。1933年建造,共有砖木结构二层楼房4幢,建筑面积378平方米。原属东华银行所有,后几经转售。
图2.16鑫生里
同裕坊(图2.14绿色线框和图2.17),即复兴中路1218弄(小桃园弄)12~32号(双号),属旧式里弄。1932年陈姓人士建造,共有砖木结构二层楼房11幢,建筑面积801平方米。
图2.17同裕坊
新安坊(图2.14紫色线框和图2.18),即复兴中路1218弄甲支弄1~5号,属旧式里弄。1928年吴姓人士建造,于新居命名中嵌入其名中的“安”字,故名新安坊。共有砖木结构二至三层楼房5幢,建筑面积681平方米。
图2.18新安坊
福兴坊(图2.14黄色线框),即复兴中路1218弄2~10号(双号),属旧式里弄。1931年建造,嵌入业主之名“福”字,命名福兴坊,以示祝愿。共有砖木结构二层楼房5幢,建筑面积618平方米。
复兴中路1218弄42~72号(双号),旧称环龙村(图2.14橙色线框),在复兴中路小桃园弄弄内,属新式里弄。北通南昌路551弄,南昌路西段原名环龙路,故名环龙村,文革中改称环村。建于1930年,共有砖木结构三层石库门房屋单开间16幢,双开间2幢,前后四排,分为环龙村一至四弄,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
从复兴中路1200弄桃源里到1218弄小桃园弄之间的沿街商业也是几经变迁(图2.19和图2.20)。其实这段路面是儿时从阿娘家去淮海路的必经之路,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街景和店铺都已发生了沧桑变化,现在已难觅儿时的景象,只能从老资料和旧地图中才能依稀一睽旧日的模样。
图2.19复兴中路1200弄和1218弄之间沿街商业地图(1947年&1989年)
图2.20复兴中路1200弄和1218弄之间沿街商业实景(2021年)
复兴中路1202号现在是一家叫surpass的小服装店,五六年前曾经是红焱通讯商店,再以前则是文隆服饰店,上世纪40年代此处是一家洗染商店。
复兴中路1204号的雯雯时尚服饰店开张已有5年左右,在这之前也是家服装店,名叫燕缘,上世纪40年代此处是永昌烟店。
复兴中路1206号曾专营海关罚没物资的陆家铺子从2014年左右运营至今,1208号从现在的Mr.Lu’sShop回溯到2018年以前的“有间甜品店”(图2.21),而在2006~2013年间,1206号和1208号都是东方体育的办公室和店铺(图2.22),而在1990年6月~2005年5月则是复兴文化用品商店(图2.23),上世纪40年代则是顺兴皮鞋店和精美图书印刷所(图2.24)。
图2.21复兴中路1206~1208号商业(2015年)
图2.22复兴中路1206~1208号商业(2013年)
图2.23复兴中路1208号复兴文化用品商店发票
图2.24复兴中路1206号精美图书印刷所发票
复兴中路1210号先后开过好几家电脑手机维修店,以前还开过一家叫MOVIE&WINE的综合商店,在此之前曾经是沪江书店复兴中路店;1212号则分别开过VIOLET和ALittleC的服饰店(图2.25),以前曾是上海大三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徐汇分公司,上世纪80/90年代曾作为曙光电子元件门市部。
图2.25复兴中路1210~1212号商业(2019年和2015年)
复兴中路1214-1216号底层自2017年9月至今是全家超市复兴中路店(图2.26和图2.27),在这之前则是舒耐外贸鞋店和罗丽丝小百货店(图2.28),在上世纪40年代则是利鹏鲜果行和盛德饮食店。
图2.26复兴中路1214-1216号全家超市复兴中路店2021年收据
图2.27复兴中路1214-1216号全家超市(2021年)
图2.28复兴中路1214~1216号商业(2015年)
从复兴中路1218号到1222A号之间则是五层新式公房的底商(图2.29和图2.30),同样也是更换频繁。
图2.29复兴中路1218号~1222A号之间沿街商业地图(1947年&1989年)
图2.30复兴中路1218号到1222A号之间沿街商业实景(2021年)
其中近年来多次更换名称的各类馄饨店(图2.31)在上世纪80/90年代是红星油酱店,在40年代做过馒头店;而名为桃园公社的茶铺在上世纪80/90年代则为桃园食杂店,在40年代是百货行;另外,目前为宠物店的1220A号,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的时代文具书店(图2.32)。
图2.31各个时期的馄饨店(2013年~2019年)
图2.32复兴中路1220A号时代文具书店发票
在复兴中路1224号到1244号之间是一栋沿街三层公寓(图2.33和图2.34),立面上有褐色面砖,方格子钢窗加窗下浮雕装饰,配以横向装饰线条,二层高栏板阳台,正对嘉善路的1232弄过街楼上部有装饰山花,整体体现了现代Artdeco风格。
图2.33复兴中路1224号~1244号之间沿街商业地图(1947年&1989年)
图2.34复兴中路1224号~1244号之间沿街商业实景(1232弄弄堂口正对嘉善路)
复兴中路1232弄1~20号,又叫颖村(图2.35),属新式里弄,于1932年建造,三层砖木结构(图2.36和图2.37)。
图2.35复兴中路1232弄颖村弄堂口
图2.36复兴中路1232弄颖村沿街过街楼北侧和北立面
图2.37复兴中路1232弄颖村18号收到和寄出信封
复兴中路1234号易安地产在此开业已有十几年,边上1236号的POLOJIANI服装店以前是卖奢侈品的名品汇小店,2015年以前是属于津汇百货的BOX服装店,而更早之前1234~1238号三个门面一直都是津汇百货商店。1238号的链家地产在2015年前是联通的门市部(图2.38)。
图2.38复兴中路1234~1238号之间的商业(2013年&2015年)
复兴中路1240号的上海山林食品有限公司复兴中路分公司自2017年左右开业至今,在此之前为立丰食品店,以及80/90年代时的曙光食品店、40年代的罐头食品店。从这几十年来在此始终如一的食品行业来看,业态这一事物也是有传承的。1242号的LittleBay小贝咖啡馆是网红店,年轻人较多,很多还是慕名而来,而这之前则是TheFrams西餐饮料店、更早期的上海烟草公司烟酒专卖店。1244号的明窖酒行以前则是一家休闲服饰店(图2.39)。上世纪40年代此处则为一家鞋店。
图2.39复兴中路1240~1244号之间的商业(2013年&2015年)
复兴新村,即复兴中路1246~1250号,1248弄1~21号,原名辣斐新村,1932年由恒业地产公司建造,因位于辣斐德路上,故名。1945年12月,随辣斐德路更名复兴中路而改名复兴新村。1246~1250号及1248弄1~4号是4幢混合结构四层公寓,曾名辣斐公寓。底层是店面,开设振兴烟杂商店,楼上是住宅,建筑面积2320平方米。1248弄内5~21号房屋,是砖木结构三层楼房的新式里弄,门前均有小天井,分前后二排,共17幢,建筑面积2861平方米(图2.40)。房屋建成后于1944年出售,1956年由区房管局管理。
图2.40复兴中路1244A号~1250A号之间沿街商业和复兴新村地图(1947年&1989年)
图2.41复兴中路1244A号~1250A号之间沿街商业和复兴新村弄堂口实景(2021年)
复兴中路1244A~1246号的汇丰大药房(由梅谷公寓底层转角处迁来)2015年之前为理发店和一家外贸特卖服装店(图2.42),而理发店也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的明星理发社。
图2.42复兴中路1244A号商业(2013年)
复兴中路1246号的复兴中路邮政所,起源于1954年设立的复兴中路邮亭,1962年迁此处改称复兴中路邮电所,并于1999年邮电分营后,改为复兴中路邮政所(图2.43)。
图2.43复兴中路邮政所历史沿革
复兴中路1250号目前的双囍老铺是一家港式糖水铺,在2018年之前此处是重庆鸡公煲(图2.44),早期此处还有莱茵河酒家等店铺;1250A号的VIVITOCH女鞋品牌店已在此开了有十几年,此品牌的前身是ANOTHER03时尚女鞋,其注册公司为上海闻尚贸易有限公司。此前此处曾是倍福来鞋业、华金百货等商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还是上海工业锅炉厂技术服务部,在40年代则做过美容室和面包店。
图2.44复兴中路1250号和1250A号的商业(2013年&2015年&2017年)
复兴中路1252弄~1262弄之间目前沿街商业有口腔医院分院、新华书店等,以及张家弄、三三坊等(图2.45和图2.46)
图2.45复兴中路1252弄~1262弄之间沿街商业和张家弄、三三坊地图(1947年&1989年)
图2.46复兴中路1252弄~1262弄之间沿街商业实景
张家弄,即复兴中路1252弄5~14号(图2.47),属新式里弄。1933年由沈姓租地建造。共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10幢,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建成后分宅出售。1945年归原土地所有人张姓所有,故名。南达复兴中路,北通南昌路603弄,为南北交通便道。弄内原有新乐无线电厂、照相机四厂等三家工厂。后期一家出名的网红粤菜馆博多新记复兴店即坐落在此弄内15号2楼(图2.48)。
图2.47复兴中路1252弄弄堂口
图2.48复兴中路1252弄15号2楼博多新记复兴店
三三村,即复兴中路1252弄(张家弄)1~4号(图2.49)及沿路1254、1256号(图2.46中的新华书店所在楼),亦属新式里弄。1933年由朱姓建造,分给三子三女,故名三三村,又名三三坊。共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6幢,建筑面积1623平方米。此建筑设计精细,设备配置齐全。
图2.49三三坊
2006年至今,隶属于三三村的复兴中路1254-1256号沿街商业一直是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新华书店复兴中路店(图2.50),在这之前此处曾分别是上海万象书刊文化用品商店复兴中路门市部、勤锋鞋帽店、江南大字誊印社以及华影照相馆(图2.51)等商业。
图2.50新华书店复兴中路店(2013年&2015年)
图2.51复兴中路1254号公私合营华影照相馆
复兴中路1258号处一直以来均为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复兴中路分院),以前名称叫上海市牙病中心防治所第一分所。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的历史沿革情况如下:
1946年,上海市立牙病中心防治所成立(海宁路96号A);
1949年,上海解放后医院受上海市卫生局管辖;
1951年,上海市立牙病中心防治所改名为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院址设在复兴中路1258号;
1956年,总院改到北京东路356号的国华大楼,复兴中路1258号作为其第一分所;
1993年9月,加牌上海市口腔医院(筹);
1998年,上海市卫计委正式加牌上海市口腔医院;
2005年,医院归口到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从口腔医院再往西,已经渐渐走近襄阳南路路口,在1947年的老地图(图2.52)上显示在1270弄是一个叫做长余坊的住宅区,不过从现状来看,此处门牌号及弄堂口都略有调整,长余坊处在1260弄、1264弄和1264弄内(图2.53),且处在襄阳南路的主弄堂口大门门头上方尚有标有字的门坊(图2.54),上世纪80年代后期,原1270弄过街楼弄堂口位置被堵塞,改建成上海窑炉煤气净化工程公司办事处,后变成沿街店铺(图2.55中最右侧)。
图2.52复兴中路1262弄~襄阳南路之间沿街商业地图(1947年)
图2.53复兴中路1260弄、1262弄和1264弄弄堂口
图2.54长余坊襄阳南路大门
图2.55复兴中路1262弄~襄阳南路之间沿街商业实景
建于1932年的长余坊,属新式里弄,砖木三层6幢(图2.56)。
图2.56长余坊弄内
复兴中路1268号的台园圆圆香云吞(徐汇店)已在此处开业十余年,也属于餐饮业的老店了。而位于转角处1272号的罗森便利店(襄阳南路店)更有着二十年的历史。罗森便利店隶属于上海华联罗森有限公司,由日本上市企业罗森株式会社同上海华联(集团)有限公司(现名为百联集团)于1996年合资设立。此转角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家新春服装店,在40年代时也开过妇女服装店和鸿泰昌商号等店铺。
本文从陕西南路一路向西,而襄阳南路则是本次追忆区域的最西边界了,作为过渡,让我们也跨界去看看复兴中路和襄阳南路路口(图2.57)西侧的建筑及店铺吧。
图2.57复兴中路襄阳南路口地图(1947年&1989年)
此路口的西北角目前是一家叫MANNERCOFFEE的咖啡馆(图2.58),此处所属弄堂叫余德坊,建于1936年。此前在此处有过福建千里飘香馄饨店、天喔一佳休闲食品店、香提餐饮、桂源铺丝袜奶茶、新声家电商店以及上世纪40年代的永兴水电五金行等商铺。而路口的西南角则是一栋建于1998年的18层现代大厦,转角处目前是中国民生银行(淮海支行),在大楼建造之前,这里曾是带底商的新式里弄房子,襄阳果杂店、永嘉油酱店等在此营业,在上世纪40/50年代则有瑞康元酱园(图2.59)等商铺在此落户。
图2.58复兴中路襄阳南路口实景
图2.59公私合营瑞康元酱园发票
从襄阳南路调头向东,转到复兴中路的南侧,在东南角上复兴中路1251号的六本木酒场(图2.60)在本文第一部分中有提及,楼上为如家派柏·云酒店(复兴中路店),此楼背后的前身即是原复兴中路小学所在地。